北方觀楓葉 南方賞銀杏
相約貴陽烏當,和家人一起抓住銀杏的尾巴
消費日報網訊 (唐寧 貴州報導)貴州的深秋已逐漸接近尾聲,在貴陽市烏當區的黃連村,一片片銀杏隨秋風而落,瞬間鋪滿地面,裝點著黃連,勾勒出一幅秋日美景圖,別有一番「滿城盡帶黃金甲」之感,吸引無數市民前來觀賞。
圖片來源於網絡——滿地翻黃銀杏葉
銀杏樹素有「活化石」之稱,是僅遺存於我國的珍惜樹種之一。每年十一月暮秋時節,正是觀賞銀杏的大好時機。從上旬開始,此時的烏當區黃連村成為了最美的村落,黃色掩映下的古村,唯美而浪漫,竊竊私語著情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
黃連村是烏當區羊昌鎮唯一的少數民族村,位於貴陽市北郊45公裡處,距羊昌鎮政府北偏東7公裡,途經水田、新堡兩鄉鎮,全境面積為13.2平方公裡,以中切割中山寬谷地形為主,形成一個峽谷地帶。
圖片來源於網絡——滿地翻黃銀杏葉
黃連村的古銀杏群集中分布在枇杷寨、田壩寨、瓦窯寨、柿花寨和建寨等寨內,大約10餘棵,根據樹齡判斷,分別在500—1000年之間,至今仍生機盎然、枝榮葉茂。在黃連,銀杏樹被稱為百果樹,這裡的百果樹又有公百果和母百果之說。
據介紹,公百果不結果實,母百果每年果又掛滿枝頭,一進深秋,成熟的果子壓彎枝丫,當地村民為防止樹掛被壓斷,就砍木棒用作樹掛支撐的支架,將其撐起。
滿地翻黃的銀杏葉與梯田的稻穀,坡上的玉米相互映襯,點綴著青山綠水,
特別是在秋風的吹拂下,銀杏葉散落地面,給地面平添了一層厚厚的金黃色地毯,踩在厚厚銀杏葉鋪就的地毯上,每踏一下,都會溢出滿滿的喜悅。
黃連村寨除卻銀杏樹外,黃連山寨,特別是白石巖四個寨子和柿花寨中的後龍山、三教寺下、文昌閣周圍、瓦窯寨古井四周等地都有由翠柏、沙棠、楓樹、青槓等數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樹組成的風水古樹群,一棵棵高大挺拔。當地村民代代人把它們作為護寨風水樹,管護起來,嚴禁人為的砍伐和在林區放養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