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深秋的暖陽,穿透雲層、灑落在山坡上的矮房巷弄之間;位於清境高海拔地區,在歲月的洗禮下,更突顯其深厚的歷史底蘊,靜候有緣的旅人前來拜訪,聆聽背後淵遠流長的故事。
清境火把節是亞龍來到臺灣參加的的第一個當地原住民的傳統活動,所以影響較為深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臺灣當地原住民傳統活動吧!
10月28日正午在清境博望新村舉辦的『長街宴』,是一場專屬於當地居民的重要活動與傳統。象徵豐收的意思。數百公尺長桌比任何一場宴會的桌子都還要長,擺滿雲南擺夷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由各家各戶端出各式民族風味料理,接著鄰裡間居民互相問候、邀請彼此入座用餐,共享美食,重現5、60年代眷村幸福的場景。
「長街宴」源自於大陸哈尼族的傳統習俗,類似臺灣民間的〝辦桌〞。數百位社區居民承襲老祖先的文化傳統,居民們除了感謝、分享彼此過去一年來的辛勞與成果,左鄰右舍扶老攜幼大啖家鄉味,藉由「長街宴」話家常串起少數民族的情誼,讓社區更有凝聚力。這是清境山上獨有的長桌宴,大家隨性的吃吃喝喝,桌上的食物通通都是雲南、緬甸道地美味。
傍晚時候的長街宴遊客們只要支付大約50元人民幣就可以與當地住民共同享用美食啦,這是亞龍心心念念的烤全豬!
在長街宴結束後,「清境火把節」也是村落內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於每年10月28日晚間開始!活動規劃有主題雲南趕擺市集小吃伴手禮、高山農特產、打歌迎賓晚會,歡迎全國遊客到清境來與當地住民一同在烈火照耀下同歡共舞!
火把節是源自大陸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基諾、拉祜等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以彝族為主,視其為新年,一般在農曆六月舉行,又稱為「星回節」或「東方狂歡節」。因此,清境博望新村也被稱作位於臺灣的「雲南村」。
這是當地居民們共同高舉火把,經過一系列莊重的儀式之後,共同點燃有著特殊意義的大樹,照天祈年,祈求除穢求吉、部落團結、薪火相傳。
1961 年隨著異域孤軍與雲南少數民族流傳到臺灣的「清境火把節」則以「薪火相傳」為主要意涵,除了由居民高舉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並象徵部落團結齊心之外,也希望延續異域孤軍堅苦奮鬥的精神,同時結合雲南少數民族、仁愛鄉原住民與合歡山新移民文化,在霧上桃源清境,共創美好的新故鄉。簡言之,清境火把節的活動意義為:照天祈年、除穢求吉、部落團結、薪火相傳。
接下來,就到了歡聚一堂載歌載舞的時間啦,大家都跟著當地原住民的步伐與節奏,伴著當地特有的歌曲,共同祈求除穢求吉,生活順順利利!
看到了這裡大家有沒有對臺灣充滿了憧憬呢,噓~偷偷告訴你呦,亞龍還有好多好多行程還沒有分享給大家呢,希望大家點一點訂閱關注亞龍,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亞龍個人分享的臺灣風景和人文特色了呢!
各位看官老爺們有什麼想法或問題可以在評論區裡評論呦,亞龍都會儘量回復的,咱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