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茶企不抵一個英國立頓?

2020-12-25 閩南網

  4月5日,2012年首場西湖龍井拍賣會在杭州復興路88號舉行。標號3號的明前西湖龍井茶以拍賣會限定的最高價格6萬元/公斤被天津參拍者拍走。圖為參拍者用手機拍攝明前西湖龍井茶。(新華)

  每年到了清明前後,春茶的上市都備受關注,這幾年隨著春茶價格的節節攀升,甚至有一兩春茶堪比一兩黃金的說法。然而,在茶葉行業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中國幾萬茶企抵不過一個英國立頓。」A股市場至今沒有一家純正的茶葉類上市公司,只有龍潤茶和天福茗茶去年在香港上市。如何利用資本將產業做大做強,成為眾多茶業人士的心頭大事。

西湖龍井拍賣限價6萬元/公斤

  5日,今年首場西湖龍井茶拍賣會鳴鑼開拍。今年首場開拍的主要包括3個品牌15公斤的特級西湖龍井明前茶,首先開拍的是產自西湖區龍塢的「餘德」牌西湖龍井,雖然只是產自西湖區龍井茶二級保護區的西湖龍井明前茶,但是也拍出了每公斤3.6萬元的高價。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基地的5公斤「貢」牌西湖龍井明前茶,最終被天津茶商韓先生以每公斤6萬元的價格一次性全部購走。

  韓先生表示,由於頂級西湖龍井的產量十分有限,如果今年不是實行限高價拍賣,估計這個價格還會更高。他去年也曾在西湖龍井茶拍賣會上以每公斤6.2萬元的價格拍下了2.5公斤的頂級西湖龍井明前茶葉,雖然那些茶葉在天津市場上零售價高達每公斤10萬元,最終還是很快銷售一空,而他的一些高端客戶,點名就要西湖龍井。

  天津市海雅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國慶表示,北方雖然不是產茶區,是銷茶區,可是對好茶的追求會更多。

  據了解,去年6個西湖龍井茶的知名品牌,各自拿出1.1到2.5公斤的特級西湖龍井進行拍賣,拍品以每公斤1.2萬元到6.4萬元不等的價格成交。

A股尚無純正茶葉類上市公司

  採訪中,有不少茶葉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茶葉行業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中國幾萬茶企抵不過一個英國立頓。」這一直讓中國茶企老闆們如芒在背。作為國飲的茶葉,早已暢銷海內外,然而,在資本市場日益興盛的今天,A股市場至今沒有一家純正的茶葉類上市公司,只有龍潤茶和天福茗茶去年在香港上市,如何利用資本將產業做大做強,成為眾多茶業人士的心頭大事。

  杭州一家西湖龍井茶業公司的負責人金光暉說,我國擁有幾萬家茶葉企業,但大部分茶葉企業仍沿襲傳統的生產方式,以農戶為主體,茶葉生產工藝缺少技術核心力和附帶價值,這讓投資者對投資茶產業望而卻步。

  金光暉表示,一些私募基金對銷售額、資產結構會有一些要求,但是公司現在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

  劉志榮也是西湖龍井茶葉的生產商,他表示,去年浙江的一家風投機構對他們公司進行了兩輪投資,短短一年時間,企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目前年生產綠茶量達到3500噸,成為全世界除了日本外唯一能夠規模供應綠茶的企業。

  劉志榮表示,(銷售額)翻了十幾倍。計劃爭取在2015年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

  該公司投資商天堂矽谷的負責人透露,之所以選擇這家龍井茶葉企業進行投資,除了看中他們企業的產業優化能力外,更看中的還有西湖龍井這張金名片。茶葉作為農業裡面的一個細分行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會長商建農表示,這些大的企業做強做大,對整個西湖龍井茶品牌,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爆炒茶概念無益中國茶葉市場

  作為一個茶葉大國,我們的萬家茶企卻抵不過一個英國立頓,這除了與生產方式和消費習慣有關外,我國茶葉行業的諸多亂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繼天價茅臺、特供香菸後,天價茶葉陸續出現,幾乎每一個茶葉品種都遭爆炒,從武夷大紅袍、雲南普洱到正山小種。幾天前,杭州龍井茶葉集團500克西湖龍井明前頭茶創下了18萬元的天價。無獨有偶,幾乎同時,有茶企宣稱要將一款信陽毛尖打造成面向公務消費市場的新的「茶奢侈品」。這款信陽毛尖春茶標價高達每斤13萬元;而於上月27日剛剛上市銷售的四川成都的一款「熊貓茶」,更是創出了22萬元一斤的世界最貴茶葉紀錄。這些被爆炒的茶概念,無疑並不會真正有利於茶葉市場的健康發展。本次西湖龍井拍賣被杭州市政府明令限價已經表明,爆炒天價茶對茶葉市場而言是一種內耗,茶葉企業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升級產業和提高品質上來。(新華)

相關連結

  「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1850年出生在英格蘭格拉斯哥一個貧窮家庭的湯姆斯·立頓是這一品牌的創始人。1890年他正式在英國推出立頓紅茶。1892年,立頓開始了全球化運動,先是在美國設廠,接著又在印度開設分店,走進了遠東市場。1972年,全球最著名的個人消費品集團聯合利華收購了立頓的全線品牌。從此,立頓搭上了聯合利華這個全球性的巨輪,開始了更為強勢的擴張之路。結合立頓和聯合利華的營銷經驗,立頓茶葉類產品如今行銷於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知名度還是銷量,立頓均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比第二大品牌的銷售額高出至少一倍。同時,立頓現在也是全球消費者選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飲料,僅次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1992年,立頓進入中國。短短5年之後,立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晚綜)

相關焦點

  • 七萬家茶企不抵一家立頓?關於立頓,你是膜拜?還是傲慢與偏見?
    立頓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茶企。多年以前,立頓全球銷售額就突破30億美元,行銷於全球超過150個國家。一方面,立頓作為全球茶葉品牌,擁有較為廣泛的知名度,同時它在中國相對年輕的茶葉消費群體尤其是辦公室一族中也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經常提出要向立頓學習;另一方面,立頓在中國茶葉同行眼中,褒貶不一。最近幾年來,「七萬家茶企不抵一家立頓」這樣一句話,讓不知多少同行憤懣不已。如果將時間向前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麼「立頓入口,龍井洗手」這樣一句話也曾流傳一時,令人瞠目。
  • 為什麼中國7萬家茶企,打不贏英國1家立頓?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茶企大概有7萬多家,然而9成以上的茶企,其產值不足500萬元,沒能出現一個品牌「獨角獸」。像「天福茗茶」這樣國內知名茶企,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在2017年的銷售額也才16億,不到整個市場的1%。
  • 中國茶企衝刺A股!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其實,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並不在有著數千年飲茶史的中國,而是一百多歲的歐洲企業聯合利華旗下的的立頓。
  • 7萬家中國茶企不敵一個立頓?其實我們都被騙了
    根據搜狗百科的資料,我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大約8000萬茶農、7萬家茶企。中國7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個不產茶的立頓?把中國茶葉的出口額與立頓全年營銷額作對比,並把中國茶葉出口額比不過的立頓結論,嫁接在中國所有的茶企身上,不分內銷還是出口。說中國七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個不產茶的立頓,這是中國茶葉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 英國茶「立頓」憑什麼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
    」的巨大差距背後,中國茶行業從業者應該看到立頓不一樣的成功路徑。2016年,中國近7萬茶企業出口總額為14.8億美元,而這個數據不及立頓全球銷售總額(30多億美元)的一半。 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國七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說法。
  • 英國「立頓」憑什麼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
    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全球銷量第一個的茶品牌居然是來自英國的立頓。【1】「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湯姆斯·立頓是這一品牌的創始人,1890年他正式在英國推出立頓紅茶。他的廣告詞是"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Direct from tea garden to the tea pot)。立頓品牌的主色調是黃色,品牌宗旨是光明,活力和自然美好的樂趣。1892年,立頓開始全球推廣。1898年,立頓被英國女王授予爵位,得到"世界紅茶之王"的美名。1992年,立頓進入了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
  • 立頓打敗中國7萬茶企?如今的它舉步維艱,中國茶卻蒸蒸日上
    2008年,新華社記者發了一篇《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立頓一年》的文章,當即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中國作為茶葉的故鄉,茶葉的消費大國,此篇一出,如萬裡晴空炸了一個響雷,讓國內無數原本自覺不孬的茶葉從業人員驚慌失措,集體汗顏,大喊「狼來了」,茶葉可是中國特產啊。
  • 深度解讀中國茶:手握金山,七萬茶企為何不敵一個立頓?
    午後閒適時光,兩人悠悠對談,一壺暖茶,能帶出涓涓思緒與濃濃深情。但中國的茶企到底需要什麼?能傳遍世界、獲得認可的中國茶又代表著什麼?我們或許喝茶,卻遠非真正懂茶。正如《老羅評茶》中所說,「中國茶不缺價值模型,缺的是一個效率模型。
  • 英國茶「立頓」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其實我們都被騙了!
    就算立頓被母公司聯合利華拋棄。茶圈依然有一種聲音:立頓打敗四千多年中國茶,七萬家中國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中國茶企,始終活在立頓30億美元營銷額的陰影中。透過現象看茶葉的本質,只想說:中國茶葉,應該自信!
  • 為何中國7萬茶企,敵不過英國1個「立頓」?
    老七,你大學不是學的品牌營銷專業麼,現在客戶有一個很急的提案,我們都忙不過來,就由你負責寫一份營銷策劃方案吧,不需要太複雜,這是相關資料,明天上午提交。英國不出產茶葉,但卻有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中國七萬茶企難敵一個立頓」,是中國茶葉弱品牌的真實寫照,也警醒著我們對茶葉品牌構建的思考。
  • 【辣評】六萬茶企不如一個老大媽!
    不過,競爭俺們不怕; 最不可忍受的是一根茶毛都不生產的英國(據說現在也有幾十畝茶園了),卻以銷量規模雄踞世界第一的立頓一家企業,而獨佔鰲頭!「中國六萬家茶企不抵一個立頓」的惡評,簡直……簡直……簡直就是啪啪啪地打俺們的老臉啊! 俺們六萬家茶企就是不抵一個立頓!怎麼啦? 打臉久了,也都麻木了。
  • 一個英國立頓茶,幹趴7個中國茶廠,憑什麼
    英國人對紅茶的喜愛,可得追溯到1662年,當時的英國王后帶了一箱中國茶做嫁妝,她經常泡茶招待貴賓,從此飲茶的風氣流傳至今。當時英國皇室喝的茶葉是從中國武夷山進口的,最受追捧的就是正山小種,這個品種茶可謂是世界範圍內紅茶的鼻祖了。
  • 喜茶們搶了立頓的飯,秒殺7萬中國茶企的它,要被聯合利華賣了!
    按理說,中國人傳習了數千年茶文化,立頓要進入中國市場,難度不小,但立頓採取差異化策略,瞄準寫字樓裡的白領人群,將飲茶這一活動提升為「高端人士的選擇」,加上袋泡茶方便快捷等特點,使其迅速佔領大眾市場。僅僅五年後,立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戰績」。
  • 提神功效不存在 立頓紅茶被歐盟點名
    歐盟:「提神」功效並不存在  據英國媒體報導,EFSA發言人表示,該機構檢驗了生產商提供的證明各自產品功效的 「科學依據」,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依據並不足以支撐生產商的宣傳。  調查結果令人吃驚,存在虛假宣傳的比例竟高達約80%,在中國熱銷的立頓紅茶也赫然在列。EFSA發現,立頓紅茶所聲稱的「提神」功效實際上並不存在。
  • 7萬茶企為何做不到像星巴克、立頓這樣的國際品牌?
    中國為什麼沒誕生出「星巴克」、「立頓」一樣的國際品牌?昨日和朋友閒談,一時間聊到星巴克和立頓,怎滴一想還是有點納悶。作為中國文化:茶,為何不受歡迎,且出口不出去?在中國的茶葉生意中,被反覆提到、被絕大多數人推崇備至津津樂道的,是玄乎的茶禪一味、是茶氣、是繁複優美如同舞蹈的茶道表演、是悠久的歷史不可反駁的傳承……7萬家茶企不如立頓但是有一個國外茶品牌後來居上,就是立頓。
  • 萬家茶企出不了一個立頓?中國兩千億茶葉大市場到底缺了什麼?
    相信對於大多數喜歡喝茶的朋友來說,茶葉大家都不陌生,中國是全世界有名的茶葉大國,更是茶葉的主產地,在中國喝茶几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國民愛好,堪比歐洲人喝咖啡一樣,不過有一個現象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有?這就是中國雖然茶葉產量很大,市場企業眾多,卻缺乏一個足夠的分量的茶葉品牌,這其中根源到底是什麼?中國茶葉到底缺了什麼?
  • 世界第一茶帝國要被老東家拋棄,立頓為啥從寵兒變得不受待見?
    7萬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的說法,可見立頓的成功,然而最近就是這麼成功的立頓就要被老東家聯合利華拋棄了,曾經的賺錢寵兒是怎麼不受待見的?目前,據外媒報導,百事可能是聯合利華傳統茶業務的潛在買家,此前二者成立合資公司以出售立頓的即飲茶飲料;另一位潛在買家則是擁有「川寧(TWININGS)」品牌的英國聯合食品公司,該公司在全球茶葉市場的份額僅次於聯合利華。從這個角度來看,立頓被聯合利華拋棄是一件概率很大的事件,那麼問題來了,那麼成功的立頓為什麼會從一個寵兒變得不受待見?
  • 動態丨沒人想做下一個立頓
    過去,喝茶是中老年人的專屬,講究的用茶具,不講究的用保溫杯。年輕人則用肥宅快樂水與他們劃出一道涇渭分明的界線。  不過,在奶茶、水果茶等新式茶飲的帶動下,越來越多追求健康飲食的年輕人開始學著喝茶,便攜、簡單的即飲茶、袋泡茶由此成為了他們進入茶飲新世界的敲門磚。
  • 百年立頓,免不了人走茶涼的命運
    其創始人託馬斯·立頓亦憑藉這一產業,從貧民窟小孩成長為著名企業家,被英女王授予爵位,冠以「世界紅茶之王」美名。 立頓爵士的傳記作者寫道:「是他第一次真正將茶做成了一個統一的品牌,無論何時何地,你買到的都是同樣的茶。並且立頓的價格要便宜一半,這對其他茶企不亞於一次暴擊。」 後再聯手聯合利華和百事,立頓長期穩坐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王座。
  • 7萬茶廠不敵英國1個立頓:立頓奶茶是如何在茶道市場彎道超車的?
    可是,在茶商圈裡,卻流傳著一句讓人無比辛酸的話「中國七萬茶廠不敵英國一家立頓」。英國的立頓,是如何彎道超車在茶葉領域成就一番作為的?主要是做到了以下三點。而且,立頓將茶葉進一步加工,例如將茶葉研成粉末,提前萃取等,這樣方便衝泡,讓人們在緊張工作之餘,可以輕鬆喝到茶。拼配茶技術,一舉攻克了喝茶繁瑣需要時間和口味不穩定兩個難題,從此,立頓開始了規模化穩定生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