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選擇的藝術》

2020-12-06 撻撻不太甜

一位教授在說當年娶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趣事。他說,當初老伴說「以後家裡的大事你說了算,小事我說了算。」

這讓年輕的教授很是欣喜,自己娶的媳婦太大氣講理了。結果結婚三十多年間,一到他覺得該自己做主的時候,老伴就說「就這點小事……」

所以他在家沒做主過一次。

想想此教授還是很幸福的,家裡的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一輩子就只顧工作就好。

後面這句是感慨,前面我想表明的是面對事情的態度和選擇。

早起鬧鈴響了是多睡五分鐘還是響了就起;穿衣服先穿上身還是先穿下褲;吃東西先吃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出門的時候是坐車還是步行;工作的時候是先做緊急的還是突然分發的任務;中午是吃麵條還是米飯,壽司還是自熱鍋……

生活處處需要做選擇,據說,平均每個成年人每天做出大約35.000個選擇。

這些選擇有的是習慣,有的是深思熟慮的,有的是有意識的,有的是無意識的,有的是主動的,有的是被動。

你永遠都會面臨選擇,而且你必須知道怎樣做出選擇,這是勢在必行的。

可難免會有面對選擇無所適從的時候,但不能讓自己在這個無所適從中沉溺下去。所以從混亂到清晰,從模糊到確定,我們該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一、自己人生的主動權該在自己手裡

你是想聽從他人擺布,還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但實際上,因為依靠他人更舒適,不用費力,還是有一部分人在「思想靠近後者,行為在前者」上掙扎。

哈爾·埃爾羅德說過:「你在生活中承擔責任的那一刻,就是你可以改變生活中任何事情的那一刻。」

你要明確一點,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也只有你自己。

我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怎麼與他人溝通都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讓你沮喪甚至難過,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抱怨對方「他怎麼這麼笨」。

在這種僵局中,不妨放下公事,輕鬆地吃個飯聊聊天,在這期間雙方都沒有任務,是輕鬆地, 或許你就能在其中找到可以打開對方的方式。

待到工作中,再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與其交流,我想成功率一定大大增加。

對方沒變,你只是改變了自己的交流方式,就使得工作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此時的選擇和你面對事情的態度,就是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且一切在你的掌控中,由你主導。

二、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愛麗絲:「請你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柴郡貓:「這要看你想去哪兒。」愛麗絲:「去哪無所謂。」柴郡貓:「那你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劉易斯·卡羅爾《愛麗絲夢遊仙境》

當你不知道方向時,走哪條路都是對的,也可以說是錯的。

但即便只是為了活著而或者也會有目標,例如賺錢,有錢才能吃飽穿暖,達到自己的目標「活著。」所以該怎麼賺錢,圍繞賺錢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就是選擇。

有時我們的注意力常常會跑偏,朝著不是目標的地方偏轉,讓自己挫敗中,自卑,無法前進。

自然無法前進,在你還沒有實現自己目標時就轉換跑道,定會力不從心。

想要什麼,一定要非常清晰確定,這樣當你站在岔路口時,就不會被另一條路的風景所吸引。

事實上,漫漫人生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岔路口,要做出許多選擇。就像愛麗絲,她不知道自己想去哪兒,所以走哪條路都是對的,也是錯的。

所以當確定了自己想要什麼之後,就可以自己向自己承諾,它是內在的決心,表明了無論面對怎麼樣的艱難險阻,你都要完成這件事。

「我對自己做過承諾」這十分強烈的聲明,在你許下諾言時就像告示一樣貼在你生活最顯眼的位置。

承諾也是動力,是壓力下的動力,也可以創造動力,它決定了我們在時局艱難時所採取的行動與做出的反應。

做得到,振奮,做不到,有壓力。

我想當承諾作出之後,不論如何,這件事在你心裡都有了分量,那麼做不到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大減少了。

有研究表明,如果將目標寫下來,你就更有可能實現它。

所以帶著堅定地選擇,和黑紙白字的目標,以承諾為載體,向著前方前進。

三、失敗而已,又不是一輩子失敗

在一起幼兒教育中,一名兒童執著第一和最強,父母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求助了專家。

專家與孩子共情後,孩子道出了自己的不安。他害怕父母知道自己會害怕,不喜歡自己了,害怕自己軟弱,父母不喜歡自己了,害怕拿不到最好,父母不喜歡自己了,一切的表象行為的背後,都是深深的恐懼。

所以孩子的生活被這樣的恐懼牢牢鎖死,越陷越深。

得知不論是什麼樣子的自己父母都喜歡,他才放下了深深的枷鎖,孩子沒有那麼緊繃繃,家長也終於放下心來。

我們都曾害怕過失敗,失敗之後會怎樣誰也不知道,所以一部分人像上面的小朋友一樣,把自己變成戰士,時刻準備戰鬥,一部分人還沒開始就放棄了,讓自己成為了憂心忡忡的憂鬱先生和憂鬱小姐。

李寧品牌特有的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曾鼓舞了無數人,這句話的背後揭示了一個道理「你變了,世界就變了。」

你可以悲觀的放下所有可能,蜷縮在害怕失敗的想法中瑟瑟發抖,亨利·福特曾說「無論你相信你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但也要清楚,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暫時的,那一刻到了是成功,之後也還要繼續努力讓成功一直成功,失敗了也得你一直蜷縮著才會一直是失敗。

你的人生就是在每一次選擇中微調或者改變的,若想嘗試,走出第一步確實很難,那就想要那種結果,就去選擇與之相配的路線,這樣心裡會有底很多。

撻撻不太甜:用文字,溫暖你的心,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本文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刪)

相關焦點

  •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慢慢前行,慢慢成長,感謝每一個從你生命中路過的過客,感謝他們的離開。Experience is a lookout on one's way to growth. With a grateful heart, move forward slowly and grow up slowly.
  • 你的選擇決定你人生道路:選擇真的很重要
    當你習慣了之後就會參生依賴,當你在一段時間過後,你發現這條路不是你想要的時候,你在去進行更改的時候,是要花費一個很大的時間去改變,有的時候真的是,你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徑,會讓你的人生更加容易成功,選擇對的道路就相當於有一半是成功的了。所以有時候選擇真的是很重要。
  • 《哈利波特》: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子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
    並非格是蘭芬多和斯萊特林哪個更厲害的問題,而是如鄧布利多所說:「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雖然因為家裡窮被嘲笑,但懂得什麼叫窮開心;雖然只能做好朋友的陪襯偶爾也會產生嫉妒之情,但就是管不住想對對方好的那顆心;平時慫得要命總是嚇出各種表情包,但在保護夥伴的時候卻總能拿出非凡的勇氣。成人世界裡,誰不想擁有一個羅恩這樣的小太陽般的朋友呢?
  • 《挪威的森林》不是能力不足,而是選擇不同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哈利·波特與密室》在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物質與精神的日益膨脹造成每個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反差。而就有這三個人,有些足夠富裕的家庭、出色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外貌,本應該一生順暢。
  • 你現在的生活,取決於你三年前的選擇!
    在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說法: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 這也被稱為「自我選擇效應」。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當一個人在做出某種選擇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反映了這個人內心已經定下了怎樣的目標,而在此後的日子中,他所做的事情與決定往往都會靠著他的選擇方向去。
  • 藝術究竟是什麼?在中央聖馬丁四年學的不是知識而是自我再造能力
    學藝術畢業之後能有飯吃嗎?關於以上三個重要問題,我跟Rae進行了暢談:「藝術是什麼?這是一個沒有解的問題。」Rae:我沒法告訴你什麼是藝術,因為我不想給它定論,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解的問題。但你可以去觀察一下藝術家都在做什麼?優秀的藝術家並不是在玩弄概念,而是有表達訴求的,所以我們需要磨練自己的表達技巧。我們當然會受到表達方式的限制,因此好的藝術常常是突破了固有的表達方式,是創新的。比如我的作品:用莫奈畫睡蓮的感覺來畫一群又肥又懶的貓,四仰八叉,可是你看了感覺很可愛不是嗎?我就是想要觀眾們產生愉悅感。
  • 我不是你的誰,你也不是她的誰,來日方長,選擇誰,是個變數
    然而事實是,從一開始,你真的確定你的那一位,選擇你是因為愛情嗎?女人很容易因為愛而去結婚,男人結婚,很可能是因為單純的需要一位伴侶。女人選擇伴侶,在確定物質保障的同時,還會在意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男人選擇伴侶,在給對方提供充實的物質條件的同時,更看中的是,她是否能夠很好的照顧到他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
  • 海賊王:最強大的8種惡魔果實,如果給你一種!你會選擇什麼能力
    在長話動漫海賊王中,裡面的世界顛覆我們的想像,都是有超強能力的高手,特別是吃了惡魔果實的人物。而每個果實都會附帶一個能力,吃了相對的果實就會有相應的能力。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海賊王中,最強大的8種果實,如果放在現實世界中,給你一種惡魔果實,你會選擇什麼能力呢?
  • 人生是場馬拉松,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意義
    文/魏萊巴巴人生是場馬拉松,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意義。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一種什麼態度、什麼方式活著。如果你是馬拉松的領跑人,那麼你需要戰勝的是你自己。「勝不驕,敗不餒」,你的身後有無數雙眼睛瞪著你,攆不上你的,就等著你懈怠。哪怕你是兔子,請記住,烏龜是怎麼贏你的,要學會居安思危。
  • 美的選擇——你的身體擁有無限種可能
    如果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美,你會做些什麼呢? 蓮龍青:在不同的環境裡按照我自己的意願裝扮出我認為滿足並且合理的狀態,我想怎樣就怎樣 ,對於他人 ,我儘可能地讓對方感到愉悅滿足並且支持他,造型自由是一種體驗,代表著大家的接受能力和主觀意識的形成。 Marie Claire:你平時嘗試過最誇張的妝容是什麼?
  • 重點不是你無法選擇的時候,而是當你能選擇的時候,你怎麼選
    這不是賀歲搞笑片,是驚慄類型片吧!這時代可能是一座巴別塔,明明淺顯易明一點就破,偏偏有人需要畫公仔畫出腸。張孝全的角色大概是想說:沒有恐懼的人,即將無堅不摧。忘憂堪比記憶剪輯器,回魂復原電影革新。全臺豪華戲精班底配上外來演技過度的王千源(不過電影最關鍵一句也是他:『你在這不在那』)恰如其分。即使當作是政治隱喻片暗藏黑色人性都過於片面。
  • 讓此生擁有真正選擇的自由《終身成長》為你道破天機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J.Sternberg (羅伯特斯滕伯格)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一本好書會讓你贊同,一本偉大的書會讓你遵從,而這本書提出的建議,會改變你的一生。2、究竟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人的理念是:你的基本能力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那是不是擁有這樣思維的人就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成為愛因斯坦和貝多芬?
  • 塔羅佔卜:當你心中已決定一件事,測下這是合適的選擇嗎
    塔羅佔卜:當你心中已決定一件事,測下這是合適的選擇嗎不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而是我們所作的決定,就註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在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最後的結果,但每一個當下的選擇都在決定我們的未來。
  • 稻盛和夫:決定你一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二字
    ——稻盛和夫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很多人都在談業績,談能力,但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信念。也許有人會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信念能頂個什麼用,但如果你了解了「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經歷,你就會發現,事實確實如此。
  • 你選擇讀什麼書,決定了你的修養
    當你走進她家的時候,就發現了她和其他人的區別:▲ 安迪滿房子都是書籍▲ 其他女孩的房間,堆積的只是衣服、包包五個女生裡,安迪永遠是沉著冷靜,獨立地解決問題的那個人。她用這個習慣,證明了:閱讀,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長相。梁實秋先生也曾說:「讀書,便是最簡單的修行方法。」
  • 你的選擇決定一切!這可能是史上自由度最高的手遊了
    網易在即將於4月30日開放測試的bug手遊《隱世錄》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提高自由度,由玩家自己去選擇合適的體驗路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隱世錄》中提高自由度的種種嘗試和思路。表裡雙重世界 古風賽博反差feel要說自由度,自然跟遊戲的整個世界觀分不開了。
  • 【悅讀】迷茫時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當生活突然去到一種地步,需要我們自己為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決定時,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就好像明明每年都是父母交的水電費,突然有一天讓你自己去繳費一樣,你都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但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別人想你做的,什麼是你想自己做的呢?你是否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
  • 嫁對了人,那不是蔡少芬運氣好,而是夠聰明,會選擇
    只要你願意往前走,你總能獲得除原生家庭以外的力量,這些力量日久月深,成為你性格裡的一部分,決定了你人生的走向。 斷舍離以外,燈紅酒綠中摔打出來的蔡少芬,練就了金鐘罩,也學會了識人斷物,對人性的認識可以用得上準確二字。
  • 如果有一天,你把金錢看得比愛情重要,這不是物質,而是你成熟了
    特別是在婚姻中,當家庭的責任鋪天蓋地而來,當經濟的壓力如山般沉重,一句「我有錢」更過一萬句「我愛你」。如果有一天,當你把金錢看得比愛情重要,不是你變得物質了,而是你成熟了。沒有金錢,愛情難以存活。「你姐夫如此尊重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會賺錢,是家庭經濟主要來源,而且他們家也靠我幫扶。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女人要想在婚姻中有底氣,就必須要有錢。」
  • 讓你選擇一個迪士尼公主的神奇魔法道具,你最想擁有哪個?
    迪士尼動畫陪我們走過很長一段時間,童話中勇敢的王子和美麗的公主總是讓人充滿美好的幻想,除了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故事以外,其中還有很多各種神奇的魔法道具,而擁有神奇魔法道具的人,大多都是美麗的迪士尼公主,若是讓你選擇一個迪士尼公主的魔法道具,你最想擁有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