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焦家巷,來一碗有溫度的餃面~

2021-02-27 江蘇微旅遊

說起餃面,絕對是揚州人早茶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碗餃面,二兩麵條,十個餛飩,絕對能滿足你的五臟廟。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葷素搭配,吃得有味。現在看來,餃面的組合也正應和了這句俗語。


焦家巷是清末明初高郵市最為繁華的街道,但焦家巷麵館並不在焦家巷裡,而是坐落於中山路,正對著焦家巷的巷子口。跟著地圖來到老街的入口,一眼望去,最吸引眼球的不是焦家巷麵館,而是麵館對面的四德泉浴室。小清新的粉紅色的外牆坐落在兩排灰白色的老建築之中,其吸引力不亞於一個美女擠在一群大老爺們中間,這也難怪人家說先找四德泉浴室了。

揚州餃面看高郵,高郵餃面數焦家巷。焦家巷麵館的餃面,贏在醬油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盛產河鮮的高郵,沒有什麼比蝦籽更適合用來熬醬油了。秘制的蝦籽醬油,新鮮的小米蔥,香濃的葷油,再加上嗅覺與味覺更為強烈的黑胡椒,光是佐料就已經色香味俱全。

老街正在修路,焦家巷麵館也換了一下門頭,雖然醒目了不少,但卻少了許多百年老店的滄桑。走進雜亂而又有些昏暗麵館,這座老店百年不衰的另一個秘訣就呈現在了眼前。還是小時候記憶裡的大灶臺,灶膛裡竄竄的火苗,還有灶臺後面被劈成一塊一塊的柴火……這一切都讓我想到了汪涵的那句名言:「其實大家都應該學會做菜。我們到菜市場挑選食材,其實就是偶遇和重逢,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溫,糖醋就是情感裡的蜜意,做一碗麵條何嘗不是柔情。所以餐廳裡的感覺,家裡的感覺,就是愛。」是的,用柴火灶臺大鐵鍋燒出的美食是有溫度的。

「下碗面?」老闆很熱情的招呼打斷了我的思緒。「恩,來一碗。」這才發現店裡還坐著兩位客人,正在盡情地享受著美食。看到我身上背著的相機,也熱情地跟我打起招呼,原來他們也是看著各種推薦,費了好大勁才找到這家麵館,而且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著老闆熟練地燒火,開鍋,下面,我也急忙舉起相機,機會只有一次,除非我再來一碗。

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餃面擺放在面前。麵條摺疊在碗中央,上面均勻地分布著皮薄餡大的餛飩,餛飩上又點綴著青綠色的蔥花與星星點點的胡椒粉,一股鮮香隨著騰騰的熱氣撲面而來,穿越了百年的餃面正極力地散發著它所有的魅力挑逗著你的全身。


挑起幾根放嘴裡,筋道的麵條在牙齒間打滾、跳舞,鮮、香、鹹、辣一擁而上;夾個餛飩入口,爽口,過癮,而且肉餡裡面有大顆的筍粒,鮮嫩無比。再抬頭看看價目表,是的,這麼一碗有溫度的餃面,只要4元。瞬間,好像懂了什麼。

一碗餃面,一個蒲包肉,一碗自磨的豆漿,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種堅持的老味道希望它能一直流傳下去。

■ 100塊就能玩轉南京城!好吃又好玩,江蘇真是逆天了!

■ 你是否厭倦了城市的擁擠喧囂?來張家港這座古鎮看看~

■ 江蘇最美24小時!哪個時刻是你的最愛?

■ 江蘇13市的13隻螃蟹,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 一部iPhone7夠你把南京吃好幾遍!

相關焦點

  • 【老阿姨貓耳餃】6.9元搶購門市價15元秘制牛肉麵一碗!節假日通用!
    ▲老阿姨貓耳餃      一碗深入人心的餃子究竟好吃在哪裡呢?//好吃在面、在湯、在醬料在四代匠心傳承裡、百年滄桑變幻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覺記憶裡...老阿姨貓耳餃以將麵食和醬坊相結合,將精髓以融入一碗餃子,店內以秘制老醬佐味,為適合烹飪出一碗麵韌、餡鮮、醬鬱、湯清、味絕的上佳好餃的貓耳餃。老阿姨貓耳餃可不止貓耳餃好吃,老闆推出的這些新品也是食客們的心頭愛。
  • 一碗【棉湖餃麵湯】,為什麼能遍布全國各地?
    其實,「棉湖餃麵店」就像是福建的「沙縣名餃」一樣,在全國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都時常能見到。棉湖餃麵湯,究竟是怎麼樣的味道?一碗清湯,幾塊肉漿,十幾片四方形餃皮,就組成了一碗聲名遠揚的棉湖餃麵湯。在古鎮棉湖的老街中尋一個角落坐下,端上這樣一碗餃麵湯慢慢品嘗,喝著湯、嚼著肉,就著餃皮吃,那個味真叫一個鮮!
  • 「吃在揚州●早茶篇」(6):百年老店—蔣家橋餃麵店
    外地來揚的,只要時間允許,自然會去茶社一飽口福,本地招待,吃早茶是免不了的禮儀,吃早茶已儼然成為揚州生活的標配。 【吃在揚州●早茶篇】(6):百年老店—蔣家橋餃麵店 如果說東關街東入口處的早茶店擔當的是——錦春大酒樓;那麼東關街西入口處的早茶店扛把子的就是——蔣家橋餃麵店;這正是昨日才去錦春大酒樓,今日又到蔣家橋餃麵店這個日子堪比偉人的「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 根華餃麵店——隱藏的大師級蒼蠅館子
    揚州人對於麵條的熱愛體現在每天打卡,站著也能吃下一碗幹拌……在江都路366號根華餃麵店,一個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裡,每天凌晨5點開始營業,忙的時候有很多人站在門口就能吃下一碗麵,那場景絲毫不遜色於前些年重慶小面紅火時,被拍進紀錄片的情形。
  • 最「好吃」的江南古城——揚州美食的那些事兒之餃面
    餛飩這種東西在中國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的稱謂。雖然製作方式類似,但也不盡相同。江南地區和北方大多叫它餛飩,嶺南換了種麵皮叫雲吞,到了川渝又叫抄手,變個樣子到了福建又叫扁肉……說白了,這些東西都算是餛飩的同室宗親,在形式上都是相近的。揚州人也吃餛飩,但揚州人過去也不叫它餛飩,叫「餃」。
  • 十一尋面之旅揚州餃面:蝦子醬油起鮮 升級版陽春麵 蔣家橋味最重
    儘管我們之前多次到揚州做美食探訪,也聽當地朋友介紹過餃面,但一直沒去品嘗,這次也是第一次吃。之前或許由於揚州好吃的太多,而餃面相比這座城市其他美食顯得過於平常,揚州城的主人們不太想把自己的「家常便飯」當作揚州美食名片,推薦給我們這些尋味的客人!
  • 崑山這家百年老字號,有崑山人習慣了的老味道,一碗麵只需10塊錢
    崑山的美食眾多,陽澄湖大閘蟹,石浦羊肉,襪底酥等等,當然不能不提崑山的奧灶面,崑山的奧灶面在崑山人心中的分量那可是不一般,崑山有句俗話說,「唱戲靠腔,吃麵靠湯」,說的就是崑山的兩寶,崑曲的水磨腔和奧灶面的紅油湯。
  • 中國姓氏趣集 包饅糕餅,麵餃粥茗,這些乾糧飯食,竟然都是姓氏
    包饅糕餅,麵餃粥茗,這些乾糧飯食,,竟然都是姓氏。包,即包子。饅,即饅頭。糕,即粘糕,也稱年糕。餅,即烙餅。這些都屬於乾糧。別拿豆包不當乾糧,不蒸饅頭爭口氣,粘糕年年高,烙餅要翻個。出門餃子進門面,喝一碗白粥,品一杯香茗。麵條和餃子,是我們生活中兩種非常重要的飯食。粥,在我們這裡,專指玉米面做的粥。茗,即茶。
  • 【添好運】的二月Monthly Specials來了!賀歲喜年糕、發財豬手、青春永駐面、新春歡樂餃,滿滿都是地道中國年味兒!
    二月來,春節到,這是你在墨村過的第幾個春節了呢?
  • 理喻採風|誇誇馬鞍山百年古鎮白渡橋的童家鍋貼餃
    白渡橋童家鍋貼餃▓ 理喻/文圖老闆娘,來五十個鍋貼餃! 理喻攝「老闆娘,給來五十個鍋貼餃,三十個打包帶走,二十個放碟中馬上吃。」「好嘞!1.餃餡非豬前後腿肉不用。別人問其原因,童老闆說:「豬的前後腿肉是活肉,呈瓣狀,色澤好,做成餡吃起來有勁道,嚼起來回味無窮。」2.豬肉買回家一律用刀剁,再忙也不用絞肉機。因為刀剁肉餡細膩黏潤易出味;3.肉餡只放鹽、姜、蔥、蛋清加少許白糖,再不放其它任何佐料和添加劑;4.鍋貼餃現包現煎從不用冰箱裡或隔夜餃子煎烤。賣剩的鍋貼餃當天處理決不回鍋再賣。
  • 早起吃麵,一個人的狂歡
    不吃早茶的清晨,更多揚州人會選擇來上一碗乾拌麵或陽春麵,那是追趕生活中一口獨特的滋味。焦家巷麵館是高郵市最老的一家麵館,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蔡小川 攝)在揚州的頭幾天,吃的都是正兒八經的早茶,有排場,有儀式感,各式面點配上各色小菜,滿滿當當的一桌,再來一杯綠楊春,坐在庭院中賞著景聊著天,沉溺在鬧中取靜的悠閒時光中,好不自在。
  • 淮揚市井的風韻和溫情,就從一碗麵條慢慢品味吧(中集)
    淮揚市井的風韻和溫情,就從一碗麵條慢慢品味吧(中集) 文|鼠二 揚州人很講究吃,以揚州為發源地的淮揚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從康熙、乾隆年間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上有帝王的喜愛,下有商賈和市井百姓的青睞,賦予了揚州菜「東南佳味
  • 第二碗半價勒流一家老字號,認真做好父輩的面,用良心煮每一碗麵!
    最近,勒流又多了一家老字號麵館他們一直專注做面,如今已有十多年了馮家老闆保證,不賣凍貨不賣存貨,認真做父輩的面,用良心煮每一碗麵。地址:勒流鎮金城路5號鋪(舊泰明市場斜對面) 電話:0757—25535070麵館的內部裝修樸素簡單書法掛滿木質的牆壁,簡單大方。
  • 揚州蔣家橋餃面,老百姓去的地兒,裡面有對「神仙搭檔」
    今天說說揚州的這家特色老店,相比揚州那些高大上「奢侈」的早茶,這裡才是我們老百姓來的地兒。此時我突然聰明了起來,點了鍋貼和餃面,共消費14元。聽說這裡的包子也很不錯,你吃過嗎?我手裡拿著兩張小票,一張是餃面,一張是鍋貼。食客拿著小票需要先找到座位,再把小票交給服務員,服務員在小票上標註桌號。
  • 巷子裡開過吃吃看餃麵店 乾隆皇帝曾到此打卡?
    社區工作人員說,巷子雖小,人來車往,甚是熱鬧,曾經就有「前安樂(巷)、後瓊花(巷)、紫氣東來(巷)、吃吃看(巷)」的說法,把吃吃看巷在周邊幾條小巷中的地理位置描繪得清清楚楚。吃吃看巷名從何來?記者先後敲開多戶居民家門,多數人並不了解。家住吃吃看巷16號的70歲老人王大喜,祖上三代居住於此,他曾聽聞上輩提及巷名的由來。
  • 揚州人最喜歡吃的鍋貼和餃面,只需要10元錢就能夠吃到飽
    揚州人最喜歡吃的鍋貼和餃面,只需要10元錢就能夠吃到飽。在中國那麼多個城市裡面,你們最喜歡吃的一個城市美食是哪裡?點好了以後就直接到店裡面找個地方坐,旁邊這位男子是男子的朋友,是揚州本地人來著。你知道男子所點的鍋貼和餃面需要多少錢嗎?小巫原本以為還需要20元左右,沒想到只需要十元就能吃到這兩種揚州美食。
  • 高郵城區200多家餃麵店已恢復堂食,記者現場探訪!
    坐在店裡吃上一碗熱騰騰剛出鍋的陽春麵,是很多郵城市民疫情期間最期待的事情。目前,城區200多家餃麵店已恢復堂食,市民的用餐環境如何,防護措施是否到位。 上午8點多,在蝶園南路一家麵店外,不少顧客正在排隊等候,他們通過手機掃描出行二維碼後進店就餐,熱騰騰的陽春麵開啟了郵城市民嶄新的一天。
  • 「我是歌手」指定麵食來了!兩位廚界大師同心打造一碗好面!
    知識點② 由面點大師何華山親自製面,米其林餐廳總廚石定桂調湯制碼,共同打造一碗『大師曉面』長沙僅此一家,想吃麵的來這準沒錯。由面點大師何華山親自製面,米其林餐廳總廚石定桂調湯制碼,大師研發,秘方調湯,共同打造一碗『大師曉面』,在注重營養的同時確保口感最佳,保留最純粹的本味,只為做出一碗好面。
  • 似餃非餃的鳳城魚皮角與大而不糙的西樵大餅
    在廣州和香港,甚至有的酒家將鳳城魚皮角當成特色菜來招攬食客,可見魚皮角的魅力。鳳城魚皮角的創始食店是順德馮不記食店。魚皮角在問世之前,馮不記食店經營的主要是雲吞,但云吞的皮容易煮爛,口感不佳。馮不記食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以魚肉刮泥燜爛和面做皮,以魚蝦剁肉為餡,創造性地做成了似餃非餃的鳳城魚皮角。
  • 在常州,總有一碗麵溫暖你的心
    還有11天,即將迎來國慶小長假,一定有很多小夥伴已經無心工作,只想為祖國慶生。慶生,怎麼能少得了一碗麵呢?都說常州人的情懷,藏在了一碗麵裡,從清晨到深夜,從城南到城北,一碗麵,用柔韌爽滑的方式,撫慰腸胃、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