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捐口罩……梅州大埔桃源鎮多名鄉賢情系桑梓,支持家鄉戰「疫」

2020-12-14 騰訊網

當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最關鍵時刻,遏制疫情傳播擴散刻不容緩,大埔縣桃源鎮廣大鄉賢紛紛捐資捐物以及發放慰問金,全力支持家鄉抗擊疫情,讓我們倍感溫暖和感動。

越是危難時刻,越顯人間大愛。全國人大代表、桃源鎮傑出鄉賢鄧振龍心繫家鄉,捐資人民幣200萬元助力大埔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鄧振龍的大愛之舉贏得了家鄉人民的廣泛讚譽,他卻低調地說:「應該的。平安大埔!武漢必勝!中國必強!」

對於抗擊疫情的嚴峻形勢,桃源鎮企業家、廣東欣紅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耀欣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捐資人民幣10萬元助力家鄉抗「疫」。

越是緊急時刻,越顯人間真情!當得知桃源鎮衛生院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嚴重缺乏醫用物資的消息後,大埔縣政協委員、桃源鎮鄉賢鄧崇敬向該鎮衛生院捐贈了N90和N95口罩1000個以及消毒粉一批,同時,鄧崇敬正在積極組織號召親朋好友進行下一批物資的籌集捐贈工作。該鎮鄉賢郭佔林為春節期間堅守崗位抗擊疫情的桃鋒村兩委幹部和村醫每人發放了500元慰問金,大埔縣政協委員、桃源鎮鄉賢謝梓平組織群眾到鎮衛生院慰問一線醫務人員,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溫暖著全鎮每一個為抗擊疫情而奮戰的人。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各鄉賢紛紛慷慨捐資捐物,助力家鄉抗擊疫情,不僅體現了他們的博愛仁義之心,更彰顯了他們為民解難的責任擔當,展現了與家鄉人民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與必勝決心。

●相關

桃源鎮接受防疫物資捐贈倡議書

【全媒體記者】馬吉池

【通訊員】劉招迎 羅文燕

【作者】 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埔鄉賢捐資2000多萬元建設家鄉!
    20多年前,他身患殘疾,身無分文,吃飯都是難題;20多年後,他捐資兩千多萬元建設家鄉,其中在新農村建設方面便多達一千多萬元。此外,他還扶貧助殘,使一大批殘疾人、困難戶走上小康路。2019年5月16日,陳衡禮被評為「全國自強模範」,受到國家表彰。
  • 田家炳先生誕辰百年看梅州大埔教育:鄉賢反哺,2018年籌集教育基金2.2億元
    中共大埔縣委宣傳部(宣)今年是田家炳先生誕辰百年。10月26日,梅州大埔舉行紀念田家炳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當天舉行了田家炳紀念館奠基儀式與座談會,田家炳後人、大埔傑出鄉賢、田家炳學校師生齊聚一堂,深切緬懷田家炳先生,傳承弘揚家炳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公益、興學育才的精神。
  • 離枝展宏志 銜環報桑梓!大埔鄉賢陳衡禮反哺家鄉助奔康
    ●本報記者 劉潤濤  見習記者 何春燕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芳草鮮美」不僅僅停留在文人墨客筆下的桃花源,大埔縣桃源鎮團結村將文學境界中的這幅畫卷變成了今天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圖景。
  • 凝聚鄉賢力量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眼前洋氣的別墅是小留村外出經商的鄉賢們出資所建免費贈予鄉親的。不僅如此,小留村的鄉賢們還通過各種方式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把小留村打造成了梅州首個廣東省「宜居村莊示範點」。  這是大埔縣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埔縣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讓農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引導村民共建共享社會主義新農村。
  • 大埔這村設立「功德銀行」!引導村民共同支持家鄉公益事業
    今年10月,莒村村設立梅州首家「功德銀行」,創新鄉風文明建設,引導鄉賢、村民共同支持家鄉公益事業發展,助人為樂、奉獻愛心在村裡蔚然成風,村民道德素養有了顯著提高,民風持續向善向好,莒村村這個美麗鄉村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探索鄉村善治之路設立「功德銀行」凝聚合力建設美麗家鄉「聚沙成塔情暖青山綠水,集腋成裘造福後世子孫。」
  • 加拿大安省漳州同鄉會馳援戰「疫」
    加拿大安省漳州同鄉會馳援戰「疫」 2020-03-03 22:4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韓輝 責任編輯:韓輝     廣大漳州籍海外鄉賢心系桑梓
  • 梅州大埔這個村未來將有重大變化
    為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響應大埔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縣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號召,23日,大埔縣湖寮鎮舉行密坑村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大埔縣湖寮鎮有關領導幹部,國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代表,以及密坑村全體「兩委」幹部出席籤約儀式。
  • 泉州南安西莊村: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鄉賢傾情回報桑梓
    尊老愛幼好風氣 鄉賢傾情報桑梓西莊村黨支部書記陳章利在工作之餘也經常到幸福院走走看看,時刻思考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對於西莊村而言,這並不難,該村尊老愛幼、樂善好捐的好風氣延續多年,就在幸福院大門口的芳名榜上,整整齊齊刻著近百名捐資者的芳名,陳章利本人也在其中,實際上他已經多年不領工資,全部捐給村裡,不僅如此,這幾年他以個人及公司名義捐資的金額,已經高達100多萬元。
  • 安徽鳳陽縣:離鄉不離黨,勠力同心齊戰「疫」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在鳳陽縣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際,該縣各駐外流動黨組織和廣大流動黨員不忘家鄉、情系桑梓,紛紛自覺行動起來,為鳳陽抗擊疫情籌集物資、捐款捐物,與鳳陽 80 萬父老鄉親勠力同心、風雨同舟、共抗疫情!
  • 最美夕陽紅——永州鄉賢抗疫剪影
    近年,永州市各地農村相繼成立由熱心老人、離退休幹部、老黨員、老教師等為主的「鄉賢團」,支持新農村建設。今年,全市近1萬名鄉賢聞「疫」而動,至今堅守防疫一線。 堅守到抗疫全勝3月19日傍晚,祁陽縣浯溪鎮寶塔街社區,70歲的鄉賢鄒素春還在逐戶排查外來人口。
  • 這是「大埔力量」!偉大抗疫,平凡英雄顯擔當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疫情就是命令,大埔全縣上下聞令而動,迅速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召,團結一致,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壯麗篇章。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大埔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鄒家華葉選平出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鄒家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出席有關活動;市委書記黃強在會上致辭並推介梅州投資發展環境。 海南省軍區原副政委、少將黃聲雲,市委常委、秘書長彭耀新,大埔縣委書記林健雄、縣長朱漢東,深圳市大埔商會領導鄧振龍、賀欽育、廖光明、林培元、黃勤力,以及300多家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推介會。
  • 汕頭市8位鄉賢楷模獲2018年「汕頭新鄉賢」
    記者了解到,此次獲評「汕頭新鄉賢」稱號的8位鄉賢楷模中既有成功企業家,也有從家鄉走出來的奧運冠軍;他們有的崇文重教,捐資近千萬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發展;有的扶貧濟困,不僅捐資捐物贍養孤寡,更親自上門貼心慰問貧困鄉親;有的心繫家鄉創文,利用每一次回鄉的機會,深入一線慰問環衛工人、交警,走進學校、市場、商鋪,身體力行宣傳創文,號召市民自覺加入創文行列。
  • 偉大抗疫 平凡英雄——大埔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回顧
    (劉招迎 攝)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疫情就是命令,大埔全縣上下聞令而動,迅速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召,團結一致,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壯麗篇章。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鄉賢不「閒」——安福縣洋門鄉凝集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凝聚鄉賢力量,推動鄉村發展,是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安福縣洋門鄉積極挖掘和發揮鄉賢作用,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鄉賢資本、智力、人才回鄉,助力鄉村振興。返鄉創業 帶動一方冬日暖陽,漁味濃濃。
  • 鄉賢樂當「智囊團」 助力梅蓉謀振興
    本報訊(記者 葉晶 金軼潤)濃濃桑梓情,拳拳鄉賢心。4月25日,20多名在外鄉賢齊聚桐君街道梅蓉村看家鄉發展新變化,共敘鄉情謀發展,大家紛紛表示,雖然身在他鄉,但始終心存故裡、情系桑梓,一定會盡己所能為家鄉發展出份力。
  • 曾憲梓捐1000萬港幣助嘉應學院建百年校慶紀念園
    中新網梅州11月11日電(楊草原 唐林珍 吳志堅)8日,廣東梅州的最高學府嘉應學院迎來百年華誕。一向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的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先生,專程回到家鄉參加嘉應學院相關慶祝活動,並現場捐1000萬港幣助嘉應學院建百年校慶紀念園。  曾憲梓祖籍廣東梅縣,創業成功的他一直關注家鄉的教育事業、經濟社會的發展。
  • 梅州名人|來自大埔的慈善家-田家炳先生!
    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了解一下這個來自梅州大埔的客家名人-田家炳。田家炳先生是一個著名實業家及慈善家,一九一九年出於廣東梅州巿大埔縣銀灘村。其先翁玉瑚公乃客家後裔,以經商為業,平生急公好義,濟貧恤孤;母親田房氏則具備客家婦女傳統德,為人純樸務實,克勤克儉。
  • 梅州大埔虎山中學嘉獎高考師生
    大埔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藍欣,縣教育局局長汪德歡,佛山瑭虹釉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維恭等領導和嘉賓,虎山中學班子成員、2020屆高三獲獎師生及2021屆高三優秀學生代表等130多人出席了頒獎典禮。
  • 寧德壽寧建社會公益協會 旅外鄉賢傾情回報家鄉
    今年4月以來,壽寧縣斜灘鎮在本籍幾位退休老幹部的倡導和協助下,籌劃為開展專項改善和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而成立全鎮社會公益協會,通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獻愛心、捐善款,初步籌集資金500餘萬元,目前旅外鄉賢葉石生、肖同春、葉石林、朱祥明等人合計贊助的360多萬元已進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