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房裡,「種」出一棵許願樹

2020-12-18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3月12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曾理)3月12日是植樹節,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隔離病區裡「種」了一棵許願樹。不一會兒,樹就枝繁葉茂,掛滿了大家的心願。

「許願樹」上美好的心願為大家樹立了戰勝疫疾的信心

這棵許願樹,由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願組成,位於該醫療隊接管的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

牆壁上有它顆褐色的樹幹,最初光禿禿的,隨著醫務人員和患者的不斷加入,一點點茂盛起來——綠色、藍色、紅色、黃色的心願貼紙,構成了它彩色的樹葉。在這裡,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片「葉子」上都有著不同的話語:

有表達信念的:「為人民健康而來,無怨無悔!」「拋開口罩,自由呼吸」「把臉迎向陽光,面前就不會有陰霾,堅定信心,你一定會更好的!」

有祝福武漢的:「武漢早日回到車水馬龍的日子」「櫻花爛漫時,再來相會!」

有感謝醫護的:「你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給了我關心和細心服務,愛你們喲!」「希望我們都可以平安回家,待疫情結束之後,歡迎你們來武漢旅遊」

還有一些,畫著戰勝病毒、加油手勢的圖案。

感染二科主任徐智教授介紹,他們在收治過程中發現患者普遍存在較大心理壓力,為給患者減壓,同時也為增強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共同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所以專門在隔離病房的牆面上勾畫了一棵「許願樹」,請患者和醫務人員把自己的心願寫在一張張各色留言便條上,然後再粘貼到牆上,短短幾天時間,大家的一個個心願的「」樹葉」組成了一棵「心願大樹」。

羅春梅護士長說到:「隨著這棵隔離病房許願樹開枝散葉,也在患者心裡樹立起了戰勝疫疾的信心,在患者間也營造了樂觀向上的氛圍。大家主動聽從醫囑,積極配合治療,更有助於戰勝病魔!」

相關焦點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隔離病房裡,有人蜷縮在病床上夜不能寐;有人被噩夢和孤獨纏繞,每天以淚洗面;有人失去愛人,不想獨活;有人拔下手臂上的針管。她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不睡覺時,她下床在病房裡站著,身體發軟。她的腦子裡塞滿了與疾病有關的各種念頭,每天以淚洗面。江道沒有表現出歇斯底裡,只是拔下了手臂上的針頭。他對治好新冠肺炎不抱任何希望。他拒絕輸液,護士上前勸說,他不為所動,有時推託,「等下午吧」,試圖用拖延打消護士的念頭。
  • 武漢隔離病房裡的「特殊」生日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3月3日下午,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進駐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隨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想起,醫護人員推著擺放蛋糕的治療車緩緩進入病房,67歲的患者嚴玉珍老人熱淚盈眶。
  • 恐怖故事之湖邊有一棵許願樹
    下午我們三個人出差辦完事,思秘書不知從哪裡打聽到這附近有一棵許願樹,建議過來遊玩許願。街邊買來的盜版地圖印得不清不楚,我們非但沒找到許願樹,還把方向也迷失了。 終於在一個三岔路口,我們找到一個養蜂人問路。 「你們的地圖畫錯了,難怪找不到,我賣給你們一張,三塊錢。」那養蜂人朝我笑,一張老臉皺得像朵乾枯花。
  • 湖北隔離病房裡,飛來一隻濱州可愛、美麗的 「小企鵝」
    下面這幾段視頻是她正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隔離病房的走廊裡帶領新冠肺炎患者做呼吸康復操。厚重的,密不透風的隔離衣讓胖胖的、可愛的盼盼不堪重負。她就像那隻萌萌的、愛運動、勇敢而又充滿愛心的「小企鵝」,做了一遍又一遍,教了一波又一波。
  • 在塞爾維亞隔離病房裡 他們的名字都叫「中國」
    在塞爾維亞隔離病房裡 他們的名字都叫「中國」金羊網  作者:豐西西、粵衛信  2020-04-24 4月22日,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媒體與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的
  • 隔離病房十二時辰的抗疫故事
    隔離病房十二時辰的抗疫故事 2020-03-22 0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美戰「疫」人|「疫」不容辭的日子,程傳亮在隔離病房一呆就是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 「疫」中,安慶市立醫院婦產科的程傳亮在隔離病房一呆就是半個月。雖然耳朵被口罩勒得紅腫,洗手消毒導致神經性皮炎,護目鏡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壓痕,程傳亮稱不後悔。
  • 隔離病房的元宵節,特別難忘,特別有意義
    我和同事們在元宵節這天仍然在隔離病房裡守護著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日常。隔離病房裡有驚心動魄,有辛勞艱苦,有不顧被各種病毒感染仍與死神殊死搏鬥,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周建亮副主任在查房黃湘玲科護士長查看患者情況護士正在給危重患者餵飯隔離病房的元宵節與平時沒有什麼不同,雖然沒有和家人一起歡慶佳節,但是阻擊疫情是我們現在最大的職責。「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隔離病房裡的別樣婦女節:52朵「花」傳遞信心和暖意
    隔離病房裡迴蕩著暖意融融的話語。「我半個多月沒見到家人了,但我並不孤單,因為在這裡我感受到家的氛圍,醫護人員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照顧我。」接過「花束」的張阿姨喜笑顏開。26歲的護士趙麗說:「剛到武漢的時候,就發現不少病人心理負擔很重。
  • 隔離病房通道擁抱,請記住他們的名字
    隔離病房通道擁抱,請記住他們的名字 2020-05-1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隔離病房裡的女神節,醫療隊員為患者折祝福千紙鶴
    在湖北武漢,湘雅三醫院支援武漢醫護團隊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寵愛我們的病友,給她們在節日裡帶去溫暖,送去祝福。 為了給病友送驚喜,護理部鍾竹青、卜平元帶領護理團隊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在每一張便利貼上寫下祝福語折成千紙鶴,千紙鶴代表著全體的醫療隊員對病友們的祝願,每隻千紙鶴承載一點祝願,最終成為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我們的病人早日康復,戰勝病毒。
  • 繼救護車負壓系統後,通用空氣再向負壓隔離病房發力
    目前已成功研發並投入使用的一套完善的負壓隔離病房空氣淨化消毒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滿足普通有溫度控制以及不同潔淨度要求的潔淨室工程、如方艙醫院,貨櫃式負壓病房,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等。  與普通病房不同的是,負壓隔離病房是指病房內氣壓低於病房外氣壓的病房,由於負壓病房的氣壓比外界要低,室內的氣流只能「從潔到汙」單向流動,病房裡被汙染過的空氣通過專門的管道收集到廢氣淨化消毒設備,經過層層過濾消毒後向室外排放。既能保證病房內有充足的新鮮空氣,又能保證向室外排出的空氣是潔淨,安全的,不會造成室外空氣汙染。
  • 武漢解封,「戰場」仍在——最後的新冠隔離病房 | 南方周末
    武漢多家原來的定點醫院相關負責人說,病人清零之後,要保留部分病區,作為隔離病房。「聽說至少保留到年底。」周子華介紹,雖然協和醫院西院ICU病人已經全部轉陰,但是仍患有很多基礎性疾病,病情非常嚴重。9個人需要氣管插管,其中,又有5個人需要將氣管切開插管。「難道要像老鼠一樣,下半生都窩在洞裡,不能出來了嗎?」一位病人在微信裡向唐恬恬哭訴。
  •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新建隔離觀察病房 消毒排風等五大系統全方位保障
    市城鄉建設事務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六院病房改造建設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居理宏介紹,新建的48間隔離病房將用於集中收治疑似病患和需要隔離觀察的病患,有效控制病毒傳播。  遼瀋晚報記者走進病房看到,病床上已經放置好乾淨的淡藍色被褥,衛生間裡的手盆、坐便器整潔無塵,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中建二局北方公司黨委書記、六院臨時病房項目施工總指揮劉建釗還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每個隔離病房中所配備的保障系統,包括紫外線消毒系統、排風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床前呼叫系統、SOS報警系統等,這些都是普通病房所不具備的。
  • 印度要把2萬節火車車廂改造成「隔離病房」!住著咋樣?
    為了解決未來隔離病房不足的問題,印度鐵路部門計劃將旅客列車改裝成 " 隔離病房 "。來自印度官方的消息,目前鐵路部門已經完成了 5000 節車廂的改裝工作,可以提供 4 萬張隔離病床。△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緊張,各地醫療資源不均衡,印度鐵路部門大膽設想,要把 2 萬節車廂改造成 " 隔離病房 ",目前第一批改裝好的移動病房已經交到醫療部門手上。
  • 舍小家為大家——記淶源縣中醫院隔離病房的點滴
    為保障全縣人民的健康,不讓新冠病毒肺炎在淶源縣蔓延,淶源縣中醫院按照上級指示迅速建立隔離病房,於1月30日開始接收從湖北以及武漢回鄉的人員。為了確保隔離工作的迅速開展,護理部主任孫龍波、外科醫生李永吉、急診科護士長王巍以及骨科醫生李曉亮第一時間主動向院領導請願,成為第一批進駐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
  • 照片是模糊的,但愛是清晰的,兒童隔離病房來了會畫泰迪熊的護士阿姨
    褚微說,初見這個孩子,是在2月4日晚上,當天進入隔離病房的她輪值夜班。病房光線弱,加上護目鏡的阻擋,她都沒看清孩子的臉,只是看著孩子熟睡的樣子,倍感安慰。2月5日白天,當褚微再次走進病房,終於看清了這個帥氣懂事的孩子。
  • 東陽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醫生盧斌:與新型冠狀病毒正面交鋒的194個...
    臨危受命,兩小時進入隔離病區1月22日下午2點,從寧波回東的男子吳先生,因發熱自行駕車來到市人民醫院就診。吳先生在寧波工作,曾與寧波一名確診患者在同一辦公室工作2天。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市人民醫院高度重視,避開發熱門診就診的程序,直接將該患者送入負壓隔離病房。
  • 武漢隔離病房裡的「在一起」:男友確診,90後護士拍下抗疫110天
    視頻截圖1月7日,我所在的科室收治了首名新冠肺炎患者,緊接著沒過幾天,病房裡的31張床位就全部住滿了。行動也是非常不便,動作一大,防護服就可能會被扯破;步伐稍微快一些,就會覺得自己喘不上氣;在病房裡待上一兩個小時,全身就都會被汗溼……
  • 華發集團7天建成珠海市700平方米隔離病房及急診室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曉蘭)2月3日,新京報記者獲悉,由華發集團代建的珠海市人民醫院應急工程在與疫情的角力中,跑出了「珠海速度」——700平方米醫療區、22間隔離病房,7天建成。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降低就診患者的院感風險,站在珠海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的珠海市人民醫院,需要緊急建設總面積約700平方米的隔離病房和臨時急診室,其中包括5間臨時急診室、22間隔離病房和33張床位,以及集中淋浴室1間、儲物間1間、更衣室1間,主要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接診、隔離和留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