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發祥地——洪雅瓦屋山
碧湖雪山 來源:牧星戶外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侯建明攝 四川洪雅境內矗立著一座高山,因山形形如桌面,也稱桌山。山如其名,對面看來,山脊的形狀如同當地老農的瓦屋脊梁,故名瓦屋山。蘇軾詩云:「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這是蘇軾筆下的瓦屋山,陸遊贊曰:「山橫瓦屋披雲出,水至一雨裂地來」,清朝詩人何紹基對此有形象的描繪:「須臾白霧起,如綿如浪。溶作一天雲,匿盡千重嶂」。
人間仙境 來源:牧星戶外 瓦屋山山頂平臺面積約11平方千米,高出內蒙古「桌子山」681米,面積遠大於南非開普敦桌山,被地質專家認定為中國最高、最大的「方桌山」。瓦屋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極易出現雲海、日出、星空、佛光、聖燈、三個太陽等神奇的天象景觀,山頂象爾巖是觀景的最佳位置。
瓦屋山初冬 瓦屋山景區官網 瓦屋山景區「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睹冰雪」,自然風光「雄、奇、幽、秀」。有杜鵑、珙桐等珍稀植物3900多種,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中國鴿子花的故鄉」;有熊貓、羚牛等野生動物460多種,是中國西部著名的觀鳥基地;有108個泉眼、70多條瀑布,其中蘭溪瀑布三級落差高達1040米,是世界瀑布落差之翹楚;冬季山上冰掛、雪掛、霧凇、雪凇、冰柱、冰瀑隨處可見,是南國冰雪童話世界。瓦屋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闢支佛的道場,是太上老君訪道隱居之地,是古蜀國蠶叢王的最後歸宿。
洪雅瓦屋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瓦屋山位於洪雅瓦屋山鎮(炳靈鄉)境內,海拔2830米,佔地面積104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 距洪雅縣城87公裡。瓦屋山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據專家考證其風景資源品位為峨眉山的1 .48倍。早在隋唐年代即以&34;而聞名於世,與峨眉山並稱&34;。
洪雅縣瓦屋山規劃圖
雅女湖環湖遊導覽圖 瓦屋山核心景區系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瓦屋山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211公裡,距樂山大佛80公裡,距佛教聖地峨眉山56公裡,與樂山大佛、峨眉山構成川西南旅遊&34;。
瓦屋山秋色 來源 網絡
金秋瓦屋 來源 網絡 洪雅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9&39;,北緯29°24&39;,位於成都、樂山、雅安三角地帶,東接夾江縣、峨眉山市,南靠漢源縣、金口河區,西臨雅安雨城區、滎經縣,北界名山縣、丹稜縣,距成都147公裡、樂山55公裡、眉山50公裡、雅安62公裡。幅員面積1896.49平方公裡。2016年,戶籍人口35.08萬人,常住人口30.8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26萬、城鎮人口12.57萬。
瓦屋山雅女湖 來源 網絡
高峽平湖 瓦屋瑤池 李萬雙攝 洪雅縣地形由西南向東北高低梯次變化形成高山、中山、深丘、淺丘、臺地、河谷、平壩,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平壩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兩岸,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樂(山)雅(安)高速橫貫東西,遂(寧)洪(雅)高速連通南北;省、市重點工程「大峨眉」國際旅遊西環線縣城至柳江段建成通車、柳江至峨眉山零公裡段正加快建設;國道351線貫穿全境。
叢林秋色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洪雅是生態大縣。森林覆蓋率70.5%,年均氣溫16.9℃,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國家6級標準,生態環境質量居四川183個縣(市、區)第三,被譽為「綠海明珠」「天府花園」,是國家生態縣、四川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國家中醫藥養生與抗衰老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最佳投資旅遊典範縣,是四川唯一全國19個中國生態文明獎獲得縣。
日落七裡坪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洪雅縣有桫欏、珙桐、銀杏、箭竹、紅豆木、楨楠等植物近4000種,其中一類植物有桫欏、珙桐;有大熊貓、扭角羚、小熊貓、麝鹿、金錢豹、紅腹角雉等野生動物400餘種,其中一類保護動物有大熊貓、扭角羚、金錢豹。中草藥種類達2000餘種,常用的有280餘種,其中杜仲、黃連、厚樸、紅豆杉、薯蕷等規模較大。
瓦屋山 來源 百度 洪雅是旅遊大縣。建設「天府花園、國際休閒度假體驗旅遊目的地」目標明確,以洪雅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峨眉」旅遊區上升為省級發展戰略。峨眉半山七裡坪創建全國首個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柳江古鎮成功創建4A級景區;瓦屋山加快創建國家5A級景區;玉屏山榮獲全國首批森林康養體驗基地;槽漁灘省級風景名勝區正展現新顏;雲中花嶺、尋夢花溪等重大旅遊項目特色鮮明。被列入成都「大都市區」規劃範圍後,洪雅旅遊必將蓄勢騰飛。
田園如畫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山水如畫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洪雅是農業大縣。茶葉面積28萬畝,奶牛存欄4.2萬頭,林竹面積205萬畝,三大特色農產業領跑全省第一方陣。「洪雅藤椒」「高廟白酒」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雅連」「洪雅藤椒油」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洪雅綠茶」獲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創建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標誌產品46個。建成農業經濟循環園區3萬畝,是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全省現代農業建設重點縣、全省現代畜牧業建設重點縣、全省移民後扶整村推進示範片建設試點縣。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2.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9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5572元、13321元。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2016年,洪雅縣GDP實現108.53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0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7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501元;接待遊客突破818.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64.5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14.9∶58.7∶26.4。在全省183個區縣經濟綜合評價排名從91位上升到82位,在33個盆周山區縣排名從15位上升到11位。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2017年,洪雅縣實現GDP110.6億元,增長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8.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1億元,增長11%;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億元,增長0.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55元、15813元,分別增長8.6%、9.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5.2:47.4:37.4。縣域經濟綜合評價在全省183個縣(市、區)中排第81位,在33個山區縣中排第10位,較上一年度考核均上升1位。首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金秋瓦屋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十三五期間,洪雅將保持戰略定力、專注綠色發展,以「一地三區」為總目標(天府花園、國際休閒度假體驗旅遊目的地,健康養生產業示範區、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示範區),以「四心工程」為主抓手(吃得放心、玩得開心、住得舒心、購得稱心),以「綠色發展」為引擎,以「八大行動」為路徑(開放改革、綠色發展、產業提質、生態宜居、民生改善、法治提升、平安洪雅、管黨治黨),力爭在全國、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要想身體好,常往洪雅跑」實至名歸。
瓦屋山瀑布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洪雅縣境內的瓦屋山,是古代蜀中著名的道教仙山。瓦屋山是張陵在蜀中創教的據點,具有悠久的道教歷史源流,滲透著少數民族文化的神韻。東漢順帝(126-144)時,張陵入蜀傳教,開始建立道教教團的創業活動。張陵為青衣羌多姿多彩的文化所吸引,率弟子奔赴青衣江流域,建立起平岡治教區。青衣羌人很快受大道的感化,成為奉道的五鬥米道道民,洪雅瓦屋山道教源流從此產生。在張陵祖孫三代傳教時期,民間多稱為五鬥米道(民間對此派道教的俗稱)。據《輿地紀勝》記載:洪雅境內修道的仙人有葛由、鬼谷子、李阿、尹真人、瞿君、葛仙翁、句度、皇甫坦、陶道人、回道人、爾朱真人、落魄仙、黃觀福。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瓦屋山下雅女湖 來源 網絡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05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公園主要由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和核心景區——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組成。瓦屋山最高海拔3522米,古稱居山、蜀山,早在唐宋時期就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系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發祥地,青羌民族最後留居之地。由於地質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東西兩側略傾的屋脊狀地形,從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體上都狀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
雅女湖晨曦 張平攝
幽香 康志立攝 空氣清新,能見度高,宛如仙境,迷魂就是其最大魅力。迷魂凼,位於瓦屋山鴛鴦池東南方向,面積約1000畝,從平地隆起如饅頭狀的土丘,形狀大小基本一致。它的緯度大約在北緯29。32′—29。34′之間,與百慕達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幾乎處於同一緯度,被稱為陸地上的「百慕達三角」。這裡地質異常,地形複雜,常出現羅盤失靈,鐘錶停擺現象,入內險象環生,人眼昏花,如入迷宮和八卦迷魂陣。有人曾誤入其中受盡磨難,最後想盡辦法才根據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逃出。
瓦屋仙子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從周秦到明清有許多墨客騷人登臨瓦屋山,如鄧通、闢支、張道陵、諸葛亮、葛洪、岑參、蘇軾、陸遊、楊升庵、何紹基等人都曾與瓦屋山結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優美傳說,當代也有許多科學家和文化的知名人士,登臨瓦屋山並留下極其珍貴的記錄。
家園外的山巒——範光祥攝
洪雅瓦屋山探尋杜鵑王國 康志立攝 瓦屋山是以開展森林旅遊、遊覽觀光、避暑消夏、尋古攬勝、探險獵奇、科學考察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大型國家森林公園;自1993年3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以來,進一步加速了整個公園的開發進程。幾年來,陸續在玉屏山與瓦屋山兩個景區修建了玉屏森林度假村、瓦屋山金花橋、古佛坪、象耳山莊和光相山莊、瓦屋山大酒店等幾個旅遊服務點,古佛坪至代國槽的景區公路等。
疑是銀河劃破浪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鴛鴦池位於瓦屋山高原平臺的中心,面積100畝,象一面寶鏡鑲嵌在茫茫林海之中,清泉四時湧流,冷杉及杜鵑林環繞周圍。五月湖濱,杜鵑花給它帶上一個巨大的花環,香氣襲人,啼鵑悠悠;六月湖畔,遊人如織、涼意森森、天河嘈嘈,風濤拍響,令人心悸;深秋時節,風煙滾滾,幻化無常;每至冬春則是白雪皚皚,霞光萬道。池畔千年老君木雕栩栩如生,香火極盛,充滿夢幻般的情趣,太上老君木雕為唐朝產物,儘管已有上千年歷史,但保存完好,木刻技藝高超,神韻不減當年,堪稱瓦屋山一絕。詩人何紹基曾作詩感慨:「法界鴛鴦飛上天,長橋終古臥波眠。高原坦蕩無人跡,煙雨寒多不可田。」瓦屋山有四個世界第一:瓦屋高原平臺、蘭溪瀑布、杜鵑花、珙桐。
迎親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廊橋夜色 來源 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花季情濃 來源:洪雅縣人民政府網 有人稱瓦屋山十八怪:瓦屋山頂大平臺、山高水長遊人愛、登臨山頂把老君拜、脫衣坡邊莫失態、環繞山腰野牛街、迷魂凼邊空徘徊、筵席不少山野菜、床上沒有蚊帳蓋、暮秋時節杜鵑開、緣木求魚不奇怪、三個太陽當空曬、懶竿釣魚人不在、採藥打筍把「盔甲」戴、鍬犁耕地比鋤快、古殿留存鐵瓦塊、尋古覽勝苟王寨、綠浪接天好林海。這也是對瓦屋山的另類註解。瓦屋山,任你行走、欣賞、品味、探尋、融入、歡愉、攜手。(圖片來自洪雅縣人民政府網等,特别致謝)
蔡律 2020年8月9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