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五一」小長假第一天,鐵路杭州東站迎來出行高峰。 浙江在線記者 魏志陽 拍友 楊咪 攝
浙江在線杭州5月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金林傑)返程火車一票難求,你會怎麼辦?買站票,加價「刷票」,還是索性換乘飛機汽車?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買短乘長」的乘車方式引起了熱議。有多位網友抱怨,自己提前買好了回家的火車票,卻被臨時告知無法上車。原來,這是因為不少購買短途車票的旅客,到站後繼續乘坐,導致火車超載、持票乘客無法上車。儘管相關鐵路局為已購票乘客辦理全額退票,但這樣的補救並不能讓持票者滿意。
那麼,破解「買短乘長」難處在哪裡?怎麼做才能治標又治本呢?
什麼是「買短乘長」
按照《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規定,在有運輸能力的情況下列車為有需求的旅客辦理越站補票,鐵路工作人員在辦理旅客列車越站補票手續前,會根據當前車內人數、前方站預售車票情況,判斷本車是否還有富餘運輸能力。
為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和秩序,在客流高峰期的重點列車、重點區段,如果列車沒有運輸能力,將停止辦理越站補票手續,並引導旅客按車票票面標明的車次、區段、座號乘車,防止出現嚴重超員情況,影響後續旅客乘車。
如果旅客沒有按規定補票強行越站乘車,到站後鐵路部門將加收已乘區間應補票價50%的票款。鐵路部門呼籲廣大旅客不要「買短乘長」、越站乘車,共同維護良好旅行環境,也以免給個人造成損失。
「票霸」破壞規則
同樣是買票出行,不管是短途出行還是長途出行,持票上車是乘客的權利,但按票面標定的日期、車次、席別乘車,以及按標定的到達地點下車,都是權利之後乘客必須要履行的義務。而允許乘客過站補票的,這一點既是出於人性化的考慮,也能充分調動並利用鐵路動力。但是,有些乘客偏偏就利用了制度上的這個「軟肋」,採取「買短乘長」的方式來實現自己一時買不到票又「強行乘車」的目的:被乘務員查票之後,只需補全剩餘費用,再交納幾塊錢的手續費,就可以如願出行。這種行為甚至會讓一些正常購票者無法上車,侵犯正常購票人的權益。
在平時,鐵路部門給買短乘長的乘客補票,這是滿足部分乘客臨時變更到站的需要的應急措施。但畢竟,和上車補票相比,提前購票者應該享有乘車優先權。所以,靈活處理更須清楚剛性前提。長假出行高峰時,這樣的彈性政策還是否適用?有關部門要提前明確、明示,確保列車運行安全,確保乘車權益的先來後到,把這些剛性前提立清楚,把問題解決在開車前,而不是無可奈何地給提前購票者全額退票了事。
誠信問題躍然紙上
很多人認為:「買短乘長」只要上車補票就可以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些人利用「買短乘長」,實際上是在惡意逃票。近日,山東濟南鐵路警方在例行檢查時,就發現一名男子通過「買短乘長」的方式、惡意逃票68次,該男子已涉嫌詐騙罪。還有更惡劣的是,有人多次逃票後,還發朋友圈炫耀。
詐騙鐵路票款的違法行為雖然是少數,但是仍然是需要有關部門注意的問題,因為這些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會損害到遵守規則的人們的合法權益。一張火車票,叩問著出行者的誠信問題,也考驗著鐵路部門的管理能力。
據了解,鐵路部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鐵路部門將採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做好假日旅客運輸組織服務工作。加強列車宣傳引導和秩序管控,引導廣大旅客按車票票面標明的車次、區段、座號乘車,不要「買短乘長」、越站乘車,影響列車運行秩序和後續旅客乘車出行。同時,對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行為進行相對於的行政處罰,並納入鐵路失信人員名單。
鐵路部門須能治本
如果不觸及根本,宣傳教育或抬高成本恐怕都只能是揚湯止沸。那麼如何更好的解決「買短乘長」的問題呢?鐵路部門應在熱門時段針對熱門線路及時增加臨時車次,加強資源調配,加大運力投入,最大程度緩解供需矛盾;同時,加強對運輸能力的監測研判,在運力嚴重緊張時,不應再接受上車越站補票,讓乘客嚴格按購票票面載明的到站下車,以 最大化減少「買短乘長」對正常持票者的「擠出效應」,維護市場正義。
鐵路部門還將認真聽取網民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採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改進提高假日運輸服務工作,並商有關部門增加誠信記錄內容,鐵路公安部門也將依法維護站車秩序,我們願與廣大旅客共同維護良好的乘車旅行環境。
如何加強運營管理,最大程度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考驗的是鐵路部門的能力和智慧;如何在自利與規則間做出選擇,拷問的是大眾的公共文明素養;而如何在公共產品分配及社會治理中兼顧人性化與法治化,則是「買短乘長」現象拋給社會的一個考題。
(綜合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網、環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