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彎刀如月,是另一種江南

2020-12-17 敏敏育兒經

這不是第一次來寧夏,卻有第一次的陌生感。

三年前的這個季節,是純玩,快樂於黃河的羊皮筏,沙坡頭「長河落日圓」和騰格里的越野行駛。

然後匆匆而去,雖然出去了賀蘭山看西夏王陵看壁畫。

但真正認識了解這個塞上江南的豐碩歷史和多彩文化卻根本沒有顧及。

此番再來,時間很短,經歷又驚心動魄,為了不負這短暫的時光,便去了寧夏博物館。

一個地方的博物館,是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最好的窗口。

博物館建在新區,有著開闊的地勢和便利的交通。

計程車從酒店出發僅十來分鐘就到了。

博物館應當建成不久,其規模宏大,風格既有中國傳統特色又有寧夏民族風情。

大門兩旁善獸把守,威武而祥瑞。

寧夏,在中國的版圖中,小巧精緻。

就是這兒,這片地域,悠遠、蒼涼,堆滿帝王的鮮血和漫天的黃沙。

上億年靜美的時光,如同在這裡發掘出的恐龍最優美的背椎;而3000年的戰馬滾過煙雨的邊塞,你看見酋長的彎刀如月,他要迎娶帝國最心愛的姑娘……這片地域更多地充滿馬背上的較量,蹄印如雨之下其實是另一種江南,它叫做寧夏。

走進博物館,走進了寧夏深遂的內心。

現代建築和時尚色調下的博物館大廳讓人一步入就有眩目之感,而更讓初識寧夏這片厚重土地的我眩目的是這裡的時光鏡面上的人與事,並感懷於這片靈性山河、天府之地。

寧夏這本史書從哪裡翻開才是完整的呢?1億年前就有的梁龍類恐龍化石被稱為地球上「最美的背椎」,兩萬年前出現了一支從西伯利亞遠徙而來的古人類,3000年前的從義渠戎到匈奴的戰劍之光,1000年前的西夏帝國的生死枯亡?

厚重的歷史,風雨的路程。

在這裡,在寧夏,西夏王國的那個篇章絕對是濃墨重彩的。

博物館裡,它擁有著重要的一個大廳。

我步入了《西夏尋蹤》,也走進那段久遠的風霜雪雨。

西夏帝國的出現,使寧夏再次成為中國歷史大視野中的焦點,建立帝國的主體民族是党項人,他們以寧夏為原點,不停將帝國的版圖和勢力擴大,最終在11世紀中期,和宋、遼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三國時期」,後來又與金、南宋形成「後三國時期」。

這個本來在青藏高原上遊的民族,作為一個陌生的闖入者選擇了寧夏,1002年攻陷靈州後,他們將自己的影子深深的烙在了寧夏,到1227年帝國滅亡,整整225年的時間,完成了他們在寧夏的生榮枯亡。

公元十三世紀,寧夏進入元朝統治時期。

忽必烈封皇子忙哥為安西王,統轄包括寧夏剌在內人西北地區。

1280年,忙哥剌被封為秦王,得到了西夏故地,便在今天的寧夏固原南郊的開城修築開城王府。

寧夏的多年戰亂,把這片塞上江南地變成了空城、死地。

直到13世紀60年代,蒙古政權從今天的湖北一帶遷移了一萬多人到寧夏,屯田墾荒,使這片土地開始復甦。

著名的水利專家郭守敬,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來到寧夏平原疏浚渠系的。

今天的寧夏已是良田萬頃、沃野千裡,並留下了「黃河萬裡,唯富寧夏」之佳話,後人沒有忘記這個治山治水的郭老先生。

魏晉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國的獅子,在固原被截,留下了關於獅子在中國的較早記載。

從西域傳入中國的不僅有獅子,還有兩件國寶:1500年前的波斯王朝的鎏金銀壺和玻璃碗。

沿絲綢之路傳播的佛教,在寧夏境內也留下了眾多的佛像、石窟。

這些,在煥然一新的寧夏博物館都有厚重的一席位置。

寧夏,一片多彩的土地。

它是黃色的寧夏,地處黃土深處,有著黃沙飛舞與黃河的奔流;它是綠色的寧夏,揮馬奔襲茫茫草原,塞上江南風光如畫;它是黑色的寧夏,幾千年的金戈鐵馬,煤山賀蘭成就了「會燃燒的黑石頭」城市;它也是紅色的寧夏——中央紅軍西徵寧夏,建立了回族自治政權,為中國共產黨後來的回族民族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了早期實踐的樣本。

博物館裡,紅旗漫捲展廳,展示了那一幅紅色的畫卷。

步入展廳,紅旗漫捲,大字震撼。

一側的浮雕,再現那段紅軍西徵的艱苦歲月和解放寧夏的喜人場面。

1936年10月,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權在中國十大清真寺之一的同心縣清真大寺隆重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回民自治政權。

它的出現,不僅是工農紅軍和回民在寧夏大地上共同經營的一個紅色政權,也吸引了斯諾等外國新聞記者來到寧夏,向西方真實的介紹了紅軍在那段時期的寧夏的生存、戰鬥和發展情況。

展廳中央,用木板搭起的造型,像一條紅色的飄帶,揮揚在塞上大地。

飄帶之間,回漢領導者帶領著寧夏軍民,迎接著和平解放寧夏的光輝日子。

嶽飛的一曲《滿江紅》讓賀蘭山名傳後世,毛澤東一首《清平樂六盤山》更使六盤山馳名流露中外。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流露出的是一種英雄登高望遠、躊躇滿志和揮灑自如的氣概。

1935年10月,毛澤東在六盤山麓穿行四天,六盤山的奇美風光引發了詩人毛澤東的詩情,他在戰爭的間隙構思了這道著名的詩詞。

塞上江南,一如既往的馬肥草長。

在嶄新而氣派的寧夏博物館裡,再現了這片地域上的厚重蒼涼。

歷史太久,歷程太長,財富太多,而留給我的時間太少,我能理解和消化的胃口太。

回望偌大的博物館大樓,我遺憾我的步履無法更多的踏入。

相關焦點

  • 在章丘這個地方,你會發現另一種江南!
    在章丘這個地方,你會發現另一種江南! 什麼是江南?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
  • 「溫婉秀麗」是江南的代名詞,獨樹一幟的古城紹興,是另一種江南
    世人眼中的江南,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美麗富庶,是畫舫樓閣,吳酒微醉的古韻逍遙,是魚翻藻鑑,鷺點菸汀悠然自得,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靜謐祥和……就如臨安的西子湖畔,姑蘇的枕河人家,金陵的秦淮煙雨一樣,似乎「溫婉秀麗」就是江南的代名詞。然而還有另一種江南,除了有好似深閨女子一般的細膩可人,還有可謂獨樹一幟的風骨、風韻、風情,她就是紹興。
  • 絲綢之府銘歷史,江南水鄉承文化 —浙江華川學院烏鎮遊記
    絲綢之府銘歷史,江南水鄉承文化。—浙江華川學院烏鎮遊記烏鎮自有江南水鄉之稱,乃是歷史文化古鎮之一,它的美令人嚮往,美的痴迷,美的陶醉,柔和、典雅,端正、秀麗,會於一體,這座古鎮自有它獨特的魅力。另一條街道緊靠坐船站臺旁,各種各樣的特色工藝,琳琅滿目。絲綿、篦梳、湖筆、藍印花布、木雕竹刻……,不由的去感嘆中華五千年流傳下來的藝術當真博大精深,精美絕倫。
  • Caspian:另一種元素,另一種景觀
    Caspian:另一種元素,另一種景觀 2020-01-0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鄭宅【江南第一家】嘻遊記
    草坪上抱箍木桶挺有創意,農耕文化的器物融進了現代造型元素來到關帝廟前,一首「萬古丹心盟日月,千年義氣表春秋」,這位「大神」深明大義,智勇雙全,神勇無比。這是記憶深處的吆喝聲。把糖熬得稀薄,散出誘人的香味,金屬盤上面畫著浴火鳳凰的圖案。藝人輕拿小勺,舀一勺糖漿,以勺作筆,以糖為墨,凝神靜氣,運腕走勺。仔細觀看,藝人手中的勺子或提或頓、或放或收。
  • 遊記:來了阿姆利則,會對印度另一種看法
    一路上太多人跟我說一定要去阿姆利則,你去了阿姆利則會對印度人另一種看法,阿姆利則可以免費吃住行,比較適合你。這就勾起我的興趣了,可惜太遠,只能先火車到德裡再轉去阿姆利則。我看著遠處波瀾閃閃的金光,終於明白來過的小夥伴那句話,來了阿姆利則,你會對印度人另一種看法。對,剛來第一天,我就愛上阿姆利則,不是因為阿姆利則一切都免費,更不是阿姆利則像極了內心的共產主義,而是,鬍子一挑,那抹微笑。
  • 遊記:雲霧繚繞的雨天,卻是另一種美
    雲霧繚繞的雨天,卻是另一種美。因為一直在下雨,已經耽誤了很多時間,往森林深處還有幾個景點,也是因為雨下大放棄了。老天眷顧,閃了二十分鐘的太陽,麻利兒打開航拍飛一個吧,否則就白背了,這可是4千海拔的高原,空手走路都會覺得累啊!
  • 江南視點 | 江南文化與江南旅遊
    徐霞客一生行程十萬裡,足跡遍及江南及21個省,他撰寫的60萬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還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稱讚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旅行中,他共探尋306個洞穴,被公認為中國洞穴探險第一人,而《徐霞客遊記》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洞穴學著作。然而,徐霞客最重要的價值卻在於他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旅行家。
  • 《中國遊記》是這位短篇小說大師最長的作品
    來自各地的遊客,有很多種記錄這座城市模樣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帶你回到100年前,跟著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來一次杭州遊。1921年春天,芥川龍之介開啟了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深度遊」,並寫下了《中國遊記》。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看似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內容其實是以芥川的另一短篇《竹林中》的劇情為主。芥川出生於1892年,明治時期東京的一個舊式封建家族,《竹林中》發表時,他早已成名。芥川早年曾入夏目漱石門下,入門第二年,芥川就發表了《鼻》,年僅24歲,一炮成名。
  • 峨山秘境露營|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
    有些人,生來就喜歡原野的味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只要一有時間,帶著帳篷往山裡去,遠離喧囂,體驗另一種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 江南四大名城,江蘇就佔了三座,另一座你知道是哪麼?
    江南四大名城指哪四座城市?除了杭州之外,你還知道哪幾個?每每旅遊我們都會率先考慮「江南四大名城」,作為首選地,但是,你又知道這四座城市是哪四座,又為什麼會選為這四座城市呢?我們從「江南」範圍總體說起,它小範圍地理意義上基本泛指的是太湖周邊一些地區,而大範圍的江南指的的是整個的長三角地區。而且,地理位置不同,所包含的「江南四大名城」也是不一樣的。
  • 達人|峇里島之旅,遇見另一種生活!
    2018年09月15日,我向自己預約了這篇遊記,當時我說:期待在旅行中,遇見另一種生活生活存在著無數種可能性,而旅行,則是打破原來日常的生活節奏,在路上,去發現去體驗去遇見另一種生活。有別於以往的是,這次旅行是一次義工旅行。和好友一起報名參加了CI WEI體驗的國際志願者。
  • 遊記|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出發流水江南、煙籠人家大抵是都有一種對古鎮、對園林、對水鄉的情懷所在>曲院風荷「江南可採蓮荷花荷葉與其他城市的並無太大分別,倒是池邊的柳樹,軀幹彎而有力,向水垂墜,使終與水面隔了一段距離,渾身上下透露種像極了竹松柏的風骨。
  • 夢裡水鄉 水墨江南——烏鎮遊記
    烏鎮因茅盾而聲名遠播,位列江南六大古鎮。這個集千年歷史文化底蘊和江南水鄉風貌於一身的古鎮,是很多人眼中的詩與遠方。我和老公兩人從蘇州驅車四個小時,終於來到浙江省嘉興市烏鎮。已是下午四點,仍然是酷熱難當。都這個點兒了,景區仍然是摩肩接踵、遊人如織,讓人更添煩躁。
  • 快看看市民遊記和這百條微遊線路
    佘山腳下、二陸讀書臺、江南雨巷……移步換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美景、美聲、美文融為一體,來自上海16個區的代表還用方言、美食、景觀展示各自風採。12月4日晚,第十四屆上海朗誦藝術節暨「市民遊記」大賽頒獎儀式線上舉行,百篇「最美遊記」、百條「最佳微遊線路」同期公布。
  • 第十四屆上海朗誦藝術節雲端圓滿收官 市民遊記描繪申城別樣美
    頒獎儀式上,百篇「最美遊記」、百條「最佳微遊」線路同期公布, 各區還推出了「上海之根 人文松江」「金山如畫」「品徐匯懂海派」「想休閒 到奉賢」「教化嘉定 禮樂之城」「國際靜安 卓越人文」等旅遊宣傳推廣語。
  • 重尋文人遊記傳統的努力 ——讀《賈平凹遊記》
    而新世紀以來網際網路及網際網路文化的飛速發展,更將人們帶入「圖文時代」,這一方面促成了圖文並茂的「攻略式遊記」及「行走文學」的批量製造;另一方面,圖片的大量引入也使得文字的功能性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文字已淪為圖片的註解和附庸。
  • 馬可波羅曾被誤認為蒙古人,《遊記》譯本哪家強?
    他在獄中口述其在東方的見聞,由同獄難友為之筆錄,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以下簡稱「《遊記》」),然而這本充滿傳奇色彩的著作究竟是如何傳入中國的?       如同很多西方經典著作一樣,馬可波羅及其《遊記》最初傳入中國,也是通過明末清初傳教士的引介。
  • 趙振元 張小平 ┃ 英國遊記之三:皇家衛隊
    這些英國遊記(與照片)反映了在自由行中的所見所聞,記錄了在旅行中的快樂,將成為新遊記《一路風塵》的一部分。我們衷心感謝曉曉的精心安排,感謝大家一路上的親密團結與照顧,使我們體會到團隊的溫暖與自由行的另一種快樂,這豐富了我們的旅行經歷,增長了我們的旅遊見識。
  • 阿科米星十年:尋找另一種建築/建築學
    另一種建築/建築學:從勒·柯布西耶到班納姆何謂另一種建築/建築學?這個問題的回答無疑需要一定的參照點,而這個參照點在不同時代又不盡相同,從而導致「另一種」自身含義的差異。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劃時代著作Versune architecture[圖5]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