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鄉的遊子,對家鄉的記憶很大部份是在家鄉菜裡了。隨便問個身在他鄉的道州人,他都能來一段傳統相聲「報菜名」:蚣壩鮓肉、老鵝、月巖狗羊肉、上關辣椒圓子、東門苦瓜圓子、白馬渡魚泡丸子、洪塘營臘肉、仙子腳血灌腸、四馬橋炸豆腐、橋頭臘腸子、臘米粉肉、坪塘清蒸魚、老泥鰍冬豆湯、小腸花生湯、蚌蛤絲瓜湯、老(西)鴨香菇湯、肚肺湯、走油菜、青椒排柵、豆腐圓子、美女懷胎、血鴨、火燒豬肝、粉腸炒豬肝、盤龍鱔、酸豆角炒螺螄、傘波羅菌、南風菌、麻圓泡、花生球球、酥餃、喝螺、筒子骨、枕頭粑粑、羊角粽、艾葉粑粑、漢心粑粑、石榴葉粑粑、糖油粑粑、酸豆角、泡鼓辣子、狗仔豆、刀片豆、花瓜、仔姜、藠頭波羅、雪蘿蔔……
正規的宴席,道州菜一定要做到「十大碗」,盛菜必須用碗、每桌必須有十碗之數,至於餐前的瓜子糖果、粑粑點心和餐後的小菜酸鹹是不算數的。一般固定標配是:頭碗湯,末碗魚,兩道蒸菜,喜宴要有甜食,殤事要有豆腐,除甜品、豆腐外其餘的主菜全部要求用葷菜,狗肉不上正席。所有配菜(料)均不得選用綠色!例如:辣椒只能用紅辣椒,大蒜、香蔥、韭菜等帶綠葉的部分,全部都要去除。本篇先按下家常小鍋菜不表,單說道州宴席上傳統的「十大碗」,順便擬了一個菜單,附上基本加工方法,意在拋磚引玉,把道州美食發揚並傳承下去。
一、海味三鮮
用料:豬肚、墨魚、(海參)、冬筍、火腿、香芋、蛋腸等。製作方法簡單,主要要求食材新鮮。鹼發海味是一門技術活,一般提前一天用高濃度食用鹼煮透幹海鮮,再用淡鹼水泡發,泡發的程度要憑經驗,然後用大量清水漂洗,以不澀口為標準,一般不參與燉煮,成菜出鍋前放入海鮮、油炸過的香芋片、蛋腸片(雞蛋調勻灌入豬小腸煮熟、切厚片)。衍生菜:龍鳳呈祥,此菜是時令菜,農曆七、八月份的時候,道州黃金條(蛇)最為肥美,老母雞燉至七分熟,放入汆過水的蛇段,出鍋前配入鵪鶉蛋。
二、清蒸全雞
用料:本地母雞一整隻,從肛門處開一小口,去內臟,砸斷腿骨,塞入體內,整雞汆水,配入幹桂圓、幹荔枝、紅棗、蓮子、枸杞,上籠蒸透。衍生菜:雙蒸乳鴿,有一段時間,可能是土雞貨源吃緊的原因,雙蒸乳鴿取代了清蒸全雞,做法基本一樣,只是把土雞換成了兩隻鴿子。
三、清燉羊肉
用料:選用本地清塘鎮的山羊,羊肉切成寸條形,入冷水鍋汆透,撇淨浮沫(無需蘿蔔、甘蔗、醋一類),用茶油起鍋翻炒,拌入羊雜碎,入米酒去羶味(此菜忌八角),用月巖山泉燉煮是關鍵。
四、香芋扣肉
用料:選帶皮五花土豬肉,鐵鍋燒紅,豬肉塌皮,洗淨後切四方塊,入清水煮致竹筷能插透,用糊釀酒(糯米甜酒)塗遍,下油鍋炸至棕紅,再入原湯鍋泡皮成虎皮狀。道州人名之曰:"走油菜"。肉切梳子狀、芋炸半月形、間夾人圓底碗中,蓋上入味的幹大頭蘿蔔葉沬,蒸透後倒扣入盤,稱之為"扣肉"!但道州最正宗的吃法卻另有其法,必切成一指厚半掌寬,大鐵鍋燉致肉能在筷子上顫動,肥肉最是搶手,入口即化、毫無油膩感!一般家用小鍋小灶無法勝任。衍生菜:沒有芋頭的季節,道州人也喜歡用豬蹄髈代替五花肉,走油的程序一樣,關鍵是卸蹄髈的時候要把腿骨完整的留下,成菜後,因為肉皮收縮的原理,骨頭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把腿」,氣場超高。
五、酸辣牛脆
用料:選用牛腹部及牛肋處的牛腩,切大塊,入冷水汆透,撇淨浮沫,橫切(很重要)成寸條形,用茶油起鍋翻炒,入米酒去羶味,燉煮到位後,調酸辣口,因成菜牛筋部位口感脆爽,故得名「牛脆」。
六 、金鉤三絲
用料:瘦肉絲、墨魚絲、火腿絲、冬筍絲、細粉絲、韭菜段、紅辣椒絲、黃花(金鉤名稱的來源)。「三」在道州菜裡,並不一定只用三種材料,就像「三鮮湯」裡遠不止三樣東西。用葷油炒香瘦肉絲、墨魚絲,入高湯,放入其餘配菜,成菜要求略微帶湯。
七、黃燜田雞
用料:野生田雞、酸豆角。田雞可能是老款道州「十大碗」中唯一的野味了!道州人對于田雞的食用別出心裁,首先,不剝皮!其次,肚子裡的食物要用手掌拍出來後再清洗!第三,腦袋不能砍開,除了腸子和苦膽不要,其餘的內臟都要保留在一起!用茶油起鍋,小火慢煎,至表皮金黃,入米酒、酸水(能有效軟化田雞骨頭)、姜、蒜、幹米椒、酸豆角燜透,配紅椒塊出鍋。
八、紅白肚尖
用料:豬肚、筍片、紅椒。在道州採買豬肚,一定是要被搭上豬尿泡的(俗稱搭頭)!一般在家裡炒肚尖都是生炒爆炒,豬肚才脆嫩,但是,在大場合下,是用煮透的豬肚,紅白肚尖只取用豬肚最厚實的肚頭,其餘部分也不會浪費,切成薄片在宴席的頭碗菜「大三鮮」裡!肚尖交叉切花刀,改條塊,筍片、紅椒切象眼塊,大火快炒,出鍋淋醋即成。
九、冰糖蓮米
用料:湘蓮、銀耳、冰糖、枸杞。取湘蓮用開水泡發,漂洗至水不發紅,用牙籤捅掉蓮子心,加入切碎的銀耳,煮透,放入冰糖(道州人一般不用白糖),糖的濃度以蓮子上浮為標準,快出鍋時放泡發好的枸杞,勾入薄芡即成。
十、十全十美
用料:草魚。道州人宴客是一定要有魚(餘)的。老輩大廚一般都是把一整條草魚打上花刀,過大油炸香,用花生米打底即可,充分體現了「全」字。可能是因為道州「十大碗」必須用碗裝菜,而一條整魚實在用碗不好裝,現在的廚師大多都改成炸魚塊了。
道州紅白喜事宴席,就餐的過程也頗有儀式感,吉時一到,首先鳴放鞭炮,邀請客人入席,貴賓入貴賓席,長者入上席。二次鳴炮,開始上菜。上到第四個菜了,三次鳴炮,主人逐桌講禮,答謝賓朋。(此時如果是婚宴,就要注意了,送親客要離席告辭了!如果主人盛情挽留,可以繼續飲酒,但是到了最後一道菜「魚」上桌的時候,就必須要告辭了,否則會被視為「不懂禮節」。但是往往好客的主人為了留住並款待送親客,故意把送親客一桌的「魚」不上,於是皆大歡喜,撈袖響枚,全福高升,一醉方休……至於如何陪好送親客?如何猜枚打關?留到下篇再細說,到了最後一道菜「魚」上桌的時候,第四次鳴炮,暗示菜已上完,一般「懂禮」的客人方可離席,臨走時莫忘帶上主人家的「打包」——兩個染成紅色的煮雞蛋加兩個酥餃。
2019年5月1日,軍哥品味於道州。
編輯:楊先明
供圖:深藍海洋,明道
點個「在看」證明你已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