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百姓有維權意識是好事,淨化市場環境,督促廠家提升工藝和管理,一旦發現自己買的東西有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向廠家索賠,也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若以此為職業牟利,雖然不觸犯法律,但道德上有些說不過去。
一男子在大潤發買了海蜇絲,他發現海蜇絲的包裝上有兩串數字,應該是兩個生產日期,發現這一情況後,他在自助收銀臺一包一包的支付,一共買了30多包,廠家表示,謝謝顧客的關注,那麼這件事最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商品包裝上疑似有兩個日期
前幾天,吳師傅在嘉興一家大潤發超市買了33包海蜇絲。之所以買這麼多,並不是因為他真的想吃海蜇絲,而是因為他買了一袋後發現了異常情況,所以接著又買了另外30多包,為了維權,他專門找了記者。
吳師傅告訴記者,他不是嘉興人,到這裡是旅遊的,在大潤發超市裡他買了海蜇絲,發現包裝上有兩串生產日期,一個是雷射打上去的,另外一個位置有一串黑點,隱約可以看到還有一個生產日期,這兩個生產日期不同,如果按照雷射列印的生產日期來算,這些海蜇絲還有一年左右到期,但若按照一串黑點的日期來算,就是臨期食品了。
記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吳師傅買33包海蜇不是一次性付款的,而是通過自助收銀機一包一包支付,每一包都有一張小票。記者問吳師傅為什麼會有如此奇葩的操作,吳師傅未給出明確回應,不過他認為這件事是非常嚴重的,有可能廠家篡改生產日期。
記者問吳師傅,有怎樣的訴求。吳師傅說,現在沒有要求,只希望工商局立案處理,另外提醒大家,到大潤發去買東西,千萬得看好日期。
有關部門介入處理
記者和吳師傅一起來到大潤發超市,負責人說,已和廠家取得了聯繫,讓廠家幫忙核實,而廠家給出的回應是,不會重複噴碼,現在店裡還有40多包庫存,在包裝上只看到雷射印碼,沒有看到油墨噴碼的痕跡。
記者又聯繫了廠家,廠家說,這些海蜇絲是公司的正規產品,不會有兩個生產日期,謝謝消費者對產品的關注,無論走什麼途徑處理,廠家都支持。吳師傅已把此事反映給工商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正著手調查。
吳師傅如此做法很容易讓人與職業打假人聯繫到一起,大家對職業打假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必須給廠家和商家一點教訓,否則,如何能保證食品的衛生和安全?但也有人認為,職業打假人實際上就是薅羊毛,跟欺詐沒什麼兩樣。
不管怎樣,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市場環境,也希望吃到放心的東西。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職業打假人的行為並不可取。
你對職業打假人持怎樣的態度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