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3.45億 北京13條政策重振旅遊業

2020-12-20 人民網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北京旅遊業,迎來重振政策「大禮包」。在3月10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市旅遊業受到巨大衝擊,預計一季度全市旅遊接待人數較上年同期減少4400萬人次,同比下降70%左右。就此,北京市進一步研究制定了13條旅遊行業幫扶政策,向本市旅遊業拋出重振發展政策「大禮包」,其中包括安排3.45億元旅遊發展補助資金,重點支持旅遊企業應對疫情渡難關;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文化場所、旅遊景區發展在線旅遊,打造在線旅遊產品等。在業內看來,當前北京應儘快制定旅遊業階段性復甦規劃,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制定針對性的政策,確保市場供給有序回歸。

資金支持 融資擔保

疫情出現後,國內旅遊業陸續停擺,多個行業進入「零收入」狀態,旅遊企業生存壓力陡增。就此,本次北京出臺了13項政策對旅遊行業進行重點幫扶。具體來說,北京市文旅局會同市財政局下發了《關於使用2020年旅遊發展補助資金支持旅遊企業共渡難關的通知》,明確3.45億元旅遊發展補助資金重點支持旅遊企業應對疫情渡難關。與此同時,對於眾多旅遊企業擔憂的融資成本高企的問題,本市還將利用京郊旅遊融資擔保服務體系開展擔保服務,協調銀行做到不抽貸、不斷貸,積極配合銀行開展無還本續貸,緩解疫情給企業帶來的短期資金壓力。北京旅遊資源交易平臺和京郊旅遊投融資服務平臺在疫情持續期間對本市旅遊企業掛牌項目免收掛牌費,無償提供投融資諮詢服務,為旅遊企業復工復產提前進行項目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大禮包」中還提出,北京將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文化場所、旅遊景區發展在線旅遊,打造在線旅遊產品、推出精品文化旅遊課堂。發展在線旅遊文創產品電商業務,鼓勵全市旅遊企業和旅遊景區開發高品質的旅遊文創產品。

「整體來看,本次北京市文旅局發布的『13條』涵蓋了旅遊業的各主要方面,對於在疫情中受衝擊相對顯著的旅行社、景區、酒店等領域來說,無疑是一顆及時的『定心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直言,可以看出,新出臺的幫扶政策,大多都是重點針對當前北京旅遊市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北京旅遊企業基本還未走出最困難的時期,距離重振市場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首都旅遊業「入冬」

「不可否認,在全國旅遊行業之中,北京旅遊企業確實是受疫情波及相對集中、損失相對較大的。」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坦言。

陳冬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市旅遊業受到巨大的衝擊。據悉,為了降低人員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根據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從1月24日起,北京關閉了全市封閉式管理的181家旅遊景區,暫停3016家旅行社經營活動。1月24日至今,全市星級酒店正常營業的不足50%。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假日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為146.6萬人次,同比下降81.9%;旅遊總收入10.8億元,同比下降86.8%。郊區民俗遊累計接待遊客4.2萬人次,同比減少96.3%;營業收入503.7萬元,同比減少95.5%。」陳冬表示,在此背景下,預計一季度全市旅遊接待人數較上年同期減少4400萬人次,同比下降70%左右;一季度全市旅遊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84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64.7%左右。

以旅行社退費為例,據統計,疫情之下,自1月24日以來,北京全市旅行社退團涉及遊客76.45萬人,涉及金額25億元。而且,涉旅退費成為了近期北京旅遊行業投訴熱點。截至3月9日18時,北京市文旅局累計收到退費投訴共計3962件,遠超2019年全年的遊客投訴總量。

對於北京來說,旅遊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在促進消費、拉動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全市接待旅遊總人數3.2億人次,比2018年增長3.6%;實現旅遊總收入6224.6億元,增長5.1%。「可見,對於身處上升通道的北京旅遊業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無異於讓整個市場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寒冬期』。」周鳴岐表示。

分階段復甦可期

近期,各地景區、公園陸續恢復開放,一時間,人們似乎看到了旅遊市場的「轉機」。然而,現階段業界對於北京乃至全國旅遊業恢復預期仍普遍不樂觀。

在周鳴岐看來,未來一段時間,北京對於旅遊業的幫扶政策應更專注在中小微企業上,比如中小型旅行社、中小型酒店、中小型民營景區、中小型民宿等,這些企業本身利潤率普遍就不高,而且它們大多沒有固定資產,疫情之下仍然要付出租金、人工等各項成本,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急需政策「幫一把」。

而王興斌還提出,針對旅遊行業的引導、鼓勵措施需要分清「輕重緩急」,「旅遊業全面恢復時期還未到來,北京還處在防疫的關鍵時期,因此本市要儘快確定從局部到全面、從重點到一般的旅遊市場復甦規劃。」王興斌表示,比如當前人流集中的、室內參觀類的景區還不能開放,但室外遊覽、空間較開闊的景區可以逐步恢復營業;同時對於那些生存形勢嚴峻的旅行社,尤其是中小型民營旅行社,可在逐步幫其恢復業務的基礎上,對組團人數、交通工具乘坐密度等進行細緻的規定,確保遊客出行安全。

「北京旅遊消費潛力還是十分可觀的,隨著疫情防控局面逐步好轉,京郊、短途旅遊可能會率先恢復,親子類的休閒產品也會先出現反彈,相關部門和企業可以提前謀劃,比如儘快彌補研學遊中的課程設計短板,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推出專業化更強的產品等。」周鳴岐表示。

相關焦點

  • 「硬核」政策助力海南旅遊業重振 攜程日均門票預定量3月份增長近...
    「硬核」政策助力海南旅遊業重振 攜程日均門票預定量3月份增長近10倍 2020-03-2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出臺重振旅遊業「三十條」,五一自駕過海費有減免
    海南省人民政府22日對外發布了《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下稱《重振計劃》),從財稅金融、項目落地、營銷推廣等多個方面幫助海南旅遊企業逐步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重振海南旅遊業發展。
  • ...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新聞...
    《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新聞發布會(2020年3月22日)歡迎參加《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的發布會。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分別是省旅文廳副廳長劉成、省旅文廳財務處處長張麗敏、產業處處長饒瓊娟、國內市場與節慶活動處處長謝秋雄。首先請省旅文廳副廳長劉成先生發布《重振計劃》有關情況。劉 成: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及各省市旅遊行業扶持政策匯總分析 行業復甦...
    國家到地方均紛紛加快重振旅遊業發展扶持扶持政策2020年初的一場新冠肺炎,讓國內旅遊、餐飲等為首的服務業基本陷入了停滯,專家預測2020年國內旅遊業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旅遊人次下降20%以上,旅遊收入下降15%以上。
  • 海南旅遊業重振需要多些「硬核」措施
    (詳情>>)  在疫情衝擊下,海南旅遊業經歷了重重難關。為推動旅遊業重振,今年3月,海南省政府曾出臺《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千方百計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全力以赴促進旅遊經濟全面復甦和高質量發展。
  • 北京斥資3.45億元補助旅遊企業
    在今天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陳冬介紹疫情對全市旅遊業造成的影響,並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確3.45億元旅遊發展補助資金重點支持旅遊企業應對疫情渡難關。
  • 海南將制定旅遊業重振計劃 疫情過後海南旅遊業能否乘風破浪?(圖)
    中商情報網訊: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南旅遊業衝擊較大。發改委稱,海南省將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制定好海南旅遊業疫後恢復重振計劃,出臺《海南省旅遊產業振興計劃(2020-2023)》《海南省旅遊市場推廣促銷實施方案》,待疫情穩定後全面開展國際旅遊消費年系列活動,積極吸引國內外遊客,並實施海南人遊海南計劃。
  • 印尼政府將投資2.56億美元重振旅遊業
    印尼政府將斥資2.56億美元,通過多種激勵措施幫助重振峇里島和印尼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總統助理在周四的一個關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旅遊的網絡研討會上說,激勵措施包括補貼和所得稅減免。他說:「旅遊業,包括酒店、餐館、旅行社,以及廣告、電影等創意經濟業務,都可以從激勵措施中獲益。」
  • 記者觀察丨疫情趨穩 約旦力圖重振該國旅遊業
    記者觀察丨疫情趨穩 約旦力圖重振該國旅遊業 原標題: 約旦政府在控制境內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正在努力重新振興該國的旅遊業。疫情導致該國旅遊業收入驟降約旦的旅遊業去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收入達42億約旦第納爾(約合420億元人民幣),遊客達540萬人次。
  • 海南出臺三十條行動措施 助推旅遊業疫後重振
    2020-03-25 第07版:地方新聞 大 | 中 | 小
  • 政府對各行業扶持補助,旅遊業百萬補貼來了,其他行業多關注政策
    今年新冠疫情以來,政府各部門大力出臺政策扶持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我司也先後組織彙編了相關利好政策供企業參考:政策兌現,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創業補貼:超萬家企業獲得近5億資金收藏最新最全版本:政府彙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政策文件抗擊疫情最新政策速遞: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
  • 疫後旅遊業重振,海南概念股漲停
    來源:新浪證券國家政策利好海南旅遊業,海南概念股漲停旅遊業對海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三亞就創造了全省全年旅遊收入的十分之一。2018年4月11日,中央12號文件發布關於《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 》,如今此項指導意見之後的一年,海南旅遊業迎來了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呢?
  • ...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的...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現將《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紐西蘭下大力氣重振旅遊業
    旅遊業一直是紐西蘭最大的出口創收行業和經濟增長引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紐西蘭旅遊經濟收入呈斷崖式下跌。6月9日疫情防控級別下調至最低一級後,紐西蘭經濟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常態,政府也採取了多項舉措重新點燃這個經濟增長引擎。
  • 30條行動措施!海南發布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3月20日  (此件主動公開)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千方百計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
  • 香港將推多項措施支援中小企業、重振旅遊業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將推多項措施支援中小企業、重振旅遊業中新社香港2月28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28日表示,將推出多項措施「撐企業、振經濟」,支援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香港中小企業
  • ...期間試行減免小客車過海費政策!海南出臺30條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
    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千方百計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用活旅遊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旅遊廁所資金,支持全省旅遊廁所建設維護管理及其他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銀保監會海南監管局、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各市縣政府)(七)支持旅遊企業以資產證券化、信託、預期收益抵押等方式優化資產結構,實現輕資產化。
  • 韓國下大力氣重振旅遊業
    據韓國旅遊業協會數據,6月入境韓國的外國人同比減少一半以上,同期,來韓中國人數從58.5萬人次銳減到26.5萬人次。而今年7月至8月已購買韓國旅遊產品的外國遊客為20.25萬人次,較2014年同期的112.95萬人次驟減82.1%。其中,基數最大的中國遊客從81.06萬人次降至13.21萬人次。業界預測,今年韓國旅遊業蒙受損失將高達1085億韓元(約合5.86億元人民幣)。
  • 新加坡加碼經濟刺激 墨西哥施策重振經濟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宣布了今年該國政府的第三個預算案,增加總值51億新加坡元的經濟支出,幫助該國企業、職工和家庭應對疫情衝擊。  此項經濟支出計劃包括工資補貼、減免稅收和一次性支付補貼等。王瑞傑表示,這是在特殊時期,政府推出的前所未有的預算。
  • 零時差|「記者觀察」多國出臺重振旅遊業舉措,助力經濟復甦
    世界經濟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旅遊業幾乎陷入停滯。世界旅遊組織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到4月份全球國際遊客數量平均減少44%,旅遊收入損失約1950億美元。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多國開始積極出臺政策措施重振旅遊業,助力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