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位置偏遠,遠離遊客市場,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旅遊產品少,周圍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的地方,如何才能突破重圍,走到大眾面前,實現涅槃?
01 千戶苗寨
地理位置:位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裡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00km。 開發初期,區位交通較差。
資源特色: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發展階段:
前期儲備:①1995年,西江鎮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鎮,旅遊業發展進入起步期,收效甚微;②旅遊資源轉化為部分產品,政府大力推廣,效果不佳;
發展引爆:① 2008年凱裡—西江公路開通; ② 雷山縣政府投資8000萬元,修建大型民族歌舞表演場、民族博物館、民族街、風雨橋等26個基礎設施項目; ③ 2008年旅發大會、攝影展及藝術節在西江千戶苗寨舉行,引爆了千戶苗寨旅遊。
客源變化:省內散客—世界各地遊客。
開發模式:由政府主導推動,後期導入運營。
02 婺源江灣鎮
地理位置:位亍江西省婺源縣東部,距婺源縣城28公裡,距風景名勝區黃山96公裡,離瓷都景德鎮110公裡。 開發初期,區位交通條件並無明顯優勢。
資源特色:油菜花、 古徽式建築等。發展階段:
前期儲備: ①影規拍攝,遊客量很少;②香港和廣東的專業攝影師到婺源採風,作品《天上人間》 獲得國際攝影大賽金獎;③驢友魚攝影發燒友到訪,在網上逐漸出名;
發展引爆: ① 2001年政府將其定位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以鄉村旅遊為主打品牌; ② 2001年5月,江澤民親臨江灣視察,迅速擴大了江灣鎮及婺源的旅遊知名度。人群變化:先鋒人群(網絡及攝影發燒友)—大眾遊客。開發模式:企業與政府合作開發,後期導入運營。
03 大研古鎮
地理位置:坐落在於南省麗江市大研鎮,距離昆明500多公裡。
資源特色:完整的古城格局和風貌、納西族、東巴文化、玉龍雪山、金沙江等資源。發展階段:
前期儲備:① 1985年麗江縣列為乙類開放地區,外國遊客居多; ②1994年,旅遊業被麗江市列為支柱產業,麗江旅遊發展提速;
發展引爆: ① 1997年,麗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②1999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麗江古城推向了世界,引爆了麗江的知名度。客群變化:外國遊客—文藝青年、白領、學生—大眾遊客。
開發模式:由政府主導推動,後期導入運營。
04 小結
有特色產品:前期將豐富的旅遊資源轉化為產品,想成旅遊吸引遊客的重要核心和基礎;
有意識推進:政府有意識的引導與推動,企業運營主體的介入,政企合作推進;
有市場需求:緊抓市場熱點,立足資源的區域特色,挖掘不同的旅遊市場;
有引爆契機:借勢各種會議或造勢(如節慶活動、影視拍攝及先鋒人群),形成事件引爆,打響知名度;
有運營模式:通過前期的開發管理,後期會導入運營,形成完善的運用架構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