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著名探險家麥哲倫在橫跨太平洋時發現了天寧島。圖為島上的西班牙教堂
本報駐美國記者/韓曙
從去年日本鳩山政府上臺以來,日本衝繩美軍基地普天間機場的搬遷問題就成為困擾日美關係的一個大障礙。日方對美方尋找的搬遷地點有諸多不滿,而美國則表示絕不讓步。不過,最近一個名叫「美屬北馬裡亞納群島天寧島」的地方則可能為日美之間解決這個難題。日前,天寧島市長德拉克魯茲表示,非常歡迎衝繩美軍普天間機場遷入。
有人想要有人想趕
天寧島市長德拉克魯茲在接受日本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天寧島已經做好了「迎接美軍軍事基地」的準備。島上有充足的土地和基礎設施,完全能夠安頓4000名搬遷來的美軍。德拉克魯茲甚至暗示,他已經開始了對美國政府的遊說工作,希望能將軍事基地安頓在天寧島上。
對天寧島市長的提議,日本方面表示出了很大的熱心。今年2月10日,日本政府衝繩基地問題研究委員會成員阿部知子在塞班島與美屬北馬裡亞納群島總督菲特勒爾舉行了會談。菲特勒爾對接受普天間機場和現駐衝繩的美海軍陸戰隊遷往該群島表示了積極看法。
如果天寧島的建議最終實現,可以說為美日關係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普天間機場的搬遷問題一直是日本輿論關注的熱點。日美兩國在2006年達成協議,駐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中的8000人將在2014年底前遷往關島。同時位於衝繩縣宜野灣市的美軍普天間機場也將遷至該縣名護市。日本執政黨民主黨在野時就一直傾向於將普天間機場移至衝繩縣外甚至國外,但是去年執政後逐漸感受到處理這一問題的現實困難。幾乎所有地方政府都不願接受美軍基地。
另一方面,美國雖然表示願意等待日本政府拿出最終方案,但是一直希望日本執行現在的協議,並不斷施壓。去年,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訪問日本之時,紛紛藉機敲打日本政府,而日美關係甚至因為普天間機場的搬遷問題受到極大挑戰。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吉姆·韋布近日表示,在日本政府決定普天間機場搬遷地之前,將暫停8000名駐衝繩美軍移師關島的工作。
在二戰中美國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都是從天寧裝載起飛的
太平洋上的拉斯韋加斯
美軍軍事基地近年來負面消息不斷,為何天寧島市長還會如此歡迎美軍基地進駐呢?說起來,他們也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天寧島儘管距離塞班島非常近,但之前並不是旅遊熱點。除少數二戰迷和日本原子彈受害者的親人前去追憶外,這個島幾乎不為人知。
從1998年開始,島上興建了天寧皇朝酒店和賭場,旅遊業成為小島經濟發展的引擎。據說,島上的賭場有美國聯邦博彩委員會頒發的執照,賭場還投巨資改造了機場和遊船碼頭,購買了氣墊遊艇往返塞班島,使得天寧島被稱為「太平洋上的拉斯韋加斯」。
但自從2008年世界經濟遭遇寒冬以來,天寧島的旅遊業大受影響。此前島上最多的就是日本遊客,但隨著日本經濟不斷下滑,上島的遊客也不斷減少,天寧島的財政捉襟見肘,這才打起了美軍基地這個「財神」的主意。
按照天寧島市長所說,目前該島大部分土地本身就租借給美軍,但每年只在軍事演習時使用一兩次,難以起到拉動經濟的作用。而美軍上島駐紮則不同,島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與之相關的服務業應該足以幫助這個小島渡過難關。
美軍事基地是「搖錢樹」
天寧島市長的如意算盤並非異想天開。在太平洋地區,美軍軍事基地的確是不少地方的「搖錢樹」。同屬馬裡亞納群島的關島就是一個好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關島可以說是一個農業社會,還保持著同19世紀西班牙相似的習俗和傳統。而在二戰以後,關島發展成一個重要的美國軍事基地,大大拉動了關島的經濟發展。
由於美軍進駐,關島的食品進口數量日益增加,影響了當地原有的供給市場。而美國武裝部隊的各個兵種均在關島的軍事設施中派駐人員,在軍事設施就業的機會使許多島民擺脫了以前靠農業和捕魚為生的生活方式。
有了美軍軍事基地的名聲,觀光業也發展起來,現在關島已經修建了豪華飯店、現代化國際機場,每年僅旅遊收入就達到1500多萬美元。同時作為免關稅的港口,關島的製造業也積極發展起來,可以說,當地居民的生活因為美軍軍事基地的設立而徹底改變。
黃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