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製作組GAINAX如今看來已經稱得上是傳奇。GAINAX的前身是於1980年代早期成立的Daicon Film,創立時的成員包括岡田鬥司夫(初代社長)、庵野秀明、貞本義行、赤井孝美和樋口真嗣。他們的第一個企劃是為1981年在大阪舉行的第20屆日本科幻大會(該屆大會又被稱為DaiconIII)製作開幕動畫短片。此時社團成員還都是學生,能得到專業大會的認可既是幸運,也是才能施展的開端。
1984年,這群剛畢業不久的大阪學生便急不可耐的成立了GAINAX公司。他們真是太熱愛動畫了,這段時期熱映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更是給GAINAX打了劑強心針。「MACROSS」的成本並不高,它的動畫師都是些便宜得要命的大學生和業餘畫師,他們全是為了要做一番事業而來的動畫迷,其中就包括「EVA」的人物設定貞本義行。
作為大學社團出身的公司,GAINAX並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持和廣泛的業界人脈。所以GAINAX的每一個動畫項目都沒有詳細的前期規劃:編劇拿出一個好劇本,大家覺得行,那就四處籌錢開始做。從公司高層山賀博之到公司中堅庵野秀明都是這樣,公司的長遠發展、未來市場規劃、市場調研和受眾分析?不存在的,他們只是因為想做動畫而去做了動畫。筆者認為,正是這種純粹的理念才致使GAINAX之後做出的劃時代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下文簡稱「EVA」)。
「EVA」的製作人大月俊倫也真的有能力,他疲於奔波拉來了業界的各大廣告公司、唱片公司、電視臺、玩具公司等等一大批彼此不相關的企業,通過產權分割入股的形式,讓這些動畫製作的外圍公司承擔起了外圍的工作,將動畫製作公司的任務單一化——好好做動畫。
這個模式現在被稱為「動畫製作委員會」,這個開創時代的製作模式解決了日本動畫公司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動畫做出來了,怎麼推銷出去獲利?
動畫製作委員會的各個入股公司包括了從發行、上映、周邊製作、銷售、遊戲、漫畫、小說等等不同渠道。整個動畫從製作到盈利完全嵌入到日本動漫產業鏈條之中,大大提高了動畫邊際產品的市場佔有量。同時商家對動畫的前期投資解決了動畫拍攝的資金問題,也為動畫公司拍攝多元化題材提供了可能。
現在日本動畫的經營方式,已經廣泛地受到了「動畫製作委員會」的影響。可以說,從「 EVA」開始,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就不再是在市場中單打獨鬥,而是「拉幫結派」組建自己的「幫派」,將整個業界的產業鏈化成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樣做對於動畫製作公司來說,雖然降低了每部動畫作品的利潤率,卻也降低了耗費在其他工作上的成本和精力,進而為日本動漫產業在21世紀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而這一切的一切,就是當年幾個「狂熱的動漫愛好者」的無意之舉。一部「EVA」拯救了一個行業,同樣,「EVA」也創造出了大量的經濟價值,在文章的最後就讓筆者一一列舉:
EVA在日本本土的主要經濟產值(1995~2006)
漫畫版「EVA」(貞本義行著)銷售額(至單行本12卷):105.05億日元
原聲背景音樂大碟銷售額:15億日元
設定資料集·畫集等出版品銷售額:124億日元
TV版主題歌「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CD銷售額:10億日元
劇場版「使徒新生」主題歌「 魂之座」CD銷售額:8億日元
劇場版「使徒新生」總票房收入:18.7億日元
劇場版「真心為你」總票房收入:24.7億日元
「EVA」主題彈子機框體銷售額:350億日元
舊版錄像帶·LD影碟銷售額:520億日元
數碼重製版DVD銷售額:370億日元
玩具模型售出數量:455萬套
相關遊戲軟體銷售量:207萬套
海報、年曆、明信片、電話卡等單片媒體印刷數量:1億900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