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射新型混合火箭射高9千米 自稱亞洲第一

2021-01-20 騰訊網

原標題:臺灣成功大學發射新型混合火箭 射高9公裡臺媒稱「亞洲第一」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成功發射發布會,稱這一擁有1噸推力、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的火箭突破了重要關鍵技術,並已走出實驗室成功發射,達到了9.11公裡的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進入可實用階段」。雖然基本技術指標與之類似,由大陸北航研發的「北航3號」固液混合動力火箭曾於2012年4月達到了12.1公裡射高和26.8公裡的射程,但這並沒有妨礙臺媒稱「成大Ⅲ型」的發射結果「稱霸亞洲」。

「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由臺灣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怡欽帶領的團隊研發,火箭長度5.3米,直徑28釐米、重194千克,設計推力1噸,設計飛行高度20公裡,於10月28日在臺灣省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海岸成功發射。

火箭發射的畫面

趙怡欽表示,火箭根據燃料、使用的氧化劑可分為固態火箭、液態火箭、及二者兼具的混合火箭。「成大Ⅲ型混合火箭」選用石蠟、端羥基聚丁二稀(HTPB)為燃料,氧化劑採用的是俗稱笑氣的氧化亞氮,因環保無毒害,未來更具發展潛力。

按照趙怡欽的說法,成大團隊對混合火箭發動機的燃燒特性研究多年,已充分掌握關鍵技術,可走出實驗室進入實用階段。雖然「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的理論最大射高達到了大約20公裡,但出於氣候和安全考慮,實際測試中火箭達到了9.11公裡的飛行高度和16.39公裡的射程。

成功大學發布的火箭發射示意圖

雖然臺灣媒體稱「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的發射結果是「亞洲學術界最佳成績」,但臺媒明顯無視了「北航3號」的存在。「北航3號」與「成大Ⅲ型混合火箭」一樣同屬固液混合探空火箭,兩者的技術指標也較為類似。「北航3號」箭體全長5.16米,直徑30釐米,總質量310千克,設計飛行高度達12公裡,射程27公裡。2012年4月,「北航3號」在西北某發射場成功發射,發射數據與設計指標完全一致。從這個角度看,「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的實戰數據尚未做到稱霸中國,遑論「亞洲學術界最佳成績」。

「北航3號」發射升空

客觀而言,「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的性能與「北航3號」一樣,位列全國乃至全亞洲的頂尖水平。趙怡欽特別強調,「成大Ⅲ型混合火箭」飛行所需的關鍵零組件與承載儀器,不論設計、技術與製造都出自臺灣人之手,「自主性百分百,不必受制於他人」。至於用途,趙怡欽稱該火箭「可以用於防務領域」,一些臺灣媒體更是聲稱該火箭「已經具備發展短程飛彈的實力」。

趙怡欽說,成大團隊將持續發展新型混合火箭,希望可進一步發展到可探測100公裡以上高空的多節探空混合火箭。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學研發新型混合火箭:飛行高度超9公裡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9日發表「成大Ⅲ型混合火箭」,1000公斤級推力成功發射,並突破重要關鍵,證實混合火箭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可實用階段。成功大學9日上午舉辦「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發射成功發表會,由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怡欽帶領的團隊發表成果。火箭長度5.3米,直徑28釐米、重194公斤,於10月28日在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海岸成功發射。
  • 臺灣發展火箭情況透視
    2003年,「探空三號」發射升空,當局以相同的酬載驗證「探空二號」失敗原因,火箭順利發射到269千米高空,8分鐘後降落在離發射點142千米遠、東北方向的太平洋,飛行時間515秒,順利實施試驗內容,這也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完成太空觀測任務的探空火箭。2004年,或許是收到大陸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刺激,在連續成功發射3次後,臺灣當局啟動了第二期探空火箭計劃,並列入重點發展項目。
  • 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三大優勢:火箭運載力可提高10%
    探月工程三期主任務星「嫦娥五號」預計2017年前後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陶鐘山說,與我國現有的酒泉、西昌、太原3個發射中心相比,文昌發射中心有三大優勢。第一,作為我國首個濱海發射中心,它靠海港,運輸方便。火箭可以海上運輸,箭體直徑不再受鐵路橋梁涵洞限制,進一步釋放了火箭設計的潛力。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這次幸虧沒飛起來,飛錯方向後果很嚴重
    2月13日,也就是今天,被臺灣各界寄予很多希望的飛鼠一號火箭終於在臺東達仁鄉南田部落點火——但是,但是,火箭沒有起飛,因為發動機沒點著!從現場照片看,火箭已經加注了燃料,並且嘗試點火。但是我們看到火箭尾部只有一點微弱的火焰,然後就熄滅了。
  • 臺灣雄風-3飛彈射向臺灣海峽,真的就是一次誤射?
    臺灣地區海軍飛彈「誤射」事件發生後,各方解讀眾說紛紜。那麼,這次充滿危險的事件,究竟是精心策劃,還是一出意外呢?先來梳理一下臺灣媒體所報導的事件經過:7月1日上午,臺灣海軍一艘錦江級「金江號」巡邏艦在高雄軍港組織甲類操演驗收,實施「雄風」-3飛彈系統檢查測試時,於8時13分意外發射一枚該型飛彈。
  • 太空梭VS超級火箭 誰更能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在圖表中,筆者將Skylon飛機與SpaceX公司的兩款火箭,Falcon 9和Falcon Heavy進行了比較。其中後者將於明年4月首次發射。此外,該圖表中還包括一些成本效益最高的一次性火箭,與上述三款飛機和火箭進行對比。圖表顯示,Skylon飛機是三者中最貴的,並且只有在多次發射之後,它的單次發射成本才能下降到與火箭開始時相同的水平。而在發射了同樣多的次數之後,兩款Falcon火箭的發射成本仍比Skylon飛機要低。
  • 發射頻率越來越密集,SpaceX計劃在10小時內發射兩次獵鷹9號火箭
    SpaceX似乎正準備在10小時內嘗試進行兩次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發射和著陸,這也是該公司今年的第14次星鏈衛星(Starlink)發射任務,也是一年半以來首次在西海岸的發射。獵鷹9號火箭將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FB)發射,這是自2019年6月以來的第一次。
  • 「胖五」發射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 圖片來源:新華社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2220秒後,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的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人生目標又多了一個:去文昌,看火箭發射!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題:人生目標又多了一個:去文昌,看火箭發射!  從11月23日黃昏開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附近海灘上的人越來越多,有的搭起帳篷,有的開著房車,各種「長槍短炮」早早架好,食物和水也預備充足,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聚集在此,等待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 火箭為啥能飛天?超硬核科普,圍觀發射必備
    牛頓已經算出衛星的速度要大於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二是高度。為了避免大氣的阻力,衛星要在外太空飛行,而外太空與大氣層的分界線是海拔100千米的高度,這條線也被稱為卡門線。在牛頓時代,無論是達到這樣的速度還是高度只能說痴心妄想,而在20世紀初也絕非易事。
  • 「快舟」也要落淚,臺灣航天企業發射費用竟這麼低,真的嗎?
    據臺灣媒體22日報導,臺東縣政府發現自己轄區內竟然在興建火箭發射場,一家叫做臺灣晉陞太空科技公司的企業打算在這裡發射一枚叫做「飛鼠5」的小型運載火箭。此事引起當地養蝦農戶一片譁然。公司的創始人陳彥生博士曾經在NASA供職21年,具有豐富經驗。這麼說,臺灣就要進入航天時代了?
  • 日本決定推遲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開發新型H2A火箭
    新華網東京8月21日電(記者 何德功)日本文部科學省宇宙開發委員會20日制定了宇宙開發長期計劃,決定開發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新型H2A火箭,同時推遲發射日本載人宇宙飛船。  長期計劃認為,由於國家財政狀況嚴峻,目前宇宙開發還處於獲得基礎技術的時期。日本的載人宇宙活動應繼續以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艙的建設和運用為中心。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的長三乙改進型火箭,在長三甲系列火箭統一構型總體設計構架下,相對於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採用4.2米同直徑加長版整流罩,該狀態火箭全長約58米,全箭起飛質量約456噸。
  • 055/052D將裝備新型HHQ26與DK10A防空飛彈——盤點新型垂直發射...
    055CG圖052D/055新型垂髮系統可以使用的艦空飛彈,首先當然是原有HHQ-9B艦空飛彈。作為一種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設計 的飛彈,HHQ-9B飛彈存在的不足也比較明顯,由於彈體尺寸重量過大,該彈在起飛過程中,相當多一部分推進劑是用於自身重量加速上了,這使其龐大的火箭發動機實際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巨大的彈體在火箭發動機停止工作後的慣性飛行段變成了明顯累贅, 不但阻力大,而且不利於進行機動,在攔截遠距離目標時,如目標機動能力較強,其效果就有可能明顯下降。
  • 嫦娥5號發射的一個彩蛋,讓臺灣「高潮」了?
    1、自以為是其實咱們火箭飛過臺灣省上空不是啥新鮮事。遠得不說,就說今年9月15日。當時我們在黃海海域以德渤3號抬浮力打撈工程船為平臺,使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的9顆衛星。只因一條分享消息的微博特別標註「從中國臺灣島上空飛過」,臺媒就認為「明顯對臺有挑釁意味」,綠營「立委」林俊憲甚至污衊大陸將「火箭」與「飛彈」連結,藉以「恐嚇」臺灣民眾。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原標題:從臺灣新輕護看臺灣區域防空飛彈在9月22日舉辦的「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上,臺灣國際造船首次展出了和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聯合研製的1500噸級「輕型巡防艦」(護衛艦)。「海劍2」改裝自「天劍2」空空飛彈,這是臺灣在80年代研發F-CK-1「經國」戰鬥機時,配套進行的中程空空飛彈「天劍計劃」的第二個產物(第一個產物是「天劍1」型紅外製導格鬥彈)。「天劍2」空空飛彈彈長3.6米,直徑190毫米,基本與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的規格相仿,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前後雙四穩定翼設計,中段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基本型射程約50到60公裡,發展型可達80公裡。
  • 推遲數次,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未能升空
    據臺媒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今天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報導稱,「飛鼠一號」火箭於今天上午6點56分首次點火發射,但點火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飛鼠一號」火箭今天早晨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的發射時間是清晨6點至7點,但清晨數次測風向皆不利飛行,最後火箭雖然一度點火,但還是沒能成功發射。
  • k9火炮:我是亞洲155口徑扛把子,PLZ05式:我射程世界第一
    要說k9自行榴彈炮也是一種先進的自行榴彈炮,但是韓國人稱其是亞洲最好的火炮,視其為亞洲155口徑扛把子就有點名不符實了。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k9自行榴彈炮,看他是否能夠排到是亞洲第一?1款52倍口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按這個算還真是亞洲第一)。
  • 臺灣海軍演練再出事故 飛彈艇誤射雄風3號飛彈
    【環球網軍事7月1日報導】據臺灣「中央社」7月1日報導,臺灣海軍今天證實在金江號飛彈艇(錦江級)實施甲類操演驗收過程中,一枚「雄風三號」飛彈發生誤射。文章稱,臺灣當局防務部門目前在「參謀總長」的帶領下調查。
  • 臺灣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發射失敗,民眾失望不已
    晉陞太空科技公司研發、臺灣第一支民間公司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原本預計今天清晨六點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試射,在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訊號異常,最後終止發射程序,隨後將燃料施放到空氣中,讓上百名專程前來觀看火箭試射的民眾失望不已,而該公司也表示將找出原因後擇期再度進行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