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一篇張衛健,可總怕寫不好。可能就像有人說的:越是在意,越是怕發揮不好。
我不追星,也不特意去關注哪個藝人。如果硬要說是誰的粉絲,星爺算一個,張衛健算一個。好吧,兩個喜劇天才,一個電影領域,一個電視領域。
為什麼喜歡張衛健?我想,是因為他塑造的那些角色。張衛健最打動我的是,他永遠把微笑帶給大家,把希望、正義、善良帶給大家。用現在話講,就是他永遠都是飽含正能量。在面對困難甚至危險時,永遠不會妥協不會放棄。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心血,在希望來臨時,他總是把機會留給別人。
有張衛健在,氣氛永遠是開心的。他總是能關注到每一個朋友的感受。即使內向的人,也能很快被他身上的那種樂觀、幽默帶動起來,跟著大家一起笑。
但是,我總感覺張衛健是不快樂的。至少沒他表面上那麼快樂。這點跟星爺很像。有網友總結星爺的電影,「你們都以為我演的是喜劇,其實我演的是悲劇」。張衛健飾演的角色好像也有一點這樣的味道。
張衛健很小的時候,就很愛演戲,喜歡研究人。經常坐在馬路邊,看來來往往的人,聽他們講話、看他們做出的動作;甚至擠公共汽車,只為近距離觀察各式各樣人的表情變化。這一點好像星爺也有類似的愛好。
19歲,張衛健以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出道。沒錯,張衛健是以歌手身份進入演藝圈的。期間,得到張國榮的提攜,開始演藝生涯。歌曲《真真假假》(也就是林志穎演唱的《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的粵語版本)、《你愛我像誰》《一輩子一場夢》《高高在上》《信徒》《給你的愛》都挺好聽。
後來,張衛健開始主攻電視劇。令人驚嘆的是,由他主演的一系列電視劇,收視率都驚人的高,甚至打破亞洲收視率。《西遊記》《少年英雄方世玉》《小寶與康熙》《小魚兒與花無缺》《齊天大聖孫悟空》等等,不僅賣座而且口碑極好。演戲的過程中,張衛健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永遠是最能說的一位,從不顧及自己形象,把快樂帶給大家。
張衛健的演技怎麼樣,我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時候,吃完飯坐在電視機前看《少年英雄方世玉》是我最快樂的時間。「德哥」「花姐」的稱呼現在還記憶猶新。《小魚兒與花無缺》裡,小仙女死去的時候,張衛健把小魚兒那種痛苦、傷心欲絕表演的淋漓盡致。讓觀眾明明知道這是在演戲,仍然感動得流淚。這可能就是張衛健演技最牛逼的地方。
不過,雖然很喜歡他,但實事求是地講,他的戲路不夠寬,演什麼都是張衛健,這不是貶義。周星馳飾演的角色,也是一股濃濃的無釐頭星爺風格,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同樣是極具個人風格標識的演技,顯然張衛健跟周星馳還差一個檔次。也可能跟角色有關,星爺飾演的多是底層小人物,跟觀眾有更大更多的共鳴,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所推崇。
「其實我很煩惱,只是你看不到。如果我也不開心,怕你轉身就逃。愛上一個人,一定要讓她相信,這世界多麼美好……快不快樂我無所謂,為了你開心我忘記了累不累。」這就是張衛健,心中永遠充滿陽光,不管背後承受多大痛苦、付出多大犧牲。
這個因為一句話,賭氣留光頭的男人,魅力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