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開展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是穩就業,也是實現素質就業的關鍵舉措。記者昨天(11月19日)獲悉,今年1—9月,蘇州市共有33871人次城鄉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二、三產業,涉及50多個技術通用性較強、上手較快、市場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工種)。目前,市區38家職業技能培訓定點培訓機構已實現全覆蓋。
學員參加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實訓。(資料圖)
45歲的朱建偉是本地一名失業人員,今年3月來到蘇州市政揚帆職業培訓學校參加叉車司機培訓。培訓歷時一個多月,他勤學勤練,順利通過考試後,應聘園區一家公司的倉管崗位,並被錄用,月工資4500元左右。他開心地說,「職業技能培訓政策雪中送炭,給失業人員帶來了實惠。」
徐巧鳳今年53歲,從鹽城來蘇州務工,由於缺少一技之長,找工作挺難。為此,她參加了金諾職業培訓學校的育嬰員培訓。因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培訓結束後,她未通過考試,補考也未通過。但她沒有放棄,第三次補考終於闖關成功,取得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如今,從事家庭服務業的她,月收入達8000元。她說,「這個收入以前連想都不敢想,是培訓提升了自己的技能,讓自己充滿自信。」
學員在參加叉車司機培訓。(資料圖)
為幫助更多本地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實現就業和素質就業,蘇州市不斷完善職業培訓政策體系,同時不斷健全培訓網絡,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領域,覆蓋市、縣、鄉鎮(街道)、社區(村)的定點培訓體系,切實將職業培訓送到群眾身邊。
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蘇州市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與就業崗位對接工作,蘇州市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支持社會優質培訓資源參與政府補貼性培訓工作,建立了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招投標制度。今年初,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培訓指導中心通過公開招投標,在市區範圍內確定了38家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定點培訓機構,有公辦機構,也有民辦機構,實現了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高新區全覆蓋。城鄉勞動者可根據自身需求,就近選擇機構參加培訓。
企業職工在進行實操訓練(資料圖)。
與此同時,蘇州市推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獎勵項目,每年發布當年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引導職工參加技能培訓。對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按照規定程序和標準給予個人獎勵,對參與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項目的單位,按照高級工及以上人才培養量給予單位獎勵。
蘇州市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以扶持重點對象為重心,以勞動群體特徵為切入點,以服務蘇州產業需求為目標,不斷加大現代製造業相關職業(工種)的培訓力度,探索試點新興產業需求的培訓職業(工種)。在做好外來務工人員、本地戶籍勞動者、城鎮失業人員等群體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大規模開展初級工、中級工培訓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力度,尤其是高級工的培養,形成技能人才梯隊,逐步從滿足就業能力的基礎培訓向提高就業質量的高技能人才培訓過渡。
為滿足職業技能培訓多樣化、個性化和專業化需求,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培訓指導中心運用「網際網路+職業培訓」思維,創新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方式,繼去年完成20個工種、240節的視頻課件製作後,今年將繼續製作20個工種的視頻課件。此外,為緩解培訓學員因工學矛盾造成的現場聽課有遺漏、課後回顧無指導等現實問題,該中心正在加緊開發、上線「蘇州市職業技能在線學習平臺」。
(來源:引力播 編輯/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