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易拉罐比瓶裝飲料鋁含量高6倍!最好的飲料竟是它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飲料廣告五彩繽紛,撲面而來;商場裡,蒸餾水、純淨水、太空水、礦泉水、可樂、咖啡、澄汁,琳琅滿目。許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盲目給孩子選購飲料,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很大的危害。
易拉罐裝飲料比瓶裝飲料鋁含量高出3-6倍
中國兒童發展中心主任醫師、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宋廣林教授特別強調,倍受孩子青睞的易拉罐是以鋁合金為材料製成的。為避免鋁合金與飲料接觸,其內層塗以有機塗料以作隔離,但有些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塗料未完全塗滿罐壁,或者在封蓋、灌裝和運輸中出現塗層破損,都會導致飲料與鋁合金直接接觸,而使鋁離子溶於飲料中。一項對市場52種飲料的調查報告顯示,易拉罐裝飲料比瓶裝飲料鋁含量高出3-6倍。若常飲易拉罐飲料,必然造成鋁攝入過多。鋁過多可能導致兒童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甚至不利於兒童骨骼及牙齒發育。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正式把鋁確定為食品汙染物,並要求加以控制。當前,許多發達國家都在限制易拉罐生產,而我國的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市售果汁飲料糖分含量過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汁型飲料開始進入千家萬戶,逐漸成為飲料市場的「新寵」。但宋廣林教授卻警告說,果汁飲料中過量色素進入兒童體內,容易沉著在不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慾下降和消化不良。過量色素在體內蓄積,還會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對兒童新陳代謝和身體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調查顯示,嗜飲果汁飲料的兒童,其體格發育呈現兩極分化。要麼過瘦,要麼過胖。市場上出售的果汁飲料中糖分含量過高,使那些食慾不太好的兒童從飲料中獲得不少熱能,從而影響正餐進食。長此下去,就會造成蛋白質、某些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而對於本來食慾旺盛的兒童,在正餐以外,又從飲料的糖分中獲得過多能量,造成能量入超,以脂肪形式貯存起來,最終導致肥胖。
果汁飲料中含有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賽蜜和甜味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劑。宋廣林教授說,這些物質不被人體吸收利用,不是人體的營養素,對人體無益,多用還對健康有害。飲料中除人工甜味劑外,還可能含有人造色素和香精,飲用過多,同樣會損害健康。
為了滿足孩子對果汁的偏愛,家庭可以自制果汁和蔬菜汁,既不加色素、香精,又可少加糖,兒童在飲用時可獲得足夠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又能保證清潔、衛生。
礦泉水並不是萬能水
礦泉水與自來水主要區別在於其中某種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對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飲用礦泉水應有針對性,缺什麼補什麼最好。例如,有缺鋅症的兒童飲用高鋅礦泉水就會有益處。反之,如果不缺鋅,飲食中的鋅供給又很充足,就沒有必要飲用這種礦泉水。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過多地沉積在人體,可能會引發某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腎結石。
目前,礦泉水消費者普遍具有盲目性,宋廣林教授說,他們沒有搞清楚每種礦泉水的成分並不相同,保健作用也不相同,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宜飲用礦泉水,而是將礦泉水當成普通解渴飲料去喝。有些人甚至將礦泉水代替自來水飲用,盲目認為礦泉水比自來水好。宋廣林教授說,這是一種誤解。如果常年飲用,將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對市場上正紅火的蒸餾水、純淨水、太空水等,宋廣林教授則認為,其中多數產品在除去水中工業汙染物時,也將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去除一大部分。長期飲用,必然使人體某些礦物質或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影響更大。
冰棍營養少的可憐
冷飲提供給少兒的營養是有限的。炎炎夏日,經常可以看到,家長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一次吃4、5支冰棍,或一口氣喝2、3瓶汽水,看著孩子滿足的模樣,家長也很開心。豈不知這樣做反而害了孩子。宋廣林教授說,過食冷飲,會引起兒童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循環減緩等症狀,影響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導致兒童消化功能紊亂、營養缺乏和經常性腹痛。
宋廣林教授說,暑天人體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時的氣候條件恰恰適合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發季節。當前,冷飲市場衛生狀況差強人意,不少產品不符合衛生標準。在這種情況下,過食冷飲也會增加兒童患消化系統疾病的機會。
有人會問,冷飲不是可以提供營養嗎?宋廣林教授認為,冷飲所提供的營養成分與正常飲食相比是少得可憐的。他舉例說,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蛋白質的供給是至關重要的,但一支小豆冰棍僅能提供蛋白質0.3克,而同樣重量的一隻雞蛋卻可提供7.4克,50克大米製成的米飯可提供3.7克。至於維生素以及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冷飲均無法與正常飲食相比。可見,過食冷飲是無法滿足兒童營養需要的。而過食冷飲則會影響正常飲食,天長日久,可能造成營養缺乏,尤其是蛋白質的缺乏。
因此,宋廣林教授提出,兒童在夏季適量食入符合衛生標準的冷飲對防暑降溫有益處,但過量食用則會妨礙健康。
白開水最滿足人體對水的需要
美國科學家為白開水起了一個很美的別名———復活神水。他們指出,燒開的自來水冷卻到25°C-35°C,此時氯含量最少,水的表面張力、密度、粘滯度等都會發生變化,增加了水的生物活性,最適合人的生理需要。
宋廣林教授說,飲水不光要滿足人體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要作為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一部分來源,而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太多或太少都不利於人體健康。所以,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淨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據了解,我國對自來水質量有著嚴格要求,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飲用水的水質規定了35項指標。1999年5月國家建設部向社會首次公布城市水質情況月報,規定每季度公布一次35項指標及分析結果。首次公布的城市自來水主要4項指標分析結果表明,北京、上海等17座大城市100%合格,全國重點城市合格率為98.25%。應該說,我國重點城市自來水質量是合格和可靠的,可以放心飲用。但是,我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1985年制定的,這一標準比發達國家要低,因此,我國的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從科學角度講,喝白開水最能解渴,即滿足人體對水的生理需要。
宋廣林教授認為,今後提高我國居民飲用水質量的主要出路,在於提高自來水的質量,使之更符合人體對水、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生理需求。對於兒童,因為他們代謝快,對水的需求量相對比成人多,同時腎臟功能不健全,因此,對水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或過多,都不能耐受,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從維護健康的角度出發,過去、現在和將來,白開水都應該是兒童主要的和不可替代的最佳飲品。(本文摘自健康時報)
(責編:呼雙鵬、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