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青網】;

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國家和民眾更加富有,珍惜糧食的美德仍然要持續發揚光大。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並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等等。(相關報導見03版)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文明用餐,杜絕浪費」……在各地餐館、食堂等場所,隨處可見這樣的提示語。長期以來,向餐飲浪費說「不」屬於文明道德調整的範疇,主要靠倡導、自律或相關公約的軟約束。近段時間,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法律之手以更加鮮明的態度、更加具體有力的措施,開始介入對餐飲浪費的規制,對收取剩餐費、禁設最低消費、開展「光碟行動」等事項做出明確規範。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之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出臺規定,餐飲經營企業可以向剩餐較多的消費者加收一定的費用,有的地方執行情況和社會反響不盡如人意。此次提交審議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出向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無疑更加權威、規範,有助於消除社會爭議,凝聚社會共識,能夠賦予餐飲服務提供者更多按標準收費的底氣,也能贏得消費者更多理解和支持,取得更好的貫徹落實效果。

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入法之後,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明確。如果只有「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法律概念,缺乏收費操作細則,「廚餘垃圾處理費」有可能在一些餐飲經營單位成為糊塗費、爭議費甚至亂收費。因此,有必要在反食品浪費法立法中明確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的主體資格、標準、條件、流程、商家提示義務、反誤導義務履行方式、爭議解決辦法和消費者維權路徑等。這樣才能增強收費的操作性、規範性、合理性,才能讓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具備更明顯的法律特徵,推動建立全面完備的反食品浪費法律制度。

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通過立法來反食品浪費,取得積極的成效。9月25日公布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增加制止餐飲浪費,推動廚餘垃圾減量的內容,包括要求餐飲經營者、單位集體食堂制止餐飲浪費,規定餐飲經營者提供自助餐的,在作出提示後可對剩餐超過合理限度的收取費用。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成為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餐飲浪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多地的創新與探索,為全國性立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於從完善地方和國家立法的角度,將依法遏制食品浪費工作推向深入。

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國家和民眾更加富有,這種美德仍然要持續發揚光大,甚至可以說,國家和民眾越富有,越要強調反食品浪費的重要性。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反食品浪費國家立法邁出重要一步,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京彩好評: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 【地評線】京彩好評:慎終追遠 接力奮鬥
    今天,我們對先祖、對英烈、對死難同胞「祭之以禮」,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深切緬懷,對英雄的崇高敬意,也意在更加深刻地領悟生命的價值、奮鬥的意義。從沒有從天而降的家國強盛,也沒有理所當然的歲月靜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無數先輩為救亡圖存、獨立富強披荊斬棘、前赴後繼。來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國泰民安依舊建立在不懈奮鬥與巨大付出之上。
  • 【地評線】京彩好評:堅持系統觀念 凝聚發展合力
    【地評線】京彩好評:堅持系統觀念 凝聚發展合力 2020-12-18 19:26:26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能夠在擁有14億人口、960萬平方公裡疆域的泱泱大國,用幾個月的時間奪取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很重要的一個秘訣就是黨中央堅持全國「一盤棋」,進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大會戰,凝聚起壓倒疫情而不被疫情所壓倒的磅薄力量。樹立大局意識,加強全局謀劃,凝聚黨心軍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財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智慧力量,就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源源不斷動力。
  • 【地評線】京彩好評: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用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地評線】京彩好評: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用教育脫貧託舉希望宣講家網  作者:袁松  2020-09-11   9月10日是我國的第36個教師節,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 京彩好評:1億人觀看!故宮「雲開門」也可常態化
    京彩好評:1億人觀看!參與互動   【地評線】京彩好評:1億人觀看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航天界大事,「天問一號」今升空,意義重大
    據新華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被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往火星,執行火星科學探測任務。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首批登陸火星的國家之一。天問一號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效果圖,火星車重約240千克。
  • 【地評線】京彩好評:共產黨改變了「好鐵不打釘」的傳統
    【地評線】京彩好評:共產黨改變了「好鐵不打釘」的傳統 時間:2020-08 【地評線】京彩好評:共產黨改變了「好鐵不打釘」的傳統 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但是,「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個共識和傳統並不是古已有之。
  • 「地評線」東方快評丨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你我一起奔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護航美好生活,法治中國建設開啟嶄新局面,法治中國面貌發生深刻變革,法治中國舒展美好畫卷。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學習新思想|怎樣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軌道」表述--上觀
    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法治軌道」的闡釋內容,準確把握其深刻內涵與重大意義,是把握新時期中國法治特色化、體系化與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礎理論認識的再深化。法治軌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依託國家治理要基於法治,是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前提,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保障。
  • 京彩好評:紮緊社區防控這塊「籬笆」須打好三個「樁」
    京彩好評:紮緊社區防控這塊「籬笆」須打好三個「樁」 2020-04-14 19:31:14參與互動   【地評線】京彩好評:紮緊社區防控這塊
  • 如何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如何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出國...
    為將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教育部日前公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將於今年3月正式實施。  為什麼需要教育懲戒?教育懲戒與體罰有什麼區別?怎樣把握好教育懲戒的邊界?怎樣嚴格教育懲戒的程序,建立健全教育懲戒的糾紛處理機制?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幾位法學專家。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在法治軌道上破浪前行
    深入領會、切實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對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這與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密不可分。
  • 「地評線」京彩好評:馬首歸園 彰顯磅礴的中國力量丨時評
    馬首歸園,彰顯「中國法治」的護航動力。打通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家之路,法治是最有利的武器。自新中國成立伊始,以「凡是國寶,都要爭取」為原則,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建立健全流失文物回歸的法治秩序,從積極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的推廣、改革與完善,到與23個國家籤署追索返還雙邊協議,中國為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文物返還國際秩序貢獻了強大的法治力量。
  • 「委員聲音」沈德詠:加強公共衛生法治建設 切實提高突發重大疫情...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要提高突發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必須加強公共衛生法治建設。一、強化法治意識,將突發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公共衛生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 「地評線」京彩好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組畫)
  • 【地評線】京彩好評:南水北調不忘節水,來之不易的「水家底」得...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江都水利樞紐考察,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後,再次關切節水話題,殷切提醒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