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長寧縣「光頭」書記帶領貧困村脫貧致富

2021-01-20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宋成均)「光頭」書記在宜賓長寧縣井江鄉高硐村無人不知,他把扶「智」與扶「貧」有機結合,把產業發展作為支撐,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奔小康。他就是高硐村第一書記凌先勇。

凌先勇清理貧困戶資料

  「你把房屋修好後就要抓緊時間發展產業,爭取早日過上好日子。」2月25日,記者在高硐村見到凌先勇時,他正在指導貧困戶江書有修建新房,幫助他規劃發展產業。

  「他經常來,很關心我們。」江書有說,凌先勇經常到他們家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生活、安全、健康、住處等等。

  「他經常走訪貧困戶,了解他們的產業發展和生活狀況。」高硐村黨支部書記鄭先銀介紹說,扶貧項目下來之後,凌先勇天天往村上跑,在村上吃住,沒有車就從鄉政府走路來。

凌先勇(左二)同貧困戶交流

  如今的凌先勇在高硐村無人不知。

  2015年6月1日,長寧縣食藥局食品藥品安全總監、黨組成員凌先勇滿懷壯志地來到了高硐村。當他挨家挨戶了解貧困戶詳情時,他才發現,自己的雙肩如同壓著一座大山,貧窮、思想觀念落後、基礎設施薄弱......貧困村的許多詬病在高硐村都能看到相同的影子,讓他感覺十分沉重。「無論一個人、一個家庭,還是一個村,物質貧困並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貧困才更令人擔憂……」這是凌先勇在了解村上貧困戶情況之後發出的擔憂。如何發展生產?發展什麼產業?如何帶領村民真正發家致富奔小康......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凌先勇的心頭。

  「要改變高硐村貧窮的面貌,必須首先改變思想觀念,把扶『智』與扶『貧』有機結合起來,把產業發展作為支撐。」凌先勇說,剛到高硐村時,看到當地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貧困戶思想觀念落後,心情十分沉重。

召開村民代表會議

  如何解決貧困戶的思想和思路問題,解決「志」呢?凌先勇和村支兩委通過定期聚集村民召開會議,把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到戶、宣傳到人,教育廣大群眾改變傳統的陋習。通過宣傳教育、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培訓,實現參與式扶貧的經常性和全覆蓋,使正確的觀念理念和意識深入人心,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做到人人皆知,貧困村民從「政府要我去脫貧」變為「我要自己去脫貧」。在扶「志」的同時,高硐村更加注重扶「智」。「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單純送金錢送物質相比,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給予幫助,更有利於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凌先勇說,從去年6月以來,高硐村多次邀請了長寧縣牲畜、水務、林業、食藥等相關部門到村開展種養殖業,特別是土雞、肉牛、中藥材種植等專門培訓,貧困戶受訓率達95%以上,讓廣大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術。

  思想觀念轉變了,又該如何發展產業呢?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擺在了凌先勇面前,村黨支部與鄉黨委政府分管領導、縣級相關部門、村兩委成員和村民代表共同成立專門的經濟發展「顧問團」。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對整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會診」,幫助大家分析村情,通過前期多次不斷的調研,外出學習考察,邀請專家進行論證,已經確定了相關發展項目。

  在一次偶然的走訪交談中,凌先勇得知高硐2組外出務工人員丁愛民懂甲魚養殖技術想回家創業的想法後,又通過多方調研,覺得甲魚市場前景看好,鼓勵丁愛民回鄉養殖甲魚,幫助協調流轉羅常勇、宋學清、江道炳等貧困戶的土地,貧困戶不僅每年獲得了流轉土地的收入,還可以在丁愛民的甲魚基地務工,收益肯定不錯。

  在凌先勇一行的努力下,高硐村貧困戶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由以前政府要我去脫貧變為如今我要主動去脫貧,現在大家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高漲,大家對於脫貧發家致富的願望要求也很強烈。在井江中心校讀小學四年級的江素娟每次在放學回家路過村公所時,都要到圖片室借書看,每次都喜歡跟這個「光頭」書記擺龍門陣,就連這些小學娃娃都知道村上有個「光頭」書記,而且他們對國家扶貧方針政策懂得也不比大人少。

  「我相信在凌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高硐村一定能提前脫貧達小康。」該村黨支部書記鄭先銀介紹說,自從凌先勇來後,爭取了很多扶貧資金,規範村級陣地建設,班子更加團結了。

  「我們主要想通過項目的實施,讓貧困戶真正受益,讓貧困戶真正增收,讓貧困戶真正發家致富。」2016年,凌先勇對高硐村的發展有了自己的規劃,將著力實施三大產業。一是甲魚基地建設,通過吸收返鄉農民工創業、流轉貧困戶土地發展甲魚養殖基地20畝,實現人均增收近3千元。二是肉牛養殖基地建設,全年力爭出欄肉牛100頭,人均增收近3千元。三是朝天椒基地建設,全年實施朝天椒種植項目1000畝,人均增收近3千元。

相關焦點

  • 宜賓長寧縣:貧困村借力打造「一村一品」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宋成均)「參加培訓後,我們心裡踏實了,我也要大量種植枇杷。」2月22日,宜賓長寧縣三元鄉壩頭村貧困戶羅永江參加了村上組織的枇杷種植技術培訓後如是說。舉行枇杷種植技術培訓  壩頭村是四川省級貧困村,也是三元鄉旱片村之一,地屬淺丘,無產業支撐。一直以來,第一書記盧聰就產業發展費盡心思,發展什麼產業更具優勢、怎麼發展更具活力?
  • 宜賓中院黨組書記楊敏到長寧縣法院調研指導工作
    2020-12-17 18:30:55 來源: 宜賓中院 舉報
  • 宜賓長寧縣愛心企業捐資助學20餘萬元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宋成均)1月9日,在宜賓長寧縣舉行的「雨潤計劃之愛潤心田」捐資助學發放儀式上,長寧縣浙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貧困留守學生捐贈助學金204000元。長寧縣文明辦、團縣委、縣婦聯、縣扶貧移民局、縣教體文廣局相關負責人和受助學生及監護人代表參加了捐資助學發放儀式。
  • 長寧縣:鞏固脫貧成果 提升攻堅質量
    新田村文化廣場牆四川新聞網宜賓7月29日訊(宋成均 張寶林) 作為有脫貧任務的非貧困縣,在四川省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縣中,長寧縣光榮上榜,被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長寧縣幹部群眾戮力同心、攻堅拔寨,截至2018年底,全縣2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8125戶24238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宜賓長寧縣桃坪鄉荷花盛開迎遊人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宋成均)「這荷花好漂亮,好美哦。」6月2日,在宜賓長寧縣桃坪鄉中壩村藕花基地,遊客曾女士一邊拍照一邊說。記者發現,各色各樣的荷花在大片綠色荷葉的襯託下,顯得美麗優雅,偶爾一陣微風吹過,荷花、荷葉隨風輕輕地搖曳,高低起伏,姿態萬千,其間盛開的花朵粉嫩嬌豔,吸引了不少遊人拍照留念。
  • 「第一書記」帶動貧困村走旅遊脫貧致富的路子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背景小南河村坐落在《烏蘇里船歌》中唱到的美麗的大頂子山下,與四排赫哲族鄉東西相望,在民間素有烏蘇里船歌船頭船尾之稱,但卻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小南河村有226戶村民,因為是坡地、小氣候,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要收入來源,多年來的玉米保護價,讓農民養成了靠天吃飯、冬閒半年、隨遇而安、不思創業的思維模式。
  • 宜賓表彰170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集體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10月15日晚,第7個「全國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2020年宜賓市脫貧攻堅頒獎晚會在酒都劇場舉行,分脫貧攻堅獎貢獻獎、奉獻獎、奮進獎、創新獎、組織創新獎等5個獎項,對2019年度宜賓全市170個獲獎個人和集體進行表彰。
  • 喜報| 長寧縣這個人出彩宜賓啦~
    喜報 | 長寧縣這個人出彩宜賓啦~ 2021-01-05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賓」長寧縣8家民營企業獲「四川扶貧」商標使用權
    據悉,「四川扶貧」集體商標申請單位須來自全省88個貧困縣所轄行政區域、72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縣(市、區)的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飛地園區中,產業扶貧涉及的事業單位、協會及其會員,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團體與其他經營組織。長寧獲得「四川扶貧」 標識使用權的企業產品包括竹食品加工、竹類企業、中藥材種植、富硒大米、豆豉等。
  • 宜賓長寧縣上榜四川省健康村鎮(縣城類)試點名單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記者 李瀟)2月20日,記者從宜賓長寧縣獲悉,四川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日前公布了四川省首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鎮試點名單,其中健康村鎮(縣城類)一共有7個,長寧縣城位列其中。
  • 宜賓長寧縣兩部微電影登陸川臺電影頻道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宋成均)12月2日,記者從宜賓長寧縣文聯獲悉,今天下午5點30分,該縣拍攝製作的微電影《最美長寧人》和《夢想加速度》兩部微電影登陸四川電視臺峨眉電影頻道。《最美長寧人》拍攝現場  據介紹,長寧縣繼2014年製作出品了微電影《誰言寸草心》和《賣氧計劃》後,2015年新拍攝製作了兩部微電影《最美長寧人》和《夢想加速度》。
  • 脫貧致富的領頭雁——記泰和蘇溪鎮模山村黨支部書記肖功庠
    □朱華興、嚴茶明「能吃苦、肯幹事、會幹事」是大家對肖功庠的一致評價,作為泰和縣蘇溪鎮模山村黨支部書記的肖功庠是知名的致富能人,經營著50餘畝的百合種植基地、近百畝的花卉苗木基地,還開辦了工廠,富裕起來的肖功庠總想著如何帶動村裡脫貧、如何讓群眾富裕?
  • 宜賓市長寧縣曾玉霞:用青春和實幹詮釋防疫脫貧巾幗風採
    她就是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副鎮長、伏頭村第一書記、村婦聯主席、巾幗奮鬥者曾玉霞:用青春和實幹詮釋防疫脫貧巾幗風採曾玉霞審核有關資料四川新聞網宜賓3月5月訊(石興旺 宋成均 張倩 )「正常的,「好的,謝謝你曾書記!」測體溫、問實情、了民意、解困難……這是宜賓市長寧縣女幹部曾玉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堅持到雙河鎮伏頭村走家入戶、摸排村民疫情防控時一番對話。說起曾玉霞,她真是一個為了工作而願舍小家、顧大家的「工作狂」。
  • 長寧縣掀起幹部作風大整頓熱潮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雷儉生)2020年7月30日,長寧縣召開全縣幹部作風大整頓工作會,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長寧縣幹部作風大整頓工作,並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長寧縣政協主席周小平,長寧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等在家縣領導出席會議。
  • 宜賓這個村支書這樣做!
    宜賓這個村支書這樣做!自2010年10月擔任書記一職以來,胡榮川一直奔波在脫貧致富、服務群眾的道路上,為七星村謀發展求幸福而忙碌。2013年被確定為省定貧困村。2014年,脫貧攻堅全面開展,胡榮川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 認真分析致貧原因,積極尋找發展出路。首先抓基礎設施建設,他和黨員幹部一道,爬山涉水,測量規劃,下做群眾工作,上跑項目資金。通過努力爭取,目前全村己硬化公路近40公裡,生產道 29.4公裡,實現了15個社全部通水泥硬化路。
  • 文旅結合唱大戲 宜賓長寧縣第十四屆龍舟賽開鑼
    「本次龍舟節除了長寧縣本土龍舟賽代表隊外,還邀請了市內其他區縣龍舟賽代表隊同場競技,比賽賽道也由往屆龍舟賽的雙賽道,變為3賽道並行競速,龍舟競賽項目也分成了200米直道競速和500米直道競速兩個項目。」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更高水平的參賽選手、更刺激的比賽項目也讓今年的龍舟節更有看頭。
  • 「草莓書記」變身「鮮花書記」 省定貧困村「摘帽」走上「芳香...
    「草莓書記」姚洪遠,帶領鄉親摘掉「窮」帽。「仲都草莓」是濟寧泗水縣聖水峪鎮南仲都村的一張「名片」,也是這個曾經的省定貧困村快速「摘帽」的「利器」,打造這把「利器」的村黨支部書記姚洪遠被讚譽為「草莓書記」。「摘帽」後,姚洪遠又相繼打出「民宿旅遊」和「花卉經濟」兩張牌,帶領村民在致富的道路上跨步前行一路芬芳。如今,南仲都村人均收入接近兩萬元。
  • 「草莓書記」變身「鮮花書記」省定貧困村「摘帽」走上「芳香...
    「草莓書記」姚洪遠,帶領鄉親摘掉「窮」帽。村裡的民宿一房難求。開發鮮花產業。「仲都草莓」是濟寧泗水縣聖水峪鎮南仲都村的一張「名片」,也是這個曾經的省定貧困村快速「摘帽」的「利器」,打造這把「利器」的村黨支部書記姚洪遠被讚譽為「草莓書記」。
  • 宜賓長寧縣第十屆竹生態旅遊美食節暨首屆國際涼糕旅遊文化節活動...
    宜賓長寧縣第十屆竹生態旅遊美食節暨首屆國際涼糕旅遊文化節活動開幕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06-11 09:02
  • 從"後進村"變為"領頭雁" 第一書記帶領蘭陵孫家村脫貧致富
    記者 王豔彩)蘭陵縣魯城鎮孫家村原是庫區貧困村,土牆、破房、黃土路是村莊的模樣。  孫家村村主任孫鋒告訴大眾網記者,村子裡一系列的變化主要得益於兩位第一書記,他們用適合當地發展的"金點子"尋求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為貧困戶創業脫貧闖出了一條新路子,不僅讓孫家村成功脫貧,還輻射帶動周圍村莊走上發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