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川普政府對華打壓力度變本加厲,繼11月上旬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以所謂鎮壓香港異見人士為由宣布制裁4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後,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財政部又以所謂「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為由,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官員實施制裁。
針對美方此舉,日前中方不再口頭警告,直接發起對等反擊。據外交部網站12月10日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當天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鑑於美方利用涉港問題嚴重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核心利益,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國會人員、非政府組織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對等制裁。同時,中方決定取消美方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香港、澳門免籤待遇。
華春瑩還強調,中方再次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幹涉中國內政,不要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12月10日深夜宣布,由即日起取消美國外交護照持有人免籤證訪港安排。這項措施是配合中央人民政府對美方採取的反制措施。特區政府發言人說:「措施生效後,除直接過境及留在機場禁區內,所有持美國外交護照人士訪港前,須先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籤證。」
BBC評論稱,中方決定取消美方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香港、澳門免籤待遇影響較大,這將讓美方外交人員更難到港澳地區。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10日也表示,目前,美方對中國的態度可以理解為當前美反華人士在川普執政「垃圾時間」裡的最後瘋狂。所以,這次中方的反應是及時的,力度是對等的,但也是節制的,因為不希望這批瘋狂反華人士把中美關係拉上不歸路。「中美之間雖然有差異和分歧,但共同利益始終是第一位的,任何差異都不應成為衝突對抗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當下的中美關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2月7日強調,只要中美雙方始終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有效管控分歧,擴大利益匯合,開闢共贏前景,中美關係就能在歷經磨礪後重整行裝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