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在 Instagram 上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業倒計時海報。圖片來源 | @eslite_japan
進東京,誠品選擇了日本橋街區。
位於東京中心的街區日本橋離銀座很近,那裡始建於 1603 年江戶幕府開府之時,擁有諸多百年老店,巴洛克風格建築鱗次櫛比,古老的日本第一座百貨公司——三越百貨也是在那裡起步。浮世繪畫家歌川広重那幅《名所江戶百景 日本橋雪晴》,就繪製了當年這個區域水域大動脈的繁榮景象。
△ 歌川広重的作品《名所江戶百景 日本橋雪晴》,描繪了江戶時代日本橋附近的魚河岸市場。1923 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橋魚河岸市場遷移到了日本橋南部的東京沿海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築地。圖片來源 |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來自中國臺灣的誠品書店,把第一個「誠品生活」日本分店開到了東京日本橋。這也是誠品首次踏出華語圈,此前,它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深圳、蘇州等不同城市和地區擁有共 49 間店鋪。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在店內設置了 30 米的文化長廊,並在窗邊設置了座位,讓讀者可以靜心閱讀。圖片來源 | FASHION PRESS、eslite 誠品
誠品本是吳清友於 1989 年在臺北開出的書店品牌,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以閱讀為核心,涵蓋書籍與百貨零售、畫廊、展覽與演出、餐飲、酒店、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多項業務的集團。誠品生活是誠品集團於 2010 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個品牌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也就是百貨店式的運營)、餐飲、酒店等多項業務,你熟悉的誠品書店業務也包涵在「誠品生活」品牌之中。
△ 1989 年,首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它所在的 CORED 室町大樓總高 26 層,誠品生活僅佔據其中的第 2 層,大約 2876 平方米。對比之下,誠品生活之前開在蘇州的店鋪總共佔據 5 層,位於臺北的信義旗艦店更是個大型商場,佔地約 3.3 萬平方米。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的外觀。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在 CORED 室町大樓中的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 | 步步日本
這次,誠品生活首次採用品牌授權的方式,由總部位於橫濱的日本百年書店有鄰堂負責具體運營,店內提供的書籍以日語為主,附加少量英文、中文書籍。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裡擺放的日語書籍。圖片來源 | FASHION PRESS
首度踏進異國,誠品從臺灣帶來了 50 多個品牌。店內也在舉辦以「東京 × 臺灣」為主題的展覽,未來還會不斷開展各類與文化、藝術、生活相關的線下活動。選擇這些主題並不奇怪,「臺灣旅行」是最近日本各大媒體極為關注的熱門選題——對東京人來說,臺灣是一個距離不遠、花一個周末就能放鬆的好去處。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中策劃的小型展覽之一,主題為「東京 × 臺灣」。邀請了兩地不同的文化人士對談。攝影 | 周思蓓
△ 誠品生活文創平臺 expo 在誠品生活日本橋店策劃的「臺灣ロマン!人情味萬屋」( 臺灣浪漫!人情味古早味雜貨店),匯集了臺灣的各式生活好物。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UDN.com
與其他分店一樣,誠品生活日本橋仍採用了複合經營的業態,書店、餐廳、奶茶店、茶室、市集有序地排布在一起,這也是如今書店的熱門形態。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內出售臺灣商品和日本商品的誠品生活市集。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開在東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經常被拿來和誠品比較,它同樣採用複合經營的形態,書店裡提供餐食,也提供咖啡,顧客不僅可以到店選書,也可以在店內購買到各類文化商品。蔦屋書店試圖向顧客提供一套「生活方式提案」,書籍也成為提案中的一部分,書籍旁邊可能會出現與之有關的生活方式的產品、展覽甚至可參與的活動。
相對而言,誠品生活仍把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選書和圍繞著書籍策展都是誠品的強項。此前,誠品常與出版社合作,出版社提前給誠品寄書稿,誠品再制定選書、策展計劃。但在日本,大多數書店並不直接與出版社合作,他們更依賴代理商。
這也是日本特有的出版代銷制度。在書店與出版社之間,橫亙著像日販(日本出版販賣)、東販(東京出版販賣)這樣的中間商,他們擁有書籍銷售的決定權,根據各家書店書籍銷售狀況、排行榜來決定向書店提供的書籍,書店藉此可以減少虧本的風險。通過中間商的調配,就算是偏僻的鄉下,也能保證跟東京的書店拿到一樣的書。
誠品並不採用這樣的辦法。在他們看來,誠品書店需要向到店的消費者主動推薦書籍,向消費者提供更多閱讀的可能性;而傳統日本書店更像一個信息檢索庫,消費者想好了要買什麼書,便到店中選擇。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推薦的以臺灣的視點閱讀的有關日本的書。誠品書店舉辦多年的「閱讀職人大賞」首次推出了日本番外篇,分享每位職人心中獨一無二的日本印象。攝影 | 周思蓓
誠品和有鄰堂拜訪了 40 多家出版社,爭取到了一些與出版社直接合作的選書與線下活動機會。書籍上架方式,也堅持了誠品書店一貫的選書團隊的選書推薦,而非像日本傳統書店一樣,使用圖書館一樣的分類索引——雖然那樣更有「手冊指南」屬性,不出錯、易傳承。
結合書籍所做的策展也是誠品的特色之一。目前店中不僅有誠品常做的「誠品選書」,「年度暢銷書榜」、「職人推薦」這樣的主題也在計劃清單上。誠品還表示,將定期與日本作家、各領域的職人合作,共同規劃不同領域、類別的書單。店中主要的書籍分類,則會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四大類為主。
△ 「誠品選書」的區域,誠品生活日本橋店特別規劃日本選書專區,與臺灣的書目不同。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面對諸多挑戰,誠品書店有過擔心。東京需要誠品嗎?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就表示,四年前,這一問題也困擾過她。當時,東京的三井集團邀請誠品前來東京開店。三井集團是日本橋地區的主要開發商。
這個邀約的背後,與三井集團推進的日本橋改造計劃有關。
曾經的日本橋並不如今天一般籍籍無名。百年以前,它是東京的陸路水路樞紐之一,往來人流,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然而,一條道路的出現改變了日本橋的命運。1964 年,恰逢東京奧運,當時的政府缺乏經費,又亟需改善交通。最終的方案,是決定橫空搭一條高速路。
這條高速公路正好從日本橋地區上空跨過,汽車們飛馳而過,也帶走了日本橋的繁榮。1990 年代末期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橋地區一些大型老店也紛紛關店。從那之後,澀谷、表參道地區漸漸崛起,曾經是東京城市中心的日本橋則漸漸衰落。
△ 架在在日本橋上方的首都高速公路高架橋,影響了日本橋地區的發展。圖片來源 | 豆瓣
為了振興自己生意的起點——日本橋地區,多年以來,三井集團著手推進地區改造計劃,它的新總部就是此次誠品入駐的 CORED 室町大樓。他們希望能夠保存日本橋地區的特色,又希望能夠促進老牌繁榮地區的新生。誠品就此得到三井集團的注意。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所在的 CORED 室町テラス 大樓,這也是三井集團新的總部之一,位於日本橋。圖片來源 | GoTokyo
從誠品香港店、臺北松煙店到蘇州店,誠品的經營方式吸引了他們——「連鎖而不複製」,關注當地、與社區建立聯繫,從而為城市和社區帶來活力。按照經驗,誠品一方面能為商圈發展帶來客流,另一方面,誠品這類店鋪也有能力在整個商業體的招商談判上,整合其他店鋪資源,拿出更吸引消費者的各類企劃方案。
三井與誠品合資成立品牌授權公司「誠品生活 MF 株式會社」,誠品佔股 61%。有鄰堂則是拿到經營授權的運營公司。東京奧運讓各種裝修耗材一路漲價,為了讓這筆生意划算,有鄰堂的授權合同籤了 15 年。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他也是誠品生活蘇州店、烏鎮劇院的建築設計師。設計堅持了誠品創始人吳清友當年的計劃:能立刻跟所有當地其他書店凸顯差異,有誠品的調性。
△ 臺灣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店中採用石板色迴廊設計,以石板路貫穿全店。姚仁喜認為,這也符合誠品的特色,即不能被人一眼看透,而需要層次來成就這個有趣的書店。他結合日本橋的歷史設計了全店。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電動扶梯旁的牆壁裝飾被設計成了江戶時代人物與現代日本上班族交錯的形象,令人玩味。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內四個角落裝飾著以文字為主題的春夏秋冬九宮燈,邀請藝術家董陽孜以漢字演繹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作品。圖片來源 | asiatatler
未來,誠品預計還將進入三井不動產旗下的 LaLaport 購物中心。無論是對誠品還是三井,這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 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幕限定紙袋。圖片來源 | 迷·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