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稀飯和南方人的粥,廣東人對粥的堅持,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2020-12-17 虎鯊繆

說起喝粥,廣東人可以說是絕對有話語權了。

一開始的廣東孩子,總以為廣東的粥和北方的稀飯,其實就是一個東西。直到我的小夥伴去了北方讀書,一回來就跟我吐「苦水」。

來到北方的城市,發現滿街的飯店,是沒有賣粥的。這時我小夥伴就深刻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一直嫌棄的粥,才是自己的生命源泉。直到看到早點店裡面有說賣稀飯,他給興奮壞了,因為在他的記憶力,稀飯跟粥應該差不多,都是水加米煲的。直到他品嘗了第一口,臉一沉:沒錯,這是稀飯。

廣東人對粥的堅持,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北方人的稀飯和南方人的粥

很多北方的小夥伴看到我小夥伴的反應應該氣壞了:粥跟稀飯有啥不一樣,瞧把你們廣東人給矯情的。

很多人覺得稀飯跟粥是一樣的,但廣東人並不這麼覺得。

北方的稀飯,是按照少米多水的比例煮出來的,煮出的米粒是分明的。但是廣東的粥不一樣,是用「煲」「熬」出來的,所以煮出來的米已經糊化,米和水是已經開始融合在一起的。

北方的粥物料很豐富,會用薏米、銀耳、枸杞、黑豆、麥片等穀物一同熬製,營養豐富。但是在廣東人眼裡,就不太夠看了。廣東人的粥裡雖然沒有什麼穀物,但是豬肉、牛肉、蝦、皮蛋、下水……不管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裡遊的,會動的、不會動的,只要是能吃的,廣東人都會下到粥裡一起「翻滾」。而那些看起來不能吃的呢?有的膽子大的廣東人說不定也會想著去嘗試,後來……應該也沒有後來了。

廣東人的煲粥習慣

粥,說白了就是米加水。這種簡單的做法,全國哪裡都有制粥的傳統。但是,唯有廣東人,將粥做到了極致。

北方人在做粥時,用的是煮的方式,把米加多水弄稀就好了。但廣東人是用煲老火靚湯的精神態度,去熬粥的。

老火粥

用老火靚湯的方法熬成的粥,就是老火粥。廣東人對經過長時間熬製的湯和粥,是沒有抵抗力的。

就拿看起來較簡單的雞粥來說吧。一般人以為只要把雞和米一起丟到水裡面去煮就行了。但其實廣東人煲雞粥,會先將雞熬成雞湯(最好是老母雞,較為鮮美),撇去浮沫,進行最開始的調味。再將米加入其中,熬煮1~2個小時,這一份「簡單」的雞粥才算完成。

在其中,還得額外留意火候,太大火容易糊鍋,太小火則煲得不夠入味,而且在煲粥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攪拌一下粥,以免粥沾底過火候。

製成的老火雞粥,口感醇厚清甜,入口綿滑。

明火粥

這種粥的製法相對就比較省時間了,簡單粗暴。

明火粥一般用於製作白粥。將米和水倒入煲中,全程用猛火,讓鍋中的水和米一直保持在沸騰狀態,直到煮到粥開始冒泡,出現「粥油」。這個過程大概持續1個小時左右就行了。

煮出的粥體粘稠,米粒爆開,每一口都是滿足。

如果覺得口味太清淡了,也可以配合花生、榨菜食用。或者在粥差不多熬好的時候添加一些容熟的食材,增添風味。

生滾粥

相信很多人都會聽說過廣東的名產——艇仔粥。這是廣東生滾粥的一種。

這種粥的做法就是直接製作粥底,關火。放入食材後重新加熱,到粥體再度沸騰就可以了。

聽起來好像很省事的樣子。好粥的粥底可不是那麼容易出來的,就如艇仔粥。

一碗正統的艇仔粥的粥底除了需要用到大米外,還要加入豬骨、魷魚等材料,熬四個小時左右,熬出其中的香味、鮮味。再準備瘦肉、油條絲、花生、蔥花、叉燒絲、燒鴨絲等等材料放入其中生滾。最終做成的的艇仔粥味道鮮甜且豐富,口感醇厚。

白粥

無論在生病,還是在夏季,廣東個人對白粥的熱情都是無法阻擋的。

生病的時候,,一份清新的白粥,就能讓廣東人覺得「藥到病除」(雖然最近張文宏醫生也在說,生病還是營養均衡點好,少吃白粥)。

炎炎夏季,全國仿佛被端進了大蒸籠裡,廣東更是熱得離譜,人好沒食慾。這時的一份溫熱的白粥,稍微配上一點榨菜鹹菜,就能讓大多數廣東人食慾大開,感覺到治癒(吃了十幾年白粥的我也很奇怪,為什麼熱的粥就能讓熱的廣東人感覺到治癒了)。

這次只是稍微聊了一下廣東粥的幾個類別,一細分,廣東的粥還分為皮蛋瘦肉粥、香菇滑雞粥、白菜豬肉粥、蝦蟹粥等等等等,下次有時間再給大家介紹吧!

相關焦點

  • 別把稀飯當做粥 「稀飯」種類繁多 只有「粥」最營養
    稀飯和粥在生活中可謂是常見的食物,但粥和稀飯本質上卻有著不同,由「粥」引申出的各種食物也略有不同,這裡給大家細細分類一下。粥,是水和米飯的混合食品,主觀上看粥很粘稠,熬製的時間很長,用米飯來做對比,米飯中沒有水,粥則是含有2成的水,一般喜歡喝粥的人都喜歡在米中間添加其他食物,如「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等,因為熬製的時間長,米就會呈現出糊狀,入口即化,不用過多的咀嚼,且腸胃易消化,特別適合腸胃不好的人食用,大多數是適合老人、小孩、病人食用。通常粥熬得時間越久越好。
  • 稀飯和粥的區別在哪裡的呢
    很多人不知道稀飯和粥是否有區別,一般都認為兩者都是相同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煮出稀稠的程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往稀飯裡面加酌料,比如有小米,黑米,蓮子,銀耳,薏米和紅豆等等各種食材粥和稀飯的區別稀飯是多水少米煮出來的,而粥則是相反的,多米少水煮出來。南方多喝為稀飯較多,北方人多喝粥多於稀飯。
  • 沒有廣東人敢去北方喝粥
    ▲在北方,小米稀飯十分常見可以想像愛把粥煲到黏勺的廣東人看到稀飯後的表情:▲用剩飯做成的稀飯,米粒經常還粘合在一起別看北方的稀飯中東西不多,但煮起來還真是個技術活兒。因為你不僅得把米和水的比重掌握好,還要控制下米和加熱主食(乾糧)的時機。
  •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喝粥有什麼好處?
    我們平時在用電飯煲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煮粥和煮稀飯兩個功能鍵,這讓有些人產生了疑問,粥和稀飯難道不一樣嗎?雖然稀飯和粥看上去一樣,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食物,那麼,稀飯和粥的區別在哪裡?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稀飯可不等於粥,但不少人都覺得它們是同樣的東西。
  • 稀飯和粥之間,有沒有明顯的區別?
    關於稀飯和粥的區別,可能很多的人都不是很清楚,所以說今天我們就具體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告訴大家到底稀飯和粥的區別都有哪些吧!    煮稀飯也是有講究    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認為稀飯比粥簡單得多,只要煮熟就可以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稀飯雖然沒有比不上粥的材料豐盛,但是如果掌握不了時間和火候,做出來的稀飯不是過硬就是過於軟,同樣不是成功的稀飯。
  • 一碗粥的南北差距:廣東人為何不喝北方的粥?那真不能叫粥
    對於某些腸胃本身就不太好的朋友來說,粥是一種非常養胃的飲食,在粥煮過之後,上層會漂浮著一層又細膩又粘稠的物質,中醫上認為這種物質是米油,具有很強的滋補功能,可以與人參湯相媲美。因為地勢的不同,再加上各地飲食文化的不同,每個地方的粥都是不太一樣的,做法更是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粥基本上都是水與米分開的。
  • 南方人和日本人吃飯端著碗,北方人和韓國人吃飯不端碗,為何?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是很多人不解的問題,南方人吃飯時喜歡端著碗吃,北方人吃飯則不端著碗,我們的鄰國日本人吃飯端著碗,韓國人吃飯不端碗。吃飯是否要端著碗吃,一直以來是南北爭議話題。這個話題,其實涉及南北方文化差異和歷史文化影響及傳承問題。
  • 廣東人吃不膩的「腸粉」,為什麼北方人不愛吃?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廣東的早餐種類很多,而腸粉是其中最有名,也是最受歡迎的。廣東腸粉是源自廣東羅定,現在在全國各地都頗有名氣,腸粉顏色偏白微微有點透明,口感Q彈有韌勁,一般搭配醬油等調料食用。腸粉品種很多,有豬肉腸粉、牛肉腸粉、鮮蝦腸粉、叉燒腸粉等等,即使每天早餐都吃腸粉,廣東人也吃不膩。
  • 廣東的喝粥文化,盤點這些年喝過的粥
    【典型的生滾粥搭配】在來廣東之前,對於粥的概念大概就是各種稀飯了,比如白米稀飯、小米稀飯等,最多也就是加點白糖或是鹹菜,增加些味道。主打生滾粥,我也不知要吃點啥,就跟著同事要了一份豬潤粥,豬潤就是豬肝,「幹」不太吉利,所以就改「潤」,就好比把「豬舌頭」改叫「豬賺頭」的意思一樣。生滾粥簡單來說就是直接把主料放入粥中「燙熟」後就出鍋了,吃的就是食材的新鮮。由於是第一次吃這樣的粥,一時還有點不太習慣,但其中豬潤給我的嫩滑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從此,我就知道了粥不是稀飯那麼簡單的食物了。
  • 廣東人說北方人根本不懂喝粥?
    但廣東小姐姐鄙視完小米粥後,還是認認真真地解答了大家的疑問……01不就是個粥嗎,還能煮出花來嗎? / 熬粥,我們是認真的!還別說,煮粥,廣東人是認真的!雖然中國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粥品,但「廣東粥」卻有其獨到之處,以前的人家講究「熬」粥,首先要備上湯,老母雞加水熬成濃湯,然後再下米,以雞湯來熬,稱之為熬粥。最後加料:切成絲的香菇、不去皮的花生以及青菜心、胡蘿蔔絲等,再加入少許鹽和酒,熬製兩小時,熬出的粥要爛、要稀、不厚稠、不粘鍋,才算好粥。
  • 大碗廣東粥,新鮮配料,地方風味,北方人不能用
    寫在前面網際網路上流傳的詞幹「廣東人吃福建人」應該是所有喜歡玩網易的人都知道的。這意味著廣東人吃東西並且有各種各樣的配料。我的一個親戚是來自土生土長的廣東,在家有祖傳技能,所以做飯很好。作為一個北方人,我不習慣他的烹飪。有一次我們在家吃晚飯,他做了一張他認為很「營養」的桌子,我還記得很清楚。花椰菜經過熱燙後,就不再加工了,他直接放在盤子裡,和一盤醬油一起上桌,然後蘸上,煮的是瘦肉粥,大米粥大米粥裡有排骨,又甜又鹹,我不習慣。他覺得這是人類的美味,重點是營養。廣東烹飪時,人們注重原味和營養,可能就是這樣。
  • 中國人煮的粥,日本人煮的粥,印度人煮的粥,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粥,中國人稱為稀飯、白糜,大家一定不陌生。從南到北,不同的稀飯被賦予不同的味道,臘八節吃的臘八粥,早餐吃的地瓜白粥,可以當成主食的蔬菜粥,對中國人來說,粥和米飯、麵條、饅頭一樣,都可以被當成主要食物來看待。但在其他國家,粥的地位和做法似乎並不像中國。
  • 去廣東以前,我不愛喝粥;去廣東以後,才知道原來粥長這樣
    可是,以前的我只是不喜歡喝粥,可是當我到了廣東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粥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我所不了解的大千世界,廣東人的粥,是真真兒的硬核早餐!說起喝粥,我除了廣東人誰都不服。我覺得在煲粥這件事兒上,廣東人是這個地球上最有話語權的了!對於廣東人來說,在廣東喝到叫粥,出了廣東喝到的只能算是稀飯。先不說廣東的粥要分多少種,光是看狀態,就覺得是王者了。
  • 比重慶火鍋還咄咄逼人的,是廣東人煲的粥,讓全天下的粥無路可走
    如果你覺得重慶那布滿紅辣椒的老火鍋,從一出場就霸氣全開,那你一定是沒看到廣東人煲的粥,那才是真正的由內而外散發出咄咄逼人的霸氣。如果說重慶的老火鍋是霸氣外露的,那廣東人的粥,則是真真正正的「韜光隱晦」。喝過了廣東人煲的粥,你會覺得你前幾十年喝過的只能叫稀飯了,廣東的粥,就是能讓全天下的粥都無路可走的一種,粥。
  • 碗大量足的廣東生滾粥,新鮮食材,地方特色味道,北方人吃不慣
    寫在前面網上流傳的梗「廣東人吃福建人」,喜歡玩網易的應該都知道這個梗。意思是形容廣東人吃的東西比較雜,食材種類比較廣泛、新鮮。我的一位親戚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而且家裡還有祖傳的手藝,做飯不錯。但我作為一個北方人,是很吃不慣他做的菜。曾經有一次我們一起在家吃飯,他掌勺,做了一桌他認為很「營養」的飯菜,我至今記憶尤深。西藍花焯熟之後就不再進行加工,直接裝盤,配上一碟醬油,蘸著吃;煮的是瘦肉粥,大米粥裡竟然有排骨,也甜也鹹,我很是喝不慣。但他卻覺得這是人間美味,重點是非常營養。廣東人做菜,講究原汁原味和營養,大概就是如此吧。
  • 廣東人很愛喝粥,特別是海鮮粥,這家店賣不一般的粥!
    有一次小吳就連續一個星期大魚大肉的吃,沒想到卻頂不住了,所以就打算找點清淡的美食來吃,比如廣東人很愛喝粥。身為廣東人的小吳,對於粥也是很喜愛的,特別是海鮮粥。前段時間,當時小吳是在廣州那邊,然後找到了一家店,這家店是賣粥的,各種口味的粥都有。小吳要去喝的粥還不是一般的粥,沒想到裡邊居然有龍蝦!
  • 廣東人到底有多愛喝粥?
    ▲廣東人對電飯煲要求奇高。阿輝帶來的智能電飯煲價格高到讓人不敢相信。除了湯,廣東人最不能離開的就是粥了。開花,是廣東人(除潮汕外)形容米粒煮粥最完美的狀態,和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寫的一樣:「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 廣東人的食「粥」文化(圖)
    環球在線消息:粥,在廣東人的飲食中佔著重要的地位,且一直以品種繁多著稱,從富貴到貧賤,從清雅到俚俗,一應俱全。午餐:最傳統的粥一直以來廣東粥的烹煮方法都十分講究。最好用瓦罐煲,武火煲滾,文火煲透,用料更是各施各法。總而言之,和廣東人的老火靚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廣東人喝粥,東北人喝粥,湖南人喝粥,原來差別這麼大
    中國粥的種類很多,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延伸出不同的粥,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廣東、東北和湖南人喝粥都有哪些不同之處。廣東人喝粥廣東人講究養生,喜歡吃食物的原滋原味,廣東人喝粥講究陰陽協調,寒熱相和,食材種類搭配多樣,而且是根據食物的特性去搭配的。
  • 簡單幾步做出正宗廣東海鮮粥,內陸地區也有口福了
    這段時間比較喜歡廣東的美食,主要是重慶這邊太冷了,廣東現在的天氣還是比較舒服,在廣州住久了就會愛上喝粥,特別是廣東潮汕的海鮮粥,滋補脾胃,當你胃口不好的時候就喝潮汕的海鮮粥吧。廣東人理解的粥小編是海邊人,對海鮮還算比較了解,對不新鮮的海鮮堅決不能清蒸,做粥,完全沒有新鮮感。新鮮的海鮮會有甜味,不需要太多的佐料就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