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拿起手中的遙控板打算給還不到六歲的兒子看一部《恐龍列車》的時候,你絕對想像不到你兒子在心裡是如何的鄙視你。
而當你發現兒子並不喜歡看《恐龍列車》,便自信心爆棚的點開你最喜歡的熱血動漫,並期望能與之分享時,他簡直覺得你low爆了!
為了能讓兒子能跟你在同一個頻道上,你花費大量口舌去辨析這部動漫的深處意義,卻不想兒子已經掌控了遙控板,打開了一部名為《鬥破蒼穹》的國產動漫,待演到精彩之處甚至還冷不丁懟上一句『這才是真正的熱血』,剩下自己在旁邊不停的吐血!
這顯然不能怪兒子不給面子。就好比你聽不了爸媽原來聽的俄羅斯民謠一般,實際上任何事都是有代溝的,哪怕是一部動漫!
只不過,這些被孩子嫌棄的動漫,卻是我們逝去的青春的最好見證!
天馬流星拳,廁所最安全
廬山升龍霸,廁所要爆炸
......
這首童年孩子們自編的無釐頭歌謠在80年代末《聖鬥士星矢》播出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人們津津樂道。那時的我們互相傳唱著歌謠,與小夥伴們談論著星矢、冰河、一輝與紫龍誰的絕招更強,哪個黃金聖鬥士的聖衣最帥,阿舜到底是男是女……
對於日本動漫來說,始終繞不過去的便是《聖鬥士星矢》這部巨坑巨坑的大IP。後期出的各種版本,簡直就是車田正美在狠狠的揉捏我們這些死忠粉的小心臟。
想起小時候,守著每周一、三、五凌晨十二點的鳳凰衛視看這部動漫。準備好鬧鐘和風油精,調好音量偷偷的杵在電視機前。看到精彩之處,總也忍不住跟著星矢一起打出那記抹殺眾神的經典拳法「天馬流星拳」。當然,迎接我們的便是父母的咆哮!
如此盛行的動漫,他的周邊產品也就非常順利的延伸到校園裡。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最早出現的便是拍卡玩法。雖然現在看來畫面裡的聖鬥士人物畫的幼稚可笑,但在當時對不少人而言每一張都是彌足珍貴。
聖鬥士的漫畫書是多少人在童年時夢寐以求的「高級貨」啊!雖然不少漫畫書是國產山寨貨,但光是看封面的那些帥氣人物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小宇宙忍不住要爆發,更何況裡面的熱血內容可謂「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由於漫畫書價格並不便宜,有些地攤的老闆還會「租書」,付5毛錢就可以在地攤旁不限時看書,直到他收攤為止。
小時候由於信息渠道很狹窄。電視上的《聖鬥士星矢》播到海王篇就沒了。因此一直沒看到冥王篇。只是模糊聽說了一些關於冥王篇的事情。一直到大學,才看到了冥王篇的動漫。
△雖然老車的「冥王篇」很經典,但是我更喜歡手代木史織的「冥王神話」
嘆息之牆,極樂淨土,潘多拉的盒子……小時候第一次對希臘神話生出強烈的興趣,就是因為《聖鬥士星矢》。黃道十二星座,也是那時候第一次了解。
更沒想到,星座文化在神州大地成為風靡全國的流行文化。尤其是校園裡,同學見面便問『你是哪個星座的?』成為當時男女之間的標準話題。
真正的老聖迷可以說會無條件接受所有衍生產品存在的IP,「Episode.G」、「冥王神話LC」、「電阻神話」、「聖域傳說」、「聖鬥少女翔」、「黃金魂」,出新作一定會第一時間追看,不管品質高低都會平等地對待它們。
對聖迷來說原作的分量是不可替代的,衍生作品可能質量不高便不會再看一遍,原作至今仍然能堅持一年一讀。這就是聖迷的情懷,儘管老車依然很坑!
鳥山明將中國美猴王的故事改編成賽亞人孫悟空的故事,誰集齊了七顆龍珠,神龍就能幫他實現一個願望。可以說,青春+冒險題材的動漫作品,放之四海都有效的,你看現在的漫威其實也有這個套路。
大齡青年到了三十歲的時候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要什麼?』,而在當時,幾乎所有小夥伴都想要一樣東西。那就是鳥山明大師所畫的《七龍珠》裡面的「萬能膠囊」。我相信沒有一個小夥伴不想要,簡直就是想要什麼變成什麼。
畢竟,七顆龍珠我們是沒法收集齊的。就算能收集到龍珠,以我們這些小屁孩的能力也守不住。
那時候喜歡的東西要靠自己動手,漫畫都是跟同學借來夾在教科書裡心驚膽戰的看完了全集。如果你覺得看漫畫還不過癮,可以臨摹裡面的人物。我覺得自己的繪畫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臨摹了《七龍珠》。課本上、作業本上、紙片上,凡是能畫畫的地方,通通都畫上龍珠裡面的人物。
喜歡《七龍珠》的人,一定喜歡鳥山明在當時非常超前的想像力。什麼萬能膠囊、懸浮車、單人螺旋飛機、機器人單車等一大堆在當時想都不敢想的高科技。到了如今,一大堆的同人作品中,龍珠的人物形象也是眾多動漫裡面最時尚,最時髦的!
這裡說到了關於《七龍珠》很時髦的問題,讓我們閃回下印象中那些時髦的人設。鳥山明手繪插畫裡面日常著裝的孫悟空、布爾瑪、未來少年特蘭克斯、人造人17號和18號等等,都是些超會穿的時髦青年。
Old school + 戶外 + 軍事 + 美式的混搭,並且配色大膽又好看。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時髦著裝以及臆想的未來世界。《七龍珠》是 1986年的連載動畫,通過當年漫畫的人物造型,大概可以想像那個時候日本已經在流行著什麼吧。
超級賽亞人堪稱龍珠最大的亮點,是連接前因後果的重要一環。孫悟空第一次變身為金色戰士的時候,電光一閃,渾身燃燒著金黃色氣息,穿過紙面,燃進讀者的瞳孔,熾烈地蔓延過視線。
靠著極度憤怒而爆發的變身,不僅僅是能量的大爆發,更是男兒雄起的極限突破,腎上腺素多巴胺持續猛烈的釋放。這在當時,無不令人驚嘆。就連如今的國外小夥伴,都為了能變成超級賽亞人而把自己逼瘋。
可以看出《七龍珠》這個總計519話,連載十一年的日本第一漫畫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前後共有單行本42卷,全球正版總銷量截止2012年突破2億3000萬冊,飛躍四大洋、熱銷五大洲,漫畫讀者群中有超過80%的人首選《七龍珠》為頭號支持作品。以至於漫畫市場上流傳著日漫只有《七龍珠》和「其他漫畫」的說法。
回首《七龍珠》三十年前塵往事,從布尓瑪初遇小悟空,到孫悟空帶著轉世後的布歐飛上天空,一切都宛在目前,仿佛昨天剛剛發生。
在沒有網絡的90年代中前期,《七龍珠》是內地盜版漫畫的領頭羊,他給無數缺乏娛樂產品的中國孩子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歡樂。那時每個城市的報攤前永遠攢動著一個個渴盼購買海南版《七龍珠》的小腦袋,他們的手裡捏著汗巴巴的省吃儉用積下來的1.9元人民幣,巴心巴肺地渴求早點知道悟空又開始了怎樣的新冒險。
80後的男生若沒看過《七龍珠》,絕對是異類,和同學們都沒有共同話題。在投入《七龍珠》世界的分分秒秒裡,讓窒息於刻板教育制度下的少年們,有了暫時的心靈安憩地。流年的輕風吹拂,帶走了歲月浮塵,卻帶不走記憶中最美好的追憶,《七龍珠》無疑是其中之一。
每當想起小悟空那憨憨的樣子, 我們的嘴角都不自禁地浮起笑意。這個長著尾巴的怪孩子,就像一顆未經雕琢的水晶,純真無邪、開朗樂觀,正直得簡直可望而不可及。
從窮鄉僻壤發跡的鳥山明,始終保持著一股「山裡人」的「不諳世事」,比如由於名字中有「鳥」的緣故,他時常白痴地認為自己的祖宗一定與「鳥」有關,所以養了好多隻鳥。這種質樸率真悉數反映到了天賦異稟、誠實熱情的小悟空身上。作為絕對的樂天派,在人人皆存邪念的世界裡,惟有悟空能坐上象徵純潔無垢的筋鬥雲。
他用天真和善的微笑、童趣盎然的行為,應對周圍的一切人與事。那置身世外、無憂無慮的人生態度,羨煞或多或少夾雜著自私慾望的我輩凡人。可以說,小悟空時期的《七龍珠》,是真正純淨的天地、夢想的樂園,給我們帶來了最原始純粹的快樂。
流光交錯,草榮又枯、花敗又開。《七龍珠》的第一代讀者,現今都已成家立業,每日競逐於生活的辛勞,色彩斑斕的童年也許只在午夜夢回時方能片刻憶及。就像村上春樹所說『我總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然而不是,人是突然變老的。』從幼稚到成熟,要花幾十年的光陰,但變老只要一瞬間,那就是童心失去的那一刻!
所幸,在懷舊的情感下,我們從某個角度來講仍然是孩子,再度捧起《七龍珠》,即使告別了童年,兒時的欣喜歡悅依舊未變。當悟空把小歐布抱上筋鬥雲帶去修行時,這個帥氣英武的完美戰士永久地同我們道別了。再見,龍珠,你和我們一道成長的點點滴滴,將永遠留存於記憶深處;再見,悟空,這最初的邂逅,將化作最真的緬懷,不可磨滅地一生相伴。
這是一部關於青春、熱血、戰慄流淚的故事。關於櫻木花道,故事的主角是個單細胞生物,經歷了50次告白被拒絕,一見鍾情赤木晴子,誤打誤撞的進入籃球隊,並從此愛上籃球。
為了練好投球,每天早早到學校籃球場練習投籃,他會獨自一人在籃球館裡練球,只為能和陵南決戰時守住籃板。
櫻木花道身上的堅韌、毅力,那一股不服輸的勁在井上雄彥的筆下刻畫得淋漓盡致,他身上的這種精神在對戰山王工業時,被無限放大。
我邊哭邊笑看完湘北高中籃球隊的每一場比賽。
櫻木花道的籃板、流川楓的灌籃、宮城良田的傳球、赤木剛憲的防守、木暮公延的絕殺,還有三井壽在體力透支時投出的每一個三分球……他們的對手陵南、翔陽、海南、豐玉、山王、愛和。
發現這些情節雖然全都處於二次元中,但就像在我們的生活裡,仿佛是同一屋簷的同學,放學後的籃球隊友,隔壁的鄰居,青春在他們身上,刻下了無悔的記憶。
故事的結局,湘北沒有取得全國大賽的總冠軍,櫻木沒有追赤木晴子,流川楓沒有去美國,但關於這部動漫所有情節,場景,全都刻畫在我們心裡。
第一次感受到動漫與現實的關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學會《足球小將》中的各種空中特技,卻可以在真正揮灑汗水的練習後成功學會卡位搶籃板與『庶民上籃法』,或是在一次標準的籃下定點射籃後瀟灑地說一句:『左手只是輔助。』那種打破次元壁的驚喜永生難忘(雖然我的籃球技術始終很渣)。
第一次為動漫流淚:三井壽對安西教練說出:『我想打籃球!』的時候,我第一次為一部虛擬作品流淚,不是小說,不是電影,而是一部動漫,初中的學生娃並不懂得太多,但卻切實感受到三井眼淚中的悔恨、不甘與渴望。所謂『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這就是眼淚的意義。
第一次了解『失敗』的意義:不是《足球小將》中永遠不會輸的大空翼,也不是《聖鬥士星矢》中隨時重燃小宇宙的五小強,星矢永遠不會死。《灌籃高手》讓我認識到,主角也會輸,『即便拼勁全力,或許也會失敗。然而,這才是青春真正的樣子』。一部漫畫告訴我,生活並不是漫畫。
無論是櫻木的堅韌、流川的不服輸、宮城的信仰、三井的悔恨、赤木的夢想。都實實在在的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走心是這部動漫的另一個重點。讓我們知道即使如櫻木這般的天才,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即使如流川這般的高手,背後也在持續的堅持;即使如赤木這般的高才生,也要為了夢想永不放棄。
正能量是灌籃的主旋律。
之前,有老同學在微信群裡說想去日本朝聖,去到《灌籃高手》的那個神奈川縣湘北看看。
而我了解他,他所謂的看看,不是普通的去看花看海,或者是為了路線而去玩。而是帶著他青春時期的一些塵封的記憶與過往,重新梳理他的熱血青春時光。
記得他曾經說過,『那些迎著海風,在陽光下奔跑的少年,他們代表著青春,代表著夢想,也代表著我的少年時光』。
當《好想大聲說愛你》的旋律響起,以前的一切,似乎就在那一瞬間在心裡重新沸騰,所有的片段一幀一幀的被回放,眼眶忍不住溢滿了淚水。
我們都清楚知道,動漫早已完結在22年前了,但青春的記憶是無法磨滅的。在籃球的世界裡,出現了櫻木花道,他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個二次元的角色,他更是一代人的一段青春,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如果你有機會坐火車到傳說中的湘南海岸,那一定要單曲循環《直到世界的盡頭》,去尋找關於湘北的回憶!
我們的青春,應該有著這麼一部動漫,它的熱血可以點燃青春期少年的熱血與衝動,它有著青春期該有的遺憾,它也刻畫描繪了一些我們青春期不曾經歷過的事。完整而又帶著些許遺憾,熱血中不乏一絲衝動,懵懂意識中對異性的好奇愛慕。
曾幾何時,我們圍在電視機面前等熒幕上播放熟悉的主題曲;曾幾何時,我們學著動漫人物一遍一遍的練習著投籃;曾幾何時,我們幻想自己也是動漫裡面的主人公。時至今日,當回憶慢慢甦醒,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和感受,也道不盡那些青蔥歲月的苦與愁。
或許,這些動漫代表不了所有人的心聲。有人喜歡《七龍珠》,就有人喜歡《海賊王》;有人喜歡《灌籃高手》,就有人喜歡《棒球英豪》,抑或是《足球小將》。但無論喜歡的是哪部動漫,其實作者都是想向他的讀者們傳遞一種力量。
無論是星矢的倔強、悟空的樂觀還是櫻木的不放棄,這無一不是我們人生旅程中所需要的特質。
國人對於動漫的潛認識,有點年代感可能就是《黑貓警長》,《葫蘆娃》等經典動畫,這些對於兒童益智、培養童心來說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但是被誤解最深的卻是,『動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
作者 | 發條
編輯 | 發條
圖片來源 | 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