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人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致辭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都產生了革命性影響。」2013年9月16日,第十三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金柳林外國語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界的代表在論壇上作專題發言,2016年6月23日,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青島再次召開,金柳林外國語學校代表河北省作專題展示,閃耀全場。近幾年,石家莊市金柳林外國語學校大膽地以網際網路技術與思維重塑學校教育,不僅從一所薄弱學校變身為集團化優質學校,更為全省乃至全國智慧學校建設開啟了有益的先鋒探索。
「TEAM Model智慧教室」實現課堂全員互動,一個小小的遙控器就可以「遙控學習」;校園大型活動網絡全球直播,點擊量可達幾萬人次;老師能隨時隨地在手機上備課、聽課、評課;全校室內空氣實現全天候監測……走進石家莊金柳林外國語學校,這些身臨其境的體驗仿佛將筆者帶到了未來。
金柳林外國語學校創建於2011年,建校之初全校只有兩個年級、300多名學生,是一所典型的城郊薄弱學校。然而短短6年,學校已形成集幼教部、小學部、初中部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成為當地一所百姓認可的優質學校。是什麼成就了這所年輕學校的華麗蛻變?
「信息技術是為學校帶來變革與創新的力量,我們不僅以網際網路技術變革教育,更以開放、平等、互動、共享的網際網路思維重構學校的教育生態。」張英強校長的一句話,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立德樹人 讓德育手段更豐富
走進學校時正值大課間,大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小視頻——《一張紙的自白》。視頻以一張紙的口吻,講述了它被丟棄後等待被人撿起的內心獨白,引人深思。在金柳林外國語學校,餐具取放、水管龍頭開關等行為規範都做成了一個個小視頻,形成養成教育系列,常在午間、大課間等時段滾動放映。一位班主任說:「微視頻以故事化形式滲透教育,聲情並茂,孩子們特別喜歡,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016年,張英強參加了由國家領導人調研的河北少先隊工作座談會。國家領導人指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進少先隊工作改革創新,積極建設網上少先隊,為少先隊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於是,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提高德育實效性,成為了學校的新課題。
除了播放小視頻,學校德育還有多重創新。如學校大膽地將傳統的室外升旗儀式改為室內升旗儀式,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呈現,在石家莊冬天霧霾漸成常態的現狀下,這種形式不受天氣、場地影響,表現形式更為豐富生動,還節省了時間。現在,升旗儀式已成為全校性的微班會,學校在微信公眾號開闢了「升旗儀式我話我說」欄目,師生均可發表感言、意見或建議,共同打造升旗儀式精品課程。
如今,網際網路在學校德育中可謂無處不在。家校同頻共振,有班級qq群、班級微信公眾號、校訓通平臺、班級空間;少先隊自主管理,有「金柳林大隊幹部」微信群、「金柳林小幹部居委會」等交流群。2016年9月1日,學校小學部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50分鐘的活動全網實時直播,共吸引了全國33個地市以及海外人士5000多人,總點擊量達三萬餘次!
「網際網路+德育,使德育手段更豐富了,效果也更突出了。現在每天中午4000人同時就餐秩序井然,餐後垃圾桶裡沒有一粒米,沒有一個饅頭。」學校德育處主任說。
課程建設 讓選擇更加多元
在金柳林外國語學校,老師們每年暑假都有一項任務:登錄社團管理平臺自主申報計劃開設的社團,並在學校為他們開闢的個人社團網頁上對自己的社團進行包裝和宣傳,從而吸引學生報名。而學生和家長可以上網查看各個社團的介紹,開學前一周完成線上報名。一位高年級學生說:「以前,社團申請單只有社團名稱和簡單介紹,只能憑感覺選,現在可以詳細地了解社團的活動、老師等,報名也非常方便。」
課程是學校提供給學生很重要的產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課程是金柳林外國語學校的中心工作。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五類幸福課程體系,尤其是社團選修課程,已開設了八大門類70多種社團,從特長類的拉丁、健美操、合唱、二胡,到體驗類的發藝、美食、剪紙、日語、泥塑,到休閒娛樂的象棋、圍棋、茶藝、刺繡、攝影等,形成了課程建設的品牌。而網際網路更是為課程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體育老師張釗酷愛籃球,但學校有專職的籃球教師,並在高年級開設了籃球社團,讓他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但張老師還是和社團的負責老師一起研究開發了低年級「小小籃球」社團。為了做好社團前期宣傳,張老師自己策劃、撰稿,約請科技部的老師共同製作了視頻短片《張老師有話說》,這段既幽默又感人的視頻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一經發布,引來了無數點讚。很快,「小小籃球」這個新鮮的名詞就迅速在校園中蔓延開來,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社團不僅增加了籃球的趣味性,也為高年級籃球隊補充了大量種子選手。如今,「小小籃球」社團已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社團之一。
智慧教室 創造「學」為中心的課堂
在金柳林外國語學校,最引人關注的一定是「TEAM Model智慧教室」了!只要一臺多媒體電腦、投影機及IRS即時反饋系統,普通教室就變身成了「智慧教室」!孩子們人手一個遙控器,全員參與課堂,既實現了師生、生生高效互動,又實現了課堂教學即時反饋、即時評量、即時診斷。該項目的設計理念是以學生「學」為核心,用科技創造感動時刻,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情感氛圍,讓學生發揮更大的學習潛能。
「對智慧課堂來說,技術層面的應用是淺層次的,只有理解了技術背後隱藏的教育理論,藉助智慧教室系統,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生成,才能構建起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課堂。如何讓教師成為智慧型教師是構建智慧課堂的關鍵。」張英強說。
為了以智慧型教師構建智慧課堂,學校一是以課題推動,邀請市教科所楊亞伶主任帶領課題組開展課題研究,確立了「智慧教室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總課題。二是以活動推動,舉辦「智慧教室創新教學」論壇,承辦石家莊市首屆海峽兩岸「智慧教室」論壇、石家莊市智慧教師專業成長培訓研討會等活動。三是以評價為導向,組織各年級研討制定「智慧課堂評價標準」,引導課堂教學更加科學、規範、高效。
三年潛心鑽研,「智慧教室」終於為課堂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數學課講「比賽場次」問題時,老師拋出了「小組賽共進行了幾場比賽」的問題,孩子們馬上進行基於智慧教室下的TBL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很快將討論結果輸入電子書包,推送到教室屏幕上。「智慧教室改變了以教為主的課堂形式,把課堂還給孩子,讓課堂成為孩子自由學習的空間、思維碰撞的空間。」王娜老師說。
作為以英語教學為特色的外國語學校,學校還引入了「一起作業」網絡學習平臺,開創了英語學習新方式。一位學生說:「我以前很怕做作業,現在很期待做作業。通過做作業,掙學豆,用自己掙得的學豆兌換喜歡的學習用品,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大數據支持下的網際網路課堂,使教與學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實現了「學生主體」,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師第一 加速教師專業發展
金柳林外國語學校要求每位老師每月開一節公開課,學校藉助校網平臺開發了「報課系統」,教師可以自主申報公開課的時間、地點、科目、內容等,每位老師登錄校網就能清楚地了解每天公開課的詳情。最近,學校又開發了報課聽課系統手機端,老師不僅可以在手機端完成報課和註冊聽課,還可以調取公開課教案。聽課教師在手機上評課,授課教師課後也能及時看到大家的評論,老師們都感嘆太方便了!
學校一向堅持教師第一的思想,堅信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決定學校發展的高度。學校藉助網際網路,轉變教育思想,提升校本研修實效,加快教師專業成長。
除了公開課,網際網路還為教研和師培帶來了許多便利。學校一年一度的「柳林杯」高效課堂觀摩研討活動,每節課都會進行全程錄製;每一屆評選出的優質課視頻都會上傳到校網的教學資源庫中,方便老師下載觀看學習。學校每次大型教學活動都會進行在線直播,方便本校老師和兄弟學校的老師不受地域限制一起開展教研。學校集體備課還有聯合備課系統,線上線下的教研活動相結合,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如今,許多青年教師更是熟練玩轉微課、微信,並將此作為「教學神器」。學校很多班級都建立了微信公眾號,老師經常將學生的優秀作業拍照上傳到班級微信公眾號。一位青年教師說:「每個孩子都希望老師將自己的作業展示給家長,因此做作業更用心了;展示提升了孩子的自信,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們非常歡迎!」
信息技術與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使金柳林外國語學校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智慧學校建設的典範。不過,張英強也指出:「當『網際網路+』遇到教育,決定成敗的關鍵不是『網』,而是『人』。學校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發展規律,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張英強 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