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日本,漂流兩天的60歲老漢信川弘光即將被救援人員救起。
3月13日,日本,一名婦女在照顧自己的孩子。
3月12日,日本,一名女孩被從一棟損壞的房子裡救出。
日本政府13日表示,參與地震救災的自衛隊隊員人數將再翻一番,達到10萬人。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透露,目前已經救出3000多人。
災民在樓頂等待救援
當天,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國防部緊急會議上稱,他已接到菅直人首相的命令,決定將派往災區救援的自衛隊人數增加1倍,使其達到10萬人的規模,預期全部到位需要1到2天的時間。
最初奔赴災區的自衛隊隊員為900人,隨即人數增長到8000人,其後又增至2萬人,12日晚間增至5萬人。13日這一人數上升到了10萬人
這意味著日本自衛隊總人數的一半都將趕到救災第一線,這也是自衛隊最大規模的人員調動之一。「現在仍有太多人被困,正等待救援。災情十分嚴峻。」北澤俊美說。
氣仙沼市救出67名兒童
海嘯發生後,拍攝自宮城縣仙臺機場的一段視頻令人驚心動魄:洶湧的海嘯瞬間將海邊的機場大樓變成一座孤島,1200餘名乘客和機場工作人員被困。13日下午,自衛隊動用了救生艇和直升機進行大規模的救援,截至下午17時,全體被困人員均獲救。
在宮城縣氣仙沼市,自衛隊的直升機陸續救出許多在大樓內孤立無援的受災者,其中還有67名5歲以下的兒童。
「將拼命採取各種措施」
由於福島第1核電站發生爆炸,日本政府12日除緊急實施了居民疏散措施外,還和東京電力公司緊密聯繫,盡全力將損失控制到最小。
首相菅直人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強調稱:「我們會克服前所未有的國家災難,將拼命採取各種措施。」
菅直人還在緊急災害對策總部會議上透露稱至今已經救出了3000多人。
各國馳援日本災區
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並引發海嘯後,國際社會紛紛伸出援手,超過7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向日本派遣救援隊,輸送救援物資,提供人道援助。
各國馳援日本圖
美國 150名救援隊員,攜帶12隻搜救犬和150噸物資赴日,於昨日飛抵三澤空軍基地
中國 15名救援隊員,4噸救援物資
德國:40名救援人員、3條搜救犬和15噸物資
瑞士:25名救援人員,其中包括醫務人員和建築師,9條搜救犬
美國:隆納·雷根號航母運送680公斤的大米和麵包
新加坡:5名救援隊員
韓國:5名救援隊員,2條搜救犬前日抵達東京羽田機場。這是首個抵達日本的外國救援小組。昨日,又有102名救援隊員赴日
俄羅斯:將派一架專機,運送50名救援人員,3輛救援車和設備,也將提供天然氣援助
英國:59名搜救隊員,2條搜救犬和11噸的救援物資
紐西蘭:59名搜救隊員
法國:2支民事安全隊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為日本災民提供野外醫院,並派遣協助鑑別遇難者身份的技術人員
■ 自救
棒球場上搭「帳篷避難所」
仙臺華人披露重災區避難所情況
棒球場上搭「帳篷避難所」
本報訊 受災最嚴重的仙臺12日晚些時候部分恢復通訊。在那裡的中國留學生13日下午向記者講述了當地避難所的情況。
唐志明所在的避難所實際上是一所小學,名叫木通町。現在是日本的春假期間,各個學校都沒有開學。震後不久,像木通町這樣的小學就開放所有教室,成為臨時避難所。
令唐志明感慨頗深的是,地震後很多日本人主動從家裡來到當地的避難所。「感覺非常訓練有素,就好像是常識一樣。日本人說,遇到地震啊、火災啊什麼情況,自己過去就行了。」唐志明說,「教室裡都是人,樓道裡也都是人,但是沒有人哭,還是很有秩序,有的避難者把小狗也帶來了。」
21歲的河南小夥子胡哲剛來仙臺不久就碰上了地震。他住在一個棒球場改建的避難所裡。「棒球場上搭建了一個好大的帳篷,是幾個小帳篷拼起來的。」胡哲說。
胡哲覺得這個臨時搭建的帳篷避難所很人性化。「無論你是哪國人,無論貧富都可以自由出入。棒球場的人給我們發了毯子、還有水。我們看到裡面還有熱咖啡機、暖爐,還有一個小型的發電機。」
■ 倖存者
60歲男子
漂流兩天獲救
一名被海嘯衝出去15公裡的60歲男子13日成功獲救。這名男子依靠一片屋頂殘骸,在福島縣附近海域漂流了兩天。
這名男子名叫信川弘光,他告訴搜救人員,他得知海嘯來臨時跑開,第一波浪退去後回家取物品,不料遭另一波浪襲擊。海嘯把他連同屋子一起卷到15公裡外,他抱住屋頂殘骸在海中漂浮兩天。
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現他時,他仍保持清醒,身體處於「良好狀態」。當地官員表示,目前此人已經被送往醫院。
A18-A19版採寫/本報記者 謝來 王卡拉 劉澤寧 張樂 石明磊 綜合新華社、央視報導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