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走讀廣州」,42條路線讓你了解這座城

2020-10-04 大洋粵社區

大洋網訊 「走讀廣州,感知城市」,國慶假期正是戶外遊玩的好時機。近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推出「走讀廣州」小程序,設計了42條路線市內行走線路,讓市民、遊客深度了解廣州。每條線路均包括文字導讀、路線地圖、推薦點介紹以及精美圖集,其中部分線路還設計了走讀路線導航功能。非常方便。

「走讀廣州」小程序分為「魅力都會」「美麗鄉村」「登山步道」「暢跑花城」四大主題,共42條路線。簡短的文字導讀讓您快速了解路線的景觀文化特色、古往今來的故事,有的還凝練了規劃建設或城市更新的方法和理念,向您講述城市發展背後的故事。經過提煉美化形成的路線地圖,將路線走向和各大關鍵節點清晰呈現,讓您一目了然的了解整條線路的基本情況和周邊景點,安心邁開走讀的腳步。

小程序使用非常方便,點擊首頁專題欄圖片,進入專題;點擊您喜歡的路線圖片,進入路線介紹;點擊「進入走讀」,開啟走讀之旅;點擊推薦點,景點精彩近在眼前。其中,「品質人文都會」和「美麗特色村鎮」兩個專題的線路還設計了走讀路線導航功能。在線路介紹頁點擊「走讀線路圖」,即可進入走讀路線導航地圖,路線整體情況在電子地圖上清晰呈現。

如果您在走讀的過程中,發現非常好的新景點而路線上又沒有標出,只需在走讀路線導航頁上,點擊「新增點」圖標,拖動地圖至您期望推薦的地點,點擊確認,即可完成推送。

7條路線,帶你搞掂「最廣州」!

基於廣州傳統的越秀、西關、東山、河南、芳村等歷史城區範圍,設計了7條「最廣州」路線,分別代表著廣府文化、紅色文化、海絲文化、人文宗教、工業遺產等7個主題。

1、紅色基因線:串聯起11個紅色史跡點,從觀音山戰鬥遺址出發,途經中山紀念堂、楊匏安舊居、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團一大紀念廣場,最終到達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路線全長約7.5公裡。

楊家祠(楊匏安舊居)

2、商都年輪線:路線以廣州古代城牆為邊界,囊括了從南越王墓、南漢藥洲、明代城牆、鎮海樓、北京路傳統中軸線、近代中山紀念堂等15處歷代重要遺址,沿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各級不可移動文物110多處,是廣州最豐富的古代及現代早期歷史文化遺址的集聚之地。

中山紀念堂

鎮海樓

3、西關韻味線:路線以水、以街為線,囊括了西關文化最具代表的三大意象:荔枝灣、騎樓、西關大屋,同時帶你走街串巷尋味西關,深入體驗「舌尖上的廣州」。

荔枝灣湧

4、東山洋樓線:新河浦片區是廣州市現存規模最大的中西結合的低層院落式近代住宅建築群,以清水紅磚牆、民國水刷石、西洋式風格為主要特色,融合嶺南與西洋建築之美。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首推五大僑園,分別為春園、簡園、逵園、明園和隅園。這裡還是廣州百年名校培正小學、培正中學和百年教堂東山堂所在地,它們為古老街區又添信仰和文化色彩。

新河浦

5、絲路遺風線: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歷史上更有多次承擔起中國「一口通商」的重任。自白鵝潭起至黃埔港30公裡的珠江前航道,集中和見證著廣州海絲文化的千年歷史。本路線共5.5公裡,串聯起了珠江南北兩岸的沙面、西堤、聖心大教堂、海珠廣場、海珠橋、海幢寺等重要歷史節點,是廣州著力打造「精品珠江」的「近代十公裡」核心區域。

沙面

6、工業遺產線:在近十年城市產業結構優化的進程中,後航道從白鵝潭口開始,從北往南逐步對沿岸的工業進行「騰籠換鳥」、產業轉型。一批舊廠房、舊倉庫搖身一變,成為辦公樓、藝術區、創意園,實現了對工業文化遺產和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和再利用。

中海啟迪科技園

7、文宗體驗線:宗教文化是廣州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一部分,而眾多保存至今的寺、觀、教堂既是宗教活動場所,也融合了優秀的建築、繪畫、雕塑、園林、音樂等藝術元素,最為特別的是在廣州舊中軸線上分布了五大宗教近10間重點寺觀教堂,勾勒出宗教文化與廣州歷史文化相互交融的獨特人文景觀,增添了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風採。本路線全長4.2公裡,走讀三元宮、六榕寺、光孝寺、懷聖寺、五仙觀,聖心大教堂的六大宗教場所,來一次精神探索,共同體驗多元文化。

六榕寺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規資宣

相關焦點

  • 7條「最廣州」歷史文化步行徑出爐!一起「走讀」廣州
    廣報記者陳優子攝大洋網訊 西關大屋、東山洋房、千年古道、百年倉庫……2200多年歷史的廣州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講不完的「廣州故事」。近日,規劃部門策劃了7條「最廣州」歷史文化步行徑,串聯最能體現「海絲風情」和「廣州味道」的文化資源,未來廣州街坊和外地遊客可以沿著這些步行徑「走讀」廣州,品美食、看風情、長知識……
  • 1人成行,走讀廣州新舊中軸,嘆繁華變遷
    本期【走讀廣州】一日遊系列之「楚庭新貌」,將帶你踏上廣州城市新舊中軸線,探索廣州兩千年持續發展活力密碼。登上越秀山山頂,廣州的傳統中軸線就在眼前,這條中軸線的起點是明代修造的鎮海樓。向南,從越秀山腳下的中山紀念堂開始,經廣州市人大常委辦公大樓、人民公園、海珠廣場,南抵珠江邊,這條近3公裡長的城市傳統中軸線,承載了廣州千年的歷史文脈。
  • 「院士天團」走讀松山湖
    作為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最後一天,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謝先德等「大咖」,共同走讀松山湖科學城,領略松山湖科學城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 院士走讀松山湖 領略發展變遷
    參觀展館,感受城市發展變遷走讀松山湖科學城的第一站,設在松山湖生態城市科普館。「全球30%的玩具鏟子東莞,全球25%智慧型手機產自東莞,95%的電子終端配件1小時內在東莞可以配齊……」在展廳,講解員向大家介紹東莞及松山湖高新區基本情況。
  • 「走讀杭州」周日帶你走近蘇東坡
    大家都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蘇東坡,但你是否知道當時的他究竟在哪裡詩興大發?這位千年前的杭州市長究竟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本周日起,錢江晚報170俱樂部策劃組織的「走讀杭州」系列活動繼續走起,一邊踏春,一邊跟著一幫「杭州通」去尋尋歷史名人們與杭州的情緣和足跡,從而更好地了解你生活的這座城市。
  • 廣州如何「夜生活」? 十大網紅打卡點與5條精品路線公布
    十大網紅打卡點與5條精品路線公布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20-08-09 五條夜生活精品推薦線路分別是煙火氣路線、動感遊路線、文藝行路線、潮玩樂路線、炫科技路線。
  • 陳忠《走讀濟南》書評:跟一本書去看一座城
    眼下,濟南也有了這樣一本書,它就是陳忠的《走讀濟南》,和那本書不一樣的是,這是專寫一地,豐富而全面。雖然書中提到的地方我幾乎全都去過,但看了書才知道,原來那些司空見慣的景觀裡,還有過那麼多人和那麼多故事,那麼多歷史的遺蹟和歲月的珍藏。
  • 十大親子徒步走讀廣州路線
    粑粑麻麻終於可以陪自家的寶貝踏足大廣州的各個角落,品味不同地方帶來的收穫啦!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嘛!這時候你往往會糾結去哪裡好呢?不用慌,跑步君來「拯救」大家,自然風、鄉村風、文藝風應有盡有,你隨便挑!
  • 1人成行,走讀廣州新舊中軸,嘆繁華變遷
    本期【走讀廣州】一日遊系列之「楚庭新貌」,將帶你踏上廣州城市新舊中軸線,探索廣州兩千年持續發展活力密碼。登上越秀山山頂,廣州的傳統中軸線就在眼前,這條中軸線的起點是明代修造的鎮海樓。向南,從越秀山腳下的中山紀念堂開始,經廣州市人大常委辦公大樓、人民公園、海珠廣場,南抵珠江邊,這條近3公裡長的城市傳統中軸線,承載了廣州千年的歷史文脈。
  • 新聞|探尋歷史文脈 走讀東南佛國——記「上香古道」首期走讀體驗
    感謝雲林書院的組織,今天和先生一起參加上香古道走讀活動收穫滿滿,歡喜滿滿。聽老師解說,感受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走在上香古道,仿佛看見千年佛國過去的輝煌。作為新杭州人真的很幸福。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這樣有意義、綠色、健康、增長智慧的City Walk行動。——胡婷婷從靈隱到上天竺這條線路,我曾走過好多次。
  • 走進杭州 聆聽城市「精神傳記」 文化走讀活動周六啟幕
    這裡面有你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更多的是你記憶中似是而非或者耳目一新的真相,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11月28日下午2點,由杭州之聲、杭州市朗誦協會主辦的「尋城記·走進故事裡的杭州」文化走讀活動在西湖邊拉開序幕,來自浙江工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浙江科技學院等五所報名參加活動的高校學生齊聚在嶽廟門口,開啟走讀杭州之旅。
  • 院士走讀松山湖 點讚東莞創新驅動發展
    兩大科學城要有機聯動優勢互補 當前松山湖高新區正處於由「園」向「城」轉變的關鍵發展階段,而松山湖科學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主體,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以及醫療健康五大產業,開展源頭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走讀松山湖科學城的第一站,就設在松山湖生態城市科普館。
  • 世界級主題樂園廣州融創文旅城15日開業,三條路線帶你玩轉花都
    廣州融創文旅城作為花都旅遊產業的明星代表,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全新的旅遊體驗及滑雪運動場所。據了解,花都素有「廣州北肺」的美稱,這裡匯集三山一水六平原,「山、水、林、田、花」相依相傍。近年來,依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深厚的歷史文化優勢及便利的空、鐵、水、路交通網絡,花都成為珠三角休閒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 院士「大咖」走讀松山湖 領略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中新網廣州11月4日電 題:院士「大咖」走讀松山湖 領略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作者 王堅 袁仕聯  「松山湖高新區經過近20年的發展,的確取得不少成績!」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4日走進廣東東莞松山湖生態城市科普館(下稱「科普館」),對松山湖高新區發展表示肯定。  目前,松山湖高新區正經歷由「園」變「城」的發展階段。
  • 院士「大咖」走讀松山湖 領略松山湖科學城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近日,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年會在廣州舉辦。年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等「大咖」,走讀松山湖科學城,領略松山湖科學城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 新路線,新玩法。跟上腳步,一起換種方式走讀杭州
    2019年全年,由錢江晚報170俱樂部策劃組織的「走讀杭州」系列活動開啟9條路線,共與三百多名小夥伴度過了美好時光。新的一年,「走讀杭州」名泉系列將作為新年開篇隆重登場!在最美的季節,穿越滿山蒼翠,去探尋杭城名泉背後的奇聞軼事和迷人的人文景致。
  • 廣州清遠7條高速連接!廣清城軌今年底建成運營!
    廣清城軌廣清城軌一期將於年底建成投入運營,積極推動廣清城軌二期工程(廣州北站至廣州站)、廣清城軌北延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動工建設。18號線小檔案18號線從廣州東站至萬頃沙,全長61.3公裡,共設站9座,其中換乘站8座。
  • 廣州未來是座什麼城?三句話總結
    廣州正在滿血復活,但是很多人沒看見。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廣州的產業不是諸位在自媒體上看到的美食、美景,而是深藏於城市肌理深處的四大產業,以及兩個英文縮寫字母。只有了解了這些,才會知道廣州正在經歷什麼,以及廣州未來會是座什麼城。
  • 院士「大咖」走讀松山湖 領略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中新網廣州11月4日電 題:院士「大咖」走讀松山湖 領略科技、人文、生態之美  作者 王堅 袁仕聯  「松山湖高新區經過近20年的發展,的確取得不少成績!」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4日走進廣東東莞松山湖生態城市科普館(下稱「科普館」),對松山湖高新區發展表示肯定。  目前,松山湖高新區正經歷由「園」變「城」的發展階段。
  • 廣州這條地鐵線換乘站猛增至17座,一站可換6條線!
    >棠溪站共預留6條地鐵線貫穿白雲、越秀、海珠、黃埔、番禺5個區快來看看這波新變化(ps:還有貼心的擠地鐵、地鐵補票小妙招)→與四號線換乘大學城南站→與四號線、七號線換乘1、棠溪站6條地鐵接駁十二號線是首條接駁鐵路棠溪站的地鐵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