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嵩山,是遲早都要拿下的一座山了,誰叫它是中嶽呢。
但過去很長時間內,我都沒有計劃來嵩山。原因有二:
一、大家都知道,嵩山是少林寺的座落處。但少林寺太出名了,聽說來這裡的人特別多,特別特別擠。
二、以前在網上看人們拍的嵩山的照片,我感覺景色也挺一般嘛,其主峰海拔不過才1400多米,看不出啥景色。
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身邊不止有一個人提起,說嵩山風景特別美,我才重新注意到了嵩山。
為啥我看到的嵩山的照片都不美,卻有很多人說很美呢?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深入研究了一下嵩山。
原來說嵩山美的,都集中指向了嵩山上一個叫三皇寨的地方。從照片上看,三皇寨的景色有點像華山,雖說算不上絕美,但也有幾分姿色。
我猜想三皇寨的實景應該是比照片山美的,因為這世界上存在這麼一類地方,這類地方並不一定上相,但實際卻很美。
既然很多朋友提到了三皇寨很美,加之照片看起來有那麼點意思,我判斷三皇寨就是這類好看但不上相的地方。
於是,我多了一些去嵩山的動力。又於是,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天,我決定去欣賞下三皇寨,順便就把五嶽之中的中嶽拿下了。
一、古老的登封
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後,我發現嵩山遠比我之前想像的精彩。
之前只知道中嶽和少林寺,卻不知道嵩山所在的登封市,是一座古老遺蹟暴多的縣級市。
這裡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嵩嶽寺塔,還有中國的第二座寺廟——法王寺,並且還有好幾座歷史上千年的磚塔,更有近2000年歷史的漢三闋。
嵩山下還有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司馬光曾在這裡寫《資治通鑑》,漢武帝都來這裡遊玩過;還有著名的元代觀星臺,一個非常有名的中國古代天文臺。
想來我去過的城市裡面,很少有哪個城市的古蹟有像登封這麼多這麼老的了,這讓最近比較喜歡遊玩人文歷史地點的我充滿了期待。
聽說登封以前是歸洛陽管的,後來被強行劃給了鄭州。要是不划走,感覺洛陽會好牛,不僅有龍門石窟、少林寺、嵩嶽寺塔這種超級人文景觀,還有老君山、嵩山、牡丹花這種超級視覺景觀。所以,在這裡同情洛陽3秒鐘。
由於登封可以去名勝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本沒有安排在登封呆太長時間。所以我就只有重點選擇一些地方先去去了。
嵩山雖然聽起來像是一座山,但其實是由兩座分開的山組成的,一個叫太室山,一個叫少室山。
太室山應該說嚴格意義上的中嶽,因為武則天封禪就是在太室山的山頂封的。而傳說中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磚塔——嵩嶽寺塔就在太室山下,嵩陽書院也在太室山下。
少室山呢,就是著名的少林寺的所在地,並且傳說中很美的三皇寨,也在太室山上。
所以目標很明確了,兩天時間,我必然是一天爬太室山、一天爬少室山了。然後順便去一下嵩嶽寺塔、嵩陽書院還有少林寺。
二、三皇寨
太室山和少室山先爬哪一座呢?開始糾結了蠻久的,但趕上第一天天氣好,我決定先去少室山了,因為那裡有看風景的三皇寨。
少室山主要有兩個入口,一個少林寺,一個三皇寨。很多人都說爬山要從三皇寨進,少林寺出。然後我發現是真的。
因為三皇寨入口特別偏僻,沒有公交車。登封計程車界默認的價格是從市區打車到三皇寨40元,但是從三皇寨打車回市區聽說很可能被要天價,畢竟那兒沒有車,坐得坐,不坐也得坐……
一到登封便有一隊計程車湧上來問是不是要去少林寺,我說要去三皇寨,有一位直接要價40元,和之前了解的差不多,我便去了。
本以為嵩山有少林寺鎮山,名氣大,遊客多,交通會很方便,但來了以後才發現錯了,至少去三皇寨是很不方便的。真的是在那種特別荒野的地方,離市區十幾公裡路,路上車都看不到。
從三皇寨的入口處看,上方有裸露的山體,的確有那種比較美的山的特徵。黃山、華山、老君山等比較美的山,都有類似特徵。所以看入口我還是挺期待,相信很多人說三皇寨美是真的。
上三皇寨的路,一開始就來了個超級陡坡,很長很長。不過嵩山的最高峰海拔不過1500多米,總體來說是不會太難爬的。反正前半段路和所有的山的前半段都差不多,在密林裡面穿行,又陡又長,比較無趣。
在半山上看到對面有一座紅色的山脈,明顯和三皇寨的山體不太一樣,後來一個登封當地的人告訴我,其實在那座山上看三皇寨最美,一些當地攝影愛好者愛去,不過因為不是開發的景區,所以去的外地人很少。
不知道誰在山壁上提的「蒼山林海」,站在此處往西面望去,的確是蒼山林海。路上聽人說,這裡秋天的紅葉是很美的,漫山遍野層林盡染。
我在路上仔細看了,的確有很多秋天要變紅的落葉植物,想必秋天來三皇寨,也別有一番風景。
繼續爬山玩兒。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值得提一提,就是嵩山屬於伏牛山脈。之前在洛陽見過的老君山也是屬於伏牛山脈的,讓我感覺這條山脈風景很不錯。而伏牛山脈又是屬於秦嶺的餘脈。我又想起華山也是屬於秦嶺的,突然讓人覺得秦嶺真是一條不可多得的美麗山脈,居然集中了這麼多貌美的名山。
約摸半個小時時間,就到了正式欣賞風景的地方了。看到的第一座山峰,貌似是叫望洛峰?站在上面據說是可以望見洛陽。
這座山峰十分險峻,頗有華山西峰的陡峭之勢。突然我明白了什麼,為啥很多人說三皇寨很美,可能正是因為其陡峭造成的。
山一旦陡峭了,即便不是很高,也會呈現出俊美,這在太行山和張家界體現更明顯,當然三皇寨也不差。
傳說中的嵩山三皇寨禪院,修建於半山之間,位置很仙,此處是否適合修煉《易筋經》或者嵩山劍法?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來,以前一直搞不清楚嵩山到底是少林寺的還是嵩山派的?為什麼左冷禪沒被掃地神僧滅掉?
這回總算搞清楚了,嵩山是分成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嵩山是一座集佛、儒、道三種文化的山。如果沒錯的話,嵩山派應該是在太室山那邊,因為少林寺在少室山這邊嘛。
繞過三皇禪院,就到了三皇寨一帶我最喜歡的一段風景——連天峰南側山谷。連天峰是嵩山的最高峰,海拔1512米。
不僅最高,其陡峭程度在嵩山也是數一數二了,從山頂到山腳壁立千仞,坡度即便沒有90度也有80度了。
順便說一下,連天峰是不能上的,目前只有一些登山愛好者牽著繩子才能上去,我在一路上碰見好幾隊去爬連天峰的驢友,想必有時間去爬爬也不錯。
這段山谷也屬於那種幽深山谷,行走在其中是極美的,看這掛在半山上的棧道就看出來了。這風景又難免不讓人想起黃山、老君山之流的風景。
但事實上三皇寨和黃山、老君山之流又有著很大不同。三皇寨的山體石頭主要是石英巖構成,而不是花崗巖。
回想起風景最美的名山,黃山、三清山、老君山、華山,而這四座山都是花崗巖。所以過去我以為,葫蘆娃裡面那種滿是石頭再夾雜著點松樹的水墨風景,只有花崗巖山才有,沒想到石英巖也有類似的效果。
但除三皇寨,我其他地方也沒見過,也沒聽過石英巖有這般風景。想來三皇寨風景還是非常獨特的。
走進看看石英巖,和花崗巖有什麼不同?其實長得挺像的,都很硬,且沒有泥土,所以能夠裸露出來,形成漂亮乾淨的山體。
再換個角度看看這個山谷,是不是真挺像葫蘆娃裡面妖怪住的地方?話說我在嵩山上真遇到不少蛇。
早就聽說嵩山的蛇不少,我發現是真的,短短兩個小時我就遇到2條,後來問別的朋友說也是在路上看到蛇了。
第一條遇到的蛇是在連天峰對面的棧道上,突然一條蛇爬到了路中間,然後我們突然發現了彼此,但這條蛇被我嚇得不輕,扭頭狂爬,還沒等我取下相機鏡頭蓋兒,他就躲進了草叢裡,本來想撩開草叢拍一下,但最後我想還是算了,別惹它。
嵩山在地質學界是很出名的,在地表可以看到五個地質年代的地質作用留下的景觀,比如可看到20億年前形成的巖石。這座不太高的山竟會這麼豐富的地質標本,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不過這回沒有仔細研究地質,也沒時間去嵩山地質博物館,所以沒太弄懂地質上的事。所以對於地質景觀的評價,只有用一個很沒有技術含量的「挺美」來形容。
三皇寨的棧道不是很長,只有小3公裡,不過一路風景的確精華的,基本可以邊走邊拍照。
走到連天峰下面望一望三皇禪院,還挺有意境,我想有點雲海可能效果會更好。但今天這個天氣我已經很滿意了,順便說一說最近的天氣預報,也太準了,說下雨就下雨,說晴天就晴天。
來到傳說中的鐵索橋,到了這座橋就輕鬆了。索橋位於三皇寨棧道最高位置附近,後面基本都是下坡路,可更輕鬆地賞景了。
碰見一勇敢的哥們兒坐到懸崖邊拍照,感覺有些危險,看著都腿軟了,不敢過去。想當年在華山我也拍過這麼一張照片,當時是繫著安全帶的,但後來聽說華山因為出事,關閉了此類危險項目。
近看望洛峰,看看這座山峰複雜的剖面巖石,你是否能感受到嵩山地質運動的複雜呢?
石英巖偶爾也有一些怪石,不過相對而言看起來沒有花崗巖那麼多。這塊石頭說是像象鼻子,你覺得像麼?一個朋友說不像,但我覺得還挺像。
一個長得很像癩格寶的石頭,不是應該取名叫「金蟾迎客」之類的嗎?但是周圍居然沒有發現標牌說這是一個景點,奇怪了。
連天峰和望洛峰之間山谷的風景。這裡能看到一個什麼劍鋒,是嵩山地區為數不多的柱形山。
這個山谷的上鏡率非常高,因為這裡有嵩山著名的書冊崖,一堆片片疊疊的山體。
書冊崖應該是三皇寨上鏡率最高的地方了,在網上搜嵩山,出來的除了少林寺就是一堆書冊崖的照片。
這個山體的確很有特徵和識別度,就是拍照位置感覺不夠理想。大概這就是一個適合用心感受,不太適合相機記錄的地方。
但之前提到了,三皇寨對面那個紅色的野山,是一個拍攝三皇寨的好地方,很多本地攝影師去玩兒。又應了那句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仔細看,書冊崖的地貌真挺迷人的,這種一層一層的巖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問了好幾個學地質的居然都沒解釋清楚,看來大家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啊!
整個三皇寨爬山遊玩用了3個小時,一切皆在計劃中,這次行程還是很順利的,並且天氣完美。
書冊崖旁邊也是上山纜車的終點站,繼續前行下山也就通往少林寺了。但我這麼誠信來爬山的人,當然不會坐纜車了。
早就聽說從三皇寨下少林寺的山路毫無風景,所以我也一路快行沒有什麼停留了。只是路上不斷碰到從少林寺爬山上來的遊客,問還有多久才到頂啊?
我都不忍心告訴他們,等爬上了山頂,去三皇寨看風景還有3公裡山路要走,而且說不定還要走回頭路。
從三皇寨到少林寺的路真的沒啥風景,一路上唯一的亮點就是我又嚇跑了一條蛇,並且碰到了一隻多手多腳的馬陸。以前很怕這種動物,後來慢慢覺得還挺可愛的,這種生物能吃掉各種腐爛的物質,幫助清潔大自然。
但是你知道他有多少只腳嗎?我仔細數了數,大概是200隻左右。
三、達摩洞和少林寺
約摸一個小時下山路,我便走到了少室山另一頭山腳下的少林寺塔林,此時已是中午了,便在此吃了一頓午飯,一邊欣賞下這塔林。
這裡的每一座塔,是一座高僧的墓塔。而少林寺塔林歷史悠久,據說最古老的塔建於唐朝年間,大有來歷。
但其實我心裡此刻渴望的,其實並不是看塔,而只想看李連杰。
其少林寺周圍,除了塔林,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地方:達摩洞和初祖庵。其中達摩洞是達摩面壁的地方,這個不可不去了。初祖庵還要坐纜車到另一個山上,時間有限這次就不打算去了。
之前聽人說去達摩洞只有兩公裡路,從塔林出發一個小時就可以打個來回。但上了路我才發現,達摩洞在一個叫五乳峰的山上……我暈,竟然又要爬山……
上午爬三皇寨已經耗去了很多體力,竟然去達摩洞又要爬山,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在山下看看半山那道陡峭的山路……就知道去達摩洞會有多累了。實際上去達摩洞一來一回,我差不多耗時2小時。
沒辦法,使勁兒爬把。爬爬爬,爬了好久,終於爬到了這一段很陡的路,其實一路都挺陡,只是看不到而已。走完這段還要爬一段山路才到達摩洞。
站在這裡回望下對面的山,右邊貌似就是望洛峰了,看得出來今天是走了不少路的。
終於,我還是來到了達摩洞,傳說達摩在這裡面壁九年。還有傳說在裡面留下了達摩面壁的影子,這聽起來就有點玄幻了,以至於我都在懷疑達摩是否真在這裡面壁過。
據說達摩是印度人,來這裡之前少林寺一直是修小乘佛法的,達摩來以後開啟了大乘佛法時代。大乘和小乘法有啥區別呢?這個研究不多不得而知,但我只知道達摩武功很高,《易筋經》很出名。
到了達摩洞,繼續往上爬,還能到五乳峰中峰頂。來都來了,就上去看看風景把。在山頂可以同時看到太室山和少室山。
難得來一次,還是晴空萬裡,上全景圖。左邊遠處的就是太室山了,右邊則是少室山。
五乳峰上有一條野道是可以通往山下的,我看到一大群驢友從野道上來,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逃票進來的。
但山上的人告訴我,如果要去少林寺就必須原路返回,我便原路下了山,然後來到了終究會來的少林寺。
果然,少林寺的人是最多的。之前在三皇寨和達摩洞,我在路上都很少碰到人,但少林寺門口充滿了人。但感謝萬能的PS,讓我把所有路人都P掉了。
其實我還挺想去嵩山學少林跟武當的,感覺會武術的動作都很瀟灑飄逸,強身健體能自衛,不過這個恐怕也只能想想了。在此走一遭也不算遺憾。
四、嵩陽書院
從少林寺出來一看時間還早,我趕緊打了個車去嵩陽書院。
這次來登封時間不多,很多古蹟是沒有時間去了,但嵩陽書院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不去的。
嵩陽書院號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司馬光還在這裡寫過《資治通鑑》。在古代是不是怎麼也得算個北京大學的水平?
更著名的,是傳說嵩陽書院裡面有三棵柏樹,漢武大帝劉徹都見過,這種超級穿越古今的事情,我怎麼能不去湊個熱鬧呢?
第一棵大柏樹,據說當年漢武帝看到它時覺得它太大,便封為大將軍。真是古樹名木,看上去就很有意境。
但是沒想到大將軍後面有一棵更大的,漢武帝便封為「二將軍」。不知道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不過這個二將軍真的很大啊!!!我也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樹。據說這棵樹的樹齡已經有4000多年了。
二將軍值得從各個角度來看一看,據說這棵樹樹幹的周長有13米。
據說在後面,還有一顆更大的柏樹,被漢武帝封為三將軍了。我很好奇有多大,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原來,這棵樹在明代就已經死去了。
明代驢友徐霞客曾在遊嵩山記裡面提到過,看到了第三棵柏樹:惟三將軍柏鬱然如山,漢所封也;大者圍七人,中者五,小者三。想必那第三棵柏樹,是還要大一些的。但如今嘛,只剩下空空庭院了。
嵩陽書院裡還有一塊很出名的大唐碑,據說上面記敘的是某個道士為唐玄宗煉仙丹的故事,並且撰文還是宰相李林甫寫的。
嵩陽書院不大,不過我還是在裡面悠遊了一個多小時,第一天的行程也就圓滿結束了,接下來該去吃河南燴麵了。
但今天天氣實在喜人,從書院出來後坐在太室山的大門口,竟望著天空不想離去了。這一連片山,就是明天要登的太室山了。
五、嵩嶽寺塔
太室山上山下山的路有很多條,初次來的很多人都會疑惑該從哪裡上山。
翻看了很多介紹,大部分人是從嵩陽書院上山的,有的人選擇從嵩嶽寺塔那條路下山,比較快,還有人從盧崖瀑布那條路下山,但據說這條路非常長,走起來累,並且沒啥風景。
綜合了一下,我打算從嵩嶽寺塔那條路上,嵩陽書院那條路下山,這樣一來可以大清早去看看嵩嶽寺塔,避開人流,二來不用去走盧崖瀑布那條傳說中很累的路,畢竟頭一天爬了兩座山,我已經累飄了。
但是沒想到,載我的計程車司機非讓我從盧崖瀑布那邊下山,並且拒絕反駁。還和我爭論說嵩陽書院那條路上山的寺廟都是新修的,沒啥看頭,還說你來都來了,從盧崖瀑布下,就把嵩山走穿了,不留下遺憾,還可以看看那邊的一線天……
結果我又動心了,又決定改道從盧崖瀑布下山。然後他還提醒,早上六點以前就出發,進山就不用買門票了……
結果我發現是真的……一大早很多當地人就走到嵩山裡面去晨跑,都不用買票進的。但也請相信,爬這山累得就算免費也不會有多少人來爬。
今天的路上應當是很拼的,我算了算,從太室山大門口走到嵩嶽寺要3公裡,從嵩嶽寺爬到主峰峻極峰有近4公裡超陡山路,從峻極峰到盧崖瀑布7.5公裡下山路……總路程應該是在15公裡以上了……
有了昨天在少林寺買很貴的水的經驗,今天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了一瓶1.5升的礦泉水,確保一會兒在太室山上能實現飲水自由。
一大早,我便直衝著嵩嶽寺去了,3公裡的水泥路有些無聊。旁邊有很多種杏子的,買了兩斤準備山上吃,後來發現還挺甜。
約摸半小時,便看到它了,嵩嶽寺塔——傳說中中國現在最古老的磚塔。看到那個塔尖尖我已迫不及待要進去了。
是的是的就是它,那個傳說中長得像個玉米的建築。我今天也來的太早了,只有我一個遊客,難得享受下這片刻的寧靜。
嵩嶽寺塔始建於北魏時期,至今已有1500年滄桑了。這座塔有多少層呢?我眼睛都數花了,但一直都沒有數清楚。這座多邊形塔又有多少個邊呢?我也沒數清楚。
我注意到塔前有一顆很大的銀杏樹,想必到了秋天會很美吧。後來碰到一個本地朋友來晨練,他說那顆銀杏秋天的確很美的。
走進嵩嶽寺塔裡面看看,長什麼樣呢?如果不是事前得知,我斷然想不到這些磚石已經上千年了。
繼上次去了山西應縣木塔之後,就一直想來看看嵩嶽寺塔,如今終於又順利完成了一個心願。
在嵩嶽寺的附近,還有一個有名的寺廟——法王寺。法王寺的建成時間據據說只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是中國第二早的寺廟。裡面的法王寺塔,也是一座千年古塔。不過今天沒有開放,只能在門外看看了。
在法王寺位置望見的兩座山峰,據說就是嵩山十景之一的「嵩門待月」,每當中秋節之時,便可看到月亮從兩座山峰之間升起。
六、峻極峰
路過法王寺,就正式開始爬太室山了。這條路上風景比較單一,一直到山頂我基本都處於快速走路狀態,全程差不多2小時。
開始碰到幾個年輕人,有一位問我這山上有蛇嗎?我說有啊,我碰到好多條,而且攔在路中間,所以你要小心了。他於是露出一份驚恐的表情。
由於昨天在路上碰到蛇了,今天我比較小心,但今天蛇沒看到,倒是看到了很多張牙舞爪的甲蟲。
這片亂石堆附近,算是從嵩嶽寺到峻極峰路上為數不多的風景了。
山上的一塊大石頭下,有一個賣水的地方。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一路上唯一補給物品的地方。賣水的老闆說他是早上六點爬上來的。
在兩片山之間,能看到遠處的少室山。那個最高的尖尖,是連天峰吧?這裡還是很能看出嵩山石英巖地貌特徵的。
太室山的主峰為什麼要叫峻極峰呢?因為它真的峻極了。陡坡接陡坡,一段接一段無休止,累!
終於,坡度變緩了,目測快到山頂了。然後我碰到了一隻很奇怪的喜鵲,這隻喜鵲竟然不飛,而是一級一級往上爬臺階……目測這小小的身體爬了少說也有四五十級……我感覺這嵩山的喜鵲好有興致啊。
果然,很快便到山頂了。登封壇遺址,武則天傳說就是在此處登壇封禪的。不過如今只剩下基座了。
然後再往前走兩步,終於,到了,傳說中的嵩山主峰——峻極峰,海拔1491.73米。五嶽的主峰,終於又拿下一座!!!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終於,可以鬆口氣欣賞下風景了。首先來遠眺下遠處少室山的全貌,看起來還是很對稱的等腰三角形。
再看看其他方位的風景。今天天氣一般倒沒有什麼特別,但比較特別的是還可以俯瞰到山下的嵩嶽寺塔,還有法王寺和法王寺塔也能看到。
七、盧崖瀑布
接受計程車司機的建議,我準備走這一條傳說中超長又沒啥風景的去盧崖瀑布的路了。
和網上很多人說的一樣,這條路又長又長又沒啥風景,所以我也基本一直在趕路,沒作多少停留,全程3.5小時。
其實走這條路就是為了求個圓滿,這樣就把太室山和少室山都走穿了,對爬山而言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有的地方可以俯瞰一下登封市,算是相對特別一點的景致。登封有少林寺,所以也有好多武校,想必這座城市裡面有很多會武功的人。
昨天買的番茄一直以為帶掉了,結果路上吃午飯時,我竟然又從包裡翻出來了,令人喜出望外。但今天最成功的準備,還是帶了一個1.5L的水上山,要不得渴死,或者花很多錢買水。
從一個更開闊的角度看少室山和登封縣城,要是天氣好一點想必會更美。但昨天三皇寨的天氣已經很好了,所以此刻也覺得無所謂了。
一路的風景都是路路路,路果然是這條路上最主要的風景……
然後終於,走到了計程車師傅口中的一線天。他非常推薦這個一線天,但是又有一些當地人告訴我這個一線天沒啥玩兒的,但到底好不好玩兒呢?大概只有你去了才知道把。
但我已記不清我見過多少個一線天了,很多很多的山都有一個叫一線天的景點。
然後是傳說中的鐵索橋,我感覺我就要完美結束行程了。這一段風景還可以,不過山上的水都枯了,所以也變得一般了。
然後就是傳說中的盧崖瀑布了。徐霞客曾對這個瀑布讚不絕口,說起是:舞綃曳練,霏微散滿一谷。還說和武夷山的水簾洞很像。
但貌似我認識的來過嵩山的人,從來沒有人見過這個瀑布有過水……而我記得別個武夷山的水簾洞的有水的……
總之,這個盧崖瀑布應該是一個比較雞肋的景點了,但不管怎麼說,我終於完成了走穿太室山的目標。
然後在盧崖瀑布景區門口,我遇到了一個更無助的問題,這裡人跡罕至,在一個超級荒野的地方,方圓五裡都不見人……不僅沒有公交車,連計程車、黑車都沒有。
想用滴滴叫車?事實證明顯然是叫不到的……費了好一陣功夫,我才拖著半條命回了市區。
但令人驚喜的是,我最終還是為自己贏得了「中」的稱號。
從三皇寨到達摩洞再到少林寺,從嵩嶽寺到峻極峰再到盧崖瀑布:面對我在嵩山豐滿的兩天行程路線,那位登封計程車師傅忍不住給了我一個評價:
你這體力,還真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