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撈魚河溼地,昆明人一定不會陌生,那是位於滇池東岸的一片大型溼地,是為滇池水體治理而修建的一個大型生態公園,除了數百畝連成一片的水中森林中山杉之外,那裡應季變化的花卉展覽是很紅火的地方,自從2016年春天開始的鬱金香花展之後,撈魚河溼地公園的花卉園就成了愛花人的一個好去處。春天的鬱金香、夏天的百日菊、唐菖蒲,秋天的大麗花……都是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的模樣,每一種花兒都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
記得在2016年的春天,撈魚河溼地公園的鬱金香花展驚豔了昆明。都說春城無處不飛花,昆明一年四季都不缺少鮮花,鬱金香卻算是個稀罕的品種。色彩豔麗、花型獨特的鬱金香是從國外引種的,一直是公園裡比較稀有的花卉。仿佛是橫空出世,60萬株鬱金香在滇池湖畔驚豔綻放,立刻成為人們踏青賞花的好去處,也引起周邊交通的大擁堵,到了周末更是熱鬧非凡,號稱是人比花多……
有了前些年舉辦花展時遇到的問題、總結的經驗,公園採用了新的管理模式。與之前的免費開放不同,現在公園的花卉區單獨隔離開來、收取20元/人的賞花門票,6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憑證件免費入園。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人自行選擇、控制入園人數,讓真正愛花者有了更好、更美的賞花體驗。想當年這裡的鬱金香花展每天都是人頭攢動、比肩接踵,不知道是看花還是看人。對於真正愛花的人來說,你會發現,到這裡賞花是物超所值的。
今天參加昆明走進自然群周末徒步活動,走入滇河道撈魚河,終點就是撈魚河溼地公園,早就聽說這陣子公園裡的夏季花博會已經開展,自然不能錯過賞花的好機會。記得去年公園曾發起過選擇種什麼花的公眾投票,我們都曾是積極的參與者。
我們到達溼地公園時已是下午4點多,花展門票只收取了10元/人。一如既往的樣子,位於大溫室旁的花園面積不算太大,花卉的種植密度卻很大,集中連片、五彩繽紛、百花鬥豔的花兒盛放,將花園裝扮得美輪美奐,就算是今天這樣陽光燦爛的日子,花園裡的花兒依然是鮮豔奪目的景致。
花園裡的花卉品種很多,有百日菊、有萱草、有唐菖蒲,還有正在養育中的大麗菊。時下,花園裡的主角是百日菊,正是花兒盛放的季節,紅的、黃的、白的,深淺搭配、相得益彰。沿著花園中蜿蜒曲折的花徑小道走走看看,各色花海撲面而來,高低不一的植株、深淺錯落的色彩自然天成,有如茫茫大海中一道又一道波濤奔來眼底,令人目不暇給。
百日菊(學名:Zinnia elegans Jacq.):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00釐米,被糙毛或長硬毛。舌狀花深紅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圓形,先端2-3齒裂或全緣,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長柔毛。花期6-9月,果期7-10月。百日菊原產墨西哥,是著名的觀賞植物,有單瓣、重瓣、卷葉、皺葉和各種不同顏色的園藝品種。目測在撈魚河溼地公園的花園裡,百日菊的品種是極多的,用顏色分、用花型分,這裡有很多好看的種類。
徒步環滇、家人同遊,我們去過很多次撈魚河溼地公園。很喜歡這裡的清幽淡然,水流潺潺、棧道蜿蜒。一直以為這條河該寫做撈魚河,看公園的標識牌才知道它叫做「撈漁河」,不知何故,或許這是老昆明留下的稱謂,它一定是有一段特別的故事吧。因為現在都用電腦寫字,系統中常常自動將「撈漁河」判定為錯別字,很是無奈。今天看到在河邊矗立的河長公示牌中,寫的都是「撈魚河」,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吧。究竟該叫作「撈魚河」,還是「撈漁河」,我們尚未找到確定的答案,也找不到關於它故事的傳說。
昆明撈漁河溼地的夏季花博會已開展,百日菊是時下的主角,很美。喜歡花兒的朋友們,帶上家人、約上朋友,一起去撈漁河溼地公園賞花吧。
(拍攝於2019年6月29日,星期六)
小貼士:
撈漁河溼地公園離昆明主城較遠,建議自駕前往。將手機導航的目的地設定為「撈漁河溼地」即可導航前往。如果坐公交,建議乘坐地鐵1號線到終點站大學城南站,轉乘C86路到撈漁河溼地公園下車。另外,也可以乘坐222路公交車在中和村下步行50米即到;K31路到撈漁河溼地公園下車;公交票價:1-2元/人,不能刷卡,不設找補,需提前備好零錢。也可以用支付寶乘公交車,這是比較便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