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修文縣持續深入做好「文」的文章,傾力打造「陽明文化」城市名片,全縣文化設施不斷完善,文化文藝活動不斷火起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欣欣向榮。修文以文化之力,為全縣經濟社會鑄就了發展之魂。
這幾天,修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音樂舞蹈室內載歌載舞,舞蹈愛好者匯聚一堂,練習民族舞,今年,修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讓他們有了更好的活動場所。
書法繪畫室同樣熱鬧,書法班學員集中聽輔導老師授課,大家一起練習書法、交流經驗,培養興趣愛好。
「需要安靜一下的時候,(我)就會來練字。」書法班學員陳芳說。
「作為傳統文化,中國書法的魅力深深感染著我。書法是比較能展現個人魅力的一門藝術,大家平時都應該多練習。」書法班學員陳瑾說。
修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置有閱讀、文化展示、健身活動等功能室,組建了活動團隊,已成為弘揚陽明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
中共修文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夏華說:「一直以來,我們都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服務人民群眾、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作為奮力譜寫修文縣「文」的文章的重要著力點,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據悉,修文有著陽明文化、紅色文化、知青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資源,是「陽明心學」的發源地與傳播地。走文化立縣、文化強縣之路,「十三五」期間,縣委、縣政府提出「三三五五」的發展目標,著力打造「近、水、文、產、旅」五篇文章,將「大文化」納入全縣五大戰略行動布局,深入做好「文」的文章,舉全縣之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中國陽明文化園核心區、龍岡書院、玩易窩遺址公園、修文縣融媒體中心、修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項目。
「經過五、六年的時間,中國陽明文化園包括陽明洞遺址區、修文河景觀帶、龍岡書院在內的核心旅遊板塊已經建成,項目已先後投資20億元左右,建成的區域品質都非常好,在2017年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目前每年大概接待遊客15萬人次。」貴州旅遊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唐耀說。
圍繞打造「全國文化旅遊名縣」目標,修文縣高標準推進「中國陽明文化園」項目建設,深層次挖掘陽明文化時代價值。中國陽明文化園核心區與王陽明紀念館已於2016年10月建成投用;龍岡書院於2018年10月重建完成並對外開放。陽明文化園已獲得「全國中小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創新中國智庫調研基地」「全國研學旅行指導師培訓基地」等授牌,成為了全省重要文化研學活動場所。
唐耀說:「我們主要針對學生、公務員團隊、企業家團隊以及市民朋友,開展研學、旅行以及相應的一些文化體驗活動,主要針對課程的研發、旅遊產品的開發,把整個陽明文化從單純的理論研究拓展到運用研究方面來,讓它與廣大民眾的生活相關聯,這樣更有生命力。」
「十三五」期間,修文縣「文化惠民工程」也得到了大力實施。修文縣積極完善鄉鎮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了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戶戶通與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全覆蓋。在此基礎上,修文縣持續開展元宵花燈展演、廣場舞大賽、「清明詩會」等品牌活動,廣泛開展送文化進基層、「文軍扶貧」、理論宣講等活動3000餘場次,為群眾提供了優質的精神食糧。
「總之,我們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員的配備、文化服務活動的開展,讓老百姓能夠真正感受到,對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滿足,文化氣質得到充實和溫潤。」修文縣文旅局副局長馮祥說。
據悉,「十三五」期間,修文縣先後承辦2016中國·貴陽(修文)第五屆國際陽明文化節、2018中國·貴陽(修文)第六屆國際陽明文化節,打造了「龍場論壇」高端傳播平臺,形成了大量豐富而有價值的學術研討成果;承辦了貴陽市第十一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等重大節事活動。同時,連續舉辦修文獼猴桃節、修文縣鄉村旅遊發展大會、「感動修文」人物評選活動等,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增添修文的人文厚度、價值深度和形象風度。
「修文,是從心開始的地方,是王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發生之地、『知行合一』思想誕生之鄉,修文文化底蘊厚重,多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工作,通過『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陽明文化『九進』工程系列活動、『重德修文大講堂』等活動開展,全縣文化文藝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修文縣文聯主席李小龍說,「主要表現在文化氛圍明顯增強、文藝活動明顯增多、文產佔比明顯增大、文物保護明顯提升、文明程度明顯提高,這些年,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修文市民人人致良知、處處致良知、事事致良知,良知思想、陽明的精神,在修文這一塊土地上,應該說已經是深入了人心。」
這五年,修文縣文化建設成果捷報連連。修文籍作家肖江虹中篇小說《儺面》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成為貴州首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修文縣誌》(1978—2010版)面世,《王陽明龍場遺墨》《修文故鄉》《四壁鄉愁》《居夷集》《王陽明經典名句》等文集先後編輯出版。與此同時,修文的「良知教育」改革取得了驕人成績,修文的文明創建同樣成果豐碩,實現了「全省文明城市」的保牌,並建成扎佐鎮大龍村、小箐鎮巖鷹山村等全國文明村鎮,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
李小龍說:「我們還要進一步推動陽明文化『九進』工程,進一步加強文創產品研發,進一步加大文化文藝活動投入,進一步強化文化品牌打造,進一步提升文藝創作水平,通過以上措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進一步促進城市的文明程度、社會的和諧程度、人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張 波 姜繼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