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孫曉雲,小字楷書寫《中庸》,這水平,可不是吹出來的

2020-12-17 沐石陪您學書法

俗話說得好:大字好寫,小字難為。

首先我們要明白,小字並不是大字縮小了那麼簡單。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平時學的是唐楷,不做任何改變,只是將字的尺寸給縮小,然後寫出來。這樣的字會好看嗎?我相信,即使勉強寫出來,也會有些呆板無趣。

當然了,要想寫好小字,技法是一方面,還要能在方寸之間體現出宏大氣象,給人一種寬綽且大氣的感覺。怎麼才能做到呢?最基本的一點,你在結體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橫向伸展,寫扁一點不要緊,千萬別寫得太瘦長。

光這麼空空的說,感覺有點無趣。下面,咱們來欣賞一下當代書法名家孫曉雲,小字楷書寫的《中庸》。這水平,可不是吹出來的。

孫曉雲的這篇小字楷書,寫得好不好?當然是好。特別是在用筆的精到程度上,可以說是筆筆到位,一絲不苟。如此長篇,能駕馭得如此精熟,沒有過硬的功底,很難完成。

在結體方面,孫曉雲的這篇楷書也有諸多獨到之處,或大或小,或長或寬,因勢賦形,輕鬆自然。任何一個漢字,都有他本身的結體屬性,咱們在書寫的時候,首先要把握這些最基本的特點,然後將這些體現出來。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

孫曉云為什麼能寫這麼好?別的方面暫且不說,光是用功方面,一般人就做不到。孫曉雲在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曾說,4年的時間,寫禿了200多支毛筆。算下來的話,不到10天,就用壞一支筆。就這學習強度,有幾個人能做到?

所以說,咱們別光看著別人寫的好,人家背後下的那些功夫,你是沒看到。學習書法,當然要講究方法,可是呢,方法再好,也需要反覆地長時間地磨練。少了這個,任你天分再高,也很難寫出高水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用在書法學習上再合適不過了。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孫曉雲的楷書,精熟有餘,韻味不足,並沒有看出有什麼太高妙的地方。這麼評價有沒有道理?也是有的。如果你將這種風格和魏晉的小楷比的話,自然會有些平淡。可是呢,咱們也不能老是用聖人的眼光去評價別人的字。

誰都有不足,誰也不可能落筆即是神品。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多找找別人的長處,如此這樣,你才能在書法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再者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審美是個人的,風格也是存在差異的,誰又能真正寫出「人見人愛」的作品呢?

相關焦點

  • 孫曉雲對書法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小時候主要寫繁體字
    在當下書壇,孫曉雲的書法造詣無疑是非常突出的。這位書法家從名不見經傳,一步一步走上書法頂端水準,除了刻苦的書法修煉之外,還在於她對書法藝術有獨特的理解方式。孫曉雲不僅是一位用毛筆寫書法的書法家,還是一位認真思考過書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法理論家,她的書法理論集,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從理論層面讀透書法提供了平臺和思路。孫曉雲對書法的理解有許多獨特的觀點。比如她曾經說書法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用筆去寫,還要用心去寫。這種書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似乎很少人能夠達到。
  • 書法名家陸啟成,楷書寫唐伯虎《桃花庵歌》,美的像花一樣
    唐伯虎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幾句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簡簡單單幾句話,將唐伯虎那種看淡名利、追求灑脫的性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 足以抗衡古代名家書法水平的《敦煌寫經》藝術
    敦煌寫經書法是中華書法藝術的瑰寶,具有濃厚的書法藝術特色,以至於為人稱為「寫經體」。在師承淵源上,寫經體以流行的書法範本作為自己的標準。敦煌寫經絕大部分用筆抄寫,為古代民間書法之大成(這裡大家注意一下,是民間書法之大成,非名家)。抄寫者大多是被人僱傭的百姓。
  • 如何寫好楷書:關於學寫楷書的三十六計
    ——清·宋曹《書法約言》按:漢字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形體特徵。寫楷書先要將每個字的間架安排好,字形特徵把握住,然後再以法則推求。法則絕不是使字平直呆板,而是要在每個字的本體特徵上盡其形勢,令其自然合度,不拘泥在每個筆畫的起止上,否則會遏制筆勢和意趣。筆筆相生,因勢而發,自然有力。字字形狀不同,行行都有不同的意趣。
  • 趙孟楷書欣賞,《妙嚴寺記》寫出書法藝術美!適合書法初學者!
    而我國的古代著名書法家非常的多,除了書聖王羲之、楷書鼻祖鍾繇外還有很多知名書法家,比如我們今天介紹的另一位楷書名家,他的名字叫趙孟。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肯定也都非常的感興趣,只見6個大標題還有一些楷書的正文吸引了我們,這樣的字體非常的漂亮,我們通過這泛黃的紙張也能感受到年代的久遠,但是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此時你已經深入到了優美的漢字中了吧,這漂亮的字體結構還有那精湛的筆法肯定早已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樣的楷書真的是太漂亮了,讓我們領略到了趙孟書法的藝術美
  • "寫楷書,做楷模"邯鄲市第二屆楷書展在韓玉臣美術館開幕
    自徵稿以來,共收到全市各縣市區楷書作品400餘件,經過嚴肅公正的評選評出獲獎作品13件,人展作品85件,充分體現了我市楷書創作的整體水平。為了讓本屆楷書展充分發揮學習、交流、展示的作用,市書協精心編輯了《邯鄲市第二屆楷書展作品集》,共收人作品111件。韓玉臣主席及各位副主席,也拿出自己精品力作,為此次展覽和作品集增光添彩。  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書。
  • 8尺整紙,2000餘字,這件書法國展的楷書作品真費事
    四年一屆的書法奧林匹克終於來了,入國展是每一位書法人的夢想!江中元作品在過去的幾年裡我臨寫過大量的北魏墓誌,期間兼習了諸多唐楷以及明清楷書,風格並沒有完全固定,依照彭洪順老師及市協會聘請的全國名家對於徵稿啟事的一些解讀,書體風格一定要往一家上靠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王羲之大家都知道,東晉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被後世書法家奉為「書聖」,他的行書代表作品《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中國書法的5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有三種書體在他的手上成熟,他的書法作品成為後世學習書法的典範。
  • 「韓」姓寫出來真好看!書法名家寫「韓」字!
    在中國的分布,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蘇、遼寧、安徽、山西、黑龍江、陝西,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韓姓人口。書法名家寫的「韓」字褚遂良-楷書敬世江-行書文徵明-草書顏真卿-楷書趙孟-行書趙子昂-草書
  • 天下第一楷書是誰寫的?
    天下第一楷書是顏真卿的《自書告身貼》。歷史上被尊為「聖」的書法家只有5人,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張芝、張旭,還有一個就是亞聖顏真卿。顏真卿既有繼承二王,又有開拓性的發展,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了整個大唐。二張二王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是草書,顏真卿卻主要是楷書行書。歐陽詢等初唐4大書法家主要是繼承了王羲之的楷書風格,沒有突出的發展,所以,成就遠遠不如顏真卿。而且唐代、宋代的書法評論家都認為歐陽詢是3流書法家。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更是直接批評歐陽詢的字是「寒酸沒精神」是「大病快死的人寫的」。
  • 古代書法名家隸書作品欣賞
    隸書是我國五大書體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中華傳統書法藝術中佔據重要的地位。隸書最早出現於秦代,盛行於漢唐,於宋代開始逐漸衰弱,到清代隨著古文字中興、北派書法崛起而逐漸復興。秦代至明代1400多年的歷史上,我國出現了大批擅寫隸書的名家,但有墨跡傳世的名家不多。本文逐一展現他們的書法作品,供大家欣賞。
  • 書法教授寫大字,弄得滿身墨汁,寫膩了改小楷,水平卻不如小學生
    書法教授寫大字,弄得滿身墨汁,寫膩了改小楷,水平卻不如小學生曾翔是清華大學、中央美院、北京大學等16家名校的特聘教授,他在中書協培訓中心也擔任教授一職,為中國培養了很多的書法人才。而他苦練書法幾十年,本身有著深厚的書法基礎,曾翔的書法多次獲得國內的藝術大獎,他的書法被業界不少專家認同,曾翔的書法很有創新意識,而且也很恪守傳統。不過從曾翔不甘寂寞開始寫大字開始,關於他的爭議就越來越大了。曾翔寫大字是怎麼樣的?按照網友的說法是,寫得很賣力,常常弄得滿身墨汁,但是看他書寫出來的大字,簡直是又大又醜,毫無美感可言。
  • 他的楷書代表當今最高水平,獲2019「中國書法年展」大獎
    一直以來,楷書被認為是書法的基礎,但是楷書卻一直都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為了更加地加強楷書的基礎地位,我們知道在2013年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楷書展,那場楷書賽事,不僅挖掘了一些楷書新星,而且還進一步鞏固了楷書的地位,為了更好的展現楷書的成果,在2019年又成功舉辦了2019「中國書法年展
  •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北魏時期的一張書法作品,是用墓志銘的形式留在了一塊烏龜形狀的石頭上面。也因此這一篇《元顯俊墓志銘》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這一件距今已經超過1500年的書法墓志銘,上面的楷書作品非常了得,字體也是寫得清秀有力,成為了如今眾多書法愛好者喜歡的一件作品。這塊作品如今被收藏在了南京博物博,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看看。整個墓紋是刻在了烏龜石頭的肚皮上面,而龜背背上面則是刻滿了陰線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紋樣,相當的講究。
  • 書法中楷書的爆發力
    「做人先正身,書法先楷書」練習書法需從楷書入手,端起姿勢,握筆有力,字體來龍去脈了解清楚。楷書講究心靜執筆,每日練習,熟悉楷書的特點,掌握楷書的要領。達到功夫長久,水到渠成。在練習楷書時,要了解其筆畫之間的內在關係,一撇一捺都不是孤立的。
  • 看了她的字,才知道什麼是傳統書法,網友:書法界的「花木蘭」啊
    看了她的字,才知道什麼是傳統書法,網友:書法界的「花木蘭」啊其實現在的社會,雖然已經沒有了什麼男尊女卑這一套了,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男女有別,在一些領域上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就比如說,小學教師,一個學校,百分之九十都是女性,而計算機行業的,
  • 田蘊章怒斥盧中南:楷書寫得這麼好,卻與書協同流合汙!
    不是田蘊章高傲,確實是書協裡很多人的書法「拿不出手」,特別是楷書。話也不能說絕對了,書協裡還真有一個人很受田蘊章的賞識,他就是盧中南。書協理事盧中南盧中南和田蘊章學的都是歐楷,用田蘊章的話說,其楷書水平是書協裡寫得最好的。就是這樣一個書法水平這麼好的人,卻惹怒了田蘊章。
  • 盛唐之盛盛在書法,大師名家輩出,詩人、高僧、名妓也擅長書法
    唐代的書法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晉代以後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其中,真書、草書的影響最大,最久遠。唐代的書家也是群星璀璨,富有個性和時代特色的大師名家輩出。
  • 趙子昂49歲寫的一幅楷書,這字功力不凡,真跡如今藏於日本!
    談到楷書,稍有一些書法常識的朋友都知道「楷書四大家」,他們四個人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歐陽詢是隋末唐初人,他的楷書主要受到了北朝刻石的影響,吸取了《蘇孝慈墓誌》的部分體勢,在變化方法上以「二王」而宗,所以兼有北碑樸拙之態,也有南朝風流之姿。顏真卿被譽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亞聖」,他的書法吸取了前人篆籀筆意,在不斷的變化的字勢當中將線條的厚重感寫到了極致。
  • 學寫楷書到底是擬古好還是仿今好
    有人不喜歡他的字,認為那是美術體,勾撇點畫太規矩了,與書法彰顯個人風格氣質的要求,距離太遠。客觀的講,的確存在這一現象,大概是他個人太追求完美,以至於有些太過規矩,缺少瀟灑靈動。我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他與眾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