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雞西市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2020-12-15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原標題:以煤為基,多元發展 雞西: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最近,雞西珍寶島匯源生態農業、烏蘇里江製藥、虎林娃哈哈飲料、中糧米業和華陽包裝等8家新上企業向市委、市政府緊急求援:各公司僅專業技術人才近期就缺口1千多名——

「百年煤城」還會出現「用工荒」?似乎是看出記者的疑問,雞西市委書記康志文笑著說,雞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靠自己的骨頭長肉」,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產業升級和產業鏈延伸後出現「用工荒」就再所難免了。今年以來,105個5000萬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322.4億元,新上重點產業項目九成以上為非煤產業。

雞西市恆山區普萊德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周軍 攝(圖片由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提供)

「兩黑」升級成「兩金」

雞西因煤設市、因煤而興。煤炭開採近110年,石墨開採近80年。傳統的煤炭、石墨開採一直是粗放型,原材料「黑」而不「金」,產業粗而不強,資源大市風光不再。

痛則思變。雞西吹響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的號角。為推進煤化、石墨深加工,市裡在雞東、梨樹規劃30平方公裡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在恆山、麻山規劃15平方公裡石墨深加工產業園區,開啟現代煤化工、石墨深加工「兩黑」變「兩金」的產業升級之旅。

在誕生了中國第一對煤礦豎井的梨樹區,依託資源優勢和現有鹼場煤礦、煤矸石電廠等企業崛起的梨樹工業谷,一批省重點產業項目——百萬噸焦化、鎂合金綜合利用等項目正在建設,因煤「裂變」的「煤焦化—煤焦油深加工」、「焦爐煤氣—石墨電極」、「焦爐煤氣—玄武巖連續纖維」、「焦爐煤氣—鎂合金—鎂合金深加工」、「廢渣及煤矸石(粉煤灰)—環保建材」等數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正在延伸。規劃5平方公裡的工業谷3年內將入駐企業20戶。

雞西石墨資源總量8.5億噸,佔全省的57%、全國的38%、全世界的21%。為打造科技含量最高的「中國石墨之都」,雞西牽頭成立全國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國家石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積極與北京大學、中國礦大等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密封材料、超硬材料、蓄能材料、耐火材料、傳導材料、防腐防輻射材料等6大產業鏈條,自主創新研發推出一批符合雞西資源特點、適應市場需求、搶佔行業制高點的新技術、新產品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培育5-10家大型石墨產品系列化開發企業,年產石墨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製品10萬噸以上,實現年均增速30%,打造300億級別的產業航母,引領全國石墨產業高速發展。

在雞西石墨產業園,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原誠寅介紹說:目前1噸石墨礦石50元左右,大約10噸礦石選1噸高碳石墨,價格3000元;大約2.5噸高碳石墨加工1噸電池負極材料,價格6萬元至7萬元,增值近10倍。

目前,雞西石墨產業園區先後引進了中國寶安、香港浩市等11家國內知名企業落戶,特別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北汽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項目。雞西石墨產業精深加工華麗轉身。

珍寶島匯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基地牛舍。(圖片由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提供)

「雞西綠」香飄黑土地

雞西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當年「北大荒」第一把火就在這裡點燃。這裡天藍、地淨、水潔,是發展綠色食品、醫藥產業的理想之地。以桔梗為例:種植1公頃桔梗一年的產量在2萬斤左右,去除生產成本,年純收入在12萬元左右。

雞西市委宣傳部負責同志介紹,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7萬畝,其中,雞東桔梗種植合作社近5000畝,僅此一項社員年收入就達到近4000萬元;刺五加的收購價是每公斤2.5元左右,1公斤刺五加可提取原漿400ml左右,售價在50元左右,將原漿再加工成注射液可得液體1500ml,分裝後售價在150元左右,增值近50倍。

依託黑土地上種植養殖的桔梗、刺五加、梅花鹿等231種北藥資源,雞西目前以珍寶島、金鑫、烏蘇里江、野寶為代表的一批有影響的醫藥企業,產品涉及針劑、片劑、粉劑、衝劑、口服液、膠囊等十幾種劑型,200餘個品種。其中,珍寶島製藥已建立覆蓋全國32個省(區、市)的商務物流配送網絡;新醫聖製藥在各省市設有銷售辦事處20餘個,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金鑫獸藥主打產品「大輸液」已佔領黑龍江市場,佔全國市場20%份額;烏蘇里製藥的主打產品刺五加注射液,佔全國市場份額的80%!

綠色有機食品「酵素大米」、「酵素豬肉」採用生物技術,實現了農業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三減」的良好效果,其核心技術是雞西本土民營企業——森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董事長於凱波介紹,酵素是複合酶技術的總稱,酵素(動植物生長能量合劑)技術已在水稻、養豬、蔬菜、果樹領域得到應用,應用於養豬出產的「酵素豬肉」在青島銷售,後鞧每斤35元,五花肉每斤38元,供不應求。「酵素大米」、「酵素豬肉」供銷合同已籤到今年年底。

雞西域內有百萬畝草原,每年可轉化為飼料的剩餘糧食超過100萬噸。全市新建萬頭豬場5處、千頭牛場3處,生豬、肉牛飼養量分別為128.56萬頭、23.21萬頭,奶牛存欄2.81萬頭,娃哈哈、鑫宏、匯源養牛場項目也已開工建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80戶,有46戶龍頭企業與115個生產基地結成經濟共同體,綠色食品加工量350萬噸,農產品加工率40%。

東北邊陲昂首成為開放前沿

春暖神州萬木榮。步入雞西城南的(雞冠)產業園區,視覺格外的好:青島啤酒(興凱湖)有限公司40萬升搬遷擴建項目如火如荼。公司董事長丁慶波說,今年即可形成20萬升生產能力;達產後年主營業務收入17億元,拉動大米、紙箱、物流等相關產業產值25億元,提供1萬人的就業崗位。

丁慶波的自信,更源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雞西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有600餘公裡邊境線,有興凱湖、烏蘇里江等界湖、界江,有密山、虎林兩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 為加快融入「龍江絲路帶」,黑龍江省加快虎林——列索扎沃斯克(俄)鐵路、虎林支線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俄貿易大動脈;加快推進密山、虎林兩個加工園區和雞西義烏國際商貿城等項目,實現口岸後移,帶動雞西外貿發展。

旅貿牽動,金融先行。雞西推動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即商服、零售等傳統模式向新型旅遊業、城市綜合體、物流業、金融業等新興業態轉變。交通銀行、龍江銀行、哈爾濱銀行先後入駐雞西。目前,全市已有市級銀行業金融機構12家、市級保險業機構23家、證券公司營業部4家、小額貸款公司6家、融資性擔保公司3家,金融體系不斷完善。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連萬達集團投巨資60億元,開工建設雞西萬達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和雞西萬達五星級酒店綜合項目。湖北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福娃集團投資6億元,在虎林新建雪餅、鮮貝、大米11條生產線,2期工程7月份完工後,年可加工轉化稻穀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3.5億元。2014年以來,全市招商引資項目319個,實際到位資金額4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

雞西義烏小商品城動工了!

雞西密山海寧皮革城落成了!

(中國)雞西—密山—(俄羅斯)圖裡洛格—烏蘇里斯克、(中國)雞西—虎林—(俄羅斯)伊曼國際客貨運輸線路開通了——對接「龍江絲路帶」,融入國家「一路一帶」大戰略,雞西從東北邊陲昂首成為開放前沿。

 

相關焦點

  • 專家把脈黑龍江石墨產業轉型升級
    人民政協網黑龍江5月23日電(記者 周麗燕)中國科協第二十一屆年會「高端智庫諮詢服務龍江專題調研」項目—石墨產業發展研究調研活動日前在黑龍江省舉行。活動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國際材料研究會聯盟以及黑龍江省發改委、黑龍江省科協等部門共同承接。
  • 雙鴨山市讓石墨產業形成後發優勢助推城市轉型發展
    東北網5月28日訊 石墨產業是重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市在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中,依託礦產資源稟賦,緊盯市場前沿科技,高起點超前規劃,努力推進石墨產業形成後發優勢,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 ...健康發展與產業轉型——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對話亞布力論壇企業家
    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7月10日,亞布力論壇【空中亞布力】推出主題直播「相約仲夏 龍江等你:黑龍江省省長對話亞布力論壇企業家」,結合黑龍江發展實際,共同探討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關話題。孫喆市長表示,哈爾濱是省會城市,又是東北亞的中心城市,區位條件優良,哈爾濱自然生態很好,有良好的醫療和保健水平基礎,對康養也進行了很多基礎性工作,哈爾濱有很好的飲食文化和與文學藝術,哈爾濱市積極落實人才政策,給在企業就業的本科及以上學生發放補助,以縮小與發達地區工資差距等。
  • 河南:靈寶市積極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
    本網訊(記者 明旭影)近日,河南靈寶市政協召開十二屆十七次常委會議,協商討論《關於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對常委會上半年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市政協主席張成寶主持會議,副主席王義政、馬保民、李俊偉出席會議,市政府黨組成員彭佔玉應邀出席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關於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討論稿)。
  • 黑龍江省雞西市12月最新獲批重點工程項目匯總
    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新發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鋰電池加工項目5. 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平崗五井煤礦改擴建項目6. 黑龍江省雞西市恆山區矸石綜合處置項目7. 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鑫盛源煤礦改擴建項目8.
  • 臨邑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德州齊魯網4月14日訊(臨邑臺 孫照輝 通訊員 夏榮明)自全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部署會議召開以來,臨邑縣認真落實省、市工作任務部署
  •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載體圍繞新發展定位,進一步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近年來,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圍繞轉型升級謀劃產業發展路徑,引進一大批優質項目,形成了以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戰新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 逢甲攜手訊能集思 建立數字轉型中心推動產業轉型
    作者:DIGITIMES劉中興日前訊能集思(Synergies)與逢甲大學攜手培育產業AI以及數據分析人才,由訊能集思CEO張宗堯博士與逢甲大學校長李秉幹籤訂產學合作備忘錄,一同建立數字轉型中心,希望能透過產學合作,提升各產業人才AI數據分析的能力
  • 冷水江市全力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紅網時刻6月15日訊(冷水江分站記者 李亮 通訊員 李喜蓮)6月13日,湖南省冷水江市政協主席羅中秋深入金竹山鎮開展「鄉村振興、產業轉型發展」專題調研。羅中秋指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黑龍江雞西市滴道區:強化核心 統籌聯動 在煤城轉型中創新城市基層...
    東興街道位於雞西市滴道區中心區,轄區面積8.6平方公裡,下轄4個社區,總人口39454人,有自管黨員411名。近年來,東興街道黨工委主動適應城市基層黨建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力在增強街道黨組織的統籌功能上下功夫,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礦區特點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
  • 「跨越與創新:數位化轉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此次論壇以「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主題,來自國際文化組織、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創企業、新聞媒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社會名流、行業領軍人物,共同就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開展高層次、多角度的研討,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國際大都市建設獻計獻策。
  • 逢甲攜手訊能集思 建立數字轉型中心推動產業轉型
    作者:DIGITIMES劉中興日前訊能集思(Synergies)與逢甲大學攜手培育產業AI以及數據分析人才,由訊能集思CEO張宗堯博士與逢甲大學校長李秉幹籤訂產學合作備忘錄,一同建立數字轉型中心,希望能透過產學合作,提升各產業人才AI數據分析的能力
  • 廣東:「文化+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發揮基金引導功能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文化+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以金融為槓桿,推進國有文化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5月3日,首批8個文化產業項目獲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扶持,廣東推進「文化+金融」取得又一新的重要成果。2016年7月19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聯合發起設立的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在廣州揭牌。
  • 創意產業推動城市轉型 小微企業取經成都藍頂藝術節
    由四川大學商學院承辦的「2014藍頂·創意高峰論壇」作為藝術節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以「創意城市·城市創意」的主題吸引了大批青年藝術家以及創業者前來取經。在高峰論壇上,年輕創業者們所關心的 「在創意產業創業」、「創意生活傳播和營銷」、「創意金融和創意非營利企業運作」、「創意城市和創意產業」等話題也正是藝術界、學界及資本市場深入探討的話題。
  • 魯爾區萊茵河:重工業區產業轉型
    2020-12-09 08:0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借鑑標杆城市綠色發展經驗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②
  • ...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 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本報訊(記者 楊猛) 6月19日,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率隊到昆明市調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和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等工作,強調要瞄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方向,抓實抓好重點文旅項目招商引資和落實落地,努力推動全省文化旅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
  • 智庫論壇|產業結構單一地區的轉型與發展
    產業結構單一地區轉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自2003年以來,我國針對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地區轉型發展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黑龍江省2016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仍高達42.8%,遠高於全國不到20%的平均水平。隨著全國範圍內市場化取向改革的不斷深入,體制機制障礙已經成為產業結構單一地區振興難以逾越的問題。
  • 雞西市主打石墨產業「按圖索驥」開展招商
    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12月9日上午,雞西市石墨新材料產業合作交流懇談會在上海舉行。雞西市市長於洪濤現場與眾多石墨企業展開交流。懇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雞西市石墨產業宣傳片和雞西市旅遊招商宣傳片。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文利等10餘位專家、企業家在會上做專題講座或發言。
  • 枝江市發展電商推動產業轉型
    近年來,枝江以創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為契機,大力發展電商,推動產業轉型,吸引了一大批在外年輕人回鄉,增強了城市創新創業活力。截至目前,枝江市共發展電商企業1200多家,電商網店8200多家,從業人員24000多人,2018年該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億元,網絡零售額達到18億元。「線下最大的弊端就是每年有5個月沒事幹。」
  • 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徐州路徑
    今年,我市在傳統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堅持延伸鏈條與技改升級並行、招大育強與上大壓小並進,推動傳統產業質態加速邁向中高端。同時繼續深入實施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大力淘汰低端低效產能,打造綠色生態安全的現代化工產業。全市還大力實施300項重點工業技改項目,確保技改投資穩步增長。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快「殭屍企業」清理處置,進一步盤活有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