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微電影《老男孩》讓「筷子兄弟」一夜成名,從網絡中走紅的肖央對於觀眾的審美趣味特別敏感,總是能夠用精準的情感點引發觀眾的共鳴,產生很大的話題效應。2014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院線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同樣得到觀眾喜歡,收穫兩億多票房成績。之後,肖央便主要以演員的身份活躍在銀幕上,參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情聖》等喜劇片都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
在做演員的過程中,肖央其實一直都沒有放棄做導演,這幾年一直都在孕育自己的第二部院線作品《天氣預爆》。影片故事取材自中國傳統神話「雷神電母風伯雨師」,背景又設置在了現代都市,導演肖央是想用一種童趣的視角去輕鬆的講述一個關於環保的話題。北京的霧霾最近幾年都很嚴重,糟糕的天氣也特別影響現代都市人的心情,而神仙們在驅散霧霾的同時,也能夠解除觀眾內心的陰霾,讓觀眾壓抑沉悶的心情得到一次治癒。
肖央確實是一個充滿童趣的導演,他用神仙喜劇的方式去講述一個現實題材的故事,而「雷神電母風伯雨師」又是中國傳統神話中觀眾比較熟悉的神話人物,觀眾在接受度上來說更容易一些。
並且,這種將喜劇、奇幻、動作等各種類型元素融合在一起,對於國產電影來說本身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天氣預爆》不是那麼循規蹈矩,但它卻為觀眾帶來一些出其不意的新鮮感,這種新鮮感在之前的國產喜劇中很難找到的。影片就像是一部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片中的「雷神電母風伯雨師」就是超級英雄,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霧霾,拯救地球,而肖央飾演的「自殺幹預大師」馬樂,從一個小人物慢慢成長為一個最終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驅散了人們心中的陰霾。
其實,影片中的」霧靄「一語雙關,一方面是空氣汙染造成的霧霾,另一方面則是現代都市人心中的陰霾。影片以一種神話故事的講述方式,不僅驅散了城市的霧霾,還最終化解了人們心中的陰霾。觀眾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每個人物內心都有一塊陰霾,也就是俗稱的「城市病」,比如,杜鵑演的「電母」有社交恐懼症,「雨神」不能接納自己的缺點,每個神仙都有當代人的問題。
喜劇片中的「神仙」元素似乎在銀幕上很久沒有看到了,而《天氣預爆》將神仙元素在影片中做了放大處理,如果說影片前三分之一還主要是一部現代都市戲,那麼影片後三分之二則完全變成了一部神仙喜劇片,用了大量奇幻元素,並且還是用一種比較懷舊的類似動漫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影片中的祥雲寶寶,無論是在造型還是視覺特效上都有點動漫的感覺。並且,影片最後「雷神電母風伯雨師」與小瀋陽飾演的「雷神」之間的大戰,幾乎就是一部奇幻片了,可以看出在視覺特效上下了很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