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追捧公園年票
這幾天正是市民購買公園年票的尖峰時段。與往年不同,今年購買年票的市民不僅人數見少,還似乎一下子年輕了不少——我在陶然亭公園蹲守了一上午,也沒見到一個「白髮人」來換年票。
在印象中,逛公園的多是老頭兒老太太。而隨著本市優待政策向60歲至64歲的老人放開,大約有110萬老年人從明年1月1日起就可以免費入園遊覽了。換句話說,從今年起,購買年票歲數最大的市民也不過59歲。這購票的隊伍可不是一下子就年輕了不少!
如果您手中有個50元檔的年票卡都值得收藏了——隨著65歲以下老人直接刷養老助殘卡入園,50元檔的公園年票將徹底謝幕。以前公園年票分為三檔:服務於65周歲以下老年人的50元檔年票、服務於60周歲以下退休人員和工會會員的100元檔年票、服務於其他市民的200元檔年票。隨著50元檔年票的取消,從今年起,各大公園只需要設置其餘兩個售票檔口了。
以前趕上年底換年票的市民扎堆兒,各大公園不僅要開闢出50元檔的專售窗口,還怕凍著老人,儘量把專售窗口都安排在室內,同時還配備熱水、小藥箱、座椅、放大鏡等服務設施。由於減少了110萬購票老人,今年各大公園的年票銷售窗口顯得有些「冷清」;隨著買票的市民一下子年輕了,售票的效率大為提高,幾乎5到10秒就能「送」走一位充值的市民。
2008年底,北京市首次推出電子卡式公園年票,至今整整10年。2009年統計,年票銷售為100萬張,大多是65歲以下的退休老人購買,65周歲以上老人則持紙版的「養老優待卡」入園。2010年,北京市首次向工會會員發售100元的半價優惠年票,購票的隊伍第一次年輕了不少;而這一次,隨著65歲以下老人不再辦理年票,購票的隊伍又一次變年輕了。
就在政府鼓勵老年人多外出走走逛逛的同時,本市還出臺很多政策,鼓勵失能的老年人入住養老院。比如,政府正在整合「高齡津貼」制度,涉及56萬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同時,增設「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涉及5.5萬重度失能和重度殘疾老年人;增設 「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和「困難老年人節日慰問補貼」,涉及低保、低收入、計劃生育困難老年人約3萬人。「希望用這些補貼,鼓勵更多的困難老人入住養老院。」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而同時,今年政府還加大了對養老機構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床位補貼費。12月初,我同事92歲的爺爺腦梗癱瘓,她的父母立刻覺得天塌下來了,「這怎麼伺候呀?」我同事立刻打了96156民政熱線,對方推薦了一處位於香山的養老照料中心,該中心由醫院改建,醫療報銷及各種補助後,重度失能老人每月的費用只有6000元,老爺子當天就入住了;而她媽媽今年剛好60歲,拿到了養老卡。「我媽在公園裡熱熱鬧鬧地跳舞,我爺爺在香山踏踏實實地養老——這是我今年最高興的事情。」她如是說。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崔紅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