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江城醉客遙,風過瀘州帶酒香」。中國酒城,醉美瀘州,雄踞川渝滇黔四省市結合部,坐擁長、沱二江,素以「江、山、酒、港」馳名。近日,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酒城瀘州再傳捷報:瀘州市交通運輸局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聯合表彰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瀘州交通正以「交通無域,相融共生」的發展勢頭,與開放包容、改革創新的城市風骨一脈相承。
改革共融 勇當先行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不斷深化鐵路、公路、航道、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綜合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瀘州交通敢試改革深水,緊緊抓住機構改革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契機,系統推進組織體系、職能職責、行政事權、執法模式四大改革,初步構建了在市交通運輸局管理下的「四局、一支隊、四中心、一站」組織機構體系,率先在全省形成「鐵水公空郵」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管理的大交通、大執法工作格局。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法治引領,緊緊圍繞「發展」和「服務」兩大任務,依法剝離局屬事業單位行政職能,撤銷行政管理科室,精簡整合內設機構,加快推動職能轉型。依法劃轉行政執法職能,將市級交通運輸水路運政、地方海事行政、港口行政、航道行政、公路路政、道路運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等行政執法職能全部整合到新組建的瀘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放管服」及「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流程,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覆蓋率達100%,行權事項審批時間全面壓縮66%,被評為四川省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優秀單位。
發展共融 普惠利民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重點做好「編制大規劃、構建大樞紐、建設大通道、服務大城市」四篇文章,著力推動實現三個轉變:即項目建設上,由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向基礎設施建設與綜合運輸服務並重轉變;交通組織上,由公水交通運輸為主向「鐵水公空郵」立體綜合交通運輸轉變;投資方式上,由財政投入為主向財政投入與市場化投融資並舉轉變。
拉動投資「唱主角」。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疊加機遇,牽住交通重點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全力以赴做好「投資唱主角」這篇大文章,把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作為適應國家政策、發揮瀘州優勢、增強發展後勁、穩定經濟增長的必由之路,連續6年交通項目投資超100億元。計劃從2020年起到2024年集中力量開展「千億交通項目攻堅行動」,以規劃錨定項目、以項目拉動投資、以投資增添動力,擬實施鐵路、高速公路、內河水運、機場建設、運輸服務提質等重點交通項目80個,總投資約1500億元。
運輸服務「演大戲」。將交通運輸國家級示範創建作為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歷時五年一創即成,同步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全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瀘州成為唯一同時開展三大國家級示範創建的城市。通過示範引領,大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綜合運輸服務、科技信息網絡融合發展,著力提升便捷舒適、經濟高效的運輸服務水平。高速公路通車裡程509公裡、居全省第3位,高速公路出川通道達到5個;雲龍機場成為川南最大、四川第三大航空港,現已開通38條航線,年旅客吞吐量達186萬人次;瀘州港貨櫃吞吐量約佔全省總量的60%;公路貨物總周轉量、水路運輸貨物周轉量增幅排名全省前列。
脫貧攻堅「當壓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建設項目要儘量向進村入戶傾斜」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踐行「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莊嚴承諾,聚焦民生、精準發力,加快補齊發展短板,著力改善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2016年以來,共投入交通脫貧攻堅資金近200億元,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2個,實施國省幹線提檔升級項目8個,新建改造農村公路 3416公裡,新增高速裡程54公裡,延伸貨運鐵路 85公裡,加快實施渡改橋 49 座,不斷拓展「交通+特色產業」「交通+生態旅遊」「交通+農村電商」等「交通+N」扶貧模式,全力助推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2019年底,全市121個鄉鎮和1335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和通客車,提前一年完成交通運輸脫貧攻堅兜底性任務。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0年,在江陽區、瀘縣、敘永縣、古藺縣開展鄉村客運「金通工程」試點,加快構建美麗清新、安全綠色、便民優質、精細管理的鄉村客運服務體系,推動實現城鄉公共出行服務均等化,不斷滿足鄉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
黨建共融 初心永固
始終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建設,一以貫之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圍繞「黨建抓實就是生產力,黨建抓強就是競爭力,黨建抓細就是凝聚力」的黨建工作思路,以「雙一流」模範機關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在全系統倡導「講學習、講規矩、講導向、講落實」的「四講」導向,打破壁壘用幹部、幹事創業抓賦能,著力打造一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近年來,瀘州市交通運輸系統持續保持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榮譽,創建成部文明單位2個,部級先進集體8個,省級文明行業、單位各1個,市級文明單位13個,市級文明行業2個,20餘項工作經驗在部省作交流,30餘次受到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肯定性宣傳報導。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五千瀘州交通人主動請戰,衝鋒在前,夜以繼日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構築起阻斷病毒傳播的交通運輸「鋼鐵防線」,統籌推進「兩線作戰」及時轉段復工復產,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徵程萬裡風正勁,重整行裝再出發。交通強國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瀘州交通人將以投身建設交通強國實踐作為踐行先行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走出一條具有瀘州交通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