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記者在臨沂市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臨沂市於12月4日9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12月5日9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截至目前,本次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仍未終止。經初步測算,應急響應期間臨沂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汙染物減排比例均達到了20%以上。
據臨沂市生態環境局二級調研員徐敬清介紹,臨沂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採取的主要應急減排措施有: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應急減排操作方案確定的減排措施。礦山、砂石料場、石材廠、石板廠等停止露天作業;未納入保障類減排清單的施工工地禁止土石方作業、建築拆除、噴塗粉刷、護坡噴漿、混凝土攪拌等;未安裝密閉裝置易產生遺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物流(除民生保障類)等涉及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日常車輛進出量超過10輛次)的單位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汽車(含燃氣)進行運輸(特種車輛、危化品車輛除外)。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能源和緊急檢修作業機械除外)。除城市運行保障車輛和執行特種任務車輛外,城市主城區(新西外環路、327國道、長春路、東外環路、南外環路連線形成的封閉區域)禁止總質量12t(含)以上國III重型柴油貨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和其他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通行,縣城城區內禁止重型和中型柴油貨車、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和拖拉機通行。
在工業企業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方面,臨沂市已將39個重點行業和非重點行業中汙染物排放量較大的涉氣工業企業共5836家納入應急減排清單,涉民生的小型生活源不納入應急減排管理。對工業企業實行環保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對涉及民生需求的工業企業實行應急保障。對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根據企業工藝裝備水平、汙染治理技術、無組織排放管控措施、監測監控水平、排放限值、運輸方式等方面的環保績效情況進行等級評定,實行差異化管控。根據省生態環境廳的評定結果,臨沂市目前有A級企業2家、B級企業4家、引領性企業3家。對於涉及居民供電、供暖、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重大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等保民生企業,納入保障類企業管理,實施「以熱定產」或「以量定產」。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德鑫 實習生 董青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