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隨筆

2020-09-03 王祖錚哥

雨後的北京藍天如洗,空氣格外清新。吃罷早飯,我稍亊準備便坐上家門口的77路公交車去京城名勝之一的盧溝橋看看。

盧溝橋位於北京的西南方,緊挨著宛平城的西門。宛平城是明朝末年為防止李自成進京而修建、總面積20多公項的城堡,距皇城有30多裡路。現在的宛平城裡主路兩邊都是些商鋪、飯店之類的建築,老宛平縣衙也修葺一新。城中還有少量的居民,靠西門有一所小學。城中最主要的建築就是鄧小平題寫館名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整個建築恢弘,莊重,大氣。走出紀念館過西門便是震驚中外的7.7事變爆發地盧溝橋了。當年日本軍人向中國軍隊開槍,中國軍人奮起還擊揭開了全民抗戰的序幕。

走在盧溝橋上,兩邊欄板上的獅子或呲牙,或眥目,或憨態,或靈動,默默注視著我這個過往的遊人。橋面鋪裝的大塊石板上車轍深凹,光潔無稜,高低不平。一眼望去,一股濃重的滄桑感迎面襲來,無法抗拒。橋的東頭矗立著乾隆御筆「盧溝曉月」的高大石碑。橋下的盧溝湖波光粼粼,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不遠處的高鐵列車疾馳而過,遠邊的座座高樓描畫著京城新的天際線。曾經車水馬龍又經過烽火硝煙燻染的千年古橋走進了新時代。

古人眼中「盧溝曉月」的勝景我無法見到,但此時秋陽下的盧溝橋卻更顯古樸厚重,磅礴大氣,它就象一尊巨大的雕塑橫臥於河面之上。碑文介紹:盧溝橋建成於1192年,橋長266.5米,寬7.5米,有大小雕刻精美、形態各異的石獅子501個。十三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之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最好的橋。隨著7.7事變的爆發,盧溝橋也成為了表現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英雄之橋。

下了橋,我沿著宛平城牆靜靜的走著,去尋覓當年日寇炮擊時留下的彈痕,回憶紀念館裡展出的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稀有的抗戰文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全面勝利,歷史反覆證明,落後就要挨打,國強方能止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百年復興夢的堅強保證。

再過幾天就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紀念館28號將閉館準備紀念活動,在當下世界範圍內新冠疫情蔓延不止,我國外部環境趨於惡化之際,更應隆重紀念。

走著走著,一聲笛鳴,77路公交車開了過來。77路,7.7事變,是巧合?是有意為之?也許是兼而有之吧。盧溝橋上發生的7.7事變已經成為國人心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祖錚記於

2020.8.25.

相關焦點

  • 盧溝橋在哪裡 盧溝橋歷史簡介
    說起盧溝橋,我想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發生在盧溝橋上的事件。每次走上凹凸不平的橋面,我仿佛都會看到歷史深處彌久不散的硝煙,聽到宛平城頭隆隆的炮響,以及駱玉笙老人《重整河山待後生》的金石之音。雖然盧溝橋,我們常聽說,但盧溝橋在哪裡卻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盧溝橋的歷史簡介和盧溝橋的位置。
  • 盧溝橋!盧溝橋!最後勝利是吾曹!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據老戰士回憶,歌詞中的「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曾是29軍的誓言。如今,80年過去了,這首歌中透出的悲壯與豪邁,仍讓人動容。
  • 遊覽 北京市 豐臺區 盧溝橋 盧溝橋事變發生地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盧溝橋始建;1961年盧溝橋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1985年盧溝橋正式退役;1991年盧溝橋實現封閉管理。
  • 宛平城與盧溝橋
    二、盧溝橋  宛平縣城出西門,便是盧溝橋(亦稱蘆溝橋)。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決定修建盧溝橋,不過尚未動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  盧溝橋真正始建於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  最初橋名「廣利橋」,因橋身跨越盧溝,到了元代,人們改稱它為「盧溝橋」。
  • 盧溝橋的歷史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記者劉江)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15公裡處,因橫跨盧溝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這裡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始建於1189年,1444年曾重修。
  • 盧溝橋傳說
    盧溝橋位於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永定河又名盧溝)得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盧溝橋的建築結構十分獨特,雕刻藝術非常精美。在流傳過程中,人們又不斷豐富發展其內容,使盧溝橋傳說最終成為故事、詩詞、歌謠、歇後語、小說、舞蹈、戲劇等各種文藝形式的題材,知名度不斷擴大。  盧溝橋傳說主要包括修建盧溝橋、盧溝橋上的獅子、盧溝橋墩斬龍劍、盧溝曉月、盧溝橋與宛平城、「盧溝橋事變」等。雖然關於盧溝橋傳說最早的記載現已很難查找,但在地方志等各種資料中仍然有跡可循。
  • 盧溝橋的記憶
    盧溝橋的記憶83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民族紀念的日子。那一夜,兇殘的日寇打亂了盧溝橋往昔的美麗與寧靜,挑起了盧溝橋事變,開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計劃。也是那一夜,中華民族打響了全國抗戰的第一槍,開始了聯合抗日,沉睡已久的獅子終於醒了並向敵人大聲咆哮著。盧溝橋,北京市西南15公裡處,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 盧溝橋的故事
    盧溝橋,也被稱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裡處豐臺區永定河上,是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也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日落晚霞 盧溝橋全長266.5米(橋身213.5米,兩端雁翅各26.675
  • 宛平城的盧溝橋
    大概兩點半左右開始騎到廣安路(不知為何叫此,但就感覺特別親切),從廣安路一直騎到盧溝橋路,我知道很近了,突然就有了一絲很奇特的感覺,不知道如何闡述,大概是一種對某件事非常期待馬上就要到達或者帶有一種虔誠的心去對待這一歷史文物的態度。過了盧溝橋路,轉過環島,進入盧溝橋南,往前就看見宛平城(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的指示牌。跟著指示牌繼續騎行150米左右,終於到達了盧溝橋。
  • 盧溝橋——旅遊指南
    盧溝橋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裡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歷史故事民國26年(1937年)7月6日,日軍在盧溝橋演習,謊稱丟一士兵,要求進宛平城搜査,遭到軍政單位拒絕。7月7日,日本對華侵略軍炮轟盧溝橋、宛平城,中國駐軍奮起還擊,掀起了全民抗日的序幕。7月8日,日軍兩度炮擊盧溝橋,中國軍民60多人犧牲,200多人受傷。
  • 盧溝橋事變真實老照片:不可被忘卻的歷史,圖6日軍踏上盧溝橋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說一名士兵失蹤,想要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我軍第29軍的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圖:日軍正在集結軍隊,準備對盧溝橋發起進攻。
  • 老北京遊:盧溝橋
    要看石獅子,請到盧溝橋。歇後語稱:「盧溝橋的石獅子一數不清。」據《長安客話>記載:盧溝橋「左右石欄刻為獅形,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帝京景物略》中也云:「數之輒不盡。」果真數不盡嗎?石獅子,是盧溝橋重要的雕刻藝術。它把盧溝橋點綴得雄壯、優美、別具一格。清明時節,春意盎然,驅車出城,沿著寬綽的京周公路,便來到盧溝橋。她橫跨蜿蜒曲折的永定河,猶如銀河鑲起的玉帶,非常惹人愛慕。
  • 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不為人知一面:宛平城和盧溝橋都並非純旅遊區
    2020年7月7日,北京市盧溝橋景區將關閉一天,這也是例行紀念每年的紀念,並非是有特殊情況發生。對於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附近,其實有著不為人知一面:宛平城和盧溝橋都並非純旅遊區。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盧溝橋、宛平城都是抗日紀念區,但是這裡面其實也是很多附近居民生活的地方,與一般的生活區沒有區別。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附近的地圖如下所示。盧溝橋是一座古橋,目前也是一個比較「昂貴」的景點。但是盧溝橋其實目前依然有交通的功能,附近的居民、村民可以免費在橋上面通過,這是根據村、社區發放的證明來進行的。
  • 盧溝橋的獅子
    盧溝橋是北京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還有銀錠鐵榫連結,是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總共十一個聯拱,總長266.5米。兩側石雕護欄上面均雕有石獅,且形態各異。1937年7月7日,日本就是從這裡發動的侵華戰爭。
  • 盧溝橋的獅子「千奇百怪」
    談起盧溝橋最有名的就要屬盧溝曉月這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另外人們最關注的就是石獅子我覺得那首歌寫的不對盧溝橋的獅子千姿百態以美學藝術的眼光來分析的話其實姿態很多都是雷同的如果要說他們的表情倒是千奇百怪個性十足盧溝橋
  • 七七事變,盧溝橋的石獅子是見證者!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上, 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從此盧溝橋有了不一樣的意義。,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鎮搜查。 有很多人注意到,來到盧溝橋上,石獅子特別多。 老北京還有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 民間故事:《盧溝橋的故事》古代盧溝橋這個地方沒有橋
    民間故事:《盧溝橋的故事》古代盧溝橋這個地方沒有橋 2020-09-15 11:09
  • 詩歌:盧溝橋沉思
    文/meijie;歡迎關注中財論壇夜色深處浪潮湧過來又湧過去一隻飛鳥拍擊著時間的波濤而至鳴喚著,棲息在欄杆上一聲長嚎驚悸了天邊一彎殘月微弱的光芒,映射冰冷的入侵盧溝橋穿過茫茫時空,穿過滴血的驚魂巨大的陰影投下一個深深的思索盧溝橋上
  • 盧溝橋事變後的南京:戰地拍攝紀錄片《盧溝橋事變》
    圖為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在北平盧溝橋挑起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激起了全中國人民的抗議浪潮。社會各界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高漲,掀起了空前的抗日救亡熱潮。當時作為首都的南京,就是當時中國的縮影。
  • 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
    「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80年前的7月7日,日軍炮轟盧溝橋。自此,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大半個中國山河破碎。「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