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太迷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以貴陽命名的東西好多都不在貴陽
在貴陽的卻是以其他城市命名的
亦真亦幻的貴陽
今天
小報就帶你一起漲姿勢
(奇奇怪怪的貴陽小知識又增加了)
-1-
貴陽艦不在貴陽
貴陽艦,舷號119,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型飛彈驅逐艦,2019年2月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貴陽艦被稱作「中華神盾」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是我國繼052C型驅逐艦後的又一種配備相控陣雷達與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系統的現代化驅逐艦,因為這種特質,對應了西南地區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貴陽,所以以此來命名。
貴陽艦入列以來,先後執行了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航母編隊訓練等重大任務。
9月3日,包含貴陽艦在內的海軍第36批護航編隊已經從青島某軍港解纜啟航,奔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希望我們貴陽人的驕傲——貴陽艦順利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2-
貴陽路不在貴陽
上海有貴陽路、合肥有貴陽路、青島有貴陽路、北海也有貴陽路,在外省的很多城市都有以貴陽命名的道路,而貴陽就沒有貴陽路???
圖為天津貴陽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道路網的發達,給道路命名也成了傷腦筋的問題,這就出現了很多以別的城市來命名道路。
一般為某條道路命名,先要找到該道路在城市中的方位,然後選擇出我國相應方位的省份,再以該省的地名來命名這一地區的所有道路。這種命名方式不僅簡單,還能使外地人倍感親切,一舉兩得。
-1-
湖南面不在湖南
貴陽南門口有一家網紅湖南麵館,開店有20多年的歷史,每天排隊打卡的食客數不勝數。但是你肯定不知道,貴陽人天天吃的湖南面,湖南卻沒有。
來源:丁蔓菲呀
其實,貴陽的湖南面早在清末就有了,湖南面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貴陽一位叫「趙湖南」的人製作售賣的,後人延續了以他名字來命名的叫法;另一種說法是從前一群湖南人來貴陽做服裝生意虧了本沒路費回家,他們用湖南家鄉的肉丁做澆頭的面在街上擺攤賺取路費,後來生意越來越好,這群湖南人索性就定居貴陽以此為業。大家喊他們的面叫湖南人做的面,改革開放後註冊商標的時候就用湖南面這個名字了。
來源:丁蔓菲呀
-2-
臺灣大廈不在臺灣
臺灣大廈位於貴陽市中華南路上,是貴陽出了名的爛尾樓,而這座長滿苔蘚尚未封頂的大廈和臺灣也什麼關係。
來源:第一財經
這棟在貴陽鬧市區沉睡了24年的建築,曾被規劃為貴陽第一高樓和貴陽標誌性建築之一。臺灣大廈原本設計建造為20層,如今地面上卻只矗立了13層。
來源:第一財經
1996年,臺灣大廈剛開工不久就因為被發現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而停建,後來經過貴陽政府的整改,炸掉了部分高層,便成了今天的樣子。
來源:第一財經
看看如今的照片,哪能想到這裡曾經被規划過,而現在,只能在這堆廢舊裡窺見到當時房開公司面臨的種種糾紛問題。
講完了在貴陽卻以別的城市命名和以貴陽命名卻不在貴陽的,咱們再來看看以貴陽命名,但卻不是貴陽的東西。
卷粉是很多貴陽人夏天的美食首選,裹滿紅油的卷粉有滋有味,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卷粉和廣東腸粉的做法和外觀都十分神似?沒錯!貴陽卷粉其實不是貴陽的,而是出自廣東之手。
卷粉是在1944年由幾個逃難來貴陽的廣東人帶來的,他們把腸粉改良後,一經推出就很受人們的歡迎,並迅速在貴陽傳開,成為貴陽的一道特色美食。
看完這些介紹是不是都繞暈了?
叫貴陽的不在貴陽
不叫貴陽的卻在貴陽
以為是貴陽的其實並不是
貴陽到底是什麼迷幻城市?
此外,你還知道哪些奇怪的貴陽小知識
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