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的職校實習:雲貴渝多校學生在福清遇通宵夜班、鴛鴦合同

2020-12-25 澎湃新聞

「該上班去了,晚了又要挨罵、扣錢。」

2月14日晚8點,在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廠區角落的員工宿舍裡,剛從睡夢中醒來的重慶市農業機械化學校汽修專業學生張強(化名)雙眼布滿血絲,他有些疲憊地起床,穿鞋,瞟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

2016年9月到捷聯後,張強已經上了3個月夜班:他要不停地把顯示器裝包,然後搬到流水線上。在這裡,學生們晝夜兩班往往「無縫交接」:白班是7點45分到晚8點左右,夜班從晚上9點到次日早晨8點。

冠捷F3廠區內的捷星顯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工廠 本圖及以下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何鍇 拍攝

張強所在宿舍樓有700多名來自和他同一所學校的學生,每天在流水線上幹著簡單、重複的工作。張強說,這種「實習」要到今年3月才能結束,而2月底,「學校一年級200多名學生也要過來」。

冠捷、捷星員工與實習學生統一居住的西環小區宿舍外景。

2月14日,元宵節過去才3天,位於福建省福清市西環北路的冠捷F3廠區的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聯」)、捷星顯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星」)已開工多日。

這兩家公司的官網顯示,

捷聯屬於冠捷科技集團,而捷星系LG集團與冠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冠捷」)在福清投資設立的合資公司。

兩家公司系「兄弟企業」,主要從事液晶顯示類產品的生產,在福清當地勞務中介及前來參加實習工作的師生口中,它們常常都被稱為「冠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經過多日實地調查發現,

這兩家企業裡有一批來自雲南、貴州、重慶等地的職校「實習」生,承擔著流水線上貼標籤、包裝、擰螺絲、搬運、檢查顯示器等機械工作。他們很多人每天工作約11小時,一個月換一次白班和夜班。

多名職校生認為,所在職校的「派遣實習」名不副實,「跟專業沒什麼關係,實習了沒有用處;流水線工作量大、時間長,超過了不少學生的承受能力。」

他們還稱「來之前(校方)說,每天工作8小時還有雙休日」,但事實並非如此。有學生說,校方稱「不來實習就不給畢業證」;還有學生表示,已經被學校派來「實習」2次以上。

同樣是派遣到工廠「實習」,有學校的學生稱能每月及時拿到3000元的工資,有學校的學生卻稱帶隊教師一個月只發給學生每人500元,連正常生活都難以維繫。

澎湃新聞還發現,儘管教育部明令禁止,但這兩家企業與學校的「實習」合作,有的還是通過勞務中介公司。

2月22日晚,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黨委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長周彬對澎湃新聞表示,該校學生在冠捷「實習」時「上通宵夜班」、「工作超過8小時」、「無公休」等一系列違規情況基本屬實,正在整改,「若最終企業(捷聯)無法提供符合規範的實習條件,校方將在月底前將福清的200多名學生悉數撤回。」

周彬2月24日上午還對澎湃新聞稱,此前校方並不知道學生要上夜班,也並未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備。

捷聯向澎湃新聞證實,截至目前,有10所學校與該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記者現場調查發現,包括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重慶農業機械化學校、雲南麻慄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貴州遵義職業技術學校、貴州道真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等多家職校,當時約有逾千名學生在捷聯或捷星「實習」。

捷聯2月21日還回復澎湃新聞稱,公司與員工(含實習生)協商一致籤訂勞動合同或「實習協議」(公司、校方、學生三方協議),並依法、依協議發放薪酬或「實習津貼」,並為實習生提供相關培訓。「針對實習生特點,我司要求學校老師到我司實地駐廠管理,保障實習生的利益。」至於實習生是否被安排加班、上大夜班,該公司並未回應。

華幟勞務公司大門寫著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

大夜班

2月14日晚8點15分,冠捷F3廠區,正值早晚換班尖峰時段,一撥撥穿著藍色、紫色工服的工人在廠房和宿舍間穿梭。他們中的有的人面相稚嫩,身上的工服顯得有些寬大。

捷星工廠二樓車間吸菸室內吸菸的實習學生

上夜班的學生慢慢在宿舍樓下匯聚,又流向不遠處的廠房,那裡大門敞開,門前燈光昏暗。澎湃新聞記者隨機攔下10名上夜班的工人詢問身份,其中有9人說自己是來自雲南、重慶、貴州高等職業學校或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

「你看那個女生,是我的前女友,也是我們學校的,你猜她是什麼專業的?」張強指著遠處一位女生問,「學前教育專業的,也就是幼師,你說

我們汽車維修專業來電子廠實習已經讓人想不通了,這幼教專業也來,簡直可笑嘛。

澎湃新聞記者借了一套工服,以「實習生」身份進入位於廠區北邊的捷星顯示屏裝配流水線車間。學生們分布在車間數條不間歇運轉的流水線上,有人專門給顯示屏擰螺絲釘盒蓋,有人專門檢測顯示器插電後屏幕上是否有異常,還有的給裝配好外包裝的顯示器貼標籤。一些學生則不停彎腰、起身,將組裝好的顯示器從地上搬到流水線上。

六人間宿舍

夜深了,學生們大多臉上掛著疲倦,沒有人說話,只剩下機器的響動聲。困極的實習生會溜到車間二樓吸菸室,那裡大多數時候煙霧繚繞,近20個座位上幾乎坐滿了學生面孔的人員,沉默地吸菸。

經澎湃新聞記者確認,他們基本都是輪到上夜班的學生。「一晚上少的話得抽7、8根煙,多的話差不多十幾根吧。上夜班,(抽菸)實在沒辦法,但是不敢耽擱久了,如果領班發現我在吸菸室,肯定被罵。」張強說。

終於「熬到了」次日早晨8點,夜班學生和白班學生們對接後,陸續走出廠區,在宿舍旁邊的小攤上買了熱乎乎的餅或包子,又匆匆趕回宿舍睡覺。

但集體宿舍裡,「白日夢」並不好做。「有人在活動,怎麼可能睡好?夜班一上一個月,生物鐘全打亂了。」與張強同宿舍的一名學生說,上白班一天有時要幹13個小時以上,活兒幹不完不能下線,但即使這樣,「我也不願意上夜班,通宵幹活實在太折磨人了。」

令學生們憤憤不平的還有夜班待遇問題:正式工人上一個月夜班有200元左右的夜班津貼,但數名學生對澎湃新聞稱,自己從未享受到這一津貼。


「鴛鴦」合同

多名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的學生說,他們感覺自己被「騙」了。

位於冠捷F3廠區西環小區的職工宿舍共有6棟樓十幾個單元,原本是民居的公寓被改造成一間間集體宿舍,有上床下桌的六人間,也有四張上下鋪床的8人間,捷聯和捷星的一線職工和前來「實習」的學生就混住在這些宿舍裡。

2月14日下午,還在宿舍內休息的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二年級學生官樂(化名),向澎湃新聞展示手機裡保存的兩份電子版協議書,這兩份協議書內容不同,有的還前後矛盾。

第一份是學校(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實習單位(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和學生個人籤訂的三方協議,上面規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實習單位需給學生購買保險。但沒有遵照教育部等五部門去年4月份聯合發布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下稱《實習規定》)要求,註明實習生的報酬。

到了福清以後,學校又讓籤協議,甲方成了突然冒出來的福建華幟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官樂指著手機屏幕上的協議說,這份協議規定,中介不會給學生「保險」,工資待遇12元每小時,不區分節假日與白夜班,工作時間以及白夜班分配根據生產需求,由用工單位安排——換句話說,學生們需要加班,晝夜兩班倒。

「這不是把我們賣給中介了麼?」官樂和同學們有些氣憤地問。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學生提供的到工廠後所籤的「實習合同」,甲方變為華幟勞務公司。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實習規定》,學校和實習單位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同時「除相關專業與實習崗位有特殊要求,並報上級主管部門的實習安排外,不得安排學生加班上夜班」。

但官樂和同學們說,他們「實習」所從事的電腦、電視機顯示屏生產、組裝不屬於特殊行業,廠方卻違規安排學生們上連續的大夜班。

「學校先用一份三方協議騙我們過來,再逼大家和勞務公司籤一份真的勞務輸出合同。籤完合同之後,學校還要求他們必須把合同交上去,明擺著這是怕我們留下他們的把柄。」 官樂說,幸好自己留了個心眼,保存了電子版。而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的《實習規定》,學生參加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前,職業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三方籤訂的實習協議文本「由當事方各執一份」。

陝西德倫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新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從兩份協議的形式上來看,學校、學生與用工單位的協議都應合法有效,但

學生與勞務派遣公司所籤協議不具備合法性,「勞務派遣公司是不能與學生直接籤訂任何協議的。」

重慶農業機械化學校學生所提供的最終實習合同範本,甲方為夢之聲勞務公司

同樣遭遇「鴛鴦合同」的還有重慶市農業機械化學校汽車維修專業二年級的學生,但他們的情況更糟:一個月只發500元,身份證和剩餘的工資都被扣在帶隊教師手裡,身體不舒服看個病都要先跟他們打借條借錢。

該校學生陳祥宜(化名)說,從2015年入校起,就知道必須來福清「實習」,每次半年,否則就不發畢業證,「來一批走一批,從沒斷過」。

「我這是第二次來了,2015年來呆了半年,幹的也是流水線上的活兒,日復一日。」陳祥宜對澎湃新聞苦笑著說,「唯一的好處是,上次來工資是10.5元一個小時,這次來按11元一小時算,漲了5毛錢,也算是學校『大發慈悲』。」

來自該校農業工程系和現代服務系的幾位學生稱,來捷聯「實習」後,身份證便被老師收走了,工資也不能按時發放,「我們帶隊老師一個禮拜給每人發100元,每月最後一個禮拜發200元,一個月總共發500元。」

他們說,學校說法是,剩餘的工資會在「實習」結束後一起發。而剩餘的工資有多少,學生們稱也不知道。

「吃飯、買生活用品還有其他零花,不夠用,我每個月還得跟家裡要近千元錢,不然根本沒法活。」陳祥宜跟記者掰著指頭算帳。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實習規定》,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不得扣押學生的居民身份證。」

對此,2月20日下午,重慶農業機械化學校的辦公室一名文姓主任的解釋是,「扣身份證是為了方便管理」,「實習之後統一發工資,是怕學生拿到錢之後亂花」。

2月24日上午,該校副校長陳長法對澎湃新聞表示,學生去福清實習是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備過的,但是關於「學生夜班」這一情況學校並未和上級部門匯報。

一次失敗的抗爭

因為對「實習」現狀不滿,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的小部分學生曾在2月13日前後試圖以拒絕上班的方式表達訴求。

此前,該學院多名學生曾向校方投訴學生被迫加班、通宵夜班等問題,該校隨後派出了一個工作組,由分管校企合作的副校長帶隊,陸續到達福清廠區進行調查核實。校方態度似乎很堅決:「企業如不認真整改或達不到整改要求,學校將不惜終止與企業合作。」

但官樂說,工作組來是來了,「通宵夜班」、超時工作等現狀仍未及時改變,學生們還被帶隊教師「安撫」、訓誡,要求大家老老實實繼續上班。

「實習期從1月到4月,我們就在福清過的年,家也沒回去。」 官樂說,「一開始說得都可好呢,上了流水線上後,才發現就是過來『頂工荒』」。於是官樂、李帥(化名)等人2月中旬開始拒絕上班,尤其是夜班。官樂說,該校還有20多名學生選擇直接離開福清,「回家了,再也不來這個地方」,同一廠區的其他職校也有部分學生拒絕上班,希望能夠藉此呼籲重視他們的權益。

但校方和勞務中介公司並不願讓步。

「你們這點苦都吃不了,原來我在咱們學校念書的時候,在冠捷『實習』從(早上)7點上班,加班到晚上10點都沒說啥!」 2月14日下午2點,捷星廠內的員工休息室,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一名教師拿自己的往事大聲訓斥幾名不上班的學生。

不一會兒,教師們又叫來名為「王琳」的「領班」,一起給學生做「思想工作」。王琳是華幟勞務派遣公司的工作人員,正是該公司促成了學校與實習單位的「聯姻」。這名勞務公司「代表」有點冒火,衝學生說:「我不聽理由,曠工就是曠工,今天晚上,你們幾個上晚班要是再不來,就再也別來了!」

幾名學生和三名帶隊教師都一聲不吭。一名學生隨即表示妥協,稱還想繼續上班。

「自己想明白了就去求領班,讓她再給你個機會,求我沒用。」帶隊教師說。

不少學生相繼返回工作崗位。官樂和李帥說,很多學生「並不知道頂崗實習應該享受哪些權益」,對貧困學生而言,實習能夠獲得的微薄收益,或許比失去的權益更重要。

有一所學校的多名學生說,放棄「反抗」的理由是「就算知道學校和企業在聯手『壓榨』我們也沒辦法,不完成實習,就拿不到畢業證,還有回到學校後才會統一發的實習薪水,對我們都很重要」。

「如果不是情況所逼,我也不會到這(冠捷)來。」 重慶農業機械化學院汽車維修專業三年級學生王浩哲(化名)就是來自貴州畢節的農村貧困家庭,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福清工廠「實習」。他說,自己父母是農民,在地裡忙碌一年,也就夠維持他們的生活,「學費、生活費需要自己賺,很多同學都是這樣」。

捷星工廠二樓休息室內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三位帶隊老師和勞務公司管理員教導學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實習規定》明令學校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為何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仍不乏勞務中介的身影?

根據幾所學校的學生所提供的備份合同顯示,學生很多都是和幾家勞務中介公司籤訂的「實習合同」,並非如幾所校方回應澎湃新聞所稱的「直接校企合作」。

2月15日下午2點,澎湃新聞陪同浙江某地職業學校教師錢鋒(化名)來到福清市紅星美凱龍廣場的勞務招聘會現場,這裡人數寥寥,企業和勞務公司的人極力想叫住為數不多的駐足者。

「是自己找工作,還是有其他需要?」福清一家食品加工廠的黃姓招工負責人主動遞上名片。當其聽聞錢鋒是來福清聯繫安排學生實習的,他有些激動:「能有多少學生?什麼時候能來?能來多長時間?」

雙方對話很快進入了核心階段:企業如何給學校支付「管理費」。此時他明顯警惕起來,壓低說話聲音:「這個要詳細談了……校企合作,只要能保障時間、人數和效率,收取一定的『管理費』是應該的。」

按這名招工負責人的說法,只要學生實習期達到半年以上,按學生人頭和效率算,「基本是(每人)每個月300元到1000元左右」,學校若輸出200人到福清進行半年的實習,每個月可以拿到6萬元到20萬元不等的「管理費」。

相比於企業,勞務中介說得更「直白」。

澎湃新聞以職校教師身份,聯繫到兩名中介公司相關負責人,他們自稱是融職勞務公司的人,是「福清冠捷特派」中介,為冠捷工廠送去了「來自不同職校的500多名實習生」。

「我們公司和雲南xx職業中學合作了六七年了,他們還介紹了四川的職校來接頭……這個你放一萬個心。」在約定見面的麥當勞餐廳裡,一名身材微胖的中介負責人說。

「最好能現在過來,我們缺人。」該中介負責人隨後毫不忌諱地談起學校可以得到的管理分成,稱學校「管理費」有兩種算法,一種是「同工同酬」,一種就是「小時工」。

「同工同酬就是按照學生人頭給你們校方管理費,現在基本也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比較穩定。你們學校的話,人頭費一個人一個月300(元),100多人的話一個月是3萬嘛,200人的話一個月就是6萬嘛,6個月就是36萬嘛。」據該名負責人介紹,這需要學校和勞務公司私下商議。

「還有一種算法就比較狠了,是按小時工來計算,我們最高能給學生12塊,基本最低給到學生10塊一小時,這個具體數額要和你們校方談了,但按小時工和同工同酬的區別在於,同工同酬工資是由廠方直接發給學生,我們不經手;如果按照小時工算的話工資就要先發到我們手上,我們再給,(管理費)羊毛出在羊身上。

上述兩名勞務中介並未向澎湃新聞出示能證實他們說法的相關證據,隨即匆匆而走。而根據《實習規定》,「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不得向學生收取實習押金、頂崗實習報酬提成、管理費或者其他形式的實習費用。」

「整改」

福清這座戶籍人口不到130萬的小城,有電子、塑膠、食品、玻璃、醫藥五大支柱產業,冠捷科技集團是當地有名的用工大戶。在全國工商聯2016年8月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捷聯以181億元的營收排在第253位。

2015年3月26日,福清僑鄉報曾以《工人招不來,感覺很「心塞」》為題報導了福清近幾年來一直以來存在的「用工荒」。報導稱,尤其是在春節期間,「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上漲,企業出現『用工荒』是必然。

福清市「天天招聘會」宣傳橫幅

重慶農業機械化學校一名副校長稱,目前該校在冠捷實習的學生有700多人。融職勞務公司工作人員則稱,與他們籤訂合約的雲南麻慄坡民族職業高級中學等幾所學校有500人左右。

澎湃新聞同時了解到,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有250人左右,貴州畢節工業學校有100人左右,加上其他幾所職校的實習生,當前同時在捷聯和捷星實習的職校生遠遠超過1000人。

捷聯並不承認「利用職校學生充當廉價勞動力」的說法,一名自稱分管外聯的捷聯副總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企業和校方都有這種需求。」但她也承認,近兩年,包括捷聯在內的福建的部分工廠確實遇到了用工荒。

2月22日晚,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黨委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長周彬對澎湃新聞表示,此前澎湃新聞在2月11日的報導中所提到該校學生在福清冠捷實習「上通宵夜班」、「工作超過8小時」、「無公休」等一系列違規情況基本屬實。

周彬還表示,校方會在23-24日派出由校領導帶隊的工作小組,趕赴福清就這一系列違規情況進行整改,「若最終企業無法提供符合規範的實習條件,校方將在28日前將福清的200多名學生悉數撤回。」

陝西德倫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新華認為,安排職業院校的學生到企業實習,應當給予學生適當的報酬。

「如果確實存在職業院校以實習的名義將學生送到工廠工作,而且拿著低廉的工資,學校按人頭收費,這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相關規定,是違法行為。」

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銘2月21日對澎湃新聞稱,實習單位和學校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聯姻」,實習單位通常可以節省用工費用,比如降低薪酬、社保開支,以及減輕相關責任。「學校應該明白,這種所謂的『實習』存在種種違規之處,通過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協議,也有『規避』責任的目的。」

「不排除有的學校將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與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存在非法利益輸送。」周銘稱,《實習規定》明確提出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一旦發現上述情形,可向相關勞動部門或教育部門等投訴。

「我們和正式工人倒班、幹活根本沒一點區別,都是流水線上最機械的活兒,住在一起也根本沒交流。」2月14日中午11時,聽著兩位夜班室友的鼾聲,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的官樂有些迷茫地問,「我們來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山東一職校學生實習墜亡事件背後
    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等多部門2016年印發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明確提出,除相關專業和實習崗位有特殊要求,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的實習安排,實習單位應遵守國家關於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上夜班。連上半個月夜班「太累了」這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四口之家。
  • 電子業學生工調查報告:職校與工廠聯合壓榨學生
    該報告顯示,國內多所職校與地方政府及富士康等工廠聯合壓榨學生,原本該在學校完成正常學業的學生,被安排在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進行生產工作,部分學生工還未成年。調研組發現,組織實習的職校沒有負起保護學生的責任,反倒是幫助企業對學生進行剝削,並從中牟利,成為「同謀者」。部分地方政府不僅沒有監管企業和學校的行為,還行政施壓學校必須派遣一定量的學生赴企業打工。
  • 華強職校與沃爾瑪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
    (校企合作籤約儀式)沃爾瑪是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有30多家門店,6000多名員工。華強職校是國家中職示範校、國家級重點職校,曾入選中國職業教育百強校。沃爾瑪公司為華強職校學生提供了「老帶新」一對一現場培訓、「沃課堂」線上課程等培訓機會,並提供了充足的實習崗位。目前,學校共有102名學生在深圳沃爾瑪各門店實習。
  • 閩江職業技術學校福清校區開工建設 力做福建「人力蓄水池」
    在保證學生規定課時的前提下,在生產旺季進企業上崗實習,在生產淡季回學校上課,學校成了企業的「人力蓄水池」,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的同時控制用工成本,受到企業的歡迎與認可。   政企合力助推新校建設   有效緩解企業缺工情況   閩江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選址在福清高速收費站旁,離國道僅300米,其緊挨著知名的京東方科技集團、冠捷電子公司及福耀玻璃等企業,不僅交通便利,而且佔據了福清最重要的一個經濟帶。
  • 臺灣在渝實習大學生:從「不了解」到愛上重慶
    ,到地處重慶市渝中區的重慶渝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實習。  在9日舉行的第七屆臺灣大學生重慶實踐活動總結會上,不少參加實習的臺灣大學生表示,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活動,他們已經從對重慶一無所知,到愛上這座城市。  與楊日豪一樣,來自新竹清華大學的謝嶽衡也已經愛上了重慶。作為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他被分配到重慶渝富集團市場開發部實習。實習期間,他參與了公司重點項目從客戶拜訪到合同籤約的全過程。
  • 【兩會來了】聚焦職業教育:著力解決專業不匹配、職校生「實習難...
    【兩會來了】聚焦職業教育:著力解決專業不匹配、職校生「實習難」等問題 作者:9蛋 發布時間:
  • 深圳市博倫職校(深圳市珠寶學校) 以生為本 提供最適合學生發展的...
    學校許多老師來自內地的高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各專業還聘請了一大批企業和行業的優秀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專業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創新發展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凝心聚力謀發展 開拓進取上臺階。學校領導班子,創新學校發展模式,主動應對社會變化,形成了學校的六大特色。
  • 高校以實習為名派學生去工廠打工 學校:不實習沒有畢業證
    近日,山東聊城大學在微博發出「救助信」,信中稱學校以實習為名派學生去工廠打工,並在話裡話外稱「不實習沒有畢業證」。被迫實習,工作強度大,薪資待遇低,學校方遭到質疑,是否將實習課程變成了撈錢的項目?
  • 福清私立龍翔學校十多名學生疑似食物中毒(圖)
    福清私立龍翔學校十多名學生疑似食物中毒(圖) 根據部分家長報料,記者前往該校採訪,當日,排隊候診反映肚子不適的學生有30人之多。對此,校方沒有把患病學生轉往校外醫院進行治療,並拒絕接受記者採訪。記者從福清市教育局等部門獲悉,僅有10多名學生疑似食物中毒。  家長:不適的學生排起了長隊  福清私立龍翔學校位於福清市鏡洋鎮境內,有學生5000名左右。
  • 封面評論|讓學生鬼屋扮鬼,職校實訓還能再奇葩些嗎?
    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學校將學生送往外地參與實訓,但崗位與專業不符,比如會計專業學生在北京某遊樂場鬼屋扮鬼、檢查遊戲設備,且工作超時、沒有工資。(澎湃新聞)職校學生實訓從來奇葩事跡不斷,而「在歡樂谷鬼屋扮鬼」,無疑又將其中的離奇性刷新到了新的高度。就如同此前歷次案例一樣,此次事件的爭議仍然在於兩點:其一,實訓與專業完全無關;其二,勞動和收入極不對等。
  • 臺灣20餘所高校學生將在重慶實習一個月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圖為渝臺兩地高校學生進行結對交流20餘所臺灣高校師生將在重慶參觀訪問一周,其中54名臺灣大學生還將在重慶多家企業實習一個月。  此次赴渝的臺灣師生共計157人,分別來自臺灣中州科技大學、義守大學、輔仁大學和元智大學等20餘所高校。54名臺灣大學生將在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西南證券和重慶百貨等企業開展社會實踐,實習崗位包括營銷、管理、行政、後勤等近30個不同類型。
  • 職校學生暑期培訓,卻被送去鬼屋扮鬼!?教育部:不得安排學生到娛樂...
    教育部:不得安排學生到娛樂性場所實習教育部官網7月30日發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規範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部分內容如下:做好學生權益保障。高校和實習企業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及安全健康的環境,不得安排學生到娛樂性場所實習,不得違規向學生收取費用,不得扣押學生財物和證件。實習前,高校應當為學生購買實習責任險或人身傷害意外險。加強跟崗、頂崗實習管理。
  • 北京明年年底前打造50個職校德育品牌
    來源標題:北京明年年底前打造50個職校德育品牌 從零基礎、零樂理知識的小白成長為合唱社的重要成員,從聽力障礙的學生成長為踩準音樂節奏、身姿曼妙的舞者……昨日,在北京新城職業學校舉行的「一校一品」德育品牌複評展示活動上,多位學生分享了自己在學校社團的經歷和收穫
  • 往事|40年前,華山美校建校之初的「山重水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場和他們籤訂了聯辦三個動畫班的合同,並且約定三年不變。上海美術設計公司,也訂下負責二十名應用美術學生專業訓練的協議。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也紛紛要求聯合辦班。座談會上來賓們的熱情支持,燃起了領導和老師們心中的希望。
  • 2020年在香港當實習醫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但與此同時,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仍然未可以停下腳步,每天都「疫戰」中打仗,包括一眾的實習醫生,王美婷是一名實習醫生,抗議期間輪流每4日「on call」通宵當值一次,雖然她的經驗尚淺,但可以在團隊內發揮作用,她說這是她畢業難忘的經驗。
  • 上海中職校畢業生搶手 小眾專業一進校被"預訂"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上海中職校連年就業率保持在97%左右,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說起中職專業,很多人想到的是數控、維修等加工製造類專業。其實,在滬上中職校,還有一些特色的「小作坊」專業,雖然養在「深閨」人們不太了解,但是畢業生卻非常搶手。
  • 技校與中專、職校的區別?讀中專好還是技校好?
    現在很多學生和家長很容易把技工學校、職校、職高、中專、技師學校等混淆,不容易區分開來,那麼這篇文章來給大家理清一下這幾種學校之間的區別在哪裡。校園環境職校:職校和職高指的是同一種類型學校的不同叫法,和高中區別很小,一般也是三年制的,職高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學生參加高考很方便,當然這也要看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
  • 臺灣在渝實習大學生:希望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看一看
    在重慶實習的臺灣彰化北鬥明道大學學生林鈞毅說,希望更多的臺灣青年人到大陸看一看。  正在重慶共享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實習的林均毅說,這次實習讓自己開了眼界,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很好,作為應屆畢業生,他已經有了到大陸就業的想法。
  • 滬中職校航空服務類專業提前批招生面試4月啟動
    據悉,2017年中職校航空服務類專業提前批招生面試將在4月啟動,有志嚮往藍天的初三學子們千萬要把握機會,留意各院校的報考時間,做好充足準備。  報考前宜先跳出「自以為」  提到航空服務行業,多數人都會聯想到美麗瀟灑的空姐、空少。
  • 即日起,重慶江北機場往返永川的通宵夜班車開通了!
    12月10日起,22:00後從江北機場往返永川有通宵夜班車了,對原有大巴車的班次時段進行了補充。該線路歸屬城際快客專線—永渝專線(茶竹快巴),同樣均採用7座商務車型,空間寬敞更加舒適,國企運營安全有保障。該專線票價定為100元/人,目前,永川往返江北機場線路正實行票價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