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回應「528億債務壓頂」報導:引用數據多處失實,公司經營...

2021-01-20 瀟湘晨報

被報導稱528億債務壓頂,還欠稅局35.4億稅款,這家世界500強企業緊急澄清了!

雪松控股官網今天發布澄清公告稱,9月22日,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我司」)關注到,有媒體發布題為《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還欠稅局35.4億稅款》的報導,在完全未採訪我司的情況下,對我司財務數據進行大量歪曲報導和惡意解讀,形成嚴重不良影響。現就該媒體不實報導作如下澄清和聲明:

1、我司嚴格依照交易所規定,在每年的年報、半年報等公開信息中,真實披露債務情況。該媒體報導稱,2020年6月末,我司負債總額為528億元,資產負債率65.2%,扣除無形資產、商譽等部分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7%。事實上,我司公開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我司負債總額為447.9億元,資產負債率55.29%,扣除商譽及無形資產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5.29%;同時,我司對外有息負債為249億元,其餘負債主要由業務性質產生,如預收房款、遞延所得稅負債等。

2、我司嚴格遵照企業適用稅則,依法納稅。截至2020年6月末,我司應交稅費為8.51億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為26.85億元。其中,前述8.51億元根據稅法有納稅義務但未到納稅時點;26.85億屬於會計上計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稅法上尚不存在納稅義務。因此,我司不存在所謂的「欠稅」,更不存在報導所稱的「欠著稅局35.4億元的稅款未繳納」。

3、報導對我司質押情況歪曲解讀,稱我司「這些被質押的子公司資產總計455億元,而雪松實業集團總資產不過752億元。」事實上,把股權質押公司的資產簡單相加,不符合財務常識和市場慣例;我司公開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我司受限資產合計236億元,總資產810億元,佔資產總額的29%。

4、報導稱,「由於對資金的強烈需求,雪松實業集團幾乎所有的債權融資手段都用上了。除了常規的銀行貸款,雪松實業集團2017-2019年共計發行了四隻公司債,金額合計38億元,截至2019年末未償付32.5億元。」事實上,企業發債是正常的融資行為,也是企業根據市場狀況做出的合理資金安排。截至2020年6月末,我司四隻公司債剩餘未償還金額為26億元。

5、報導稱,「2019年,雪松實業又通過地方金交所,發行了總額25.6億元的5隻『債權融資計劃』」。和發債融資類似,這是我司根據市場狀況做出的合理資金安排。截至2020年6月末,剩餘未償還金額為22億元。

6、我司控股股東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雪松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原中江信託)的收購,為控股股東以自有資金出資,在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引和批准下開展的合法合規的市場行為。該收購及後續運營,對我司不產生任何影響。

7、我司業務經營一切正常,現金流穩定。專業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及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發布的最新跟蹤評級均顯示,我司維持主體評級AA+,評級展望穩定,並評價「償還債務能力很強」。

其他失實情況不一一列舉。該報導未對我司做任何採訪求證,文章信息和引用數據多處失實,充斥著誤導和猜測,已對我司聲譽造成惡劣的不良影響,我司將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聲明。

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9月22日

新聞延伸

上述聲明提到的媒體報導《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還欠稅局35.4億稅款》中稱,「雪松控股近兩年因突然間晉級世界500強,及在資本市場的連續收購而暴得大名。

明面上,雪松控股主要依靠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獲得營收規模的迅猛提升,但外界對雪松控股的橫空出世依然充滿了疑惑。

近年來,雪松控股的對外收購總耗資約200億元。其中,2016年,以48億元現金併購齊翔騰達(002408);2017年,以42億元現金併購希努爾(002485);2019年,耗資百億收購中江國際信託71.3%股權(其中兌付投資人的逾期資金就達80億元)。

巨資收購令雪松控股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報導中稱,「數據顯示,雪松實業集團的負債總額,從2015年末的90億元一路增長至2020年6月末的528億元,幾乎是以百億為單位,一年上一個臺階。其資產負債率也是一路增加,到2020年6月末已提升至65.2%,如果扣除無形資產、商譽等部分,則其資產負債率更是增加至77%。」

報導還稱,「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實業集團累計還欠著稅局35.4億元的稅款未繳納,資金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雪松控股官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雪松對「528億債務壓頂、欠稅35億」的七點回應說明了啥
    幕後融資人甚至拿著完成收款、已經滅失的「應收帳款」,通過保理通道轉讓給雪松信託以獲得融資。報導還稱,對該等應收帳款的債務人進行實地調查走訪,結果發現,債務人幾乎清一色否認該等債務的存在。 此外,證券時報當日的另一篇報導《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 還欠稅局35.4億稅款》,直指雪松信託母公司雪松控股空有規模,盈利能力孱弱。
  • 雪松控股否認長青系列產品風控「裸奔」:對財務數據的歪曲報導和...
    此前證券時報報導稱,近一年來,雪松信託連續發行42隻「長青」系列信託計劃,產品總規模超過200億元,其底層資產宣稱是對知名國企的220餘億元應收帳款。但經過進一步追蹤發現,「長青」系列42隻產品風控「裸奔」,220億元底層資產「虛無」,更有幕後控制人借道「假央企」轉移百億巨資。對此雪松控股稱報導不實,對該司財務數據進行了大量扭曲報導和惡意解讀。
  • 突遭質疑,雪松實業和信託雙雙正面回應
    9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雪松實業528億債務壓頂,拖欠35.4億稅款,雪松信託「長青」系列產品"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對此,雪松實業在9月22日發布澄清公告稱,截至上半年底,公司負債447.9億元,稅務不存在拖欠。對於報導中指出的 "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
  • 【商界早知道】華為已終止1億澳元研發投資;宜家回應兒童家具不...
    【雪松實業回應528億債務壓頂:引用數據多處失實,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據證券時報報導,雪松實業集團的負債總額,從2015年末的90億元一路增長至2020年6月末的528億元,其資產負債率也是一路增加,到2020年6月末已提升至65.2%,如果扣除無形資產、商譽等部分,則其資產負債率更是增加至77%
  • 山東首富陷債務泥潭:公司評級連遭下調 一年內百億債務壓頂
    原標題:山東首富陷債務泥潭:公司評級連遭下調 一年內百億債務壓頂   新晉山東首富王清濤執掌的中融新大再度遭到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 雪松控股2016年僅在廣州黃埔區就實現營收220億
    向實體經濟傳遞鼓舞的信號以「實業為本、重構價值、敢做少數派」為主張的雪松控股,通過發布耀眼的營收數據,正向市場傳達了一系列看好中國實體經濟未來的信號。在這個複雜但又「危中有機」的局面下,以發展實體產業為烙印的雪松控股,通過業務擴張的實踐,以及對宏觀政策解讀,向市場連續注入了正能量。
  • 雪松信託迷霧:42隻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
    大股東持股71.3%的雪松信託,如何在機制上防範大股東的自利訴求?這不僅考驗著雪松信託,也考驗著監管智慧。附文: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還欠稅局35.4億稅款文丨蘇龍飛雪松控股近兩年因突然間晉級世界500強,及在資本市場的連續收購而暴得大名。
  • 潛望丨雪松信託迷霧:42隻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
    附文: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還欠稅局35.4億稅款文丨蘇龍飛雪松控股近兩年因突然間晉級世界500強,及在資本市場的連續收購而暴得大名。巨資的收購無疑令雪松控股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負擔。空有規模,盈利能力孱弱除了世界500強榜單所披露的入榜公司總營收之外,雪松控股並無對外披露自身的其他財務數據,因而無法知曉其詳細的財務狀況。
  • 冀中能源集團1800億債務壓頂,高層喊話確保債務不違約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集團新發債券多為短融和超短融等短期債券,以上通知背景是其擬發3年期15億規模中票時,當時市場猜測冀中能源集團發債遇阻需要增信擔保。蘇科舜也表示,今年債券市場相對低迷,市場對整個煤炭行業擔憂情緒加劇,影響公司市場發債。
  • 評級被降,中融新大609億債務壓頂,「大金控夢」何去何從
    他從焦化行業、新能源開發、礦產投資起步,最後痴迷於金融股權投資,控股晉商銀行,參股廈門國際銀行、齊商銀行、中華聯合保險以及其他金融牌照。負債609億10隻存量債不夠還息有如此多的實體產業,為什麼中融新大會債務壓頂?目前,中融新大實控人王清濤的股權全遭凍結。
  • 1300億「山東鋁業巨頭」債務壓頂,將迎來集中兌付期
    存續債券到期分布 面對兌付壓力,今年年初南山集團發行5億疫情防控債後,還有70億元公司債券已獲上交所受理,募集資金全部用於償還債務,調整負債結構
  • 560億債務壓頂!「均瑤系」股權騰挪遭質疑,吉祥航空收問詢函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吉道航是與吉祥航空、均瑤集團共同參與東方航空非公開發行股票而設立的公司,吉道航主要經營範圍是企業管理及諮詢,實際上吉道航並不開展實際經營,唯一持有的資產就是東方航空隨著本次交易完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由55.77%增長至60.37%。增加如此之大的財務壓力還要大手筆收購又是為何呢?野馬財經撥打了上市公司電話,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野馬財經表示:「吉祥航空大手筆去收購這3.6%的股份,或與均瑤集團目前債務壓頂,需要吉祥航空為其輸血有關。」
  • 150億有息債務壓頂 合力泰董事長文開福涉信披違法及短線交易遭處罰
    事實上,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和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合力泰近年來加大了外延併購力度並擴大生產規模,但這也導致了其債務規模不斷擴大,公司還出現了業績增長但現金流為負的倒掛現象。  據了解,2019年12月24日,合力泰控股子公司江西合力泰與杭州長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杭州長潘)籤訂《股權轉讓合同》,公司擬將江西合力泰持有的珠海冠宇9.5632%股權進行轉讓,交易作價5.33億元。本次股權轉讓預計產生的投資收益佔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0%以上且不超過30%。
  • 新光圓成:控股股東將加大資產出售力度 解除債務違約風險
    10月8日晚間,深陷母公司債務違約風波的新光圓成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控股股東新光集團正在加大力度實施資產出售或其他方式融資,積極實施解除債務違約風險的舉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多次與新光圓成及新光控股集團取得聯繫,但均未得到正面回應。
  • 40億債務壓頂!華南海鮮市場老闆「小夥伴」陷困境,去年預虧兩三億
    大連友誼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大連海輪服務公司。2016年7月,公司原控股股東友誼集團進行了股權轉讓,引入新的控股股東武信投資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信深圳」)。公司主營業務為零售業和房地產開發業務。
  • 疫情重創美國租車巨頭赫茲 1300億負債壓頂
    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24日訊(元一) 近日,受疫情影響,創立於1918年的美國租車公司巨頭赫茲國際控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美東時間22日晚間,該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受此消息影響,赫茲租車的股價盤後一度跌超50%。周五當天,赫茲租車的股價已經收跌將近7.5%。
  • 220億信託產品風控裸奔?雪松信託的「澄清公告」自證其罪
    來源:律商周刊作者:滕雲文|律商周刊 滕雲上周金融行業最大的新聞之一莫過於《證券時報》發表的一則名為《潛望丨雪松信託迷霧:42隻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借道假央企轉移百億巨資!》的報導。
  • 斯裡蘭卡,債務壓頂
    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相關的主權債務佔GDP之比急劇上升,以及融資選擇範圍縮小,加劇了債務可持續性風險。中期來看,蘭卡的外部資金需求巨大,政府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的外債債務高達232億美元,即每年約40億美元,而10月底的外匯儲備僅為59億美元。
  • 泛海系債務壓頂,痛失螞蟻IPO盛宴,能靠三江電子上市翻身嗎?
    截至2020年6月30日,盧志強間接控制三江電子75%的股份,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資本大佬背後的大佬"盧志強,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資本集團之一泛海集團的創始人。目前,泛海系控股和投資了泛海控股、民生控股、泛海金融等多家內地與香港上市公司,集團所屬公司上百家,員工過萬人。
  • 百億債務「壓頂」,借2億利息6億?
    2018年1月30日,周建燦在一處高樓上結束了自己的人生,當天墜樓身亡。在周建燦墜亡的第二天,周建燦的公司大門口就聚集了大量的人,這些人都是來討債的。原來周建燦欠下了巨額債務後,無力還錢時選擇了極端方式。周建燦去世了,但是他欠下的債務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