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餘用明信片收藏了瀋陽100年舊時光

2020-12-14 遼寧新聞網

老餘用明信片收藏了瀋陽100年舊時光

瀋陽晚報 2019年05月21日 08:52

  從感興趣到「發燒」 從第一張到上萬張

  熱衷收藏明信片的他多次赴俄求購 總花費已百萬

  從20多歲青春年華到年近60歲,從年輕帥小夥到中年大叔,30多年的歲月改變了很多,但收藏瀋陽歷史照片、明信片的愛好卻貫穿了餘弘整個青春。歲月更迭,韶華白頭,從幾張到上萬張,為了留住瀋陽歷史建築的模樣,他多次前往俄羅斯,總花費更是在百萬元左右,他說,投入如此大的心血是因為「這些明信片能留住歷史,見證歷史,讓後人看到歷史。瀋陽這30年的歷史進程和城市變化,我可以說了如指掌,每條街道的變化,我都能說上來」。

  從愛好到「發燒友」 收藏30年樂此不疲

  在餘弘家中客廳的茶几上,放著一摞摞收藏夾,裡面是一張張剛塑封好的明信片,講述著瀋陽的歷史。「這是老瀋陽的城牆,就在中街附近,後來城市擴建把城牆拆了;這是瀋陽以前的老工廠,很多都不在了;你看看這張,這造幣廠企業還在……」打開一本本收藏夾,餘弘的記憶也跟著被喚醒。

  「這組明信片是1905年的大西門外、小西門裡,這個四平街是現在的中街,當年也是最繁華的一條街。關於小西門歷史的照片和明信片很多,但是這張是我見過最早的一張。這張明信片是高官和奉天將軍增祺的合影,也十分珍貴。這張明信片上的兵是沙俄兵,1905年拍的,地點是小西門,後來出版製作成明信片。」

  餘弘說,自己在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看見一張瀋陽古建築明信片後,就深深被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所吸引,進而產生了收藏的念頭。起初只是想了解和學習歷史文化,一張張歲月痕跡的照片下,更有探究背後故事的想法。餘弘深深迷上了,買了幾張後,又忍不住買了十幾張,再往後是成百上千張。從最開始的單純愛好,逐漸發展到珍藏,到最後走上收藏之路,一走就是30年。有過妙手偶得,狂喜而夜不能寐;有過失之交臂,捶胸頓足或長籲短嘆。

  為求心儀明信片

  多次遠赴俄羅斯求購

  為了收藏明信片,餘弘開始學習俄語,多次前往俄羅斯,最遠到過聖彼得堡,那裡有很多人集郵、收集古書和明信片;他多次前往莫斯科拜訪很多收藏家,懇請他們把明信片賣給自己,有的人賣了,有的人沒賣。

  明信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餘弘說,據他所知最早始於1899年前後,有攝影圖片和明信片。餘弘最早收藏的一張是1903年沙俄發行的。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明信片發行逐漸多了起來,日本戰勝沙俄以後,發行了大量日文版有關奉天的明信片,數量龐大。

  餘弘收藏的明信片時間跨度很大,從1900年初到2000年,各個時期各個國家出版的都有。1950年以後幾年的明信片反倒比上世紀30年代數量減少,那是因為新中國剛剛成立,各方面都開始節儉,明信片沒發行多少套。城市的發展足以通過明信片體現,清朝末年都是平房,到了上世紀30年代,中街附近的洋房拔地而起。為了不影響交通,偽政府把城牆都拆掉了,「牆內是城裡,牆外是郊區」情景就此成為歷史。上世紀40年代後擴城,瀋陽徹底發展成為一座大城市,「你看這張照片上的城牆是現在西順城路位置的城牆,角樓是後建的,懷遠門的一些建築也是後建的。」

  喜歡歷史熱愛瀋陽

  花費上百萬初心不變

  餘弘找出了一張具有歷史特點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是一家醫院,上面寫著「滿鐵奉天醫院」,地點位於現中山廣場,後來拆掉了。說到瀋陽,不得不提到的還有北陵公園。據餘弘介紹,北陵公園內的建築一直保存完好,一些過舊的建築被翻新過,又栽了一些新樹,「你看這個是以前隆恩門的圖片,和現在去北陵時看到的沒什麼變化。」

  「有一些出版社出書,都是來我這找照片,這也讓我找到了收藏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如今,餘弘已經從青年邁進中年,這些年花在收藏明信片的費用達上百萬元。不過,對於這件事的執著卻絲毫不減,喜歡歷史、熱愛瀋陽,餘弘說,這就是他的初心。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李 遠

  攝影記者 常晟罡

相關焦點

  • 從舊時光中打撈起的 這些明信片喚醒百年記憶
    明信片,是世界上第一種內容公開的通訊方式。對於當時絕大多數歐洲人而言,明信片幾乎是他們了解中國唯一的途徑。  昨天上午, 「百年記憶: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國——旅意歸僑陳偉榮先生藏老明信片展」在杭州江南錫器博物館開幕。陳偉榮從消逝的時光中打撈起430餘張明信片,揭開了一個隱秘而紛亂的近代中國。其中,有7張明信片與杭州的前世息息相關。
  • 明信片收藏前景看好
    尤其是在2009年4月河南洛陽舉辦的中 國嘉德世界郵展專場拍賣會上,明信片的表現更令人讚嘆,一枚1907年重慶寄往德國的大清郵政三次郵資明信片,該片加貼蟠龍郵票1分、2分各一枚,銷「四川重慶丁未九月三十日」幹支戳,旁蓋重慶11月5日小圓戳和上海中轉戳及上海德國客郵局戳,該明信片以2萬元起拍後,經過五次加價,最終以2.5萬元高價 成交,成為本次拍賣會片王。
  • 鑑藏:明信片收藏前景看好
    從近年來各類藝術品拍賣會的成交情況來看,明信片的收藏和投資可謂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在2009年4月河南洛陽舉辦的中 國嘉德世界郵展專場拍賣會上,明信片的表現更令人讚嘆,一枚1907年重慶寄往德國的大清郵政三次郵資明信片,該片加貼蟠龍郵票1分、2分各一枚,銷「四川重慶丁未九月三十日」幹支戳,旁蓋重慶11月5日小圓戳和上海中轉戳及上海德國客郵局戳,該明信片以2萬元起拍後,經過五次加價,最終以2.5萬元高價 成交,成為本次拍賣會片王。
  • 《戀與製作人》時光明信片獲取攻略 時光明信片獲得流程詳解
    導 讀 在戀與製作人手遊中時光明信片應該怎麼獲得呢?
  • 郵資明信片的收藏
    晨報記者 韓益忠經常在郵局看見有一些郵資明信片售賣,很漂亮,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明信片是否有收藏價值。
  • 守候舊時光的老書店,浩天書店
    走過古老的文明路,破敗的騎樓下,時光不動聲色地流淌。時光流淌到文德六巷,定格在浩天書店。文德六巷破舊的門坊下,街坊鄰居們吃著粥粉面,邊上的立柱上用繁體字寫著「舊書店」。看到此情此景,你就知道浩天書店到了。
  • 明信片收藏勝在史料價值(圖)
    天津老明信片收藏潛力大   探究韓軍喜歡老明信片收藏的緣由,沒有理性的「為什麼」,不過是「天性使然」,他形容為「一個既偶然又順其自然的過程」。學生時代的韓軍便對「收集」萌發興趣,從郵票到煙標,再到火花,這樣的業餘活動讓他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獲得了一种放松。2009年,韓軍偶然中發現了極限明信片,引起了他的關注。
  • 瀋陽非遺傳承人戰「疫」剪紙作品明信片送外國留學生
    瀋陽非遺傳承人馮元平疫情期間,以非遺剪紙藝術形式,創作剪紙作品,鍾南山院士、馳援武漢的白衣天使成為作品主角,為他們逆行向戰的大無畏精神點讚。皇姑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將其作品以明信片形式送給留學生,將正能量帶給更多人,同時,讓外國友人切實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日前," 馮元平抗疫剪紙作品 " 明信片贈予外國留學生捐贈儀式在皇姑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皇姑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將 100 套 " 馮元平抗疫剪紙作品 " 明信片通過遼寧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分別贈予大連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留學生
  • 瀋陽小學生手寫5000張明信片助跑「沈馬」
    瀋陽小學生手寫5000張明信片助跑「沈馬」 作者:封葑 2017-09-19 07:05   來源:瀋陽日報     「跑馬拉松,看大瀋陽,交好朋友!」
  • 明信片收藏逐步升溫 早期片備受市場追捧
    齊魯晚報   年終歲首,不少人都會收到各種明信片,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收藏品。  從近幾年一些藝術品拍賣會的成交情況來看,明信片收藏逐步升溫。如在2006年中國嘉德藝術品春拍上,一枚1903年龍州寄往義大利的清代郵資明信片,估價800元,成交價竟達到了6820元;同年在上海拍賣行舉行的春季郵品拍賣上,一枚清郵資明信片背手繪彩圖實寄片一件,成交價也達到了1800元。  在收藏領域,人們一般把早於「文革」的明信片稱為早期片。按時間順序類推可分為早期片、「文革」片、現代片。
  • 戀與製作人時光明信片獲得方法
    戀與製作人遊戲中有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時光明信片怎麼獲得?
  • 散文:老茶壺,舊時光
    文/王文靜【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老茶壺,舊時光 回老家,沒看見桌上擺放的那把舊茶壺。莫非摔了,碎了,還是賣給下鄉的淘寶撿漏的舊貨販子了。 老茶壺,陪了父親半個多世紀,也浸潤侵染了我的鄉村少年時光。階旁梧桐樹,院中棗花香,屋前榆槐,屋後楊柳。花開花謝,春來樹葉綠,秋來樹葉黃。
  • 舊的99年版100元價值多少錢?
    舊的99版100元價值多少錢?小編覺得它就值100元錢,拿到市場上能買100元的東西,因為第五套人民幣的99版雖然流通領域見得少了,但還沒退出流通市場。如果在收藏領域的話,99版人民幣除綠一元外,據說都是錯版幣,都有升值空間,但是舊的單張不行,沒有多少升值空間,留著玩玩可以,不要拿它準備發財,那是個美妙的夢,最終會醒的。
  • 福鼎小城故事值得收藏的兩張明信片
    福鼎小城故事值得收藏的兩張明信片 小 城 故 事 我們的共同記憶 福鼎市檔案館館藏照片明信片
  • 蘇州寄瀋陽3張明信片丟1對半 網友:蓋戳後發快遞
    摘要:從蘇州寄出了五張明信片,兩張寄往德國,三張寄回瀋陽。回到瀋陽一個月後,張女士詢問了幾位在瀋陽的朋友,對方均表示沒有收到明信片,而在德國的兩位朋友卻表示剛剛收到了明信片,心裡非常高興。昨天上午,瀋陽市郵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就此給記者回覆說, 明信片丟失率高的原因很複雜。
  • 遲到100年 他給湯姆金斯小姐的明信片終於到了!
    英國一名士兵的明信片終於寄到目的地,但是遲到了100年。   英國《每日郵報》30日報導,寄信人是一名名叫「特德」的士兵,收信人是「湯姆金斯小姐」。明信片正面印著溫切斯特街景,貼著一張面值半便士、印著喬治五世國王的綠色郵票,郵戳日期是1917年11月16日。
  • 武漢旅遊景點攻略,曇華林,在這裡一眼看盡武漢的舊時光
    一個人旅行很方便,拿著包背著吉他,拿著照相機和喜歡的書,沒有什麼去陌生城市旅行的計劃,看風景,經歷不同的風土人情,遇到了很多偶遇的驚喜和故事,武漢旅遊景點攻略,曇華林,在這裡一眼看盡武漢的舊時光。現在成為武漢文藝第一街,拍照,閒逛,享受咖啡香,摸路邊經歷過各種風霜的舊建築物,你會發現談話林中有些不僅是文藝的,還有一塊磚頭上刻著舊武漢歷史的記憶,談話林是一條古老的街道,裡面住著居民,去玩的話不要打擾居民,還有不對外開放的古建築,希望遊客不要進去。
  • 瀋陽舊影 | 1934年的奉天美國領事館
    瀋陽舊影 | 1934年的奉天美國領事館 2018-08-13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60歲大叔收藏2000多名人手跡 還開了個明信片博物館
    導讀:在朱永生略顯侷促的家裡,看到最多的是一個個鑲有明信片的照片框。框裡面整齊的裝裱著一張張明信片以及每張明信片的說明。「這些名人手跡都是不可再生的,因為很多人都已經故去了。」看到自己收藏的2000多個名人手跡,朱永生有些感慨。
  • 巴黎最美的10條拱廊街,帶你感受舊時光
    他們在不同的拱廊街間穿梭,感受巴黎的舊時光。1834年,斯特恩印刷和雕刻公司入駐全景廊街,隨後搬來了明信片和郵票商人以及一些餐館至今,這裡仍是歐洲最大的郵票與明信片收藏集散中心之一。高高的石柱、簡約的裝飾,還有那尊女神雕像,似乎都在向你展示著當年的繁華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