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狡兔三窟為何意?
狡兔三窟原意為狡猾的兔子為自己準備了好幾個藏身的窩,那人到中年為何需要狡兔三窟呢?
這是源自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記載的一個故事,王陽明曾被人陷害貶斥,後因頓悟「心學」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兔子尚且知道狡兔三窟,多為自己準備幾個藏身之處,那我們卻不知道給自己「留一手」。
人到中年,躲避災禍的最好方法就是凡事給自己「留一手」,有些事情不能夠全盤託出,否則晚年必然會惹禍上身、餘生容易命苦。
王陽明《知行合一》:人到中年,凡事都要留一手
【1】人到中年,要在房子上給自己留一手
人到中年,前半生為父母為孩子奔波,好不容易快到了退休的年紀,孩子也已經長成,生活中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大煩惱了,若是能夠在房子留一手便是給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了一手。
很多父母都不願意離開孩子居住,孩子結婚後還介入在孩子新的小家庭中,時間長了必然是會產生矛盾,所以人到中年我們還是要在房子上留一手,放孩子自己出去組成家庭,趁著還能自理,我們和自己的老伴過好兩個人的生活,儘量不給孩子添麻煩。
【2】人到中年,要在錢財上給自己留一手
人到中年,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把孩子撫養成人可以自己生存後,我們就應該在錢財上多為自己考慮考慮,如果孩子生活中出現問題我們每次都幫一手最後反而是害了他們。
只有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面對風雨,自己掌舵才能夠順利的成長,我們做父母的只要在關鍵的時候指點一二就行了,人到中年我們一定要給自己在錢財上留一手,為自己存一些養老金,有個三災兩病的時候也能夠減輕孩子們的負擔。
【3】人到中年,要在能力上給自己留一手
人到中年,距離我們退休還是有一定的時間,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在工作上抓住最後的尾巴,珍惜工作的每一天,畢竟這個年紀我們如果失去了工作,就很難再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了。
歲數大了,我們也不能夠放棄學習,隨時要為自己尋找一個一技之長,只有增強了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在往後的餘生更加有底氣的生活,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只要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歲數便只是個數字,並不能夠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王陽明《知行合一》中提到的「人到中年,要懂得狡兔三窟」,凡事留一手便是為自己的人生留一條後路,這樣餘生才不會苦。
人生就應讀一讀王陽明,心中早日得以清明
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只有兩個半人能夠稱之為聖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就是王陽明,剩下半個則是追捧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曾國藩,他研讀「心學」的時候年歲漸長便成就便達不到王陽明這般。
王陽明之所以能被稱之為聖人,是因為他的訣竅在於「修心」!
人生無時無刻都需要修心,修心可以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能夠讓我們的精神永遠保持積極向上,內心強大後身體自然也會變得強大,心如磐石便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打敗我們。
很多人想要學習王陽明「心學」卻不知道該從何入手,我向大家推薦這一套「王陽明心學智慧」囊括《知行合一》和《傳習錄》兩本修煉心學必讀的書籍。
《知行合一》:記錄王陽明勵志的一生是如何「由凡至聖」怎麼從人生低谷邁向萬丈光芒;《傳習錄》:一本則是通過記錄王陽明的書信與語錄,傳授王陽明心學智慧與哲學思想。
一套正版王陽明心學智慧並不算太貴,可是卻蘊藏讓心愈發強大的能量,學習王陽明心學領略另一種人生的活法!
想要學習心學的朋友,點擊下方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