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桌球雞蛋有毒?養殖黃鱔用避孕藥?權威說法來了

2020-12-14 水產養殖網

闢謠丨桌球雞蛋有毒?養殖黃鱔用避孕藥?權威說法來了

2018-07-10 15: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浙江新聞客戶端        瀏覽量: 1215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葉臨風&nbsp通訊員&nbsp嵇國強

前段時間,一段在網上熱傳的視頻,引起不小關注。視頻中,麵條被水洗之後出現一團膠狀物,網友大呼:麵條中竟添加了工業膠!

除了這段,「煮熟後的雞蛋蛋黃像桌球一樣彈跳」「黃鱔養殖中使用避孕藥」等有關食品安全的視頻,也在不少市民中流傳。7月10日,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做了一組實驗,來驗證這些傳聞,究竟屬實還是謠言?

所謂「膠」其實是麵筋

「麵條洗出膠不能吃,這是謠言,消費者無需恐慌。」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教授沈立榮揭開謎底,所謂的「膠」其實就是麵筋,麵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為什麼網傳視頻中,消費者用水洗麵條,會洗出一坨黏糊的、類似「塑化劑和膠」的東西?實驗人員用實驗解釋了這一現象。

在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實驗人員用溫水將麵粉和成麵團,放入水中反覆搓洗,最終得到和網絡視頻中一樣的產物。取下一小塊,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記者看到的是凝膠狀的固體。這個物質是什麼呢?「這種粘稠性物質稱為麵筋,不是網傳的塑化劑和工業膠。」沈立榮介紹,麵團在水洗的過程中,水溶性物質和澱粉會被洗脫在水中,不溶於水的粘稠性物質會被留下,也就是麵筋。

麵筋由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組成,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食物,是傳統美食。

記者了解到,麵筋含量的高低與小麥麵粉的等級相關,小麥麵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麵筋含量也越高。


過久冷藏出現「桌球蛋」

雞蛋是餐桌上的常見食品,但近年來有關「桌球蛋」的消息層出不窮,許多人認為這類扔到地上可以彈起半米高的雞蛋,一定是假雞蛋。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實驗人員提前從市場上購買了一批雞蛋,分別放在常溫、冰箱冷藏保鮮區、冰箱冷凍區48小時後,再將三種雞蛋煮熟,冷卻之後剝開雞蛋。「結果發現,常溫蛋和保鮮區的蛋黃表面疏鬆,一按即碎;而冷凍蛋的蛋黃按下去卻彈性如魚丸,丟到桌上還能反彈。」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博士研究生吳旻諭解釋,雞蛋在低溫條件下長時間冷藏,會使蛋黃內的蛋白質出現凝膠化,進而導致蛋黃像桌球一樣具有彈性。

還有別的原因,同樣會導致「桌球蛋」的出現。實驗人員把雞蛋放進盛滿醋的玻璃杯,讓醋完全浸沒雞蛋,此時發現蛋殼上會冒出氣泡。一段時間後,雞蛋殼慢慢被醋侵蝕,最終只剩下一層雞蛋薄膜。「這時,雞蛋同樣會變得軟軟的、富有彈性。」

吳旻諭建議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少量多次購買雞蛋,並注意儲藏溫度的控制。「儘管桌球蛋並不是假雞蛋,但不建議食用。」

養殖黃鱔添加避孕藥得不償失

「冬吃一支參、夏吃一條鱔」,黃鱔的美味讓很多消費者垂涎三尺。不過,網絡上關於「黃鱔養殖中使用避孕藥」的傳聞,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在上午的實驗中,實驗人員取出提前在市場上購買的一批大小不一的黃鱔,用解剖的方式來辨別黃鱔的雌雄,結果發現:個體較小的黃鱔(重50-75克)僅發現卵巢,個體較大的黃鱔(150克以上)僅發現精巢,而體型中檔的黃鱔(100-125克)體內同時發現了精巢和卵巢。

沈立榮解釋,黃鱔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產卵後卵巢逐漸變退化,再成長為精巢。據此前的實驗顯示,在一個月內,給黃鱔吃避孕藥,對於它的生長速度並沒有顯著效果,反而會在一個月後造成黃鱔的大批死亡。

「所以,在黃鱔養殖中添加避孕藥不僅沒有必要,反而得不償失。」那為什麼養殖的黃鱔顯得更粗大一些?沈立榮說,由於野生黃鱔食物不充足,在水溫10度以下就會進入冬眠狀態;當夏天水溫過高,它又要鑽入泥潭中避暑不再進食。相較之下,養殖黃鱔的水溫恆定,同時食物充足,才會長得又粗又大。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黃鱔又大又肥皆因科學飼養 與避孕藥無關
    據了解,市場上,養殖黃鱔個體大、身體肥壯,而野生黃鱔個體明顯偏小,因此,一直存在著黃鱔養殖中使用避孕藥的傳言,其理論依據是使用避孕藥可以阻止黃鱔性腺的發育而促進黃鱔生長。  對此,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專訪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兩位專家何力和陳建武。專家表示,黃鱔養殖中使用避孕藥並不能促其明顯生長,也不能提高養殖效益。
  • 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避孕藥餵黃鱔、螃蟹注水?
    從「避孕藥餵黃鱔」到「大閘蟹注水」,這些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和不滿,也對相關的產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6月30日,農業部在北京舉辦了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在活動期間,農業部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十大謠言進行了曝光,下面IT之家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 肥大的黃鱔是餵食了「避孕藥」?安徽食藥監闢謠六大謠言
    小龍蝦生長在稻田和水溝裡,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小龍蝦絕大多數是人工養殖的,養殖基地對水的潔淨度要求很高。即使水中有重金屬,從生物富集的角度來說,重金屬一般集中在小龍蝦的頭部,且不會積聚太多,消費者在吃小龍蝦時只要不吃蝦頭即可。謠言二:青蝦頭部線狀物是「寄生蟲」真相:其實,青蝦那兩條「白線」不是寄生蟲,而是雄蝦的精巢。
  • 河鮮用避孕藥催肥?鯰魚吃糞便長大?揭開「水產商人懺悔文」真相
    原標題:河鮮用避孕藥催肥?鯰魚吃糞便長大?揭開「水產商人懺悔文」真相    近日,微信群和朋友圈熱傳一篇「懺悔文」,一位名叫「鄭國強」的水產商人自曝「黑幕」:他在18年的水產生意中,給所賣的水產品添加各類藥物,水產品包括黃鱔、螺螄、貝類、黑魚、龍蝦等,而添加的藥物則有避孕藥、尿素精等。
  • 網帖曝螃蟹生長期服用避孕藥 專家稱:子虛烏有
    發帖者以蟹農的角度質疑螃蟹生長期靠吃蟹藥排除體內有毒細菌,從而達到控制死亡率。  帖子中說,螃蟹在養殖過程中易受細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蟲感染,必須使用漂白粉、福馬林、土黴素、氯黴素等低成本獸藥以及生長素、脫殼素等激素類藥物,這種方式養殖的蟹食用後對人體有害,會導致微生物在人體裡產生抗藥性。  但螃蟹行業協會對此卻不敢苟同。
  • 小龍蝦含重金屬吃不得,又粗又大的黃鱔是用避孕藥催肥的?別信
    野生小龍蝦生長在稻田和水溝裡,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小龍蝦絕大多數是人工養殖的,且養殖基地對水的潔淨度要求很高。此外,由於小龍蝦環境適應能力很強,能夠在汙染嚴重的地方存活下來。但是,它攝入的重金屬大部分被轉移到了外殼,且隨著不斷生長和脫殼,這些重金屬毒素被移出體外,所以肉裡的重金屬未必會超標。
  • 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闢謠20大食品謠言!
    迄今為止,雲南、上海、福建和青海等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類似謠言,各地食藥、衛生和公安等部門聯合媒體相繼闢謠,多個造謠、傳謠者被處罰,但類似謠言傳播仍呈愈演愈烈之勢。2005 年之前,因為「白皮雞蛋為柴雞所下,所以白皮雞蛋比紅皮雞蛋更有營養」的說法在社會風行。
  • 「鱔魚吃避孕藥長大」,是真的嗎?
    現在又到了吃鱔魚的時節了,最近「鱔魚吃避孕藥長大」的說法又悄悄興起。鱔魚到底能不能吃,成為不少吃貨們糾結的問題。其實,小編自己也很想知道。        為此,湖南交通頻道實習記者冉自春來到水產市場、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進行了一番查證。        記者首先來到長沙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有幾家攤位在賣鱔魚。
  • 央視為陽澄湖大閘蟹正名 無激素抗生素避孕藥
    在調查中記者沒有發現餘三男使用激素的跡象,而是用螺螄、魚蝦、水草、玉米等食物來餵養大閘蟹。這究竟只是餘三男的獨門秘籍,還是一種普遍做法呢?記者又在湖上以及陸上的池塘養殖場上走訪了多位其他的蟹農,得到的答案幾乎一樣。此外,蟹農還被要求將每天的投放品記錄在案,漁政部門隨時會進行抽查。那麼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使用激素餵養大閘蟹是否站得住腳?
  • 《焦點訪談》調查養殖真相
    專家解釋說,避孕藥對螃蟹根本不起作用 央視截圖   九月十月正是吃大閘蟹的好時候。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在微博、微信、網站、論壇上卻出現了不少傳聞,說「大閘蟹都有毒,不能吃」!  激素不能讓蟹蛻殼 用了也是無效的  餘三男,養了將近20年的大閘蟹,他的養殖場面積有200畝左右,年產15000公斤。記者見到他時,餘三男正在投放飼料。在調查中記者沒有發現餘三男使用激素的跡象,而是用螺螄、魚蝦、水草、玉米等食物來餵養大閘蟹。這是餘三男的獨門秘籍,還是一種普遍做法呢?
  • 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
    泥鰍是鯉形目、鰍科動物,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除了用來做菜,還可以入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稱為「水中之參」,那麼,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一、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 經典食材,美味的黃鱔!
    黃鱔,俗稱鱔魚(鱓魚)、田鱔或田鰻,亦名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合鰓魚科的淡水底棲肉食性魚類,可養殖供食用,具有經濟價值。
  • 網傳商戶用避孕藥催長大閘蟹 行業協會否認
    「黑心商戶竟用避孕藥快速催長大閘蟹」的傳言又在網上瘋傳,讓一向鍾愛大閘蟹的市民心裡有點兒犯嘀咕。昨天,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在接受晨報採訪時表示:「根本不可能。」同時,本市相關部門也表示會加強對進京大閘蟹產地及檢疫證明的檢查,同時加大相關指標的檢測。日前,很多網站均出現了這則名為「養殖大閘蟹被餵避孕藥」的帖子。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的說法
    長期以來,民間流傳著食物相剋的說法,如白蘿蔔和胡蘿蔔不能同時吃,吃柿子不能同時吃海鮮等等。最近,央視闢謠食物相剋的說法,那到底是怎麼回事?食品相剋的真相是什麼樣子的呢?央視闢謠食品相剋的說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 黃鱔五種常見養殖模式
    四周田埂最好用磚或條石砌成,高40釐米,寬30釐米,牆頂出簷5釐米,以防黃鱔用尾巴鉤牆或鑽洞逃跑,還可以用70×40釐米的水泥板護田埂與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10釐米左右,上面加磚、石、土等作埂。如果是粗改粗養,只要加高、加寬田埂注意防逃即可。田中央挖一個面積為4平方米深0.5米左右的水凼。
  • 養殖黃鱔的時候,注意到這些營養,還能增加養殖的收益
    這一個品種在養殖的過程中是比較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學習怎麼樣才能夠更好的養殖黃鱔這個品種,如果是盲目的去看一些沒有根據的不正確方法來進行養殖的話那對於你養殖過程中,等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面的不便,進行養殖之前的最好就是要多方面的了解一下,千萬要學習到一些正確的養殖方法和知識
  • 黃鱔是什麼黃鱔有毒嗎 黃鱔的食用方法及適合人群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餚,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溼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症。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