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福建單體面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
午後的陽光,透過穹頂,照進圖書館,暖暖的。
捧一杯咖啡,斜坐長椅,如此慢時光,再愜意不過。
這暖暖一幕,國慶首日,就可以在全新的廈門圖書館實現了。
10月1日,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館將試開館對公眾開放。這是一座可以仰望天空的圖書館,也是福建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它比文化藝術中心館區大3倍,設計藏書總量達300萬冊。
昨天,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館對媒體開放,導報記者嘗鮮遨遊最美的書海,並體驗超多高科技及特色服務,一探究竟。
廈門市圖書館表示,「十一」率先開放區域為一層至四層,五層、六層後續會陸續對市民開放。
新館如何抵達?島內市民過去很方便,坐地鐵1號線到官任站,從4號口出站就是了。
高顏值 180°玻璃穹頂仰望星空
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館位於集美區杏林街道誠毅中路380號,與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隔街相望,與集美區行政服務中心、誠毅科技探索中心相鄰而居。
這棟建築,嘉庚風格,閩南式屋頂、西洋式屋身,中西建築文化交融,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兩層。
集美新館,寬敞明亮。一層1800平方米的環形內中庭,融合土樓建築特點,挑高設計。每層有環形大走廊,兩座環形樓梯逐層盤旋而上。
最特別的是,站在中庭,抬頭可180°仰望星空。新館頂部,是半球型玻璃穹頂,直徑36米,距離一層地面有30多米。
「穹頂裝有智能化遮光板,利用感光調節。光線強時,遮光板自動關閉;光線弱時,自動打開。」廈門市圖書館副館長付虹說,「陽光可以灑進穹頂,照在身上。」
大容量 設計館藏總量300萬冊
面積大了,容量也大了。
集美新館設計館藏總量300萬冊,一期開放區域閱覽坐席3000個,設置全智能服務的自助圖書館、分級閱讀的少兒借閱區、多功能報告廳、各主題閱讀區及數字閱讀、影音體驗、多媒體互動、學習交流室等特色區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智能化的文獻借閱、信息檢索、參考諮詢、文化體驗、培訓展覽、少兒活動等多元服務。
按功能劃分,集美新館主要分為中心館業務管理區域、文獻服務區域和文化活動區域三個功能區域。
文獻服務區域是集美新館的主體區域,大開間、無隔斷的空間設計,設置普通文獻借閱區、報刊借閱區、參考文獻閱覽區、特殊用戶借閱區、數字閱讀體驗區和自助借閱區等六大流通服務區域;文化活動區域包括多功能報告廳、展廳、培訓教室、活動室等,用於開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動。
如此大的新館,也不必擔心會迷路。新館室內有藍牙導航系統,到館讀者打開手機藍牙,可以使用廈門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中的藍牙導航功能,指引讀者找到相應的服務空間及圖書。
高科技 每本書都有顆智能芯
集美新館內,輕輕一點、手機一掃,滿滿都是高科技。
一層環形中庭,「瀑布」飛流直下。這「瀑布」是觀書屏,能借電子圖書。讀者看中哪本,點一下圖書,屏幕彈出二維碼,手機掃一下,就能把書下載到「掌上廈圖」APP,永久閱讀。「讀者借的是電子書,沒有借閱期限。」付虹介紹,試開館期間提供300本電子圖書借閱,接下來還將不斷增加。
全智能服務的自助圖書館,一排排書架擺放整齊,它不是普通的書架,是智能書架,讀者把書放架子上,就能自動還書了。其他讀者再借閱,會告知該書的具體位置。智能書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書籍被借閱情況一目了然,哪怕你只是拿下來翻看也可以統計出來。
新館還全國首創採書櫃、新書櫃和預約櫃,方便讀者借閱。
採用新書櫃後,讀者可在第一時間先借走新書,等讀者歸還後,圖書館再進行「數據加工」。在自助預約櫃,預約一下可優先借閱。
歸還的圖書,還能24小時自助分揀。每本書有個晶片,圖書通過24小時自助還書機歸還後,會沿著軌道抵達「指定」的圖書分類箱。
新玩意 能看電影還能錄唱片
新館內,還有很多新鮮玩意,集中在二層,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西面的數字閱讀區,北面的影音主題區,東面的互動體驗區(待建)和南面的多媒體創作區。
北面影音主題區最具創新和體驗感,能看電影、聽音樂,有單人和雙人卡座;稍大點的有自助影院,針對三五成群的好友和家庭單元等小團體,可在線預約,現場自助選片播放;再大的有影音放映室,內置18張豪華座椅,還可滿足音樂發燒友。「這是一座有聲音的圖書館,設有音樂創客空間,內置樂器,市民可預約錄製歌曲,作品會發布到圖書館平臺上,供人分享、點讚和打賞,也可刻錄成CD。」付虹說,「你可以給小朋友讀一封信,寄存在圖書館,數十年之後再送給他們。」
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通訊員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