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於拙,用晦而明,為人處世要懂得藏拙

2020-12-15 內觀傳統文化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中有云:「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再聰明也不宜鋒芒畢露,不妨裝得笨拙一點;即使自己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過於表現,寧可用謙虛來收斂自己;志節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賞,寧可隨和一點也不要自命清高;在有能力時也不宜過於激進,寧可以退為進,也不要太過於冒進。

「藏拙」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蘇州有拙政園,主人正是有藏拙之意,藏拙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更是官場生存的謀略。正如《老子》中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如何去掩飾自己的鋒芒,還經常賣弄炫耀自己的才華,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正如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

就如我剛踏入社會的時候,不知道藏拙,做事鋒芒畢露,說話也不留餘地,感覺自己比別人都聰明,經常眼高手低,結果自己吃了不少虧,也得罪了不少人。人是社會的人,離不了和別人打交道。在工作中,我們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掌握為人處世的技巧,要學會藏拙,不炫耀自己的才華,也不過於彰顯自己。

在生活中,那些聰明過人的人,常常也是他人猜疑妒忌的對象。因為任何有所圖謀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被那些聰明人所識破。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正是通過「藏拙」的方法來保全自己。

歷史上薛道衡才華橫溢,詩文在當時舉世無雙,在隋文帝時,薛道衡倍受文帝信任,當時名臣如高穎、楊素等也都很欣賞他的才華,因此他的名聲大振,但薛道衡不懂得藏拙,經常恃才傲物,且詩文中言辭尖銳,因此得罪了還是太子的隋煬帝,當隋煬帝即位後,薛道衡便以詩文獲罪,一代詩才就此隕落。

藏拙的人非常懂得謙虛,《周易》中有一卦是「謙卦」,謙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一個每一爻都是吉的卦,也從中能看到謙卑是最有益的為人處世之道。謙卦象徵謙虛卑退之意,有謙德之君子萬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謙之道有始有終。

懂得藏拙的人像山一樣,從來不貶低自己,也從來不拔高自己,不炫耀自己的秀麗,也不掩飾自己的禿石和斷崖。做人要懂得藏拙,藏拙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相關焦點

  •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藏巧於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吶。善辯的人學識飽滿,巧舌如簧,縱橫捭闔,卻言拙意隱,懂得止語沉默的修養和智慧。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鐵棒磨針,愚公移山的故事傳頌千年,質樸的道理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藏巧於拙,能讓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精益求精。
  • 道德經:藏巧於拙,才是人生最頂級的智慧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彰顯出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這句話就是: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將聰慧藏在愚笨之中,明白但不需要過分的表現出來,活於濁世之中不要太過清高,懂得以退為進,這樣才是安身立命、保存自身的有用法寶。
  • 《菜根譚》:藏巧於拙,才是處身之法
    人生即是江湖,江湖也是一場武林,在這個武林之中,你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武功秘籍,但是這個武功一定要深藏不露,不要去搶著做天下第一,但是在必要的時刻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實力。所以《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叫: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 《菜根譚》:藏巧於拙,寓清於濁
    《菜根譚》中寫道:「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意思是做人要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不可顯得太聰明,收斂鋒芒,才是明智之舉,寧可隨和一點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學以退縮求前進的方法。
  • 晏殊和曾國藩的大智慧:藏巧於拙,用晦於明
    晏殊在為人處事方面處理得恰當妥帖,不因為自己過人的才華而自傲反而憑藉著自己的大智慧幫助自己仕途通暢。有著相同大智慧的人,還有曾國藩。但與晏殊不同的是,曾國藩沒有他的天生聰敏,曾國藩年少愚笨,秀才六考不中,23歲才以倒數的成績考取秀才。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曾國藩晚上背書,房梁上有個賊。
  • 《道德經》感悟,藏巧於拙能長保,以屈為伸少煩惱
    《菜根譚》中說:「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意思是,寧可愚笨也不可顯得太聰明;寧可約束也不可鋒芒畢露;寧可隨和也不可趾高氣揚;寧可謙讓也不可太激進。01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譯文: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
  • 厚黑學: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懂得「逢人只說三分話」
    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一種心計,懂得保護自己,這種心計就是「逢人只說三分話」。厚黑學認為,知人知面難知心,防人之心不可無,與人打交道,不可輕易交底,特別是對摸不清底細的人,切記做到「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要不然的話,吃虧受傷害的往往就是你自己。
  • 十二星座中,為人處世最大方的星座,遇到一定要珍惜
    導讀:十二星座中,為人處世最大方的星座,遇到一定要珍惜和朋友在一起玩耍時,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大方的朋友呢?這種大方不一定表現在金錢上,而是為人處世非常大方,遇到什麼棘手的事情時,這類人從來不會慌亂,他們只會把事情處理得特別妥當。
  • 《處世懸鏡》中的22個「九字箴言」,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
    《處世懸鏡》是一本教人如何為人處世的經典古書。作者為南北朝傅昭。傅昭,字茂遠,年僅6歲時,父親因受牽連被殺,使其深受震動,對他養成內斂謙謹的性格和預知禍福的洞察力,產生了極大影響。他一生潛心研究為人處世之法,使其身處紛繁亂世而保有地位與名聲。他亂世善終的傳奇經歷與留下的處世「九字箴言」,常使後來者由衷嘆服。
  • 鬼谷子:五句話講透為人處世的竅門,讀懂讓你左右逢源!
    不管社會再複雜,總有人能夠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因為他們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如同人生有進有退,為人處世也是一門迂迴前進的藝術。世人沒有完全不近人情之人,逢迎拍馬,攀附權貴很多人都在做,即便不做也不是不想做,不會做,而是沒有機會而已!
  • 《鬼谷子》10句話,為人處世的法寶!
    道家 為人處世的法寶... 1 人言者,動也。但於為人處世的哲學中,卻是「太傻太天真」。因為,這樣的人最容易被看透,也最容易被別人掌控。 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才是穩重、可靠的人,這樣的人,不僅值得託付,也不容易被別人操控。 所以,在社會上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把喜怒掛在臉上,這不僅是成熟的表現,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
  • 佛前十不求——為人處世大智慧
    明代高僧妙葉禪師編輯的《寶王三昧論》,類似名言警句,盡顯佛法妙義,雖然是佛門的修行妙訣,但絕不僅僅只利於佛子修行,其中所蘊含的處世智慧,對一切眾生都有很大的利益,下面我們共同學習一下。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 厚黑學:為人處世,要悟透七種做人的「玄機」,真正的人情世故!
    做人難,處世難,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切身感受,但具體難在哪裡,就未必人人都能說得清楚搞得明白了。「人情練達皆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為人處世是一門非常考驗人的學問,難倒了很多人,也成就了不少人。所以,為人處世要善悟,悟透做人的玄機,一旦悟透,就會有豁然開朗之感,再複雜的事情和關係,也能輕鬆面對。以下從厚黑學的角度分享為人處世,必須要悟透的七種做人「玄機」,可以說是真正的人情世故!來學習下吧。一、自製者強,做人不可太暴躁說到暴躁,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三國中的猛人張飛。
  • 越是深藏不露的人,往往懂得這三條天規,懂一個,就很好!
    所以為人處世有顯露就有隱藏,這才是通權知變的進退之道。鬼谷子說過:「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靜心才能平躁,少言才能沉潛,能夠深藏不露,才是做大事的品性。深藏不露的人往往懂得明哲保身、能屈能伸、收斂鋒芒,這是為人處世高明的手段。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話題——越是深藏不露的人,往往懂得這三條天規,懂一個,就很好!
  • 為人處世,切忌過「快」:你的「慢」,是你畢生的「福氣」
    人生在世,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尤其是能「延續」長遠的事業,就必須懂得「慢慢」做。就好比做人,倘若想「一步登天」,亦或是「朝起而夕成」,則多會碰壁,甚至自己給自己挖坑。很多人就會疑惑,人「快」一點不好嗎,為什麼非得「慢」呢?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慢工出細活」。
  • 左宗棠這副對聯,懸掛在李嘉誠辦公室數十年,寫盡了為人處世智慧
    所以所,當你覺得自己諸事不順時,不要去抱怨自己運氣差,而是要懂得反省自我。一個真正厲害人,往往都會深諳做人的「套路」,什麼「套路」,即是為人處世之道,當你能夠精通人情世故,通曉為人處世時,「好運」才會跟隨你。
  • 「交友不慎,人財兩空」:到底該如何為人處世?老祖宗告訴你技巧
    有的時候比能力、際遇,更重要的並非是命運,而是掌握高手處世的技巧和方法。到底該如何為人處世?老祖宗告訴你技巧。 懂得處世哲學的高手,一般都會遵循這3個原則,越早知道就會越早受益。一旦違背了這3個原則,想必就會渾渾噩噩的過一生。
  • 《菜根譚》交友處世大智慧: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這8句話中
    《菜根譚》交友處世大智慧:為人處世的道理,全都在這8句話中。《菜根譚》是明朝的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寫的一部書,書中主要的內容是修身養性,人生哲學,處世之道的一些經典的語錄,被稱為了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一些真正去修身養性的人,有很大的影響。
  • 好書推薦:《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
    原標題:好書推薦:《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讀書就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讀書能夠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擺脫愚昧和迷信,你不再是一個空白的人,而是通過讀書賦予了自己豐富的知識色彩。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
  • 固守操履,不露鋒芒,告知如何為人處世,秦兵馬俑和楊修即是證明
    為何能夠突顯出一個與其無關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呢?其實,這座跪射俑,則是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反之,如為人處世太過卑微或者太過高傲,不僅會失去朋友,還會錯過機會,甚至還會給自己招來致命一擊。在秦兵馬俑的身上,你領悟到「處世之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