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轉角,三兩攤販,四五捆清爽有致,六七種品類交雜,絲瓜如纖細的窈窕姑娘,苤藍若圓潤的嬌憨娃娃,青白的小蔥或嫩綠的新韭,混了泥土的番薯或沾著朝露的水蓮……在宜蘭,蔬菜永遠是一椿別有趣味的風景。
宜蘭之菜自於宜蘭之水
蘭陽溪、宜蘭河、得子口溪、羅東溪、冬山河、新城溪、大溪川、蘇澳溪……宜蘭多水,故而其諸多事務,幾可稱即是水的事務。漫步河流之畔、緩行淺溪之邊、尋覓溫泉之旁、訪求伏流之上,人們傍水而居倚水而耕,任那流動的溫柔撫過蔬菜們每一寸肌理,任那汁液的滿足充盈蔬菜們每一顆細胞。一天天,一年年,潤澤出綠油油的可愛,滋養著水靈靈的清新。
宜蘭之菜自於宜蘭之土
水流縱橫,常伴著土地破碎,即使在平坦開闊的蘭陽平原上,「絕對成形的土地」也並不多見。然而,「暫時成型的土地」不算糧食的得宜,卻付與蔬菜最好的棲息。小片的菜畦,零星的灘涂,一戶人家的門前,一處河道的轉折,再或者廢棄建築的周圍空地,堤防缺口的傾斜草坡,凡有間隙,人遂用來種菜,菜也從不令人失望地萎靡。蔬菜哪裡挑剔宜蘭的土地?無需很多,一點點即可。
宜蘭之菜自於宜蘭之農
口裡叫得出名字的水源,眼裡望得見方向的土地,甚至何村何鄉何家找得到的人名,是佝僂身軀的阿伯還是皺紋滿臉的阿嬤?是沉默寡言的大叔抑或杏眼桃腮的少女?是誰都可以,因為宜蘭蔬菜,讓人放心。宜蘭本縣民眾從不缺新鮮的蔬菜,即使自家不種,也有相熟的街坊鄰裡,在清晨家中人尚酣睡之際,將紅紅綠綠的蔬菜,無聲無息輕放在院內庭前,從不用署來處,卻署著淡淡鄉情。
宜蘭之菜自於宜蘭之市
菜地多,種菜的市民也就多,蔬菜有了富餘,便不免又要售出許多。大型傳統市場的外圍,亦有個體的小攤,或吆喝或默然地販售著自家的蔬菜。但這樣的攤主卻並非專於從中牟利,只是閒暇時無可無不可的業餘。今晨收了多少,便擔著往街上叫賣多少,不求上市哄搶一空,卻更希望嗜菜懂菜的人,經過一攤攤的挑選比較後,與他攀談一二:如何顧護土地?如何不施農藥?如何節制收成?談到後來理念相似,不止買賣供求的關係,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宜蘭全縣,不過四十來萬人口,不求多麼富足豐饒,只這一片蔬菜的綠意盎然,就是河川風景嫋嫋人煙最好的註解。
✤ 宜蘭三星鄉·蔥仔寮體驗農場
【體驗內容】
依照不同季節帶領遊客體驗一日農夫生活,親自接觸農產品。如採蔥、洗蔥、拔蔥、製作蔥餅,讓遊客在陽光、清風、泥土的陪伴下,感受菜農的趣味和辛勞。
【鄰近景點】
清水地熱、太平山、青蔥文化館、長埤湖、九寮溪、泰雅大橋拳頭姆山自然步道
【交通資訊】
北→南:
臺北→國道五號→下羅東交流道→右轉中山路(臺七丙線)→直行接三星路(往泰雅大橋方向)→至憲明國小前右轉→直行至泰雅大橋前右轉→依指標前進→蔥仔寮體驗農場
南→北:
花蓮→蘇澳(臺九線)→左轉中山路(臺七丙線)直行接三星路(往泰雅大橋方向)→至憲明國小前右轉→直行至泰雅大橋前右轉→依指標前進→蔥仔寮體驗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