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有時候並不是因為美麗的風景,而是擁有著別人歌聲中的故事。正式這樣的故事與自己經歷產生了共鳴,才能吸引大量的人前往打卡。說起趙雷對於90後並不陌生,雖在他出道僅有8年的時間,卻因為歌聲中的故事以及民謠的風格,收穫了大量粉絲。
大家都非常熟悉趙雷所唱的《成都》,這首歌通過描寫成都的街景,用歌聲打破了遊客對成都的傳統印象。同時也因為這首歌曲走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遊客前往成都旅行,尋找歌聲中的小酒館,尋找歌聲中的成都記憶。
其實,因為趙雷的歌聲而前往打卡的城市不僅有成都,還有北京。可能會有人反對說北京本身就是一個旅遊人數非常多的城市,幾乎也是所有國人出省旅遊的第一站,根本不用趙雷用歌聲去宣傳,遊客來北京旅遊也並不是因為他的一首歌。
但是卻有一件不可否認的事情,在趙雷的《鼓樓》被廣泛傳唱後,鼓樓附近的遊客明顯的增多,並且大多數為90後青年群體。歌聲中描繪的107路公交車,吸引上萬人前往打卡,無他們在北京鼓樓只為與穿行在街道上的107路拍上一張合影。
也有人說每一座城市都有鼓樓,為何歌聲中就是北京的鼓樓呢?其實最顯著的地理特點就是那句「我站在什剎海邊」,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什剎海。並且在距離什剎海只有百米的距離,而什剎海確實在北京旅行中一個重要的地點。
因為一首歌而火了一座城的故事並不少,只是從來沒有像最近兩年這樣多。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風景都是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只有誰的故事能夠打動更多的人,引起大範圍的共鳴,才能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