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喜歡閱讀,但更喜歡走路。用腳步丈量世界。
行走,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在這過程中找到自我,找回初心。我到過青磚綠瓦,煙雨濛濛的江南;
去過飛沙走石,猿鶴蟲沙的荒漠;走過氣勢磅礴,歷盡繁華的古都;
更看過欣欣向榮,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
但最讓我留戀的卻還是那綠草如茵,一馬平川的茫茫草原。
這一次,我又來到了我嚮往的天堂——呼倫貝爾草原,再一次開啟了我穿越草原的徒步之旅。
終於到了城市與草原的交界,下了車,人向北望,微風輕拂過臉龐。儘管我已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到廬山時,會感覺到雲海的清瑩和神秘;登上泰山時,會領悟到日出如何給大地注滿生機;看到峨眉佛光,卻了一生心願;擁抱大海,會讚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綠色」的千古絕唱。
但來到這翡翠的世界,仿佛被清空的記憶,想不起任何優美的詞彙來形容我此刻的所見。只得放聲高喊:草原我又來了!我要用盡全力吶喊,讓放牧的牧民聽見;讓吃草的牛羊聽見;讓在叢中穿梭的昆蟲聽見;讓這世間萬物都聽見!
繼續向著草原腹地深入,突然低下頭,驚奇地發現這草早已沒過膝蓋,阻擋了我們的行走。若爾蓋,那曲,輝騰錫勒……穿過那麼多草原,從未見過如此茂盛的草,可見這一年的降水是多麼豐沛了。
一行人一邊聊天,一邊走著。這片天地,真的只有我們幾個人。看著這諾大的草原,我突然想起成吉思汗,想到蒙古王朝。
元朝,僅次於唐朝的第二強王朝,在元代時將域已經擴大到歐洲。只因孛兒只斤的一聲令下,蒙古族男兒乘著飛奔的快馬,帶著這民族特有的血性進入中原,建立了元。
正是因為蒙古男兒身上的一股狼性才使元在亞歐佇立不倒。腦子裡正想著這些,耳邊傳來了一陣馬蹄聲,才使我不得不回過神來。回頭一看,一馬飛奔而來,揚起一片塵土,我迷了眼,這不就是成吉思汗帶兵打仗時的情景嗎?我睜開眼,這馬群早已到了我跟前,我一眼就盯上了那批匹有鞍的馬。竟問那個牧民:我可以騎嗎?因為家中有蒙古人,所以從小我就練就了騎馬的本領,於是丟下了與我同行的人們,騎上馬,一揮馬鞭,揚長而去……
不會騎馬的人永遠不能明白在草原上馳騁的感覺。耳邊是微風的細語,頭頂是陽光的微笑,腳下是碧草的招搖,多麼瀟灑,那一個個坡,一個谷,伴著地形的起伏,是那樣柔和舒緩。越過了一個坡,眼前一幅靜謐的畫卷鋪在山谷中:
潔白的蒙古包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湖邊,牛群悠哉遊哉地踱著四方步河邊飲水,雪白的羊群悠閒著吃著草,真如藍天上的白雲漂浮於此。站在山坡制高點向下看,那廣闊的草,像一片地毯,隨坡地起伏,緩緩向上平移,延伸……
跳下馬,倒在地上。這是離天空最近的一座丘,四周空無一人,我的心中、眼裡除了天上的藍就是地上的綠;除了天上的雲,就是地毯上吃草的牛羊。毫無其餘雜念,所有煩惱都拋到腦後。
一陣馬頭琴聲響起,我最喜歡的曲子。我閉著眼,靜靜的聽著,悠揚遼遠的琴聲充斥著整個草原。我猛的驚醒,望過去,一位蒙古老者正拉著琴唱著歌,我這才發覺剛才是無意識的。
於是又跨上馬飛奔下山,來到那老者身邊,靜靜聆聽。我仿佛是草原的兒子,草原就是我家,自由自在。
一輪明月升,東山上露出一角,傍晚來臨,十分幽靜。我們躺在微微傾斜的山丘上,抬頭仰望天空,月兒在雲中穿行,時現時隱。
月光灑在草地上,天地間一片靜謐,繁星滿天,爭奇鬥豔。晚風輕輕吹過,草浪隨風擺動,分外愜意。
我喜歡北京,更喜歡內蒙,更愛草原。因為草原上有最遼闊的原始與自由。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個草原的兒子;如果有來生,我願將我的情感傾注在草原上;如果有來生,我願用全部筆墨讚頌草原。